徐惟诚文集(第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效益·质量·工艺纪律

谈到企业的效益,人们注意得比较多的是产量、销路、利润。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一般的企业对销路往往并不发愁,“萝卜快了不洗泥”,对质量更不容易给予应有的重视。

其实,在世界上重要企业的发家史上,产品的质量所占的位置都是举足轻重的。无怪乎许多企业家都把质量看成本企业的生命线。

在商品竞争中,要卖好价钱,靠质量;要减少废次品,降低原料、材料、燃料的消耗,靠质量;要扩大市场占有的份额,还得靠质量。企业的效益,职工的利益,都和质量分不开。

对于我们许多产品的质量,消费者不够满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和国外的先进水平比,我们的差距更大,这也是毋庸讳言的事实。

我们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如人?原材料、技术、设备,这些方面都有差距。但是,更重要的,恐怕还在管理,在纪律,在工艺纪律的执行。

举个例子说:国内每年都有大批印刷品拿到香港去印,其价值可能不在千万美元之下。原因当然有许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印刷质量不如人。外国人在中国散发的中文宣传品,例如期刊、各种展销会的说明书、广告等等,大多数也是在香港或新加坡印刷的。有的是拿到国内来翻译(公认国内英译的水平最高),然后再拿出去印。

印刷质量为什么有差距?开始说是印刷机不如人。于是大量进口外国先进的印刷机械。后来说是缺少电子分色设备。现在,几个大城市电子分色机的数量都超过了香港。又说纸张不行,于是进口纸张。油墨不行,可是一打听,香港印刷行业用的油墨,大多数是国产。硬件一件件搬进来了,质量却总赶不上人家。

当然,也不是没有印过好的,甚至可以超过海外的印刷品。但可惜总是昙花一现,不能保持经常。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些印刷行业的前辈。得到的回答是:做不到让每一个工人每一分钟都按工艺操作。

好像是为了给这个回答提供证明,北京这几年出了一个以印刷精美著称的小工厂。这个厂设备是进口的,没有一个老工人。

我并不想贬低我们的老工人,决没有工人越老素质越差的道理。问题是出在我们的体制上。但这种现状确实使人感到悲哀。

有一家著名的钢琴厂,有一个时期产品质量下降。人们追查原因,很自然地想到是不是因为这个厂追求产量雇用了大批临时工造成的。一查,临时工装配的钢琴一台也没有毛病。有毛病的钢琴居然都是老师傅装的。

原来,临时工虽然经验不多,但是唯其经验不多,也就不敢自作主张,只能规规矩矩按照上面的规定做。老师傅呢,窍门就多了,自以为出不了大问题。可是许多小问题加起来,产品的质量就下降了。

可见,问题不是不知道怎么做,也不是做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来,而是不能老老实实地按照工艺规程的要求去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呢?

某地曾在香港收购了一家电镀厂。原想把机器拆回国内来。先派两位工程师去考察,他们的结论是不必拆,也不能拆。因为国内一般的电镀厂设备都比这家厂的好得多。这家厂甚至用陶缸做电镀槽。这些设备如果运回国内,只能是一堆废铁。这样的设备为什么能做出高质量的电镀产品?这两位工程师开始不相信,但看到实际的产品又不能不信。探究原因,香港的同行告诉他们:如果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就会没有生意,工厂就要倒闭,工人就要失业,所以大家就能克服一切困难,保持产品的高质量。

电焊质量不高的一条重要原因是电焊条使用不当。电焊条往往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所以必须恒温干燥保存。许多工厂都规定电焊工每天根据实际需要领取电焊条,下班前把用剩的电焊条上交统一保管。但实际上许多电焊工贪图自己方便,并不遵守这条规定,每人的工具箱里都藏着几根电焊条。在有的工厂里,这是公开的秘密,领导人也都知道这样影响质量,就是治不了这个毛病。有一家中美合资的锅炉厂,美方经理开始并不知道中国工人有这个毛病。后来听说了,他就亲自到车间去,指着一个工具箱问车间主任这是谁的。那工人就在旁边,车间主任却打掩护说他不在。美方经理说,把工具箱砸开。如果没有电焊条,由厂方负责修理,如果有电焊条,要这个工人赔偿。砸开后果然发现了电焊条。美方经理当场决定,所有在工具箱里发现电焊条的工人都扣工资。并且宣布,以后如有发现,立即取消电焊工资格,不能拿电焊工的工资,也就是意味着每月减少几十元工资。以后,这个问题在该厂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太厉害了,太过分了。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这不是要求人们去完成某种高难度动作,而只是去做人人都可能做到的事情。这样的事都做不到,还拿什么高工资!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就意味着产品的销路、企业的利润,工人比较高的工资也就有了保证。客观地看,倒是这位美国资本家派来的代表的行为,更符合中国工人的利益,而那些替工人违纪行为掩护、放纵的中国车间负责人的行为,才是损害工人利益的。指出这一点,也是相当辛辣的。如果我们不是靠外国人,靠自己就能在工艺纪律这一类问题上,更好地来维护、争取工人自己的利益,那不是更好吗?


(《共产党员》198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