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压力越大,越不要逼自己太狠
1.为什么压力越大越想逃避
仔细回想,在过去的经历中,重要考试之前你是在专心复习还是去做了别的事情?接到一项难度极高的任务,你选择了马上执行还是先放一放?
没错,考试之前做别的事情,接到任务先放一放,这都是在逃避。巨大的压力让你逃避,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压力不仅没有给你动力,反倒让你产生了逃避?
前段时间,美娜报了驾校,准备把驾驶证考到手。
报名之后美娜拿到了一本科目一的考试教材。翻开这本教材,对汽车一无所知的她看着教材里的陌生名词脑袋都大了。她自幼记忆力就不好,考试留给她的复习时间又不多,她担心自己科目一就挂掉。
美娜的教练是一个粗鲁暴躁的中年男人,经常在微信群中“恐吓”这些学员:“抓紧做题,不要一个科目一都过不了,不够丢人现眼的。”这又无形地加大了美娜的心里压力。
考试前两周,美娜看了一遍教材,开始刷题。但做了几套题后,效果很不理想,错题一大片。眼看着考试没几天就到了,美娜的压力越来越大。
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美娜玩起了网游《王者荣耀》。本来,她空闲的时间全都是用来刷题的,这下可好,她一有空闲就打起了游戏。
美娜的妈妈见到自己的女儿经常打游戏,就忍不住提醒她:“小美!眼看着就要考试了,你怎么打起了游戏?别打了,赶紧做题!”
妈妈三番两次地提醒,但美娜总是嘴上草草回上一句:“知道了,打完这局就做题。”手上打游戏的动作却是迟迟都停不下来……
类似于美娜的案例比比皆是,可以说每个人在遇到巨大压力时都想逃避。
以前,我们被灌输的思想是“有压力才有动力”;但生活中表现出的事实与这样的理念显然不符。并不是这句话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遭遇已经超出了“有压力才有动力”所能涵盖的范围。
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压力曲线”,这条曲线反映的是人承受的压力和人在压力之下产生的动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呈抛物线状,这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大,人所产生的动力也会增大,但当压力增大到某个节点时,人的动力就开始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呈现出了递减的趋势。
其实,在压力之下,不管是动力越来越大去迎难直上,还是选择逃避,都是很常规的压力反应。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用以保护自身的本能反应。压力反应的存在是为了有效消除威胁生命的挑战,它通常表现为“对抗”和“逃避”。
当压力降临时,我们的生理系统也不是直接就产生“对抗”或“逃避”的压力反应。这其中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警、抵制、崩溃。
当外界的压力信息传入我们的大脑之后,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产生预警反应。此时,我们的精神上会出现紧绷,生理上会出现呼吸变深、心跳加速。预警反应会激起下一阶段的抵制反应,我们会不自觉就开始思考解决危机(既压力)的方法。
从抵制反应开始,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会根据压力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果压力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我们的抵制行为会持续下去;如果压力过大,我们的抵制就变成了大脑里转瞬即逝的一个念头,随之而来的便是彻底的崩溃,崩溃的反应就是逃避、拖延。
由此可见,压力过大之后的逃避并不能把它定义成一件坏事,它是人人都会存在的本能反应,我们没必要因自己的逃避而内疚、自责。但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压力巨大却又不得不承受的任务。如果我们在这些任务上表现出逃避,很可能会影响到任务的正常执行。
逃避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任务执行的最佳时机被错过。许多任务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比如你是一位医生,医院里突然来了一位身患重症急症的患者,如果你在救治这位患者时出现了逃避,那么患者的病情很可能因你的逃避而更加恶化。由此可见,逃避将使得很多本就复杂的任务变得更为棘手。
其次,逃避将缩短任务执行的时间。大多数的任务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大多数的任务执行时间都与该项任务相匹配,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如果你在任务接手之后迟迟不去执行,很可能在之后的任务中遭遇时间紧迫的尴尬局面。这将影响你任务完成的质量。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给你带来巨大压力以至于让你产生了逃避心理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下面的这些方法能帮你不再逃避。
(1)坚持10分钟。
在巨大压力面前,无论我们多么害怕、多么抗拒、多么想要逃避,你都要告诉自己:先坚持10分钟试试。
事实上,当我们坚持了10分钟之后,内心的逃避和拖延就会减轻很多。我们会把注意力从任务的压力逐渐转移到任务执行的方案上来。这样一来,这个艰巨繁琐的任务就像被硬生生地打开了一个突破点。自此,任务的执行就水到渠成了。
但仍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们在坚持了10分钟之后心里仍旧害怕,或者说逃避心理更为严重了。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马上终止,寻求另外的解决方法。
(2)找到可以控制的部分。
我相信,不管摆在我们的任务有多复杂,有多艰难。在繁杂的任务中总有一些工作是简易的,也是我们能很好把控的。这些工作很可能都是一些“边角料”性质的准备工作。
我们就可以以这些工作为突破点,通过完成这些工作来打开整个任务的执行流程。让整个任务执行逐步走上正轨。
在巨大压力面前产生了压力,首先要做的是告诉自己:“这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因此而自责。”确立了这样的思想我们才有可能去克服逃避心理,迎难直上。
2.觉察对自己的过度期待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这样的思维:“我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做到最好!”“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
但事实却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确实存在着差距,人的智力、能力和天分有三六九等之分。一味地强迫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人,对自己的期待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
友博出生在体育世家,自身天赋异禀,又有体育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一家知名健身会所做健身教练,他认为自己一定能成为圈子里的顶级私人教练。
当初刚刚踏进这个行业时,友博认为以自己的条件,再加上自幼就热爱这个行业,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成长起来。但现实比他预想的要残酷很多,现在健身行业已经趋于饱和,行业内部竞争压力极大,每个健身教练都有月度考核的业务指标。因此许多新加入的员工不得不走到街头去发传单拉客户。
对这样的行为,友博内心是极度抵触的,他认为:“我怎么说也是一个硕士生,竟然让我去街头做这种事情,这不是明摆着拉低我的身价吗?”
迫于公司内部的压力,友博还是带着传单走到了街头。他向来不善交际,又放不下身段,还没有任何拉业务的经验,几天下来,在公司的新员工里友博的业绩是最差的。
友博看着业绩表上的排名,心想:“怎么说我也是学历最高的,怎么能被这些人压在头上,我一定要想办法冲到第一!”
之后的几天里友博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冲业绩,但效果并不明显,他的排名仍旧靠后。看着业绩表上的排名,友博越来越焦虑,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一行?
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都会遭遇到父母的过度期待,久而久之,我们会把这样的思维带进自己的生活中。不知不觉间,我们在执行任务时也会对自己产生过度的期待。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过度期待,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我们在任务执行之前定下的过高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是明确的,比如“这次月末考核我要排到公司前三”;也可以是不明确的暗自较劲,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秀。
任务执行之前指定下一个目标的确能让整个任务执行过程变得更为合理,更容易被人所把控,这将有利于任务的执行。但当我们在任务之前对自己有了过高的预期,制订了过高、过大的目标,在任务执行中这个不合理的目标而将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任务执行之前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很可能使我们遭遇一种“高期望遇阻崩盘”。
所谓的“高期望遇阻崩盘”,指的就是在任务执行之前,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极度乐观地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高期望。而任务一旦开始执行,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与预期的目标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时候我们就会表现出焦虑、拖延,最终整个任务会因此而彻底崩盘。
任务的崩盘会给我们带来诸如挫败感一类的负面情绪。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引发情绪问题,导致我们在下一次执行相同或类似的任务时,出现再一次的焦虑和拖延。这就使我们陷入了一个任务持续崩盘的陷阱。
在实践中,在体力劳动性质的任务上有了高目标、高预期,还比较容易把控。因为体力劳动性质的任务只需简单地去执行、机械地去重复即可,虽然目标高、预期高,但它并不会影响任务的执行。
例如搬砖,假设你的目标是一个小时搬200块砖头,但你的能力却只能保证你一个小时搬100块。在任务执行中你不会因为自己无法完成一个小时搬200块砖头的目标而不知道该怎样去执行。你只需凭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多地重复搬砖的动作即可,最多不过是完不成任务,而你完成的那一部分仍具有价值。
智力劳动一类的任务则不然,在执行这样的任务之前,如果你的目标或预期过高会导致你的任务迟迟无法展开,即便是勉强进行了,最后也会因没有达到标准而彻底报废。
比如你想设计一款高规格的产品,而你的能力又不足以设计出你预期的高规格产品。这会导致你的设计工作无从下手。即便是你强迫自己去做一些方案,画一些草图,但这些都只是没有价值的“无用功”。
成年之后,我们在任务执行之前定下过高的目标,其中包含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将涉及个人的情感、感官信息收集、记忆提取与分析、其他信息检索、最终综合分析与判断等一些列的因素。
以下的方法将从多方位的角度为你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帮你制订更为合理的目标。
(1)目标量化。
所谓的目标量化指的就是在目标制订中以具体的数目字为标准。这会使你的目标更为明确。更为清晰和明确的目标设置,将会在任务执行中带给你更为直观的感受,你在判断自己是否完成任务时也更容易做出判断。
就比如,女生常常说要瘦身,可是每次都只说了瘦身这个概念,并没有把它明确到在某个时间段里瘦多少斤。模棱两可的描述只会带来模糊不清的执行过程,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其实,目标量化就是把任务转变成一种体力劳动性质的任务。这样一来,即便是我们最终没能完成任务,我们付出的努力也会产生相当一部分价值。
(2)以阶段式的目标代替总体式的目标。
所谓的阶段式目标就是在执行任务之前先不去制订最终的宏伟目标,而制订下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通过逐步完成小目标来自然而然地达到一个最终目标。
阶段性小目标的存在是为了引导和激发,促使你一步步地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制订目标是一个技术活。一个错误的,没有指导意义的“虚高”的目标,不仅没有帮助,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3.为什么风趣乐观的人反而容易抑郁
前段时间,演员乔任梁因抑郁而自杀的消息霸占了整个网络。网民、粉丝们无法接受的是这位不到30岁,总是充满阳光,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怎么会患上重度抑郁症,而自杀呢。
无独有偶,享誉全球的喜剧明星“憨豆先生”也曾患上抑郁症。这位看起来很风趣,并把自己的风趣带给无数人的知名笑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接任何作品,他需要用时间来进行自我调节以及接受治疗。
同为笑星,同样是抑郁症患者的还有出演《楚门的世界》的美国喜剧大师金·凯瑞和意大利喜剧演员萨多·帕尔拉。金·凯瑞曾公开表示自己是一名长期的抑郁症患者,已服用抗抑郁药很长时间,但并没有彻底治愈他的病症:“抑郁症袭来时,你就会感到很绝望,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来看起来风趣乐观的人实质上并不比我们更快乐,有的时候他们甚至比普通人更容易换上抑郁症。
前几天在微信群看到消息,大学同学肖肖生病了;更让人意外的是,向来欢脱的肖肖患的竟然是抑郁症。
一直以来,肖肖都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她很爱笑,看着她的笑容你会不由自主地心情大好。平时她也最能搞怪,在学校里,她总能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方式来搞怪,无论是在宿舍还是在教室,有她在的地方从来不缺笑声。
有一次,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肖肖第一个站起来跟大家说她在泰国的所见所闻,结果一整节课就成了肖肖的个人分享会。期间不仅同学们跟着笑,就连老师也不忍打断她的分享,在一旁偷偷笑。
但这样的一个女孩却被诊断患了抑郁症,重度的。在医生面前,她才坦白,她经常整晚整晚睡不着觉。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群里的同学大都表示无法接受。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了一条热门微博“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很阳光、很乐观的人,他们私底下的精神崩溃要远比普通人更剧烈。心理学上习惯性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微笑型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是一种非典型的抑郁表现形式,患有这种症状的人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很阳光,甚至很风趣富有幽默感,但在笑容和乐观的背后,充满的却是无价值、残缺和深深的绝望感。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把抑郁症患者的行为特征概括为:每天很悲观、很难过、社会功能丧失。但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却并非如此,他们看起来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他们待人友善,很多时候他们甚至是一个群体里中的“开心果”。
但恰恰是这样的特征导致了这个群体的人一旦病发将比普通的抑郁症患者更为痛苦,病症所带来的影响也更为恶劣。微笑型抑郁症患者通常会把自己的抑郁情绪隐藏在笑容之下,尽量使自己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事实上当他们用微笑去隐藏、逃避抑郁的同时,也在“喂养”它。
一位心理治疗师在谈到微笑型抑郁症患者时曾说:“微笑抑郁者比典型抑郁者的不确定性高很多,当他们微笑着感谢你的帮助、说自己有所好转的同时,可能已经在心中决定要自杀了,这才是微笑抑郁危险的地方。”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之所以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隐藏起来,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心理失常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他们不愿意被别人得知自己的情绪上已经出现了抑郁,他们认为抑郁是缺乏意志力和“脆弱”的象征,隐藏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阳光、乐观的形象。
当然,也有部分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并非有意隐藏自己,而是他们认为自己的抑郁不值一提,他们认为这不过是暂时性的情绪低落,过段时间,或者经过某些简易的放松就能把情绪调整回来。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抑郁情绪,拒绝承认自己的反常让他们在微笑型抑郁中越陷越深。
还有一小部分善良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私底下不愿意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尤其是他深爱的人。为了不给别人带来许多麻烦,他们善意地把自己的抑郁情绪隐藏了起来。
不管因为什么,微笑型抑郁症患者一旦把自己的反常情绪隐藏起来,都将带来更为严重、更为不可控的后果。如果你恰巧就是一名微笑型抑郁症患者,或者你身边有这样一类人,你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帮助自己或别人。
(1)倾诉/聆听。
如果你是一名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当你的情绪出现波动时,你最好去找一个可靠的朋友倾诉一下内心的苦衷。同样的原理,你也可以通过引导微笑型抑郁症患者进行倾诉来帮助他们。
(2)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这个方法不必过多解释,如果你长期情绪低落,做好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正如五月天的歌词写的那样“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如果你不开心了,不要选择隐忍,没什么可担心的,大胆地说出来吧!
4.压力的最大危害,是你对压力的看法
媒体上曾爆出了这样一则新闻:高考首日,辽宁一21岁复读生考前坠亡;死亡原因并非他杀,而是禁受不住考前压力而自杀。
提到压力,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压力降低了我们工作的效率;压力太大,导致日复一日的失眠;压力过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是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总之,关于压力的都是负面的信息。
对大多数人而言,“压力有害”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然而美国的一位心理学研究者发现,我们对压力的思维模式才是影响压力结果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压力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有害的时候,才是有害的,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思维。如果你相信压力是有害的,那么它就会给你带来害处;如果你相信压力有好处,那么压力反而会给你带来好处。
假设你马上要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发言,此时距离你发言还有十分钟的时间,你在准备室里坐立不安、心跳加速,你的小腿也不受控制地颤抖,平日里背得滚瓜烂熟的发言稿竟一个字都记不起来。你太紧张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告诉自己:“我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反应,是因为身体在向我输送能量,我这是兴奋,而不是紧张,这种反应能够让我在接下来的发言中表现得更加出色。”这种行为能够帮我们缓解对压力反应的焦虑,不再企图控制自己的表现,将能量疏导至接下来的发言中。
相关研究表明,相信压力有正面作用的人,比那些单纯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更少抑郁。他们对生活更满意,工作中也更有活力、更高产,他们的生命更少出现健康问题,他们比一般人活得更加快乐。当我们看到压力的好处时,压力可以转换成有利于我们生活、工作的动力,我们可以与压力共存。
压力能给人应对挑战的力量。人在面对压力时,身体方面会出现心跳加速、身体出汗或呼吸加快等现象。这些生理反应会使你的注意力很快聚焦在压力源上,压力造成的兴奋、冲动、不安、焦躁能让你立马去行动。
此时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你的瞳孔放大,这能让你的眼睛接收更多的光,你的听力也变得更加敏锐,压力让你从外界获取了更多信息。与此同时,你的大脑会快速分析感知到更多的事物,不再分心,只考虑最重要的事情。
同样,在压力的作用下我们身体内部在内啡肽、肾上腺素、睾丸素和多巴胺组成的生物激素的刺激之下,自信和力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让你更乐于追求目标,采取行动。比如在跳伞前帮你跳出飞机,恋爱前帮情侣坠入爱河,势均力敌的比赛时帮你赢得比赛,或者在截止日期前提高效率如期完成任务……
特别是很多领域的高手,他们在压力之下能够自信满满、无比专注并能呈现出巅峰表现。
下面就是一些压力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1)让记忆更敏锐。
你是否注意到当压力来袭时,人的记忆力会提高?比如,当你应对大型考试时,答案会自然而然地从脑子里蹦出来。这是由于压力荷尔蒙提高了你的警觉性。偶尔的压力会让人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提高人的回忆能力,在考试或工作汇报中起到积极作用。
(2)压力鼓励人去社交。
压力还会鼓励人们社交,与人联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社交主要受到催产素荷尔蒙的驱动,而催产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神经荷尔蒙,它会调整大脑的社交本能,在压力之下,人们会释放更多的催产素。
催产素让人能更想和他人建立联结,甚至还能让人更加注意和理解他人的感受,信任和帮助在乎的人,促使你想和朋友或爱人说话。而且很重要的是,压力不仅驱使你这么做,而且还给你勇气。催产素也是勇气荷尔蒙,让你能够抑制恐惧,遏制你逃跑的本能,让你变得更勇敢。
(3)提高免疫系统。
生病时,压力会促使身体产生荷尔蒙,来对抗给身体造成威胁的病毒。生病初期,即使身体最虚弱、最需要帮助时候,这种压力尤为有效。在身体最脆弱,即压力爆发初期时,压力对免疫系统而言无疑是笔财富。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压力思维该怎么做呢?最有效的思维干预有三步:第一步,学习新观点;第二步,练习并鼓励自己采纳和应用新思维;第三步,提供机会,和别人分享该观点。记住,思维转换的关键在于允许自己秉持更平衡的压力观念——少害怕它,相信自己能搞定它,以它为资源更投入地生活。
5.因为害怕失败,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很扎心的话:“因为害怕失败,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正如《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因为害怕失败,她不敢去追求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而安身于办公室斗争,结果白白浪费了自己的能力和大好年华。
前阵子,读会计专业的路希希以一分之差考砸了会计考试,不久之后又是下次考试的报名时间,在要不要参加下一次考试的选择面前,路希希犹豫了。
一直以来,路希希都是个阳光开朗、大大咧咧的傻姑娘,但她在给闺蜜打电话时却哭了。电话里带着哭腔的她崩溃地说着内心的不自信和害怕:“我觉得好运从来不会降临到我的身上,每次考试都是如此,我不想再去参加考试了,我真的怕自己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
后来,她果然没有参加下一次的会计考试,她原本以为这样做自己会好受一点。但考试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她就后悔了。那一次考试的试题格外简单,考试最终的通过率很高,最刺激她的是一位平时不怎么复习的舍友都顺顺利利地通过了这次考试。
路希希因此而变得更加焦虑了。
每个人都不希望经历失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人都在恐惧失败。我们恐惧失败,一想到失败,就会联想到浪费时间、丢掉资源、没有面子,甚至是失去友谊。
这种预期失败的行为,让我们在事情开始之前就提前陷入了焦虑。在极不乐观的情绪的困扰下,我们难免会主观地把事情的困难程度放大化,把事情失败的后果灾难化。最终,为了避免犯错、避免失败,我们就采取了断绝开始的行为。
这时,我们虽然不会再犯错却也不会再成功。
这就反映出了我们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因恐惧失败而放弃行动的决定是目光短浅的,我们恐惧的其实并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不能一次性地获得成功。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害怕失败”不是一个有用的恐惧,想象失败也不能帮我们减少犯错的频率,这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它阻止我们试图完成任何事。
我们对于做错事的恐惧,会透过怀疑阻止自己的一切开始。这种怀疑不仅让我们打消了行动的念头,还会对我们当下的行动和表现造成不利的影响。因为总在大脑中模拟失败,我们就从创新型心智转向了保守型心智。
其实对失败的预期或者说对不能一次性获得成功的恐惧,都源于一种极不健康的心理预期。试想,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一次性成功?又有几个人能持续保持这种高水准的状态?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菲律宾德拉萨大学的演讲会上说到:“阿里巴巴从来不算成功,未来可能会有100次的失败,也许只要一分钟的失败就会让阿里巴巴消失,而我的工作就是寻找让公司持续发展的方法。”
每一个伟大的梦想、每一次伟大的成功背后,都有无数的失败,没有一个成功者是一路高歌的,更没有一个成功者敢说自己未来永远都不会面对失败。可以说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换种方式来说,就是大多数的成功都是多次尝试后才收获的成功。
总在因预期失败而停止的人最应该做的恰恰是经历失败,下面方法能帮你战胜对失败的恐惧,勇敢地面对失败。
(1)学会坦然地面对失败。
这件事情并不容易,但平常多提醒自己用成长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就可以让自己逐渐形成“任何一次失败都是有价值的,失败中获得的经验是成功所必须的”的观念。这不仅能让我们坦然地对待失败,还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积累到更多的经验。
(2)培养自己能解决问题的自信。
解决问题其实是一个发现问题并尝试去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目标,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预期可能的障碍,接着利用持续的专注去突破这些障碍,最终把问题解决。
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包含着不同的阶段,留意每一阶段的成功,肯定自己在每个阶段所取得的成果,逐步积累起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这能帮我们在困难面前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放弃退缩。
(3)别忽略身边能够支持自己的人。
当我们开始自我怀疑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多接触那些会给我们支持、鼓励、引导、与真实回馈的人。这种外来力量的支援能很好地帮我们抵消内心深处对失败的恐惧,外界的支持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在行动中我们也将变得更加果断、勇敢。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其实生活正该如此,即便是知道会失败,也要鼓起勇气去经历失败,没有失败又哪来的成功?
6.善于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力量很强大。有多强大呢?我们来举个例子。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士兵许三多一直有晕坦克的毛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情况终于有所好转。
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许三多从坦克里冲出来就狂吐不止。班长史今走过来拍着许三多的后背说:“你的很多毛病都是心理上落下的,其实你今天完全可以不吐的,是你告诉自己不行了对吗?”许三多惊愕道:“你怎么知道?”
剧中还有一个情节:班长史今跟连长打赌说许三多能做五十个单杠大回环,许三多却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不了;但后来在班长的激励下,许三多不断地鼓励自己,最终完成了三百多个单杠大回环,破了伍班副当初创下的记录。
这两个案例中,前者属于消极的心理暗示,而后者则属于积极的心里暗示。在因压力大而导致的焦虑中,如果你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你的焦虑会进一步升级,最终导致情况更加糟糕;但如果你能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焦虑会得到缓解,还可能达到一个远超你预期的高度。
心理暗示指的是:个体从客观现实中接收某个客观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著名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它不一定有根据,更不一定是正确的,却因为主观上认可了它的存在,所以人们心理上更趋向于接受这个“事实”。
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把一个积极的信息强加给某一个体,通过这个过程让个体认可这个积极信息,从而起到激励个体的作用,以期最终达到一个积极的目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让人拥有荡除一切障碍的决心和气魄,会让人的性格变得更加坚韧,能使人的勇气不断增加,在种种正面情绪的激励下人们能不断挑战自我,最终超越自我。
除此之外,焦虑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还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比如一项任务结束之后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你沮丧懊恼,这时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尽力了,我问心无愧。”这就使自己从一种压抑、焦虑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使你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
英国作家索利恩所著的心理小说《新鲜空气》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主人公威尔逊喜欢新鲜空气的程度,无人能及。一年冬天,他到芬兰的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冬天奇冷,为了抗寒,旅馆屋子里的窗户都关得严严实实的。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威尔逊一想到新鲜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就非常苦恼、焦虑,辗转难眠。
最后,躺在床上迟迟无法入眠的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朝一块玻璃砸去,听到玻璃应声而破;他相信是窗户被砸烂了,这样一来屋子里就会涌进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随后他便安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后他发现,窗户上的玻璃完好无损,他砸破的是立在窗户边上的一面大镜子。
因此,当我们因压力大而感到焦虑时,可以通过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此时,以下方法将为你提供很好的帮助。
(1)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是最后一次。
抛开“祸不单行”的念头,它只会对你造成不良暗示。相反,你应该相信的是“否极泰来”,你要这样暗示自己:“已经是最糟糕的时候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发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经发生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人生已经到了谷底,那么以后就该迎来运势的反弹了!”当你在最不顺利的时候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增强心中的安全感,也会给自己以信心。
(2)不要总强调负面结果。
我们不能总给自己一些消极的信息:“昨天我就是在这里犯错的。”“这段路是交通事故的频发路段。”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聪明人懂得避免老用负面的、消极的信息来暗示自己,而会多采用一些积极的暗示。比如:“看仔细点,一定错不了。”“开慢点,多留心观察,一定能安全通过。”等等。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3)用“汽车预热”的方式调整心情。
开车的人都知道,冬季汽车上路前都要进行发动机预热,这样才能保证汽车良好的行驶状态,做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星期一早上你还未从“周末综合症”中彻底解脱出来时,先不必急于工作。可以先与同事们交流一下,或是先翻阅一下上周的工作日志,当你给自己的心情“预热”之后,再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工作状态。
人的思想、心理、情绪完全是由自己掌控着的,我们可以驾驭它们驶向任何一个方向。经常性地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才能确保自己的心绪始终行驶在一条充满阳光的道路上。
7.拒绝自责,让纠结焦虑的内心戏见鬼去吧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一样东西总要货比三家,这家的设计让你心动,那家的品牌会让你觉得更有面子,第三家的品质让你更放心;挑来挑去都不知道选哪一家的产品更好;好不容易做出了选择,心里又后悔了起来,原来另一家的产品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最终你因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陷入了自责,自责影响到你的情绪,你变得焦虑。
周末,闫乐和朋友们约好了一起出去吃饭唱歌。
吃完饭后别人都在兴致勃勃地唱歌,闫乐却在一边时不时地就打开手机看看时间,她心里盘算着:“看样子他们要玩到十二点去了,可明天是周一了呀!我还有几个重要客户要见,一个文案要写,还有三个会议等着我去参加。这么多工作等着我,我必须早睡才能确保精力充沛啊!不行,我得想个托词提前开溜。”
有了提前开溜的念头后闫乐又有了新的顾虑:“我这样走了会不会很不礼貌,大家下次会不会就不叫我了?”纠结了很久之后闫乐终于鼓起勇气跟朋友们说有事先走。
回到家后闫乐却一直在想:“上次聚会我也是提前离开的,我这种行为会不会太频繁了?这样做会不会扫了大家的兴啊?”于是闫乐带着沮丧的情绪开始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
当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终于可以躺在床上的时候,闫乐却从朋友圈发现朋友们也都散场回家了。闫乐再次陷入了新一轮的自责:“回来这么早也没有提前睡,为什么我不耐下性子多待一会儿落得皆大欢喜呢?在一连串的自责和焦虑中,闫乐迟迟无法入睡……”
现在的人喜欢把复杂的自责心理称作“内耗”,从字面上来理解我们就可猜到自责的心理活动消耗了我们意识里的某些东西。影视剧里的“内耗”的场景很多,我们经常在剧中看到一个女生因小事而深深自责,最终莫名其妙地就变得情绪低落的搞笑场景。这便是一种夸张化的“内耗”。
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罕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经常遇到也经常亲自经历。自责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我们渴望通过自我控制,营造出一个更加完美的形象,或者争取利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人际交往或者完成任务的时候,内心就产生了过多的自我拉扯,最终导致内心能量不足、身心疲惫。
追求更好、更优秀、想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刻意强求就会出问题。甚至可以说这种行为对自己的伤害是巨大的。
尽管你在努力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糟糕的一面也一直存在,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时刻都保持优秀。每当你表现出不尽人意,你会怎么对待自己呢?即每当你出现了懒散、懦弱、拖延、虚度时间、做错事、早睡失败等时候,你怎么对待自己呢?
通常情况下,你会告诉自己这是不好的、不对的。接着你就开始讨厌自己、嫌弃自己。这样一来,你就陷入了自责中。并且“一定要优秀”的心越强,你的自责也就越发强烈。在此基础上你会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排斥自己,这让你越来越累。做起事来也就越来越力不从心,事情的结果就会变得更差。你又因此更加地排斥自己,进而进入了死循环。
可以说人最大的内耗就是自责。差劲让人痛苦,比起差劲更让人痛苦的是陷入深深的自责。其实很多时候你本不必如此,相信一直都在追求卓越的你已经足够完美了。此时,你需要的是减少自我控制,少一些努力,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
小敏一直都是一个很努力的女孩。她常说:“如果哪天我不努力了,感觉周围的一切都会失控,包括我自己。”
为了保持体形,她晚饭从来不多吃,有的时候甚至不吃。晚上下班回到家即使再累再困,也要逼着自己上跑步机完成额定的跑步任务。除此之外,她还强迫自己每天都必须在十一点之前入睡。偶尔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聊个天,她也会尽量收敛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淑女。生活中如此,工作中的小敏同样如此。
这样的小敏的确很优秀,但她也活得很累,特别是自己表现得不够好的时候,她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后来小敏突然想通了,她尝试着十一点照样在外边嗨,聊得开心了就放肆地笑,工作今天想做就熬夜猛攻,明天不想做就把它丢到一边,晚上想吃零食就大口吃。这样一段时间过后,小敏发现生活反而好像变得更美好更轻松了,而她也没变成一个不思进取油腻臃肿的胖子!
终于可以大声说一句:那些焦虑纠结痛苦的内心戏,统统都见鬼去吧!
谁都会犯错,谁都有差强人意的时候,何必因为一点不足而跟自己过不去、跟快乐过不去?摆脱自责才能拥抱快乐。
8.累了就休息,让身体与自己的内心握手言和
相信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之后,会出现莫名的疲倦和烦躁感,但无休无止的会议、报告、工程还在不断地向我们涌来,我们变得暴躁、易怒、注意力无法集中、效率低下。
在某种力量的驱使下,这时我们都会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继续工作。没多久我们就发现了,越是强迫自己,我们就越是焦虑,工作也就越是无法很好的进行下去。
最近几年媒体上关于年轻人过劳死的报道越来越多。
2015年3月,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酒店马桶上,凌晨1点,他还发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据悉,为赶项目,他常常加班到早上五六点,又接着上班。去世前一天,他跟妈妈说:“太累了。”
2015年7月,江苏省某演艺集团员工王某,被单位同事发现死在了宿舍,后公安机关认定为心源性猝死。王某去世前,最后一次演出工作时间长达十余小时。
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站台上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同事们都说他这几年工作太拼,长期加班熬夜,表面看似强壮,实际已积劳成疾。
……
发病率直线上升、男性人群居多是近年来“过劳死”现象呈现出的总体趋势。其中公安、新闻、IT、文化演艺、企业、国家公务员、科教界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区。他们“过劳死”的平均年龄为44岁。而科教界、IT、公安和新闻行业“过劳死”人群的平均年龄已经在44岁之下,特别是IT阶层年龄最低,仅仅为37.9岁。另外大学教师、小学教师猝死课堂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现在的人在工作中越来越拼命以至于越来越焦虑,最后甚至出现了现象级的过劳死。这固然与社会中浮躁的风气、竞争激烈有关,与劳动者保护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主观意愿上的太过拼命。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拼命工作的行为并非出于公司的硬性规定,他们往往都是自发的“劳模”,是职场上的“拼命三郎”,希望在工作中超越自我,希望通过额外的努力脱离平庸,也希望通过拼命工作积累更多的财富。
现在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称长期强迫加班会致脑损伤,那么长期强迫自己加班真的会脑损伤吗?业内专家称,长期加班易导致脑损伤其实是在偷换概念,事实上,顶着压力、不情愿干活产生的负面情绪才是导致脑子“断片”或“短路”的主要原因。
从理论上来看,人脑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只要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感兴趣或有认同感、成就感的,心情会舒畅,大脑也处于兴奋状态,即使是长期加班,不但不易损脑,反而有可能激发更大的脑潜能。但若长期顶着压力被迫加班,尤其在不良情绪下有压力的工作,就会导致体内多种神经递质及内分泌因子异常,最终也会损伤脑部细胞。
可以说人健康的最大克星不是拼命工作,当人们在工作时出现疲倦感、对工作有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后仍旧强迫自己去努力工作,才是人健康的最大克星。这些信息都在提醒我们:不要和自己的身体较劲,不要透支自己的健康,累了就要休息,让自己的身体和内心握手言和。
在忙碌的工作中想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就要杜绝“努力工作强迫症”,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这一点。
(1)强迫自己停下来。
当你发现自己越来越讨厌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时,你就要意识到这是身体向你发出的警告。你的身体在提醒你:该休息一下了。此时,你应该停止工作,终止加班;如果可以,最好能请上几天假。
(2)扫除疲倦感。
在停下来的这段时间,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大睡一觉,让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其次你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跑步等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放松。
9.改变你能控制的,放弃你不能控制的
工作时,隔壁装修的嘈杂声让人无法专心做事;开车时,被其他车辆不按规距的驾驶弄得大为恼火;定好的计划被突发的事件彻底打乱……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烦躁焦虑。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总是被迫进入焦虑模式,不能继续之前的积极状态,这让我们变得效率低下。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郁闷时,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
郭兴是一名记者,周末他有一篇重要的稿子需要加班完成。
周六下午,当他按照原定计划打开电脑,准备构思稿件的时候,隔壁突然传来了高分贝的摇滚乐。紧接着,男男女女的说话声、打闹声、歌唱声也都混在摇滚乐中。这突如其来的噪音让郭兴措手不及,他的思路完全被打乱了,坐在电脑跟前的他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构思稿件。
郭兴的心情一下子坏到极点,憋着一肚子怒火的他,很想砸开对方的门去痛骂他们一顿。情绪出现了波动后他坐立不安,在屋子里来回地走动,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一会骂隔壁邻居素质低下,一会抱怨房子的隔音太差。
他拼命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写稿子,为此他又是戴耳机又是深呼吸平息情绪,还尝试着换个房间工作。但心绪被打乱后不管他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始终都无法再次回到心平气和的状态。
折腾来折腾去,一下午过去了,不仅稿子没写完,郭兴还憋了一肚子的气。
类似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过。置身其中,我们大都会认为是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导致我们焦虑。但事实上,生活中所有大小事务都是自己的责任,可以说是我们自己面对困难的处理方式不当,导致了自身的消极情绪,而不是事情本身。
这样的心理,对我们阐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建立一系列积极的行动,有很大的帮助。心理学家把这称作内心控制点,它能够激励人从内在出发,看到事情中人的内心因素,帮人们树立这样的观点:决定我人生走向的不是外在因素,而是自身的内在因素。
常怀这种心理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能杜绝生活中出现的大多数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促使人们养成从可以把控的因素着手,去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习惯。这就给了我们从自己的内心去化解焦虑的机会。
其实,焦虑和痛苦并非都来自外界,很多时候它们都是从人内心滋生出来的。这就意味着,虽然焦虑可以被你的境遇影响和产生,但它本质与外界无关,而与我们面对它的心态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每个人自身也都拥有规避焦虑的一切要素,焦虑面前,真正重要的是,要从可以把控的因素上去寻求解决方案。
报纸上曾刊登这样一则新闻:
某一年,在内地某大学交流的一位外国大学生,每天早上都会到附近的村庄跑步。跑步的路上,他看到四周都是塑料袋,有的挂在树梢上,有的缠在电线杆上,还有的被风吹起,飘在空中。这让外国学生很反感,他差一点因为这些烦人的塑料袋而放弃晨跑。
后来,为了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晨跑环境,他决定一边跑步一边捡拾这些塑料袋。最初,村民都把他当成一个“怪人”,大家都说:“村里来了一个老外,他每天带着一个大袋子跑步,见塑料袋就捡起来放进肩膀上挂着的大袋子中。”最开始人们免不了对他指指点点,可这个奇怪的老外不为所动、依然故我。
渐渐地,村庄里道路边随风翻飞的塑料袋少了,人们也慢慢习惯和理解了这位老外的行为。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位外国人所感动,随手捡拾塑料袋的人也越来越多。
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与其坐在那里干着急、生闷气,让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坏,倒不如从自己内心出发,从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抓起。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角度去寻求事情的解决方案,调整好心态,焦虑就可以被我们克服。正如心学大师王阳明所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0.焦虑的时候,就去跑步
说起焦虑症的治疗,人们除了一直在试图寻找其病因之余,也在不断寻求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之外的缓解焦虑症状的主动疗法。
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通过跑步来治愈焦虑症的经历,前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就曾公开过自己用跑步战胜焦虑症的经历,越来越多的事向我们证明——跑步有助于缓解焦虑症。
脑科学研究者的相关研究也早已证实:跑步可以提升体内神经递质如内啡肽和大麻酚的水平,从而改善人的情绪。
最近,神经科学的研究对焦虑成因也有了新的发现。最新研究表明:焦虑很可能是由我们大脑中某个区域内新生神经元不足导致的。这就说明焦虑有时候并不是社会问题,或者思维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生理上的需要。这个理论为我们缓解焦虑打通了一个新的路径——我们可以通过户外运动来刺激自己的“新生神经元”,进而缓解焦虑。
现在的人之所以越来越焦虑,并且焦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以至于焦虑成了大部分都市白领或者说新兴中产阶级共同的状态。就是因为这部分人群面对日复一日的排队挤地铁、堵车、加班和各种地位差异,终日处在精神紧张与疲乏的状态下。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户外运动,使自己的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作为正常人,只要持续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便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
焦虑症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最主要的负面影响,就是使我们的社会能力受到了影响,而参加户外运动恰好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帮助。很多人在有了长跑习惯之后会结交一些一起跑步的朋友,或者参加跑步团,这对治愈焦虑症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行为可以大大加强焦虑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使他们的社会功能逐步恢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被认可。这也是其焦虑症得以康复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焦虑症的缓解又大大强化了自我认同,形成了正反馈。从这个角度来说,跑步是一个改善其情绪的引爆点。
许多跑步者发现,开始跑步之后自己拥有的时间变多了,做事的效率提高了。这是因为他们形成了跑步的习惯之后,会想出一切办法为自己的跑步来挤时间,他们会主动地提升工作效率,生活中琐事也会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一位日本的运动学家证实了这一现象——跑步可以让人变聪明,而且只需要跑十分钟。跑步一类的户外运动,引发了大脑左侧两个区域的活动激增——这两个区域都涉及注意力以及执行功能。而且由运动引起的大脑激活程度和处理速度的提高相关。
甚至可以说,跑步这项运动在人类的进化史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双脚跑步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增加了人类上肢活动的区间,双手的技艺得以不断进化。于此同时,双手的活动有效地刺激了大脑的扩充,更重要的是跑步所需的体温调节,帮助人类发展出一套皮肤冷却系统,使人类背毛得以逐渐褪去,也因此永远脱离了野兽的序列。
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户外长跑都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赵诚自小心理素质就不好,走进社会之后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他患上了焦虑症。患上焦虑症后的他不敢一个人呆在家,也不敢出门,一到公共场合就感觉头晕心慌胸闷,这样的症状几乎每天都会发作。
二十多岁,正值大好青春年华,他却在焦虑中默默地写下了遗书,又默默地策划了自杀。后来他在家人的帮助下咨询了心理医生,医生说他痊愈的机会非常大,并建议他尝试户外运动。
一开始赵诚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每天在家人的陪伴下慢走上半小时,后来增加到一小时、两小时……,再后来从走变成了跑,每天再增加到一公里、两公里……,渐渐地,他不再需要家人的陪伴,可以自己完成长达一个小时的户外长跑。跑步的时候他甚至感觉自己的焦虑症没那么严重了。
后来,他又花大半个月的时间学会了游泳,现在他已经爱上了在水中穿梭的美妙感觉:那个时候他的脑袋都是放空的,什么也不想,很舒服。
后来他的焦虑症渐渐消失了。到现在赵诚都记得,那个下午,他坐在阳台上用手机写日记,思路清晰明了,头脑里也没有模糊的感觉了。现在的他,焦虑症已经痊愈了,但他还是坚持长跑,坚持游泳。
还记得电影《阿甘正传》里那个不停奔跑的阿甘吗?当小时候有人追着欺负他的时候,大学里参加橄榄球赛的时候,身处越南战争前线的时候,拉着珍妮逃离无聊的搭讪的男人时……只要一声“run!”他就撒开脚丫开始奔跑。多数时候,阿甘不知道为啥要跑,他只是觉得跑步可以宣泄不安,抛掉烦恼,帮他完成心愿。
如果你觉得生活压力太大,焦虑太多,不妨尝试去跑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