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题】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
“面子”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中国人非常典型的文化特征之一。美国学者阿瑟·亨德森·史密斯(2011:3)认为,面子是“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征这把暗锁”的“钥匙”。
“面子”这一概念是中国人的首创,由人类学家胡先缙介绍到西方国家。英国学者布朗和列文森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希望在他人那里获得的自我形象”,并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两种。(毕继万,2009b:122)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
一、 中国文化中的面子
按理说,世界各民族的人都会重视面子,但为什么单单把“爱面子”的这顶大帽子戴在中国人的头上呢?这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人看来,面子问题就是尊严问题。“尊严”是个褒义词,而“面子”是个中性词。《现代汉语词典》(2016:905)对“面子”的解释是:①物体的表面。②表面的形象;虚荣。③情面。从与我们所说的“面子”有关的②③两个义项来看,“面子”一词基本上偏于贬义,没有明显带有褒义的义项。这也难怪当我们说一个人“爱面子”“要面子”“好面子”“给面子”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否定的口气。
中国主体文化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文化,其思想核心是“天人合一”和“仁爱”。与西方文化重视个人价值不同,在儒家文化的理论体系中,个人被看作社会的一分子,要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品质。因此,中国文化具有高度重视社会整体、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历史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孔子的这种“仁爱”思想与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紧密相连。在这种等级体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它强调个人要严格按照自己在等级体系中的位置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最大程度上服从于自己所在的团体或社会,以期达到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面子”与西方的“面子”不尽相同。
中国文化中的“面子”非常强调公共面子,公共面子不是像西方的面子那样强调个人愿望的迁就,而是强调个体行为和群体观念、评价的和谐统一。当个体的行为与群体观念不一致时,则要迁就群体观念。在生活和工作中,中国人都希望得到群体的接纳、认可和尊重,而并不崇尚满足个人行为的自由。例如,在和别人一起吃饭时,中国人会不停地劝对方“多吃点儿”“别停筷子”,从而营造一种和谐一致的气氛,以显示礼貌、客气,以及和对方属于同一群体的资格。相比而言,西方文化更注重对彼此消极面子的保护。在社交礼仪中,西方人特别推崇“尽量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这一原则。这样就给对方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还避免造成尴尬,从而充分尊重了彼此行为的自由。从前边布朗和列文森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解释看,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面子主要是积极面子,基本不包括西方文化中的消极面子。
中国人的面子观还可以从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的特性中得到解释。中国人的羞耻感是以别人怎么想为主的,也就是说,自己觉得事情该不该,是由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自己决定的。西方文化则是罪感文化,罪恶感是不以别人怎么看为主的,而是看事情本身对不对,也就是以内省的方式审视自己有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因为中国人的面子观与西方不同,有时甚至偏于贬义,所以就给人一种中国人尤其“爱面子”的印象。
二、 中国人重视面子的种种表现
第一,平均主义。有好事大家利益均沾,大家都差不多时,就论资排辈,轮流坐庄。别人跟自己年龄、条件都差不多,如得到的比自己多,心里就不舒服。
第二,攀比心理。别人买了大房子和汽车,自己也要买大房子和汽车;别人开车上下班,自己家虽然离单位很近,但为了面子,也要开车上下班。
第三,好听的名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某些国有企业职工由于专业技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所以就离开了企业。那时候在政府文件和新闻报道中都不叫“失业”,而叫“下岗”,虽然是一回事,但好听一些。类似的如在社区当保姆的叫“社区服务人员”,“学院”改名为“大学”,等等。
第四,抢着买单。出去吃饭结账时,中国人都会抢着付钱,最后付钱的那个人显得很有面子;如果跟女生(不一定是女朋友)出去玩儿,男生一般会主动付钱,这样的男生会获得女生的好感,给女生留下大方的印象。
第五,用外国货。不少中国人以拥有外国货为荣。同样产品,比如手机,虽然国产手机物美价廉,但很多人仍觉得拥有外国产手机在别人面前就非常有面子。
三、 重视面子的利弊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面子是指个人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从好的方面看,面子就是自尊。为了自尊而发愤图强,终有所成,这当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任何事情都得把握一个度,过分追求面子,虚荣心膨胀,可能就会打肿脸充胖子,甚至会导致弄虚作假,对社会和个人都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