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沿海资源
浙江省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宋元以来就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司马迁曾赞誉古越之地:“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5明朝梦觉道人在《三刻拍案惊奇》中则称:“浙江一省,杭、嘉、宁、绍、台、温都边着海。这海里,出的是珊瑚、玛瑙、夜明珠、砗磲、玳瑁、鲛鮹。这还是不容易得的对象,有两件极大利,人常得的,乃是鱼盐。”6清代学者也有这样论述:“浙西蚕桑之利,浙东鱼盐之饶,与江苏相伯仲,故东南财赋必数浙江。”7这些表述虽有文人的夸张笔法存在,但都展现了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渔业资源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海岸线较长,历来就是捕捞海洋鱼的重要基地。浙江沿海多有入海的淡水河,如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这些流入海洋的大陆河,水质肥沃,生物饵料丰富,冲淡入海口的海水盐度,形成了多种鱼类、虾类的产卵场所,形成了许多产量颇丰的优良渔场,如象山的爵溪渔场、石浦渔场,舟山的沈家门渔场、洋山渔场、岱山渔场、陈(嵊)山渔场,台州的临海渔场、黄岩渔场、宁海渔场,宁波的大目洋渔场等。渔场之于渔业犹如田地之于农业,“盖渔业性质与工商业迥异,为独立之产业,必先由一定之渔场,始可采捕。故渔场又可成为渔业生产之基本”8。
浙江沿海的鱼类十分繁多。据考古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水生动物有海龟、中华鳖、鲸、鲟、真鲨、鲤鱼、鲫鱼等。9明朝的梦觉道人曾这样描述浙东沿海富饶的渔业资源:“每日大小鱼船出海,管甚大鲸小鲵,一罟打来货卖。还又有石首、鲳鱼、鳓鱼、呼鱼、鳗鲡,各样可以做鲞;乌贼、海菜、海僧可以做干;其余虾子、虾干、紫菜、石花、燕窝、鱼翅、蛤蜊、龟甲、吐蛈、风馔、蟾涂、江、鱼螵,那件不出海中,供人食用、货贩。”10据弘治《温州府志》记载,仅温州一带的鱼类资源就有70余种。11康熙《宁波府志》卷二《物产》“麟之属”也记载了包括石首鱼、鳓鱼在内的50余种水产品。渔民们“随潮进退,采蚌捕鱼,其蚌蛤之属,目所未见耳所未闻,品类数百,难可尽言”12。
随着沿海捕鱼业的发展,许多农民也加入到渔业生产行列,出现了身兼渔农两职的民众。他们在渔汛时期打鱼,汛期结束后从事农业生产。例如在镇海,每到黄鱼汛期和乌贼渔汛期,农民便纷纷加入捕捞阵营,汛期结束后,“除渔户终年捕鱼外,农民仍归垄亩”13。每年鱼汛期,当地渔业一片繁忙,“渔船出洋,乘潮捕鱼,不避风浪”,招宝山下“樯帆如织,四房商贾争先贸易”,如遇夏季天气炎热,渔民“置窖藏冰,以为明岁渔期之用”。14至嘉、道时期,镇海解浦的大流网船达300余艘,作业渔场北起山东石岛,南至温州、台州外侧海域。
渔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浙江沿海水产品交易的兴盛。每当渔汛季节,一些重要城镇渔船云集,渔商纷至沓来。例如,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渔船密集,半边街沿江岸有数十家鱼行,江东的后塘街也布满鱼摊,正所谓“千万鱼叠水涯,常行怕到后塘街,腥风一市人吹惯,夹路都将水族排”15。
(二)盐业资源
在传统社会中,盐业是支撑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产业部门,盐课的收入,从南宋起,就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明清时期,朝廷为满足国家需要,对盐业的生产和运销控制更加严格。由于海盐生产居当时池盐、井盐、土盐等四大盐类生产之首,所以朝廷极其重视。浙江沿海地区的海盐业及其发达,这得益于它丰富的海盐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大片滩涂,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进行盐业生产。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煎盐所需的大量柴草有保证。浙江沿海还有大量“荡地”—濒海滩涂地。清人叶梦珠对荡地曾有这样的描述:“沙滩渐长,内地渐肯,于是同一荡地,有西熟、有稍熟,有长荡,有沙头之异。西熟、稍熟可植五谷,几与下田等。既而长荡亦半堪树艺,惟沙头为芦苇之所,长处海滨,殆不可计。萑苇之外,可以渔;长荡之间,可以盐。”16这里所谓的“西熟”是指开垦较早的熟荡,因位于东向外延荡地的西部,故以方向名之。明清时期是我国沿海荡地大规模开发的重要时期。沿海荡地的开发分别由濒海都转运盐使司及盐课提举司、卫所屯军和地方府县三个系统共同完成,并受到严格的控制。在煎盐作业的盐场,荡地主要是煎盐燃料—柴草的供应地,进行盐业生产的民户叫灶户,灶户与荡地的结合是沿海荡地开发、海盐生产的重要条件。经过历代荡地的开发整顿,浙江盐场迅速发展,并在乾隆年间达到了鼎盛。盐场由顺治时期的23场、雍正时期的25场,增加到乾隆时期的32场。17钱塘江河口两岸的盐场,特别是南岸盐场和温、台、宁沿海盐场发展更为迅速,其中余姚盐场后来成为浙江省最大的盐场。
当然,浙江沿海盐业资源的开发并不是一帆风顺。清朝初年从顺治到康熙时期,由于沿海地区战乱不已,“宁波、温州、台州三府,沿海十五场,商灶逃窜,庐舍多墟”18。顺治十八年(1661)开始的迁界政策,使这三幅盐场被弃于界外,“场灶既废,引地空悬”,“灶无煎办,商无买补”。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又使得金华、衢州、严州等地干戈遍野,盐商遭到袭劫。虽然如此,浙江的盐业在清代总体上还是在不断增长的。据乾隆十八年(1753)奏销册计算,当时两浙年行正引、票引盐达2.8975亿斤,比顺治时增加近一倍。盐课税额收入也由年23万余两增加到73.77万余两。这仅仅是正引、票引盐税,余引盐税尚未计算在内。19
(三)海涂资源
浙江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沿海地区的杭嘉湖平原和浙东滨海平原(萧绍平原、姚江平原、温黄平原等),水网密布,湖泊繁多;钱塘江、甬江、瓯江等水系覆盖全省,其境内农业皆受其水资源的恩泽。但浙江的水资源利弊并存,水旱灾害也时常发生。就沿海地区来说,最大的水患来自于海潮的侵袭。自唐宋以来,沿海民众就开始重视海塘修筑,以减少海潮对沿海居民生产和生活的侵扰。浙东的上虞、余姚、慈溪、镇海、鄞县、象山、乐清、舟山,以及宁海、黄岩、温岭、三门、温州、瑞安、平阳、苍南、玉环等地,皆建有大小不一的海塘。清代加大了海塘修筑力度,如上虞段清代修过三次,其中雍正三年到四年(1725—1726)建成无桩基的石塘1467丈。余姚、慈溪段,雍正二年至四年(1724—1726)建成榆柳石塘1300丈;乾隆十三、十六、二十七(1748、1751、1762)年先后以工代赈,筑成济塘3400余丈;嘉庆年间又修筑了五塘、六塘等。镇海段在清代修筑了后海塘、涨河塘等。温州则建有永强的长安塘、北山塘,瑞安的新横塘,平阳的江口塘、下横塘、宋埠塘、新塘,乐清的十一塘、山屿塘等。20海塘的修筑,既有效地护卫了沿海地区民众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又新增了不少土地,减轻了人口增长的压力。《清史稿》指出:“于滨海卫以塘,所以捍御咸潮,奠民居而便耕稼也。……清代易土塘为石塘,更民修为官修,巨工累作,力求巩固,滨海生灵,始获乐利矣。”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