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饭碗
近来,走访了一些企业。
这些企业,有的日子好过,有的日子不好过。
日子好过的企业,各有各的经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奋斗出来的。
说起他们的奋斗史,又几乎都有一段不被人们理解,甚至领导人挨骂挨得很厉害的过程。
某厂经过长期准备,积攒了一笔建宿舍资金。正准备开工,遇到一个引进关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机会,万事俱备,只缺资金。厂领导几经讨论,毅然决策,推迟职工盼望已久的宿舍建设。经过艰苦反复的思想工作,这个决策得到了职工代表大会的支持。如今,几年过去,在全国同类产品销路不景气的时候,这个厂的产品却以档次高而成为一枝独秀,利润大幅度上升,宿舍建设只不过推迟了两年,也已如数建成,而且又在规划建新的宿舍了。
某机械厂领导人在该厂老产品尚有销路时,预测市场的前景,毅然决定停止生产老产品,换代生产新产品。新产品要求高,难以达到质量标准。老产品生产起来轻车熟路,又有销路,分厂不愿停产。总厂坚决对这个分厂停止发料,矛盾弄得很尖锐。最后,新产品终于过了关,打开了国际国内的销路。现在这个厂一年创汇达到1200万美元。
某水泥厂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料消耗,试验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同时试验的还有几家水泥厂。由于机器设备同计算机不能匹配,经常发生故障。其他厂遇到这类矛盾,为了保证生产继续进行,往往是先把计算机停用,等找到原因,解决矛盾后再使用。几次反复后,许多厂的计算机都陆续停用了。该水泥厂却采取另一种态度,遇到矛盾时宁可把生产停下来检修机器,却要坚持把计算机用到底,终于闯过了这一关。如今这个水泥厂内尘土不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利润率都超过了同行,工人的精神面貌和收入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
一些企业干着今天,想着明天,不断地追求技术进步,追求开拓新的市场,因此在今天就要有新投入,对今天的一切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包括对职工的分配,除了保证必要的增长,决不乱发多发,有时甚至要求职工对某些眼前利益要有所克制。另一些企业则是只顾今天,不顾明天,今朝有酒今朝醉,领导人只想到在自己任职期间给职工一个好印象,能多发就多发,能多花就多花,一时看上去日子也能过得去,甚至可能过得比前一种企业更好。
哪一种企业的做法更符合职工的利益?
后一种企业也不是绝对不讲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他们是在产品实在卖不掉,发生了严重的积压之后才不得不讲的。到了这时候,企业已经负债累累,哪有资金可以调动?于是就埋怨“市场疲软”,于是就伸手向上要,要不来就埋怨政府不扶持。即使要到了投资的贷款,也会因为自有资金不足而捉襟见肘,或因实施技改过迟而失去时机,新产品出来时已失去市场竞争力,难以形成效益,贷款迟迟不能归还,进而又埋怨银行利率太高。总之,很容易使整个企业和企业的职工都陷入困境。
“凡事预则立”。未雨绸缪胜过临渴掘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要点就是要使企业面向市场。只有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变成商品,以合适的价钱及时卖掉,企业职工的劳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企业职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实现。而产品要在市场上转为商品,这是“惊险的一跃”,决不是一帆风顺、平平安安就可以实现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但是领导者而且是企业的全体职工都要树立起把眼光向着市场的观念,不能眼睛只盯着今天的饭碗,而且要能想到明天的饭碗。为了明天的饭碗,今天就要投入,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不付出代价,就不可能有收获。有些企业过去已经错过了时机,今天虽然要付出比过去更大的代价,也决不能再错过时机了。
(《究竟是啥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