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下理想教育的规律
近些年来,许多地方一谈到理想教育,就觉得有点为难,好像讲理想,人家就一定不爱听;讲的人也觉得有点理不直、气不壮。四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使我国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但是,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大成功。当时热闹了一阵子,后来就深入不下去了。最近,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了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从事思想和理论工作的同志就要认真研究一下理想教育包含的内容以及它的规律。
我们向青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并不是要把共产主义理想当作一张登入“天堂”的入场券来向青年推销。理想是青年本身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从现实生活当中提出来的。世界上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各种各样的理想。因为人的活动,都是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事物的认识,先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蓝图,然后再去做的。要做一张桌子,他脑子里先要有这张桌子的蓝图。做成以后的桌子,可能比他想象的更好,也可能不如他脑中的那个蓝图。他在做的过程中可以修改,但是脑子里总要先有个蓝图再去做。盖房子也是这样。上大学,也是先想到毕业后能拿到学位,能从事某方面的工作,不是事先什么也没有想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人们不是这样过日子的。当然,对于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正确的,在各个不同时代、在不同的人当中,认识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理想的不同。我们所进行的理想教育,无非是帮助人们确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的理想,这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谁有了这个理想,谁就有了坚实的精神支柱,就获得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有了最强大的动力。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以及为这个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实际运动,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决不是偶然的。有人说献身精神早已过时了,不符合80年代的潮流了。这当然不符合事实。先不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只举两个欧洲的例子。那是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程度比我们高得多,共产党没有执政,但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献身精神却看得很清楚。法国共产党的党员当选了市长,工资全部交党费,然后由党发给他只相当于一个技术工人的工资。意大利的议员工资也很高,共产党员当选议员后,也是只留下相当于一个技术工人的工资,其他都交党费。你说这是不是共产主义的献身精神?这种献身精神是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有呢?不见得。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做到有相当规模的群众性。我在意大利参加了《团结报》节的活动,这是共产党党报的节日,是很大规模的活动,连续半个多月,参加活动的人次达到几百万,地点在罗马郊区。一片荒丘,几十公顷土地,几个月间每天有5000人参加义务劳动,建成一片现代化的临时建筑。报节期间每天又有几千人义务劳动。我们现在许多人说是参加义务劳动,其实厂里还算他上班,照发工资、奖金,还要给车费,给误餐补贴。而人家参加义务劳动的人或者是利用平常攒下来的假期,或是下班之后再义务干上几个钟点。我曾到过一个小学教师家里,这个教师正在睡午觉,女儿出来招待。她说她母亲昨天下午参加《团结报》节义务劳动,直到夜里两点才回家,三点才睡觉,早上六点起来赶到学校去上课,下午还要去参加义务劳动。我看到,他们在义务劳动时,喝一口水也要自己掏钱。你说这是不是共产主义的献身精神?
为什么在全世界那么多国家,有那么多人持续不断地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就因为共产主义理想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这个制度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世界的历史正在向共产主义方向前进。有人说,帝国主义腐而不朽,垂而不死。这能不能证明共产主义理想不是真理呢?我看不能。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共产主义不过是欧洲上空的一个“幽灵”,而现在已经有多少亿人、多少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难道不是共产主义的胜利?还有一些国家,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口头上也宣称搞的是社会主义。如果共产主义没有生命力,他们何必这样做?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为共产主义的胜利准备物质条件;这些国家采取了许多挽救自己命运的措施,但这些措施的采取反过来也证明了共产主义的力量。我们讲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就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到这样大的规模,社会化程度这样高,因此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的社会化必然发生矛盾,前途只能是由整个社会来掌握生产资料。这就是共产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对于这样一条客观规律,资本家当然要抵抗。但是他们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就必须一步一步地接受社会对企业的干预。无论美国或者日本,政府对生产的干预都是很厉害的。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要靠政府。例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集中了130万名科技人才,这是任何资本家都做不到的,只有通过政府才能组织这样大的系统工程。当然,美国的政府也是资本家掌握的。但是,这种大规模的政府干预,同时也就为未来劳动人民通过掌握政权来掌握生产资料准备了条件。在企业内部,德国搞人民资本主义,让工人入股。日本搞企业家族化,增强工人的“向心力”。但这些办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社会主义模式中偷来的。日本人自己说,他们是学我们的“两参一改三结合”。他们为抵抗共产主义而采取的行动,本身就证明了历史发展的方向究竟是什么。
还要看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和思想体系,也是人们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我们不可能强迫人们树立某一种理想。强迫的信仰,从来不可能存在。你可以强迫一个人做什么事情,但决不可能强迫人们相信什么东西。这是任何人都没有力量做得到的。中国人是怎样相信共产主义的呢?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先进分子就在寻找救中国的道路。经过差不多80年的摸索,什么办法都试过了,都不灵,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才发现了共产主义。我们相信它,并不是因为它说得好听,而是因为它能够救中国,也确实救了中国。经过28年的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终于站了起来。所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这是我们自己救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需要。
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认识只能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今天,我们整个的社会实践就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这种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摆脱贫困,最终向共产主义前进。这样一种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一定会在今天中国人民的头脑中发生巨大的影响,不管我们每个人是不是意识到这一点。也可能某个人心里想的是“三大件”“四大件”之类,但是,他们的行动总归要和“四化”建设的实践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而我们建设“四化”的实践恰恰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进行的。有人说,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所采取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是搞资本主义。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产物。我们的着眼点是怎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前进的最根本的动力。我们承认富裕的程度、富裕的速度的差别,只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可能齐步走,这正是为了所有的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为一定要齐步走,只能使所有的人共同贫穷。我们不能允许的是搞两极分化,在中国重新恢复剥削制度。我们的这样一种实践,是人人参加在里边,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的。
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实践,决定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使他们就整体来说非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不可。因为这几年,他们的生活比他们父兄的生活要好得多,如果要倒退回去,比如说回到“文化大革命”中的那种情况,他们是不会赞成的。而且他们也有一个信心,再过10年、20年,生活会比现在更美好。特别是改革,使许多青年人感到自己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一条是青年人的生活必然会随着党的路线的胜利,一天比一天更好;再一条是他们的才能也可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青年人最需要的就是这两条。所以,尽管许多人还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但是就总体来说,青年人愿不愿意我们这套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呢?愿不愿意这套方针、政策被改变呢?比如说,愿不愿意中国再发生动乱呢?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大家天天贴大字报,也不上课,也不做工,这对青年人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回答应该是很清楚的。现在有的学校也有人借这个那个由头贴几张大字报,但总是得不到多数人的响应。有的贴大字报的人叹气说,现在中国的大学生太落后了,奴性太强了,怎么发动他们也发动不起来。其实这是中国大学生有了觉悟的表现。他们清清楚楚地知道,跟着起哄、闹事,一点好处也没有。
说今天中国的青年人必然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是从存在决定意识这样一个根本点来说的,并不是说对青年不需要教育,不需要引导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层次是不同的,认识水平是逐步提高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用那样的标准去要求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在任何历史时代,深思熟虑地考虑一个阶级、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而且对于这个方面的规律研究得较深、较细的人总是少数。任何时代,人的觉悟都只能是不同层次的。有人总说,30年代、50年代的青年样样好,这也不符合事实。那个时候也有各种各样的人。30年代,抗战爆发,大家热血沸腾,革命事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全中国参加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人也不过100多万;同时,另外还有许多人参加了汪精卫的和平军、华北汉奸部队等等,加起来也可能有100万。什么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人,不论是哪个时代都是这个样子。因此,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这个时代所有的人。有人说现在的青年人都没有信仰、没有理想。为什么今年清明节时,并没有什么号召,却有一万多人跑到八宝山去扫革命烈士墓?这说明,当代青年的主流还是好的。
一定要向青年进行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又只能从青年的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他们提高一步。刘少奇同志曾经把这一条作为做群众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提出来。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你从哪里去提高呢?不引导,只是迁就、迎合,要先锋队干什么?想一下子提高两步、三步,也做不到。只能是今天提高一步,明天再提高一步,不能一步登天。刘少奇同志说,我们做群众工作,犯不犯错误,界限就在这里。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人开始就是爱看小说,而且是古典小说名著。他看了之后,又爱和别人议论。但是,别人的分析往往比他高明。他要研究这个问题,就从朋友那里借了一本茅盾写的分析世界文学名著的书,从这里第一次接触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此,他对社会科学著作发生了兴趣,逐渐走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有的人就是爱听音乐,我们的工作就可以从帮助他提高欣赏音乐的水平开始。甚至于日常生活问题,也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帮助群众分析、出主意。某人手里有300元钱,想买台录音机,但现在市场上300元钱左右的录音机他又看不中,看中的那种要卖800元,他的钱又不够。他是先买一台次的好?还是把钱放在口袋里好?还是存在银行里好?有人说存在银行里的钱要“毛”,货币贬值,有人说有利息。究竟怎样上算?这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什么东西的价格趋于涨,什么东西的价格趋于降?这都是有规律的。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善于运用,对这些日常生活问题也不难做出正确的分析。去年北京曾经发生抢购棉布的事件,有一位经济学教授的爱人就没抢。他并不是有什么小道消息,而是对经济形势有正确的分析。后来的事实证明,还是那些抢购者自己吃亏了。还有像青年人交朋友这样的事,也需要有正确的指导。青年人需要共产主义思想,但是如果只向他们讲抽象的大道理,那就毫无用处。如果能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们就会觉得这是对他有帮助的东西。
总之,不能认为青年人不需要引导教育,不能说我们的教育太多了。美国人对爱国主义教育就抓得很紧。它不抓也不行。美国土生土长的就是印第安人,其余都是从各个国家去的。要保持这个国家的稳定,就得强调美国的生活方式最优越,不然就团结不起来。他们那里不论赛球还是各种大型活动都要全体起立唱国歌,人人开口,而不是只奏乐曲。日本人也很重视思想教育。他们的生活水平比我们高,但是从小学校到报纸舆论却天天在讲危机感。他们说日本是资源小国,能源、材料都要靠外边来,人家一卡就会没命。还说,虽然有点技术,也是学人家的,基础研究不够,现在别人的技术发展更快了,我们要落后了。它天天向国民灌输危机感,就是为了让大家发奋图强。它为什么要花很大一笔钱来拍《阿信》这样的电视剧?就是要进行回忆对比教育。现在日本掌权的一代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那时他们的生活比我们现在的水平低。日本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奋斗起来的,它现在就怕青年人失去奋斗精神。苏联的革命传统教育很突出。莫斯科青年男女结婚时,都要到列宁墓去献一束花。这些都说明,世界上不少国家,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都很重视精神的作用,很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教育。
我们的教育应当从青年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不同层次青年的不同情况。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完全做到像雷锋那样,每个人都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定要每个人都那样,那就是讲假话。但是也不能反过来嘲笑雷锋和其他先进人物,说他们不是学习的榜样。心向往之总是可以的吧?至少对雷锋应当佩服。自己虽然不能完全做到,学他几分也是好的。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反过来嘲笑先进的人,那就近于无知了。有人说都像雷锋、蒋筑英,社会就不能前进了,因为雷锋、蒋筑英不懂享受。我们说,如果世界上人人都只懂享受,一个雷锋、蒋筑英这样的人也没有,那才真是一步也前进不了。你们说不要雷锋,那么陈景润要不要?陈景润不是一门心思扑在数学公式上,别的什么也不想吗?要不要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呢?这些人都不是只看眼前的一点物质利益的人。请大家想一想,完全没有这样的人,世界历史会是个什么样子?
讲共产主义理想,要和今天的实践相结合,要和务实精神相结合。什么是有理想?不只是看言论,主要要看行动,看是不是为“四化”而奋斗,是不是在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发奋图强、艰苦奋斗。是这样做的,就是有理想;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为了眼前的个人的或小集团的私利,不顾整体,不顾大局,这就叫没理想。有的人说,讲理想和青年人遇到的现实有矛盾。我们说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理想就是现实,那么我们何必还要讲理想呢?就是因为现实还有种种不如意,所以才需要有理想,才需要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但是我们讲的理想又是可以实现的,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而且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前进。“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胡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谁努力读书谁就是走白专道路。那时我们就劝青年人还得读书,知识终归是有用的。有的人听了,有的人不听;听不进的人后来反而发牢骚,说我年轻的时候,精力好、记忆力好的时候,你们不提倡学文化,等到我记忆力不好了,你们来说要学文化了。那么,为什么另外一些人在那时仍然能坚持学习呢?就是因为他们有理想,相信共产主义的前途,相信总有一天局面要变化的。后来搞“顶替”,又有人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文化还是无用。当时我们就说,顶替制度是必然要废除的,这不是有什么小道消息,而是因为违反历史规律的事终归是站不住的。现在有的青年人又有一种唯有文凭高的思想。什么文凭好捞,他就捞什么文凭,或者是混文凭,不认真地掌握真才实学。我们说,你这个文凭将来靠不住,他也不相信,说什么现实生活中就是有文凭的工资高。他们看不到将来“大锅饭”还要进一步打破,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工资制度也要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改革,你这个人只有文凭,没有本事,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凭什么要给你高工资?我们现在这样讲,也许会有许多人不相信,但总有一天事实会来证明的。
理想教育的作用,就是它能使人看到事物向前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就离不开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所以,要把理想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要帮助人们既能充分看到我们的胜利,又能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各种矛盾、困难,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等等,从而坚定改革的信心,坚定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学习与研究》198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