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外国学生谈】
中国人和外国人对“面子”的理解
德国 吉娜
中国人爱面子,讲究“脸面”,可以说是无所不及,有时甚至“死要面子活受罪”。面子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面子也是西方人对中国常见的沿袭已久的固有印象。实际上,面子是东西方文化中都存在的现象。但是谈面子容易出现误解,因为它的根和产生历史不同,所以对面子的表现和面子的理解也不同。
面子可以“给”和“拿”、可以“丢”和“驳”、可以“爱”和“有”。中国人的面子可能接近于西方的名声、声誉(reputation)或声望、威望(prestige),但实际上远远超出这些范围。
在西方国家有两种情况:一方面,面子是给自己看的,注重独立的人会说自己不管别人想什么,自己喜欢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面子也是给别人看的,很多人常常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这可能还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保持社会和谐。面子对西方人有时带有一种消极不利的意味,譬如,不想承认有错、有罪。其原因是西方宗教的罪恶感。“后悔的罪人”是宗教常见的比喻。罪恶原则是宗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罪就是卑鄙而作恶,是必须抵偿的行为。所以西方人的面子和不承认自己的错有某种关联。在西方还出现了一种所谓“白色的撒谎”的现象,就是为了不丢脸允许不说实话。
在中国情况则很不一样。中国人的面子就是公共的羞愧之感,和私人的罪恶感不同,它是一种社会自动调节系统。面对别人感到羞愧、不好意思,就是中国人尽量避免的情况,因为这等于丢脸、没面子。面子就是中国人常见的顾虑和犹豫的基点,中国人都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和西方重要的区别是自我感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注重独立性的西方文化强调别人怎么想不如自己怎么想重要,而注重群体的中国文化强调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系自己的声誉(面子)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