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语言结构中的虚范畴注16
0.引言
平时我们说话不一定把句子里本来应该有的成分都说出来,例如:
(1) 你看过这部电影吗?
( )看过( )。
(2) 他推开门,( )走进屋里,( )开了灯,( )拉上窗帘,( )坐了下来。
在例(1)的前后两个括号里可以分别填入“我”和“这部电影”,例(2)的括号里都可以填入“他”。实际上,这些成分通常不说出来。别的语言也有这类情况,如西班牙语:
(3) ( ) parla (他)正在说话
(4) ( ) arriva un ragazzo (那儿)来了一个男孩子
又如英语:
(5) It is unclear what ( ) to do ( ) (某人)该干(什么)不清楚
(6) It is possible ( ) to win (某某)取胜是可能的
例(1)—(6)里的括号标示句子里的“空位”(gap)。填入括号里的成分属于“虚范畴”(empty category,简称EC)。它是指语言结构中具有某些特征但没有实际语音的范畴。
虚范畴在乔姆斯基(N. Chomsky)最新的“支配和约束理论”(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以下简称“支约论”)注17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支约论是为了加强对语言机制的解释力。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理论应当能够解释虚范畴的性质以及各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为了验证支约论的解释力,乔姆斯基等人近年来结合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日语和汉语等各种语言深入研究虚范畴现象,并以此不断修正支约论的原则系统。本文根据乔姆斯基1981年和1982年支约论的学说,试以汉语为例,用不严格的方式简要叙述虚范畴现象注18,并作简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