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
博物学视阈下的生态启蒙与美学苏醒
薛晓源
2012年以来,出版界出版了一系列博物学书籍,其中《植物学通信》《天涯芳草》《发现之旅》《博物人生》《檀岛花事》《伟大的博物学家》引起普遍关注,其他出版社纷纷跟进,学界的研究也在蓬勃发展,虽然不能说“博物学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是温煦的和风已在不经意间扑面而至了。生态文明研究者更是奔走相告,认为博物学的复兴拓宽了生态文明研究的领域和视野,丰富和加深了生态文明研究的层次。然而面对博物学带来的冲动与兴奋,人们不禁要问:博物学是什么,它以什么样的魅力激起生态文明研究的深层浪花与层层涟漪?
一、博物学何为?
某物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这是古希腊哲学的一种提问方式,也只有古希腊才有这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是寻根究底的追问,或可企及事物存在的本质。博物学是什么?这涉及博物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呈现方式。根据学界的研究,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概括博物学的研究领域:
1. 博物学研究客观世界的物的存在方式。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星球到鸟兽虫鱼,从崇山峻岭到大河大湖,从广袤的森林到干涸的荒漠,从寒冷的北极到赤日炎炎的非洲,从常年积雪的喜马拉雅山脉到终年葱茏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博物学可以说遍及世界各地各种事物的存在形态和样式。物种的丰富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光是蝴蝶,据说就有30多万种,形态差异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看过100多位博物画家绘制的2万多张蝴蝶图片,其中很少有重样的,让人叹为观止!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博物学是关于客观知识的学问。
2. 博物学是关于地方性知识的学问;博物学从来不是抽象的学问,很少有宏大的叙事和抽象的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个例外)。虽然也有博物学家拉马克写过《动物学的哲学》,并得到我国哲学研究者赵鑫珊先生的极力推崇,他说:“这比单纯‘动物学’叫法要好得多。前者好比是贵族,后者是穷人。前者有种神气、王气。”(赵鑫珊,2008:29)但博物学著作绝大多数是关于某一地区某类物种的研究或者某个岛屿某个海角的研究,研究的种类五花八门,基本上可以穷尽世间万物的存在样态。有些地区因为物种的丰富性和奇特性而成为博物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南美洲的苏里南岛屿,因17世纪德国女博物学家梅丽安的名著《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而闻名于世;太平洋岛国新几内亚因盛产美丽的天堂鸟(又称极乐鸟),成为博物学家竞相追逐、热切向往的地方,演化论的提出者之一华莱士就曾奔赴这里,并写下皇皇巨著《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英国鸟类学大师约翰·古尔德也绘制了三卷本巨著《新几内亚的鸟类》,引起欧洲上层社会的轰动;喜马拉雅地区因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物种的奇异性,吸引众多博物学家涉险前往,胡克捷足先登,写下《喜马拉雅的日记》《手绘喜马拉雅植物》《锡金—喜马拉雅的杜鹃花》等博物学名著,从此点燃人们对喜马拉雅的无限热情,至今不衰。上述三个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奇异的物种而呈现出的“地方性知识”,吸引了全球的眼光和关注,从而成为“地方性”和“全球性”体现得最为完美的地区。
3. 博物学是关于默会知识的学问。波兰尼在《个体知识》中提出,人类具有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身体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人类的眼、耳、舌、身、意诸感官累积沉淀下来,并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和呈现,因而可称之为“默会知识”。“默会认知的任何一种行动,都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五官的形成是以往世界史的产物。”默会知识强调人类日常生活丰富的体验性,关注人与万物相遇、照面、交往的具体情境和个体的独特经验,关注对这些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如何逐渐成为人类认知的一种潜能和基质。庄子盛赞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默会知识最为鲜活的案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种知识的最高境界就意味着艺术与科学上的天才的出现,中国古人说:书道至矣,“虽父子不能相传”。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就是例证。个体性知识也不是不可以通约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博物志》、法布尔《昆虫记》用拟人、比喻等文学手法描绘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形象生动,多姿多彩,至今风靡全球。这些丰富的个体体验转化为人类关于自然界的集体知识和记忆,不能不说是博物学传播史上的一段传奇。
默会知识或者个体知识还隐藏着一层未曾言明的意思,就是提倡和重视人生体验的亲历性和亲证性,波兰尼称之为“具身性”和“亲知”。杨万里名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宛如一幅清丽雅致的白描画卷,如果没有丰富而独特的人生感知和体验,不可能写出这样清新隽永的诗句。每吟咏这首诗,我就会自然地联想起童年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在阳光灿烂的夏天,在荷风送爽中,满世界追逐五色斑斓的蝴蝶和蜻蜓。其情景,其风韵,其色彩,其快乐,非言语能够表述,妙处难与君说!
4. 博物学是关于生活世界的知识。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但是胡塞尔从来没有明确界定“生活世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他描述的生活世界具有“生命攸关、有切身利害关系的生存必需”的意味,但是他只是粗略描绘了生活世界的特征:“在先性”或先天不可避免性;本源性,因为它是一切有意义活动的发源处;纯经验的构成性;境域性;主体性,也就是说,这世界总是“我们的”世界,通过我和我们的共同视野而构成。(张祥龙,2011)倪梁康先生概括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具有非课题性、奠基性、直观性、主观性等特征,说白了,生活世界就是我们人类所处的自然和历史环境,是我们存在于世的意义的发源处,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是我们体验、表征的意义所在。
二、我们时代的启蒙:生态启蒙
什么是启蒙?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从蒙昧无知的状态解放出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和判断。伽达默尔在《科学时代的理性》一书中对18世纪以及20 世纪的启蒙都进行了批评。他认为18 世纪的启蒙主要限于自然的科学化、理性化,表现为方法优先的异化。但是,随着20 世纪50年代以来启蒙运动向人的生活领域的扩展,启蒙主要表现为人的生活实践的科学化、理性化和技术统治的异化。伽达默尔认为,我们必须对20世纪的启蒙乃至启蒙本身进行启蒙与反思:其一,对技术的信任与滥用,使技术合理化已达到了极限,导致了“生态危机”,若从技术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来看,则这一切同时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亦即我们人类还不够真正成熟的标志。如若我们继续遵循这样的道路,技术的过度发展,那么“在可预见到的未来,这会导致地球生命的毁灭”。其二,科学本身也告诉我们:“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所具备的可能性是有界限的。如果世界按现状继续发展,这个世界就会完蛋。”(伽达默尔,1988)伽达默尔认为,我们别无出路,而只有进行新的启蒙才能把我们人类从这种不成熟状态中解放出来,摆脱“灭顶之灾”。按照康德对启蒙的一个基本定义,“启蒙”就是使“人从自己造成的不成熟状态中走出来的过道”,因此借助于它,我们人类能超越自身的不成熟而臻于真正的成熟。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说:“在人类已经进入核技术时代、基因技术时代或化学技术时代的今天,所有的风险和危机都不仅仅有一个自然爆发的过程,而且还有一个在极大范围内造成惶恐和震颤从而使早已具体存在的混乱无序之状态日益显现的社会爆发的过程。”(贝克,2003)针对焦头烂额的处境,贝克还是充满信心地提出,必须对18 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启蒙进行批判,倡导第二次启蒙,即生态启蒙。生态启蒙包含以下内涵:1.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风险世界,这个世界迫使我们去认识和理解并继而驾驭风险、危险和灾难,风险文明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风险文明开启了一个学习过程:“环境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此衍生的全球治理浮出海平面,逐渐成为共识。2. 生态启蒙尊重不同地区和区域的生态多样性和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生态文化和传统,提倡在多样性中生活。3. 生态启蒙对科学与技术的神话进行批判的反思,把握和界定科学与技术的使用范围和界限。
生态启蒙希望人们从新的独断论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中走出来,它要破碎以下迷梦:1. “自然界是无限的。”自然界所蕴藏的资源是有限的,土地、森林、植被、水资源、海洋是有限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和人类生存攸关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无论是已探明的资源,还是未曾探明的资源,面对地球上70多亿人的持续索取,都将会捉襟见肘。2. “科学是万能的。”贝克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孕育了科学。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是一位‘错误女神’。”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表明,科学技术和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作用是极大地造福整个人类社会,让人们尽情地享受现代文明的种种优越,其负面影响是终究有一天会由此毁灭整个人类社会。3. “专家是万能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问题丛生的时代,我们需要帮助,我们需要咨询,于是有形形色色的专家在各种媒体上频频亮相,解疑释惑,忙得不亦乐乎。专家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模式成为大众的行为指南。面对生态风险、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人们往往听从专家的“指导”,局限于问题的枝枝节节,而不去整体思考和反思这些问题的由来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因而很难提出总体性的、根本的解决方案。
三、博物学与生态启蒙
我认为博物学与生态启蒙有很好的对接点和融合处,它们的有机结合和互通可以深化和拓展生态文明的实践和内涵。其一,博物学研究非常关注已经灭绝的物种和正在灭绝的物种。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的300年里,人类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魄力,改变了万物日常栖息的地球。在这300年里,地球上也有无数种美丽的动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罗斯柴尔德对于人类灭绝物种的行为痛心疾首,花了毕生的精力编撰一部书籍以追念这些美丽的精灵—《灭绝的鸟》,他在前言中写道:“人类破坏并继续破坏着物种,或为食用或为狩猎娱乐。……而人类对其生存家园的破坏也摧毁了它们生存的根本。人们乱砍滥伐,剥夺鸟类的空间,使其挨饿受病。……痛心的是,人类的足迹,的的确确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太多伤害。”美国博物学家奥杜邦是个出色的猎手,为了绘制鸟类图片,他曾射杀大量野鸟并制作成标本。奥杜邦晚年撰文对射杀鸟类的行为深表忏悔,并积极投入鸟类保护。古尔德在《澳大利亚哺乳动物》中对袋狼详细的描述和细致入微的描画,在袋狼灭绝的今天,不啻为一曲令人惆怅的挽歌。博物馆陈列的大量动植物标本和化石以及博物学家寂寞的著作和画作,时时刻刻提醒着忙碌的人类:已经灭绝的物种和濒临灭绝的物种正在与时间赛跑,人类孤独存活在世界上的时候为期不远了。
其二,博物学研究非常关注生物丰富的形态。以英国博物学家威尔逊为例,他曾多次前往远东地区采集植物,1899—1911年期间,曾四次来到中国,带回了18000个植物标本,记述了5000多种不同的植物种类,其中1000多种为世人之罕见,为欧美国家引种了上千种园林花卉植物,因此他也被称为 “中国的威尔逊”。在《中国—园林之母》一书中,他称中国为世界“园林之母” 和“花卉王国”。他叹服于中国华西地区丰富的植物种类,并充分肯定了中国对世界园林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伦敦自然探索博物馆、纽约自然探索博物馆收藏的博物学绘画有百万张之多,这些画作展现了地球生物丰富的多样性,它们以图像形式呈现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成为人类知识积累的“隐秩序”,绘制了人类生态文明的知识秩序、价值秩序和审美秩序。
其三,博物学研究注重摆正人与万物的关系。万物不是因人而活,人没有权利支配和屠杀生灵。华莱士说:“对于博物学家,当之前只通过描述、绘画或保存不良的标本才知道的东西呈现在眼前的时候,那种兴奋只有诗人的笔触才能充分地表达……让人伤感的是,一方面,这些精致优美的生物只能在这些毫不宜人的荒野才能生存和展示它们的魅力……而另一方面,文明人是否应该抵达这些遥远的地方……我们能够确定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人会扰乱自然中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的平衡,导致那些人类最能欣赏其中构造和美丽的事物渐渐消失,直至完全灭绝。这样的思考明确地告诉我们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为了人类创造的。”(赫胥黎,2015)我们要大声疾呼:所有生物都不是为了人类创造的,都有存活的权利。
四、西方博物学绘画的美学风格
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人类认知的“苏醒”有两种,“将这个世界课题化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科学态度为出发点,一种是以哲学态度为出发点。我们可以把前一种方式称之为科学意识的苏醒,把后一种方式称之为哲学意识的苏醒。”我认为在一个人认知历史上,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角度上讲,人有一个美学认知的“苏醒”,这和克尔凯郭尔所说人生三历程相契合,他说人一生可能要经过三个阶段:美学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我概括为:科学的苏醒、哲学的苏醒和美学的苏醒。概括中西方有关研究,我认为,从一般的意义而言,一个人从15—30岁(大致上),对所在的世界和物质有强烈的求知欲,所学的知识和所解释的范式都标画为明显的科学特征,这一阶段认知称之为科学的苏醒;从30—50岁之间,人的感觉日渐丰富而细腻,学会了认知、感受和欣赏美的事物,人的体力、智力和丰富的阅历呈现感性的风格,对活生生的东西充满非凡的感受力,人的认知方式标画为丰富的感性特征,称之为美学的苏醒;50岁之后,孔夫子说:五十知天命,人们开始对历史和社会的背后的原因感兴趣,并尝试进行解释和阐说,人的认知方式标画为寻根究底的智性特征,称之为哲学的苏醒。
西方博物绘画源远流长,最早可以溯源到公元前16世纪希腊圣托里尼岛上一间房屋上的湿壁画,现存在雅典国家博物馆,画面上百合花和燕子交相飞舞。最早的印刷花卉插图于1481年在罗马出版。1530年奥托·布朗菲尔斯的《本草图谱》出版,是一本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的具有自然主义风格的植物图谱,从此以后博物图谱风靡欧洲。科学家、探险家、画家纷纷加入其行列,涉及人员之多,涉猎范围之广,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力。在我见过的近百万张博物绘画中,以作者计,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就有近万人,赫赫有名的有近千人,有大师风范的有近百人。可以概括地说,西方博物绘画发端于十五六世纪,发展于十七八世纪,19世纪呈现发展高峰,作品爆发、大师林立、流派纷呈,19世纪末出现式微,20世纪出现大幅度衰落,20世纪下半叶到现在又开始恢复和复兴。
通过我近十年的博物学学习和研究,我认为博物学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博物绘画对人的科学的苏醒和美学的苏醒大有裨益,因为博物学以及博物绘画呈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世界、一个已经绝迹和正在绝迹的世界、一个色彩斑斓的诗意世界、一个正在和我们渐远渐行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一些中国画家认为,西方的博物绘画(他们鄙夷地称之为科学绘画)只具有科学认知价值,很少或者说没有审美价值;他们认为这些博物画画得太死,逼真有余而生动不足。其实他们对西方博物绘画的了解只是一鳞半爪,许多伟大的博物画家像奥杜邦、古尔德、胡克、威尔逊、沃尔夫,都有过人的本领,他们的绘画不光有逼真的线条,而且有斑斓的色彩、丰富的场景和生机勃勃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优秀的博物画家让铅笔的素描线条、铜板和钢板的制版线条突破了窠臼和限度,表现极有张力,立体地展现了一个多维空间。他们把写实发挥到极致,并用斑斓的色彩和亮丽的光线弥补了写实的硬度和呆板,使画面熠熠生辉,充溢着生气,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我把博物画家捕捉物象的方式概括为6点:1. 远赴异域,实地考察;2. 对照写生,精确标注;3. 猎杀活物,制本复原;4. 制版着色,表现纤毫;5. 提炼定型,铺陈色彩;6. 营造气氛,建构谱系。
五、博物绘画的呈现的美感和审美经验概述
博物绘画所带来的美感也毫无保留地呈现给我们:
1. 丰富的感知。博物画呈现了一个丰富的“生活世界”,区域的广袤性与细节的丰富性,地方性知识与全球性视野完美地融合,并一览无余地呈现给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学科具有这样广袤无垠、丰富生动的呈现性,胡塞尔所说现象学丰富的感知,在博物绘画里可以得到完美实现。
2. 鲜活的经验。许多博物学家在著作和相关绘画作品中,详细描绘了他们第一次发现新奇种类时的生活场景和欣喜若狂的状态,这种状态也成为描述和命名这种新物种的原初经验,他们甚至把自己的名字都镌刻在物种命名上。重温这些绘画作品,也许能够让现代人找回曾经拥有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宝贵的经验”,让经验重新回到人类原初体验到的经验状态,让经验回归,成为现代人的永久收藏。
3. 自由的世界。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万物一任自然。毛泽东说:万类霜天竞自由。在博物画中,万物呈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与形象,花卉迎风招展,鸟儿婉转歌唱,博物绘画展示了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美是自由的象征。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美的本质就是自由。
4. 和谐的意境。博物绘画展示了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回归古典、回归自然的和谐意境。面对科学至上、科学泛滥的时代,海德格尔忧心忡忡地说:原子弹的爆炸使人类被迫进入了“原子时代”,原子时代把人从地球上连根拔起,人无家可归了。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仰望雾霭重重的天空,呼吸着污浊的空气,电视画面不断充斥着核试验、病毒和战争,这就是21世纪人类遭遇的日常处境。博物绘画也许能够打开一扇门,放些许的绿意和较为新鲜的空气过来,让人可以憧憬和回忆起人类曾经拥有的和谐的生活和美好的诗意。让人们依稀回忆起海德格尔经常引用的荷尔德林的名句—“诗意地栖居”和特拉克尔的诗境“那可爱的蓝色的兽”。
博物绘画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在千面一孔、万象一致的冰冷的印刷复制品泛滥的机械复制时代,在数码相机一统江湖的时代,这些人工手绘的栩栩如生的博物绘画也许在这个日益单向度的世界里,如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亮夜空的每一支火柴那样,在漆黑冰冷的深夜里带来一小片亮光和些许的温暖。
参考文献
[德]伽达默尔. 科学时代的理性. 薛华等译.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英]罗伯特·赫胥黎. 伟大的博物学家. 王晨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德]乌尔里希·贝克.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王武龙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 03: 26.
张祥龙. 从现象学到孔夫子.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赵鑫珊. 艺术是个救生圈.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