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佛教:正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卷一 生活的佛教

现代人觉悟到宗教比起科技,

更加容易安身立命、升华人格。

信仰佛教,可以让我们获得慈悲喜舍的力量。

有了佛法,可以帮助我们安定自己、认识自己,进一步还可以完成自己,圆满自己。

四威仪可以规范行为

身语意的行止,表现在外,就是生活的礼仪。四威仪是指行、立、坐、卧间的言语动作,都能自然流露出涵养与风范。这是丛林中,要求僧众在行立坐卧中的风姿。其实,无论哪一个人,如果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衣冠不整、谈吐庸俗,都是缺乏生活的礼仪。因此,具足“四威仪”,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四威仪如下:

第一,行如风自在

行走时有如和风一样,轻快敏捷、自在洒脱。《大明三藏法数》记载,修道者在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就可以常在正念,借以资养身心。非但修道者如此,如果一个人行走时,迤逦歪斜,左右顾视,也是不如法、不庄重的。因此,当你走路经行时,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姿势,以保持风仪。

第二,立如松挺拔

一般人形容女子亭亭玉立,男子玉树临风,都是指他们的站样、面相威仪美好。站立时,能像古松一样挺拔,自然而然会从内心流露正气。反之,如《礼记》云:“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你靠墙倚柱、弯腰驼背,散心漫意,别人自然难以升起一股敬重心。

第三,坐如钟稳重

人坐下来后,会有很多姿势,有的人习惯散腿、有的人习惯跷二郎腿、有的人不自觉会抖脚晃动,这些都容易让我们心浮气躁,乃至身体东倒西斜,心意更无法集中了。因此,坐下来时,就不轻易移动,或盘腿、或两脚自然垂放,身心就会像大钟般沉稳庄重。

第四,卧如弓吉祥

指安眠时,姿势像弯弓一样。经典记载,此种卧法是以右手为枕,右胁向下,左手伏在左膝上,两只脚相叠,可以调摄身心,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因此,右胁而卧又称“吉祥卧”。

佛门非常注重“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礼仪,可以得体自然,并且对于身心的健康也很有帮助。

日常起居动作以此原则来行止进退,所谓“寓法相于性相之中,寄妙理于俗理之外”。行止之间,自然培养高岩千仞、碧海万顷的气度。

四念住可以安顿身心

今日信仰宗教的人愈来愈多,因为现代人觉悟到宗教比科技更加容易安身立命、升华人格。信仰佛教,可以让我们获得慈悲喜舍的力量。有了佛法,可以帮助我们安定自己、认识自己,进一步还可以完成自己、圆满自己。生活的佛教又是什么呢?提供可以安顿身心的四念住,四念住又称四念处,内容如下:

第一,观身不净

仔细观察,在我们的身体里,充满了发、毛、齿、涕、唾、痰、便、尘垢等不净物。经典说身体的不净物有36种,一一作观,可以脱离贪爱,不执着色身的美丑。因为在我们的思想观念里,总以为肉躯是实在的,为它滋养、妆扮,“观身不净”,正可以破除我们对于欲望的根本——“身体”的执着,了解色身的虚幻不实,进而借假修真,认识心境的内涵更为重要,追求真实不灭的法身慧命。

第二,观受是苦

“受”有很多,如冷热寒暖、刺痛、疲累、病苦,甚至喜怒哀乐、忧悲苦恼等,都是由接触而“觉受”到一切的感受,苦多于乐,即使有快乐,也不究竟、不长久,迁流不息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消逝,因此说“观受是苦”。

第三,观心无常

我们的心念好比江海波涛,一波将息,一波还起,变化无穷。又有如瀑布湍流,念念不停,瞬间即逝;乃至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狱,时好时坏,时善时恶,时生时灭,如猿猴般,念念无定,所以说观心无常。举凡有所思想、感受的,都会随着心念转变而有所不同,因此,不执着于一时的好坏感受,才会放下自在。

第四,观法无我

世间一切人事物都与因缘有关,无有自性,没有一件为我所拥有,没有一法是一成不变,终会散灭败坏。因此,不必认定万物皆为我所有,如果执持是我的,痛苦就接踵而至;反之,懂得“观法无我”,才能从五欲尘劳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修学“四念住”,对于生命的妄执爱着,就会慢慢降伏减低,去除我爱、我慢、我见、我痴,把心放在无常、苦、无我之上,对世间的锱铢小利,就不会贪恋,执着于一时的痛苦快乐,而能够勇猛向前。能以四念住的法门去认识宇宙的真相,还要有“同体共生”的体会,时时自我观照,就能安顿身心,自我解脱。

四摄法可以广结善缘

四摄法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做到这四摄法,可与人广结善缘。

第一,布施

布施可以让人安心无忧,给人无限欢喜,又可分为三种:财施,是指施舍财物,济惠贫乏;法施,是以法示人,使人明白真理;无畏施,是济拔厄难,使人远离怖畏。因此,布施不只是金钱而已,你可以给人利益、给人快乐,当别人畏惧,给他力量,让他不害怕;当别人不懂,我说给他听,让他明白,这都是布施。

第二,爱语

爱语可以让人生起信心。说好话,以鼓励代替责备,使他改过;以柔和安慰语,使他有力量;以慈悲赞叹语,使他有信心;以增进善法语,使他的心境更加提升。像仙崖禅师的“夜凉了多加一件衣服”,感化夜游沙弥;良宽禅师说自己“年纪大了,鞋带都系不动”,让他的外甥洗心革面;赵州禅师的“小便别人无法替代”,表明学道成佛,必须当下承担;南隐禅师一句“茶杯满了”,点拨行者学习不可自满,这些都是爱语的功用。

第三,利行

是帮助他人成就诸事,甚至你身常行善事,口常说善言,心常存善念,这都是利行的表现,也就是现代人讲的服务精神。例如有人不了解原委,指导他一点;有人遭遇困难,帮助他一下。只要我们把握住真心为人的原则,尽自己的能力,以诚恳、欢喜的心去做利益他人的行为,就能够成就许多好因好缘。

第四,同事

是指以对方熟悉的立场来与他共事、相处,当他是个老农时,就以老农熟悉的事物来与他来往;与儿童相处时,就谈论小朋友能懂而且有兴趣的事情。对方需要什么,你针对他的需要,设身处地为他设想,以此随顺的善行,会让人在黑暗里见到光明,在无助中得到帮助,在彷徨时得到依靠,在苦难时得到救济。

人生最可贵的,就是结缘。结好缘,就是自利利他,不但让自己生活愉快,也让别人生命获得欢喜。如何广结善缘?四摄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在生活中就可以做得到。

四圣谛可以明白真理

“四圣谛”包括苦、集、灭、道,这是佛陀证道之后,初次在鹿野苑所宣说的教法,以此教导众生超出生死轮回。

第一,苦谛

是指世间有生老病死的苦,以及怨憎之人共聚,所爱者反而别离,又有身心上各种无以形容的苦,它泛指一切逼迫身心苦恼的状态。其实佛教之所以讲苦,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苦的实相,进一步去寻找灭苦的方法。因此,了解苦的存在,只是一个过程,如何离苦得乐,获得解脱,才是佛教讲苦的最终目的。

第二,集谛

是指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众生由于无明、贪爱、嗔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然后依照种种业报而招致种种苦果。众生招受苦果,往往不知自省,反而怨天尤人,更起迷惑颠倒,再造新业,复成苦因,如是烦恼业报辗转相生,苦上加苦,譬如扬汤止沸,只见滚上加滚,无有已时。

第三,灭谛

说明由苦所聚集的烦恼痛苦,可以到达解脱的境地。“灭”是寂灭的意思,是指灭尽贪、嗔、痴等烦恼,而显现出清净的真如体性。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它是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而获得的一种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光明幸福的圆满境界。

第四,道谛

道,是通达的意思。是指透过三慧学、八正道的修持方法,可以离苦得乐证得究竟涅槃,也就是从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所必经的道路。

苦,如人患病;集,如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我们学佛,正是为了断除贪、嗔、痴等种种烦恼,而趋向涅槃的境界,所以,四圣谛是解脱生死的方法,依此可以明白真理,迈向解脱的道路。

佛教有八万四千的法门,以对治众生身心上各种的疾病。但是这浩瀚无边的佛法,要如何去修行呢?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人生的路上,只要一滴的佛法甘露,也会受用无穷。

小事不可轻(一)

《大般涅槃经》云:“如少金刚能坏须弥,亦如少火能烧一切,如少毒药能害众生,少善亦尔,能破大恶,虽名少善,其实是大。”小事小物虽不起眼,但是小善能成就大事,小恶却足以坏事。所以,“小事不可轻”有四点意见:

第一,巨木毁于蝼蚁

树木一旦遭受虫蚀蚁蛀,即使是已有百年、千年的生命,亦将受其害。同样的,人不能一味地追求事业的庞大,或是一味地沉浸在物质的享受,应当适时观察周遭的因缘,因为小至一个恶人、一件坏事,都可能让你的梦想破灭,让你的人格遭受扭曲,不能不注意。

第二,坚石毁于滴水

小水滴虽然没什么力量,但是在坚硬的石头上滴久了,也能穿石,不能不小心。宋朝县令张乖崖,为处罚偷拿一文钱的管钱库官吏,责打他二十大板,并听候处理还要追查判罪。库吏不服气,认为小题大做,县令就在库房门上张贴布告,写道:“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滴水穿石。”所以,勿以恶小而可为,小恶如水可以穿石,尤其恶事做多了,难保日后不会坏事做尽。

第三,友谊毁于一言

良好的谈话,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互动,反之,语言使用不当,则有伤彼此的感情。综观历史上、社会上,有些人曾经是很要好的朋友,却因为“说不拘礼”,说错一句话而伤害了对方的尊严,犯了对方的忌讳,造成多年培养的友谊瓦解。因此,说话如同射箭,一去而不复返,慎言很要紧。

第四,大事毁于小节

有的人一心想要做大事、做大人物,但是要注意,不能不拘小节;一举手、一投足,稍不留意,就会坏了大事,因此,任事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淮南子》曰:“害生于弗备,秽生于弗耨。”好比商朝纣王因贪图精致象牙筷,致使朝代政权毁于奢华的生活小节。所以,小节不能忽视,一旦不在乎,大节难免出问题;小节丢失了,大节也就难保了。

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微小的善行,能成就终生的幸福;微小的恶事,却可能造成永久的悔恨。

小事不可轻(二)

“小”有很多功用,小小的微笑,给人无限的欢喜;小小的爱语,给人无边的受用;小小的善行,给人无量的因缘;小小的故事,给人无尽的启示。但是,“小”也不可轻,谚语有云:“小孔不补,大孔叫苦。”佛教也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以,“小事不可轻视”有四点建议:

第一,祝融起于小火

新闻报道经常会播报哪一户人家失火了,哪一个工厂爆炸了,哪一块地烧毁了多少房子。起火的原因大都是由于不小心,煤气炉没关好,香烟没有熄灭,或是电线短路,以致酿成无法弥补的灾害。

《抱朴子》曰:“寸火能焚云梦,蚁穴能决大堤。”古时打更夫于半夜时分,会在街道上提醒民众“三更半夜,小心火烛”,就是要大家注意防火安全。因此,小火不可轻忽。

第二,大楼崩于裂缝

一栋大楼突然间崩塌陷落,除了巨灾等不可避免的因素所造成,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裂缝不补;一旦水泥不能凝结,造成缝隙现象,稳固大楼的力量分散了,便难保大楼不会有倾倒的一天。因此,建筑房屋时,不能忽视工程查验阶段,甚至住户进住之后,更要时时做安全检查,否则出了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大盗因于小偷

谚语有云:“细汉偷挽瓠,大汉偷牵牛。”经常会看到一些惊天动地的社会事件,好比绑票、偷抢、杀人等;这许多人之所以犯罪,都不是一夕之间能为的,乃是从小事做起,贪小便宜、好打好斗,养成习惯,渐渐地才成为江洋大盗,无恶不作。所以,人应该慎于小事,凡事马虎不得。

第四,圣贤成于小善

世间的好人、圣贤,他们之所以伟大、崇高,不是一日所成的,是做了多少善事,点点滴滴的善行聚集起来,才树立了今日圣贤的形象,或成为一个道德君子、善人,受到世人的景仰。

因此,成圣成贤乃从积聚小善做起。所谓:“不辞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积小善,无以圆满至德。”读研究所要从小学读起,做大老板,也得从小事学起;无论做大事、做好人,都是要从小地方累积力量、累积功德、累积因缘,想要一步登天,实在难矣哉。以上四件小事不可忽略。

慎行

刚学开车的人,总是小心翼翼,不容易出事;刚进公司的人,总是如履薄冰,不易有大错。不熟,让我们慎行;不熟,让我们慎始。再看我们每天离不开的吃饭、走路、交友、说话、做事……这些都是熟悉的行为,就是因为熟悉,所以更要谨慎;你谨慎,会减少许多烦恼;你不谨慎,就会带来很多麻烦。不谨慎的行为会有怎样的麻烦呢?

第一,饭不嚼就咽,会病

吃饭的时候,多一点咀嚼,可以帮助消化,减少肠胃的负担;佛教讲正意受食是一种修行,也是告诉我们吃饭要注意当下,细嚼慢咽。假如你狼吞虎咽,齿既不能咀嚼,舌也不能辨味,不但享受不到食物的丰美,而且有损身体健康,招致生病,实在划不来。

第二,路不看就走,会偏

走路要看准方向目标,不看准,必定走偏。做人处世也是一样,有了目标,好比舟船不会偏离航道,车行不会走错方向。假如你不看清,偏了方向、偏了目标,再回头,已经嫌迟了。

第三,友不择就交,会误

君子以道为友,小人以利为友。交朋友不选择,交到一些恶友,交到一些损友,常会惹来许多麻烦,耽误正事。甚至,我们也经常在报刊上,看到因为交友不慎而身陷囹圄,葬送自己前程的例子。因此,交友,实不可不慎。

第四,话不想就说,会悔

有一句话说:“利刀割体疮犹合,言语伤人恨不消”,你无论说什么话,不经过仔细想一想,能说不能说,可说不可说,随便就把它说出来了,等到伤到别人,无法挽回,就会懊悔不已。

第五,事不思就做,会错

做什么事情,不去思前顾后,随意地就把它做出来,就会做错。像孔门弟子子路,性格耿介、鲁莽好勇、直率热情,经常冲动行事,有时孔子也不得不教训他:“野哉,由也。”因此,行事还是谨慎点好,否则容易做错。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圣人谨小慎微,所以动不失时;君子敬谨慎独,因此行不招咎。饭,不能随便乱吃、快吃、贪吃;路,不能随意乱走、邪走、错走;友,不能乱交结拜;话,不能随口乱说;事,更不能不想就做,这些都容易导致做错后悔。因此,我们要小心慎行。

如何结缘?

在佛教里常常讲到因果,“因”要成为“果”,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缘。缘是一种力量,能够增上,能够生长。把一粒种子播撒到泥土里,必须要有阳光、空气、水分等助缘,它才能开花结果。缘是从因到果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做人处事,希望成功立业,就必须懂得把握因缘,时时与人广结善缘。至于如何结缘?有四点意见:

第一,要感谢过去的因缘

没有过去的因缘,就没有现在的结果。例如父母是我们过去的因缘,父母生养我们,我们孝顺父母,就是回馈他们所给予的过去因缘。再者,师长教育我们、亲朋好友鼓励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社会的士农工商成就我们,我们必须感谢过去的种种因缘,才能有所回馈。今日社会乱象纷陈,就是起于大家不知感谢因缘,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不但不知感恩,而且抱怨、不满,所以抗争不断。

第二,要珍惜现在的因缘

佛经云:“人身难得”,犹如“盲龟浮木”。又说:得人身的机会如爪上泥,失去人身的机会如大地土。人道是升沉的枢纽,由于做人苦乐参半,最好修行,因此,三世诸佛皆于人道成佛。我们现世能够得生为人,这是很殊胜的因缘,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因缘,为生命积极奋斗,乐观进取。只要我们珍惜因缘,凡事就会恒长,因为“珍惜”是生命的延续,“珍惜”是生命的永恒。

第三,要把握当下的因缘

人生的机遇,可遇不可求,稍纵即逝,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当下的善因善缘。甚至不管顺逆、善恶、好坏的因缘,只要我们有佛法,都能转化为菩提增上的好缘。例如春风夏雨可以成长万物,秋霜冬雪一样可以成熟万物;菠萝没有经过风吹日晒,就不能由酸变甜。所以,人不要怕困难,不要怕逆境,没有困难就无法开发智慧,没有逆境就不能坚定意志。一个善于把握当下顺逆因缘的人,成就一定比别人快,比别人大。

第四,要培植未来的因缘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结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有的人碰到困难,就会有贵人及时相助,这是因为曾经结缘之故,因此,今日结缘,就是来日患难与共的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说几句好话,就可以与人培养未来的因缘;给人一点方便,也可以结下不可思议的善缘;对别人尊重,心存欢喜,更能种下日后美好的因缘。

缘,有近缘,有远缘;缘,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缘,也有过去缘、现世缘、当下缘和未来缘。

随缘不变

有一些人,常常把一句“随缘”挂在口头上,以为什么事都可随缘。其实,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才能叫作随缘。随缘的人有四种不变:

第一,不模糊立场

每一个人不论思想、观念,甚至生活、工作,都应该有一套遵循的行事立场。例如道德是儒家孔孟的立场,正派是君子的立场,慈悲是菩萨度众的立场,人间佛教是佛光山弘扬佛教的立场,不亲近外道邪教,则是佛教徒的立场。佛陀经过多生累劫修行,也是坚持信念立场,才能圆满佛道。因此,要掌握立场才不会蒙昧糊涂,迷失自己。

第二,不丧失原则

原则,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的依据。人在名利之前有所斟酌考虑,那就是他的行事原则;君子所以为人所尊重赞誉,是有其是非善恶的原则。俗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火车行驶不能出轨,飞机飞行不能偏离航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世界上做人,虽然要通情达理、圆融做事,但更要以因果规范为原则,才能够达到事理一如。

第三,不违背真理

庄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既不能改变也不可抗拒,所以能“顺天安命,鼓盆而歌”;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的真理,能随顺不违逆,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

第四,不改变真心

佛陀对前来坏法的魔王波旬说:“佛法是从真心本性流露,是众生共同所有,你无法破坏的。”生活上,衣服大了可以改小,物品故障也能修复,房子老旧可以重建,甚至身体可以美容换肤,骨头断了可以再装义肢,可是人人本具的清净本心,是不会迷失改变的。只要我们拥有“真心”,任何烦恼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从善如流;不变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固执,一以贯之。在生活中,如果能在真理的原则纲领下守持不变,在小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佛教讲“因缘和合”,说明宇宙世间人生,是结合各种条件而存在的,彼此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缺少缘,诸事难成,因此,缘很重要。懂得培养善缘,好运也会跟着来。如何结“缘”呢?

第一,你我相识就是有缘

“缘”很奇妙,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人与人相遇都要有缘分,但也要靠自己来维系。所以有智慧的人,珍惜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当下的因缘。

第二,面带笑容广结人缘

一个微笑能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使疲劳的人觉得舒适,让悲伤的人感到安慰,甚至也可使误会冰消。用微笑可以美化人生,这世界就会增添一分色彩,人间也会多一分温馨。

第三,布施欢喜给人善缘

给人一点欢喜,一点方便,就是给人善缘。一块钱的布施、一句好话供养,一件善事帮助别人,都是给人欢喜。集这许多善美的“一”,可以“种一收十”、甚至“种十收百”,美好因缘都会回报于自己的。

第四,你对我错要能惜缘

弘一大师说:“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与人相处,自己肯认错,会得到谅解,会有所进步;你对我错,能退让一步,就是珍惜缘分,彼此惜缘。

第五,损我逆我要消孽缘

人生难免有逆境恶缘,心甘情愿地面对,把损我、逆我的因缘,如同菩提达摩所云:“若受苦时,当念‘此系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冤诉’。”就能消除不好的因缘,甚至转化为逆增上缘,人生境界会更提升。

第六,生老病死能了尘缘

“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老病”是生到死的过程,若看透这些循环,就能了解人生,不会太介意。所谓有缘住世间,无缘就离开。离开世间,也不是就没有了,因缘聚会时,它又会再来人间。所以,“生老病死”是了尘缘。

第七,果报好坏皆是因缘

所谓“众生无我,皆由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福祸、善恶、好坏,都在自己起心动念、行为造作之间,因此都有前因后果,都要自我承担。

第八,慈悲喜舍修成佛缘

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修学佛道更要广结善缘,尤其奉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行菩萨道的精神,是度众的最佳法门。因此,具备四无量心,可以广修无量善行。

佛教讲培养因缘,能以上述八点来结缘、惜缘、随缘、明白因缘,生活可以幸福和谐,获福无量。

自课偈

诸葛亮《陈情表》曰:“陛下亦宜自课,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说明“自课”是一种自我省察、自我内省的功夫。在佛门,有共修的功课,也有独修的密行,如抄经、礼佛、参禅、阅藏,皆是自课。自课能够激发我们精进的向上心,像汉代孙敬好学不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期能读书有成;《大宝积经》也提及:“菩萨为欲成就善法,坚固自课发起精进,又为一一众生,尽未来际于生死中,次第修行诸精进行而不疲倦。”

如何安排自课,以下四点意见贡献给大家:

第一,禅净律贯通并修

《楞严经》有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佛法本是一体,只是应不同根机而设有多门。禅、净、律虽是各行其道,但百川归于大海,同一水性,无二无别。尤其这是一个讲究融和的时代,唯有相互融和,才能和谐,增加力量;修行是全面的,倘若相辅相成,我们的修持将更为圆满。

第二,说写做凡事都会

多元化的社会,人性的需求也随之丰富,在时代脚步的催促下,只有不断地充实自身,向多元化的方向学习,才能不被大时代淘汰,也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有人说:“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博要能高。”菩萨大悲大愿化度众生,也要具备五明,所谓“为度一切众,遍学一切法”“法门无量誓愿学”,因此充实多方面的能力,说写做等凡事都会,是自课应有的观念与作为。

第三,你我他都能融和

《阿含经》有一则寓言,古时有只共命鸟,只有一个身体却有两个头。有一天飞到一座森林,右边的头发现一颗香甜的果子,而独自享用,左边的头嫉妒万分,四处张望,发现靠近自己的地方也有一颗有毒的果子,因气不过对方,便把那颗毒果吃下去。这只共命鸟把自己推向死亡的路上。你我也像共命鸟,没有互助,便无法生存;没有互敬,就会彼此仇视;没有互爱,就会冷漠疏离。我们都是需要在“你我他”的关系中成长,所谓“若见人我关系处,一花一叶一如来。”人我关系是我们一生必修的自课,若能做到“初见三句话;相逢一微笑;争执一回合;赞美要适当”,则你我他都能融和共处。

第四,体相用一切具备

修行不仅是为了成就自己,更是为了利益众生,所谓“严土熟生”即是,因此,不但要了达本性,更应发挥力用。修行就是要效法佛的风范,行佛之所行,承认自己是佛,将自己的佛性表现出来,在待人处事上,发挥佛的精神,唯有理事圆融,体相用具备,才能真正透彻佛法真义。

既名“自课”,即以不打扰别人为重要。自课不限于唱赞诵偈,无论是修行、人际、说写乃至道理现象都应具备,融会贯通,如此才能提升我们内心的涵养,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精神。只要用心、踏实,在自课中便能享受到个中的乐趣及味道。

如何调御

释迦牟尼佛有十个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其中“调御丈夫”,意即佛陀善于教化、调顺众生,正如驯马师善于调御马性。人也各有专长,各有其性,服装设计师,要调配衣服配件;完美的舞台设计,要配合剧情、灯光、音效等。而一般人如何调御?有四点:

第一,艺人善调音韵

善调琴者,会调出最美的音韵,太急太缓,都不好听。而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说:“弦缓不鸣,弦急绝声,急缓得中,诸音谱已。”就是开示:修行如调琴,调适得好,音韵才会和谐美妙;求道也是一样,求道不切,身心散乱;求道过急,身心太疲,容易心生烦恼而退失道心。身心柔和安稳,调心适中,才可悟道。

第二,船夫善调橹舵

船夫驾船,好坏全凭掌握橹舵的技巧与经验。所谓“寻流而行,不触两岸”。摇得好,才走得顺畅,也才能安全抵达终点;摇不好,不但危险,还会有翻船之虞。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自己人生的掌舵人,要善调橹舵,才能乘风破浪,航向成功的彼岸。

第三,巧匠善调土木

一间美轮美奂的房屋,必须结合木工、瓦工、水泥工、装潢师等人的力量,才能顺利完成。是巧匠,他会懂得调配水、土、沙、泥,甚至知道如何让破铜烂铁锻炼成钢,建造出一栋稳固的房子。反之,如赫胥黎所说:“拙劣的工匠,埋怨他的工具”,你给他再好的材料,还是做不出什么好东西来。

第四,智者善调身心

身体的健康,可以借由营养、作息、运动来维护,心灵的欢喜与否,却是可以自己来掌握创造。有智慧的人,不仅调伏外境,更懂得调伏其心。所谓“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擒贼先擒王,心调伏了,眼、耳、鼻、舌、身,自然跟着调伏。

善骑先御马,弹琴先调音。情感要不执不舍,得用中道的智慧来调御;身心要自由自在,要用戒的精神,来调御身口意三业。

与时俱进

现今社会成长迅速,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好比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就必须不断调整与创新,才能适应大环境的改变。与时俱进有四点:

第一,观念要与时俱进

所谓“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观念不能固守窠臼,否则赶不上时代脉动,就会成为落伍者。观念与世界接轨,行为修正改进,举凡经营理念,要适应发展需求,甚至消费观念,也要取向理性正当,环境保护等,都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予以调整、适应。

第二,教育要与时俱进

古代读书人,为了寻找良师,跋山涉水,不辞辛苦。时代进步,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的需要,本地政府积极推动“十二年一贯教育”“终身学习”“社区大学”,公司机关推动“在职进修”等,更是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电视、网络、远距教学课程,学习领域已无国界。教育方法也从填鸭式到互动式,态度则从严厉、打骂教育,转为慈爱、启发教育。因此,每个人更要放开心胸,接受教育,成长自我。

第三,眼光要与时俱进

短视的人只会计较眼前,近视的人则看不到未来远景,因此,人要有远见,不单是看到今天的努力,还要规划明天的方向;不单是看到今年的丰收,更要想到明年、后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百年后如何收成。近年来许多大学纷纷开办“未来学”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习立足当下,开拓视野,放眼未来,提出因应对策,以延续生命的发展。

第四,胸怀要与时俱进

过去交通不发达,彼此间的往来,只局限在自己家人、邻近朋友。到了现代,不只交通方便,网络的发达,使得讯息传递更加迅速,彼此接触、影响层面愈发深广。因此,人们的心胸也应与时俱进,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从对少数人关怀,进而对人类关怀,同时保育植物,爱护动物,彼此互赖依存,做个同体共生的地球人,让未来子孙继续享有这块土地的美好。

时代发展,不光是在有形物质上拥有更多,更应重视无形内财的增加上。因此,与时俱进有以上四点建议。

真正闭关

闭关是佛教修行法门之一,主要目的是要修行人,将妄动散乱的身心关闭凝注起来,断除纷扰俗念,养深积厚,将来能够利益群生。但是有些人才初学道,就马上要到深山闭关,逃避人间责任,成为懒惰的借口。或者,也的确有人闭关悟道,可是他却不管世事,不发心弘法,不愿广度众生,维摩诘居士批评这类的行者叫“焦芽败种”,佛陀喝斥他们是“自了汉”。什么才是闭关的真义呢?有以下四点:

第一,关闭六根贼

《法句经》中,佛陀以“龟为护命,将头尾四足缩藏于甲壳中”的譬喻,教导众生应收摄六根,不为外界六尘所害。唐朝张拙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云遮天。”六根像盗贼一般住在我们身体里,让我们迷于痴惑嗔爱,因此,修行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要“密护根门”,转六根贼为六波罗蜜,自能脱离苦海。

第二,禁遏妄想心

人类因为有思想而进步,但是思想有时也像污水一样,必须净化,才能供人饮用。尤其我们每日生活在妄想中,忘失自己本性光明,身披宝冠缨络,却甘愿随烦恼起舞、流轮。因此,我们应提起正念,遏止妄念奔驰,明白一切事相生灭变化,如梦幻影像,远离颠倒妄想,才能心无挂碍,远离一切怖畏。

第三,正观三毒贼

佛教指出,贪嗔痴烦恼通摄三界,它危害众生出世善心最甚,让有情受苦而不得出离,所以称为“三毒”。《原人论》说:“三毒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佛陀开示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就是在教化众生远离贪嗔痴邪见,我们应以闻思修正见正观,知世间苦,乐出世法,拔除三毒根本,才能获得永恒的利益与安乐。

第四,清净身口意

要清净身口意三业,最简单的法门就是“三好运动——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此外,《普门品》当中也说口常称诵、心常忆念,身行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能蒙受利益。三业清净,就能离诸障惑,三业清净,就能出生力量,人生就能自我健全,自我提升。

禅门里有谓:“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我们修行要先福慧资粮具足,才谈得上住山闭关。否则一个人在关房中,心不能自在安住,充满种种贪嗔愚痴、执着挂碍,那也不算闭关;严重者知见不对,盲修瞎练而走火入魔,也时有所闻。

共住的原则

一个人,在家庭里,必须和父母、亲人共住;到学校求学,必须和同学共住;在社会上做事,有时也必须和同事共住;就是组织家庭,也要和公婆、配偶、儿女共住;如果是当兵、出家,那更不用说,必须和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个性差异极大的众人共住。因此,如何与人共住,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佛教自佛陀创教以来,即以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作为大众共住的基本规范。佛教传到中国,祖师以丛林清规规范僧众行、住、坐、卧的生活准则。例如东晋道安大师首次制定僧尼规范佛法宪章、唐代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其他还有备用清规、日用清规、禅苑清规等,都是丛林规制之共住规则的记载。

人类是群居的社会,人不能离群而居,纵使独居也是短暂的时间。所以,共住必须讲究共住的基本原则。以下有四点,提供现代人参考:

第一,不可以要求特权

不管是一个家庭、一个社团,还是一个国家,大家都要维护这个团体的伦理次序,不能有人要求特权。假如在一个团体当中,有人要求特权破了前例,则整个团体的次序都会扰乱,因为你也要特权、他也要特权,那么还有什么法治可言呢?所以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才是一个民主的社会。

第二,不可以害群扰众

在团体里,我们不可以做害群之马,不可以让团体因我而受害;不可以让团体因我而蒙羞。过去在台湾,曾经有不法商人杀食老虎,还有人到海外去屠宰海狗,致使全世界的人要杯葛台湾,不购买台湾生产的物品,以经济来制裁台湾。所以我们不可以害群扰众,破坏团体的形象。

第三,不可以讲情坏法

有不少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走后门关说;或是以人情攻势,不顾法律,只图个人的利益,这都是破坏共住原则的人。

第四,不可以离众脱逃

当团体的众人为公事而忙碌的时候,我们不可以在大众当中浑水摸鱼,推三阻四,虚应故事;或是因一句不中听的话,弃众而去;因为一件事情不如意,抛弃团体而走。像这种人都不够资格在团体里和人共住、共有、共享。

安住

“安住”,是找到一个最适切的居所,让生活远离烦忧,人生得以开展。然而,世事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看似万能的金钱,实则“五家共有”;应是最真的感情,实则人情如水;功名最为富贵,也难免兴衰更迭。究竟,我们要安住在什么地方?安住后又要如何开展自己呢?今举出四点意见:

第一,住于戒律而具多闻

国家有法令,团体有制度,游戏有规则,就是在自然界,也有大自然生存的规律,不能违背的因果。因此,我们应该安住于戒律之中,生活规律要正常,待人处事要正常,思想观念要正常。然后才能开拓自己的心胸、视野,多方学习,博学多闻,做一个智圆行方的人。

第二,住于慈悲而起智慧

慈悲是清净的感情,对象遍及一切有情无情。假如有限有量、计较分别,就不是真正的慈悲了。慈悲的力量无远弗届,如《八大人觉经》说菩萨“等念怨亲,不念旧恶”。我们的举心动念,应时时刻刻安住在慈悲之中。但是,慈悲不能滥慈悲,也不能糊涂地慈悲,如同父母教育儿女,具备智慧、明理,有时以爱摄受,有时以力折服。

第三,住于能力而起大用

人的能力有两种,一是外在的专业技能,二是内在心性的涵养,例如勤劳、耐烦、积极、热忱等。单有聪明才智,没有品德做向导,能力一旦用错地方,就会走入歧途,或成为高智商的罪犯;而单有良好的品德,但是没有好的专业能力,虽人品善良,发挥的空间也有限。所以,我们要安住在自我能力的养成,善用之,回馈世间,造福人类。

第四,住于寂静而常观察

当人的情绪波涛汹涌,或是郁闷烦躁时,由于理智不能思考,很容易一时冲动,而抱憾终身。有句话说“因寂生慧”,好比宁静的深夜,能听见许多细微的声音,同样,在心境的寂静中,思想清明,自然就能升起观察人世间的智慧,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所以,我们要学习将身心安住在寂静里,保持心绪的平和。

心外求法,终不可得。人一生的追逐与学习,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自心本性的探索。安住在自我的净化、修身养德之中,只要我们能心安,何处不住?以上四点意见,提供参考。

命与运

世间上的人,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或运气不佳,所以为了改变命运,便到处求神问卜,希望能够获得神明的指引,从此一帆风顺,飞黄腾达,或者趋吉避凶,一路平安顺遂。其实,每个人的命运好坏,乃是过去的业力加上现在的行为,而果报亦有所不同,列举如下:

第一,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

当一个人过去世种了很多福田,结很多善缘,当他一生下来,可能就拥有很好的生长环境,长大后享有成功的事业,以及圆满的家庭生活。如果能够常保善念,以一颗善良的心继续行善救济,服务人群,如此一生不仅拥有有形的财富,也拥有无形的法财,如佛陀时代给孤独长者,布施行善,听闻佛法,让一生没有空过。

第二,心好命不好,灾转为福报

有的人虽然没有优渥的生活环境,但却拥有一颗上进且善良的心,经常帮助别人。过去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小沙弥,命中只能活到7岁,但因为他一时的慈悲,救了一群受水围困的蚂蚁,于是便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命好不好不重要,心好才是长久保命之道。

第三,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有的人生来便拥有很好的福报,可以随心所欲地过日子,懂得造福的人,可以积累更多的福报。如果一个人虽然拥有很好的条件,但是却不知珍惜,比如做生意没有诚信,建房子偷工减料,或是从事不正当的买卖,一旦东窗事发,不但有刑责,有时还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与赔偿。

第四,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社会上有些人,命运不好,在贫苦之中求生存,有的人会努力,奋发向上,改变现状。有的人则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对于他人的好运气或生活,心生怨恨想要破坏,于是造作一些不好的行为,偷盗强夺,或贩毒走私,为了一时的暴力,不惜铤而走险,甚至断送性命。一个心命俱不好的人,最后也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第五,心可挽乎命,命实造于心

有的人很认命,吃苦耐劳,只求温饱。有的人不会向命运低头,勇往直前找出改变命运的方法。其实我们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要掌握命运,就必须先好好改造我们的心,因为心是我们的主人,所以必须培养出一颗善良的心,有正知的心,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命运。

第六,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人的一生吉凶祸福都是自己造业的因缘果报,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当一个人心存恶念,又造了恶业的时候,有一天自然也会有恶运来临。若有一个心存仁爱,日日行善,广结善缘之下,除了积功累德以外,亦会有贵人相助,脱离困境。所以命运的好坏,都是操之在己也。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不管命运是好是坏,好的我们要修福继续维持,坏的我们要努力行善将它改善,重新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有情的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都叫作“有情”。情爱是生命的根源,人是由父母的情爱结合而生出,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因为有情爱,所以生生世世不断地在生死里轮回。关于有情的层次,有四点看法:

第一,娑婆因有情渐成国土

常有人问:“人从何处来?”人不会从天下掉下来,也不会从地下生出来,更不会由石头里蹦出来,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情爱”而来,所以,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称为有情世间。娑婆世界,因有情众生的业感招致,生此国土而有了各种种族、各式家庭,各个国家,所以“娑婆世界”也叫“有情世间”。

第二,众生因有情妄执有无

“有情”又叫“众生”,众生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成。包括父精母血的缘,让我来到这个世间;而世间的士农工商、宇宙万有,都是帮助我们生存的缘,所以我们叫“众生”。众生因为有情,所以会执着“喜爱之境”,因此拥有时就会计较、比较,失去了就会伤心难过,这些都是因为“情”而产生的妄想执着。

第三,圣贤因有情悲天悯人

在有情众生中,有一种比较特殊、超越一般人的,称作“圣贤”。圣贤与凡夫不同的地方,在于圣贤虽有“情”但不执着。圣贤的情是悲悯众生之情,因其不执着,所以不自我束缚,且能怨亲平等,没有分别地去行善布施。其因悲天悯人,所以愿意救苦救难,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就是圣贤的情。

第四,菩萨因有情同体共生

佛教里称菩萨为“觉有情”,也就是觉悟的众生,他们自觉觉他,自利利人,广行善巧方便,当他们看到众生受到苦难时,即发起大慈悲心,他“视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又如睒子菩萨的“走路时,不敢脚力太重,怕踩痛了大地”,这都是菩萨的同体共生之情。

人皆有情,但要用理智来净化感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奉献,这样的情感生活才能更丰富、更隽永。

人生“一字诀”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改变自己人生观的人事物,有的人因受到一句话的影响,而改变人生的方向,也有人是受到一个字的启示,而改变人生的抉择。

人生的“一字诀”是什么呢?有四点说明:

第一,为人之德只一“让”字

俗语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之德性最重要的就是谦让。“让”,是中国固有的礼法,大至帝王的“禅让政策”,小至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都是让人千古赞扬的德性。《六祖坛经》云:“让则尊卑和睦”,在生活中,如果人人重礼让,则能减少彼此的摩擦,且能相互尊重,更不会有相忌相争的行为。如荀子说:“争则乱,乱则穷。”只要人人礼让,则社会必能安和,所以,“让”是为人的重要德行。

第二,立身之道只一“正”字

人要立身于天地之间,凡事都应该要本着“正”字,如正知、正见、正思、正派、正念等。“正”是处事的根本,“正”是领众的基础,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只要凡事“正”直,心胸坦荡,即使在困难逆境之中,仍能守“正”而行,则其德风,必能让众人心悦诚服,其处事之道,必能慑服众人。

第三,行善之要只一“施”字

你要做善事吗?做善事要能施,如布施时间、布施体力,布施财务,甚至一个笑容,一声问好,都是行善之举。行善如果要求别人感谢你,对你有所回报,甚至希望因此而获得名声,那就不叫布施,而称为“贪”。

布施要如《金刚经》所说“三轮体空”,才是真正的布施,就如太阳普照大地,如甘霖润泽万物,都是无悔的付出,是不求回馈,没有利害的往来,这才是真正的善行。

第四,朋友之交只一“淡”字

莎士比亚说:“有良友为伴,路遥不觉远”,朋友是人生旅途上非常重要的伙伴。但是朋友相交要能生死与共,而不是只在利益上的往来,如欧阳修说:“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友”。如果朋友往来是在“利”上相交,当利益冲突,或是无利可图的时候,友谊将因此生疏甚或交恶。因此,友谊不在浓情蜜意里,而在礼义道德上;朋友之交,要“淡”才能长久。

金钱有用完的时候,道理则能一生受用不尽;能够让人受用的道理,即使一句,甚至一字,都是弥足珍贵。

人生的第一

人都希望自己样样“第一”,然而,你也第一,他也第一,谁来做第二呢?其实,人不一定要在财富、事业、功名上争第一;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在自我要求,以及在精神、道德方面,努力发展自己的第一才是重要,所以,有四点“人生的第一”提供参考:

第一,心术以纯真笃实为第一

心是人的主宰,一个人的事业成就有多大,就看他用心多少、心量多大;一个人做人成功与否,则要看他的心术如何。有的人心术不正,处处算计别人,这种人到处令人回避;反之,有的人宅心仁厚,完全用一片纯真的心、笃实的心与人交往。你以纯真、笃实之心和人共事、相处、来往,别人必然也会推心置腹地对待你、尊敬你,所以与人交往,心术以纯真笃实为第一。

第二,容貌以端庄和蔼为第一

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女人更重视自己的容貌,每天花在打扮仪容的时间永远不嫌多。甚至不但以胭脂花粉化妆,近年来整容风气更盛极一时。其实美容不如美心,真正的美人不在于容貌的庄严,而在于心地善良、态度庄重、为人亲切、对人友爱、待人和蔼;一个人若具备这些善美特质,让别人跟你相处时如沐春风,才是最美的人。

第三,语言以关怀真切为第一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工具,讲话更是一种艺术。有的人能言善道、辩才无碍,出言吐语,妙语如珠,到处受人赞赏。口才好的人固然占有某方面的优势,但是,拙于言辞的人也不必因为自己不善表达而泄气,因为说话重要的是真诚、恳切,只要能平实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对人的真切关怀,还是能赢得对方的共鸣,所以语言以关怀真切为第一。

第四,行事以光明磊落为第一

有的人精明干练,做事能力很强,一般人都很羡慕这种能干、有办法的人。但是做人心胸坦荡、做事光明磊落更重要,所谓“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自己行事光明磊落、无私无贪,更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与赏识,所以,行事以光明磊落为第一。

人生的目标因个人的志向、价值观不同而有所别,但是以上四点“人生的第一”,还是足供我们在为人行事之参考。

人生四原则

我们做事讲究原则,做人也要讲究原则;一个人如果没有原则,所谓“见异思迁”,经常变来变去,则朋友不愿与你共处,同侪不愿与你共事。尤其居上位的人,如果没有原则,朝令夕改,则百姓无所适从;师长如果没有原则,是非不明,则令学生无所依循;父母如果没有原则,赏罚不分,则令儿女无以学习。因此,我们要怎样坚持原则呢?如何将所坚持的原则发挥到最高的价值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不因利害而放弃原则

有一些人,刚开始的时候很讲究原则,不过到了利害当头,他就只顾利益,不顾道义。这种因利害而放弃原则的人,往往无义、无信,别人自然也不会愿意和他交往。

第二,不因得失而放弃原则

有的人,成功有所得时,他就讲究原则,失败有所失,他就放弃原则。人,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也不是以得失来讲人格。因此,无论得失,一定要坚持原则,这样的人才能受人尊重。

第三,不因亲疏而放弃原则

有的人,因为你和我是至亲好友,我就不和你坚持原则,一切都很好说话,都很容易过关。假如你和我的关系疏远,没有交情,我就对你百般刁难,不跟你合作。这种人私心太重,不容易有成就,所以,真正成功的人,不因亲疏而改变原则。

第四,不因有无而放弃原则

有的人,身在其位时,这个也讲原则,那个也讲原则;一旦卸任,身份改变了,他便放弃原则,不再坚持原则。其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人生有许多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是不变的,所以,不应以有无而改变做人的原则,这才是做人应该坚持的最大原则。

原则,是代表一个人的信用;原则,是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原则,是代表一个人的道德。做人要坚持原则,这是非常要紧的。

人生四不求

年轻人标新立异,表示与众不同,独树一格;老婆婆求签问卜,希望儿女平安,事业顺利;消极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积极的人励精图治,力求作为。事实上,在“求”之外,还有一个“不求”的世界。你看,“不求闻达”多么逍遥,“不忮不求”,心无所畏;人到了无欲无求,那是人生一个很高的境界。人生有哪四不求呢?

第一,治生不求福

我们从事种种行业经营生计,不能只是为了发财求福。台湾统一企业突破传统经营方式,深入民心,改变现代人购买的生活习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除了经营之道,他的教育观、哲学观、智慧理念,更影响了许多人。你如果不只想求发财、求贵、求福,反而使更多人获益,方便更多人。

第二,读书不求官

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为了做人,为了明理,为了完成自己的人格。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也不是为了名闻利养。如果只是为了升官发财,是无法把书读好的;就算会读书,知识也会走样。

第三,修德不求报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说:“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梁武帝曾问达摩祖师:“我写经、造寺、度僧有何功德?”达摩回答说:“毫无功德!”布施修德希望回报,是贪心而不是喜舍,是有漏而不是清净。真正的布施修德,要像阳光,光明照耀大地,也像雨水,润泽草木群生,它是不会想获得回报的。

第四,能文不求名

一个人的名声可以通过包装而获得,但内涵气质却是要经得起时间和外境的考验。做人如果懂得文思、有学问、有思想、有智慧,以自身的学养道德,贡献社会,为人服务,所谓“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你不必求名,自然“实至名归”。

不求是不贪图,不求是不苟得;不求之后,心甘情愿,不求之后,不会怨悔,你的世界更宽广无限,生命更积极豁达。我们希望身心自在,要有“人生四不求”的观念。

人生四阶段(一)

人的一生,毋庸置疑,不是只有吃喝玩乐、虚度光阴地活着,生命是负有存在的期许和价值意义的,因此如何运用有限的生命,在每一个成长的阶段里展现出生命的光彩,发挥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生的一大课题。关于“人生的四阶段”,有四点意见:

第一,幼年时候要扎根自己

植物的生长,根部愈深入土壤里,枝干就愈粗壮。幼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影响未来面对人生的态度甚为深远。《三字经》云:“幼而学,壮而行。”诸葛亮《诫子书》亦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因此,一个人在幼年时,应当不断学习,立志发愿,如同植物的生长,为使根深蒂固,要能扎根自己。

第二,青年时候要创造自己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年时期思想发达,志愿广大,年轻力壮,朝气蓬勃,做事有冲劲,是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阶段,这个时候一定要努力创造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特色,创造自己的前途,在士、农、工、商各种领域上发挥所长,为国家、社会贡献一己之力。

第三,壮年时候要肯定自己

社会上,有各种的肯定,诸如荣誉的肯定、成绩的肯定、比赛的肯定、学问的肯定等;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自我肯定。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人到了壮年的时候,要能肯定自己的所做所行,不能老是见异思迁。从事这个行业又想那个事业,交了这个朋友又想那个同事;有肯定才有信心,有肯定才会尽心,有肯定才能更加壮大。

第四,老年时候要完成自己

人到了老年的阶段,待人处事都要能圆满,要“人老心不老”,处处给人欢喜,时时给人希望,心心念念要跟人结缘,要为人服务。同时也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心愿,或著书立作,或将经验传承给晚辈,或是闭关修行,把身心放下,随缘自在,让此世今生了无憾事。

人生不管是在哪一个阶段,都要把人做好,就如唱一出戏,怎么开场、怎么发展、怎么高潮、怎么结局,演出者都应该尽力诠释每一个段落所要表达的含义。

人生四阶段(二)

人的一生,在正常的情况下,必会经过婴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等几个时期。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他应负的使命与该扮演的角色,自然每个阶段的心态也不一样。兹举“人生四阶段”说明如下:

第一,少年要有礼赞生命的感恩

少年时期犹如幼苗正待茁壮成长,面对未来的人生,莫不充满期待与好奇,总想好好地挥洒一番。然而,“年少轻狂”,容易任性而为,尤好追求刺激,因此飚车、飚舞甚至聚众斗殴、打群架等,无所不来。殊不知少年时期,人生才正开始,应该珍惜生命,要知道生命的可贵,要礼赞人生的美好,要对生命充满感恩。因为,父母生我、养我,老师教我、育我,社会大众及国家培植我,才有今日之我,因此,要有礼赞生命的感恩,才能庄严地面对人生,继而踏实、努力地开拓人生。

第二,青年要有自觉信念的价值

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也是“而立之年”,自己的事业、人生都待开创,家庭责任也要一肩扛起。此外,青年是社会的中坚,是国家的精英,因此要做社稷的栋梁,要做人民的模范,这是青年的使命。在此愿心与信念下,必得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若有不当,要修正、要净化,唯有通过自觉,不断净化,才能肩负使命,创造生命的价值。

第三,壮年要有活水源头的精进

壮年是人生的巅峰,有的人努力付出后,看到辉煌的成果而意兴风发、志气昂扬;有的人对自己未能全力以赴,导致乏善可陈而后悔、沮丧。但是,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重新收拾起心情,继续奋发、精进不懈,不可因志得意满而安于现状,也不可因失志落寞而裹足不前。须知人生就像“跑马灯”,不容片刻的犹豫、停顿,否则就是落伍。因此,人到壮年时期,要有活水源头的精进,才能继续再创人生的另一个高峰。

第四,老年要有淡泊养性的平静

老年是退休颐养天年的时候,当人生“从绚烂归于平淡”,有的人一时难以适应,而有“夕阳无限好”的感伤。甚至对于如何安度晚年,毫无计划与心理准备,以致对未来感到悲观、沮丧,终日惶惶不安、无所事事。其实,老年人应该欢喜过着“退而不休”的生活,可以把智慧、经验传承给后代。此外,可以莳花植草、品茗下棋,过一种修心养性的悠闲生活,甚至信仰宗教,过一种淡泊无欲的修行生活。只要能平静地安度老年,甚至面对生死都能无忧无惧,这就是人生莫大的福报。

人要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要把握每个阶段的人生,珍惜当下的每一个好因好缘,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

人生四“最”

人,都希望自己能高人一等,希望在自己的一生当中,能获得几个“最”。如我最慈悲、我最能干、我最有为、我最成功、我最聪明,这个“最”就是第一的意思。一生中,能有几个被称为“最”,真是很了不起的事。在《法句经》里也有四个“最”,可以称得上是人生“最”应追求的目标,那就是:

第一,无病是最大的利益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很多的财富、拥有响亮的名声、享有崇高的权位。但是,财富、名声、权位无法换得健康的身体,而且一旦生了病,一切的名利、权势都无法让你免于病苦。所谓“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有了健康的身体,人生才有创造的动力,有了健康的身体,人生才有希望的未来。所以,无病才是最大的利益。

第二,满足是最大的财产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知足者,常因无法满足欲望,整日疲劳辛苦,虽做着生活的牛马,却无法脱离贪欲之苦。老子说:“祸莫过于不知足”,人因不能满足现状,终而犯下窃盗贪污、侵占伤害的过失。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世间再多的钱财,不过是满足三餐的温饱;人生再高的权利地位,终究要面对四大的散去。所以颜回“箪食瓢饮”的不改其乐;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自得,都是说明满足才是最大的财产。

第三,信赖是最大的亲族

“信”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一个人能让人信赖、让人觉得有信用、让人觉得可以依靠,此人必定有很好的人缘。政府要执行公权力,也必须先讲求信用。《易经》云:“人之所助者,信也”,你能守信,才能让别人信赖你,别人才能毫无防备而真心诚意地把你视为知己。例如同事间的相处、主管工作的托付、朋友间的交往、商场上的关系,都要看他对你的“信赖”程度如何,而有交情深浅的不同。所以,信赖是我们最大的亲族。

第四,涅槃是最大的安乐

人人都希望生活快乐无忧,但是世间的快乐不能常久,一旦快乐消逝,就会有失落的痛苦,所以快乐的背后往往伴随着痛苦。例如世间的吃喝玩乐,常是过眼云烟;社会的声色娱乐,也是稍纵即逝,人生所应追求的真正快乐是涅槃。涅槃就是灭除贪欲、烦恼、痛苦之后,所获得的一种解脱自在的境界,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安乐。

《法句经》的四最,可以提供给我们作为建设美满人生的参考。

人生四德

人应该要有美德,有四种人生的美德必须要培养:

第一,智慧的泉源,在于宁静的内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有智慧,如何才能让自己有智慧呢?《大学》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智慧的泉水,渊源于宁静的内心,静心就如浊水沉静后才能照物,所以每一个人,每天都要有不少于一个小时,属于个人宁静的时间,甚至一星期中,不能少于半天或者三个小时的宁静时刻,如此才能反省过去与规划未来。才智第一的诸葛亮,亦以“宁静致远”为座右铭,因为静才是智慧的泉源。

第二,忍耐的施予,在于慈悲的胸襟

我们对于世间要施予仁爱,怎么样才能把仁爱给人?必须具备恻隐之心。有了恻隐之心,才能有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才能与乐拔苦,才能视人如己出,才能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就是具足悲悯众生的慈心,才能“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观世音菩萨因为具有大慈大悲,才能闻声救苦、随处应现。所以忍耐的施予,在于慈悲的胸襟。

第三,勇敢的表现,在于坚忍的意志

自古以来,能够在艰难险境中获救重生者,或是残而不废受人肯定者,他们都是因为有坚忍的意志力,才能不被逆境打倒。科学家伽利略说:“现实的生活是一座熊熊的炼炉,通过熬炼的,才能成为精钢;通不过熬炼的,便沦为残渣。”如果你想通过现实洪炉的冶炼,就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的坚忍意志,所以勇敢的表现,在于坚忍的意志。

第四,愿力的实践,在于无私的奉献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日月因无私,所以能成其大;我们每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无私的愿力。如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了济度众生的四十八大愿,而成就庄严殊胜的极乐净土;地藏王菩萨,也立下誓度无量众生的大愿,所以能成就道果。我们也可以立志做一个善人,造桥铺路成就众生;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将自己所学福利社会,造福人群。所以,愿力的实践,在于无私的奉献。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要耐得住、耐得长、耐得久,必须要养深积厚、培养美德;能够具足各种能力、德行,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履险如夷。

“一”之用

“一”与“多”,一般人当然希望“多多益善”。其实“多”不一定就好,“一”有时候更有妙用。有一个故事说,有两个人走在路上,一个人身上戴了一条有观世音菩萨的项链,另一个人挂了许多神明的香火牌。忽然路上遇到了强盗,被强盗一刀砍下来,信奉观世音的人没有受伤,只是砍在项链上,项链被砍弯变了形,这个人当然万分感谢观世音菩萨以身代他受难。另外一个人虽然也挂了许多香火神牌,却被一刀砍断了膀子。这个人就心生埋怨,觉得自己的信仰一点也不差,为什么信观世音的人平安,我的膀子却断了。这时候他身上的众多神牌说话了,它们说:对不起!在很多的神明面前,我们谁来救你都不礼貌,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推派城隍来救你。城隍不好意思,他就推派老子来救你,老子又再派关公来救你。正当我们大家你来我怎么可能往,互相推来推去的时候,强盗一刀砍下来,你就受伤了。

从这一个故事看来,“一”很管用,一个人的信仰不可以太复杂,要单纯。有时候佛教也说“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凡事最好能专一。“一之用”有四点:

第一,一忍可以挡百勇

做人要勇敢,但做事不能只凭勇气,“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勇无谋也不能成事。不如能忍的人,遇事冷静,“静而能虑,虑而能得”,反而能成事。所以一忍可以挡百勇。

第二,一静可以制百动

武士比武,高手过招,要以静制动;两军对峙,不明军情时,一动不如一静。所谓“宁静致远”“静极思动”,静才能综观全局,才不至于妄动招祸。

第三,一勤可以成百业

儒家讲“业精于勤荒于嬉”,又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佛教讲“四正勤”,并说“在家懈怠,失于俗利;出家懈怠,失于正法”,可见精进勤劳的重要。勤能补拙,人只要肯勤劳奋发,不管贤愚,都能开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第四,一善可以消百恶

佛经云:“一念善心,成佛有余”。小沙弥因为一念善心,救了一群蚂蚁而延寿,可见只要我们做一件善事,可以抵消无边的罪业。因此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念善恶,要念念清楚自己的举心动念,能够时时心存善念,自然可以随缘消旧业。

佛教讲“不二法门”“一念三千”“一即一切”,“一”的妙用无穷。

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是佛教用语,亦是直指人心,最为切要的一句话。我们在世间生活,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福是祸?是贵是贱?都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哭婆变笑婆;一念之间,天堂变地狱;一念之间,立地成佛;一念之间,上穷碧落下黄泉。一念私我,画地为牢;一念为众,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福德因缘。对于“一念之间”,有四点意见:

第一,天下无难易之事,只问有心无心之人

世间的事情困难吗?容易吗?很困难的事情,在有心人的前面都不困难;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反之,即使很容易的事情,在无心着意之人的前面,也是无法成功。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难易,有心无心,只在“一念之间”。

第二,天下无善恶之事,只问好心坏心之人

天下没有什么绝对的善、绝对的恶。像父母管教子女,老师教育学生,有时候给予挫折、压力,或打骂、棒喝,却能成就他的奋发向上,这能说不好吗?若是父母溺爱,或酒肉朋友助其吃喝嫖赌,玩乐滋事,这种看似爱心的布施,反而成为造罪的根源。所以,天下无善恶之事,只在好心坏心。好心行恶事都是功德,伪君子假恶为善,并非真善。所以善恶好坏,在于“一念之间”。

第三,天下无成败之事,只问得心失心之人

综观天下历史,谁是成功之人?谁是失败之者?贵为帝王的纣王、夏桀,在人间留下千古的骂名。曾经在囚牢里度过悠悠岁月的文天祥,为人间留下浩然正气;史可法忠君爱国,战败犹荣,赢得清王朝的尊敬,追谥为忠正。可见天下没有完全的成败,成败只在得心、失心的“一念之间”。

第四,天下无苦乐之事,只问烦心平心之人

在烦恼人之前,快乐也是苦。对平等心的人来说,无苦亦无乐。譬如千年暗室,点燃一灯,就大放光明。所以苦与乐,只在一念心转。

“一分”的修行

煮菜,多撒一点盐太咸,放不够又没味道,适量最美味;煮饭,水加多了太烂,水放少了太硬;刚好的水,就会煮出一锅香喷喷的饭。一分的修行也是一样,比方说话,多说一分,人家嫌啰唆讨厌;少说一分,人家说你诚意不够;说得好,就会说到人的心坎里去。所以无论什么,都要适中。这多一分、少一分之间,要如何修行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多一分理性,少一分冲动

平时做人处事,增加一点理性,就会少一分冲动,少感情用事,就不会误事。感情冲动、嗔心暴怒,容易使小过变成大祸,即使有理,也会变为无理。因此,忍一时诟辱,能灭一时之戾气,不逞匹夫之勇,就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造成遗憾。

第二,多一分公义,少一分特权

有些人会以特权达到自己的利益,这样的行为使人变得自私,心中长养傲慢,让人感到厌恶。在人群中,个人的行事应该低调,对大众的需求、大众的诉愿,则要多争取公义、公理,公理、公义伸张了,特权就减少了。

第三,多一分服务,少一分自私

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与人相处,如果都只想到自己,别人也会和你计较长短,相处起来容易有摩擦。假如你与人往来,真诚对待,给人多一点奉献,多一分帮助,多一些的服务,必定少一分自私,朋友必定欢喜和你交往。

第四,多一分慈悲,少一分嗔恚

有的人遇到一点不如意,就大发脾气,讲话到处得罪人、伤害人,一句赞美的话都不肯讲,其实,吃亏最大的是自己。假如在人际相处上,我多一分慈悲给你,多一分爱心给你,多一点善缘,少一分嗔恚,不要给你难堪,不要给你为难,彼此都会退一步想,留个将来见面相处的机会,这样,空间反而更宽广。

修行是一分一分进步的。《菩萨璎珞本业经》云:“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累积一分的修行,去除一分的习气,就会减少一分的烦恼,渐渐而成就十分德行。

一日之中

我们一日之中的生活,可以过得多姿多彩、无忧无虑,只要我们肯用心,适当调整身心,就能拥有安定的生活。如何做到呢?“一日之中”可以做到这四点:

第一,禅坐5分钟

在忙碌、动荡的工作之余,我们应该给自己一点静虑的时间,化焦虑烦躁为平静安适;有了清醒的头脑,待人处事更能得心应手。调心最简便的方式,不外禅坐。禅坐是一种心地功夫,什么时间都可以坐,经常训练禅坐,久而久之,心性也会变得更柔软,甚至体会到三千大千世界就在一心之中。

第二,运动5000步

有的人常常借口没有时间运动,长此以往,体力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步行,虽然是一种非常简单、不费力的运动,但是医学证明,走路确实可以改善健康的状况,而且走路不受空间的限制,大家可以多多步行。方便步行的时候,就不坐电梯,走路就能到达的地方,则减少开车的次数。如此,每天行走5000步,就能活得健康而长久。

第三,善事做一些

人之所以能够生存,是众人给予的因缘,好比穿衣,不经工厂制作,哪里有得穿?没有人种稻,如何有饭吃?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感恩心来回馈社会。有需要协助的地方,就伸出援手;有能力做的事情,则当下承担。西谚说:“一斤之善行,胜于十斤学问。”善行是学问的实践,更甚于知识的积累。

第四,三餐要节俭

司马光说:“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饮食方面,吃得健康最重要,什么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只是多花钱罢了。有些人为了贪欲,三餐要求美食、佳肴,想一想,世间上还有许多人三餐不继,我们怎能为了吃而挥霍无度呢?

人生不是一味地工作赚钱,也不是一味地追求享受,要让自己的身心经常与善法相应,心灵更提升才最重要。因此,一日之中可以安排自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但利己又利他。

一日之要

有句话说:“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同样的一天,有的人精神饱满,日子过得很充实;有的人萎靡不振,整日无所事事。同样的一天,以不同的态度面对,收获就有不同。所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订定目标,管理好每一天的生活。“一日之要”有四点:

第一,一日之行要记录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过了就不再回头,如果不立即用文字记下,往往就平白消逝了。透过写日记,可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并作为自我的教育。写日记不是记流水账,可以作重点摘要,或记录自己的惭愧、改过、精进、慈悲等等。经常写一些与善相应的日记,久而久之,言语举止也就能与善结合了。

第二,一日之事要反思

诗人海涅曾说:“反省是一面镜子,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楚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夏朝诸侯有扈氏起兵叛变,大禹派儿子伯启前往抵抗,打了败仗。伯启的部下想要反攻,伯启不赞成,他说是自己的德行不够,应当先反省、改过。从此,伯启任用贤能并自我策励,有扈氏得到消息,不但不敢举兵侵犯,反而带兵归顺。所以,通过反求诸己,找出错误的原因,才能修正自己的行为,否则错误一再循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一日起居要正常

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人一旦失去健康,什么都是空谈。有的人为了赚钱日夜打拼;为了课业苦读至三更,生活作息弄得晨昏颠倒,时间一久,不但降低效率,还使身体不堪负重,何苦呢?生活起居能正常,三餐定时,不过劳或过逸,才能拥有健康亮丽的人生。

第四,一日说话要欢喜

有的人一开口,就让人欢喜好几天;有的人一说话,就让人心情低落。因此,我们说话要有分寸,要多说欢喜的话,少说悲观的话;每天多说一些欢喜的话,不但激励自己也鼓励别人。而且,常说欢喜的话还能促进生活喜悦,化解严肃紧张的气氛,何乐而不为?

美国富兰克林说:“爱惜生命的人,不可以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元素。”时间是宝贵的,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何让这24小时过得充实有意义?“一日之要”莫忘记。

一日的生活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呢?有计划吗?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年之计,莫如树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好一年、十年乃至终生的生涯规划。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对于自己一天的生活,尤其应该要有计划,才不会虚度光阴,如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虽然一天天的生活,难免会有偶发的状况,但是,在应付突发事件之外,我们还是要做好每一日的生活与工作计划。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计划呢?有四点提供参考:

第一,思考于清晨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早上是一日之始,也是脑筋最清醒的时候,你可以思考或在备忘簿里记下今日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并做好计划。比方说写几封信给朋友、完成朋友所托之事、完成主管交办的事项等,如此,每日的工作就不会有差错或遗忘了。

第二,行动于白昼

古语云:“今日之事,勿俟明日,自己能为之事,勿诿他人。”白天从用过早餐之后,就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在每一天的白昼,你应该要积极进取,勤奋用心地把所有策划好的事情,在这一天之内完成。

第三,反省于日暮

每天到了日暮黄昏的时候,要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我这一天当中有什么功?有什么过?”如袁了凡每天的生活都有“功过格”,记录自己一天的功过得失;又如,曾子每日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晚上如此反躬自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长期检讨每日举止之得失,生活必能有所进步,道德必能有所增长,人格也必定能有所升华。

第四,休息于夜晚

到了晚上,是属于休息睡觉的时间,不应该再去交际应酬。一个人如果过度消耗体力、精神,尤其是晨昏颠倒的夜生活,会把人弄得精疲力尽,让自己第二天白昼的生活,没有精神与气力。所以,适当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人生活在纷扰的社会中,每天要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

如何每日一善

每一个人每天都会与社会上的人事有所接触,要能树立自己的形象。最重要的是,树立我是善人、我是好人、做一个善人的形象,你能日日行善,在“给人”中,人家也会乐于和你往来。因此,如何每日一善,有四点意见:

第一,每天说一些欢喜的话

说好话,不但听者欢喜,自己也欢喜,因此,何必把一句动听的好话,说成粗鲁或是刺伤人的坏话?不但人家听了不高兴,也坏了自己的形象。人要追求欢喜快乐的人生,就得从说好话开始;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多说柔软语、慈悲语、欢喜语。一句激励的话,能使人绝处逢生;一句赞美的话,能使人重拾希望。所以,好话不嫌多,应当多说。

第二,每天做一些慈悲的事

世界上最宝贵的莫过于慈悲;因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所以很多人把他供奉在家里正厅的上方,将最好的位子留给他。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缺少慈悲,因此,每天要做一些慈悲的事,好比为人撑伞、替人开门、帮人指路等,都是利益别人的事。《大宝积经》云:“身常行慈,不害众生。”多行慈悲之事,不但能帮助别人远离困难,也能提升自己生活的质量。

第三,每天读一些益智的书

一个读书人,温文有礼,知识渊博,在社会上的地位就高,容易受人尊敬。所以,我们每天都要与书本接触,而且要读能增长智慧的书,要读能增进道德的书,要读能增加修养、专长、益智的书。书读多了,人的气质自然就会改变。一个人读书,可以做书香人士;一个家庭读书,可以成为书香家庭;一个社会读书,就成为书香社会;全世界的人都读书,就成为书香世界了。

第四,每天发一件利人的愿

每天早上起床就想,我今天发愿要帮助什么人、做些什么好事;天天为人设想,也能帮助自己增长善念。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世间上最坚固的行为,不外愿力,因此,能不断地发愿利人,不断地练习“有求必应,闻声救苦”,习惯之后,自然能成为一位关怀众生的菩萨行者。

人们每天一样拥有24小时,但是有的人善于利用时间,自然生活过得充实;有的人奉行慈悲喜舍,日日行善,自然累积众多的善因好缘。

如何行解并重

佛教的修行重视“行解并重”“知行合一”,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甚至古德把行与解喻为“知目行足”,知见如眼睛,修行如双足,有眼睛,脚才不会走错路;有双足,才能协助眼睛发挥作用,眼睛和双足相辅相成,才能行得安稳。如何“行解并重”?有四点意见:

第一,学习中多听多思

不论是学问、技术,或是人生各种学习,都要从多听多思开始,多听能增加知识的吸收,多思能促进智慧的开发。例如佛经中的“如是我闻”“谛听!谛听!”就是要我们会听;会听才能听出弦外之音,才能触类旁通。明朝儒士薛敬轩谈到读书,说:“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之言为何事?要作何用?”因此,学习除了多听,还要多思考,才能在生活中受用。

第二,参与中多容多受

人是团体的动物,所以要有社会的性格、团队的精神,平时要多参与、多主动、多发心,接触每一项工作,在参与中,和不同思想、不同信仰、不同习惯,甚至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融和,学习包容与接受。所谓“有容乃大”,我们要有容纳异己的心胸,才能与人共存共荣;要有接受别人长处的胸襟,才能发展深厚的友谊。

第三,处事中多施多舍

在做人处事中,要多些无私的布施,才能广结善缘。布施不只是金钱物质的给予,见到人时寒暄、招呼,是“语言的布施”;见到人时,微笑、注目,是“容颜的布施”;见人行动不便,过去搀扶,是“身行的布施”;见人受苦心生怜悯,见人行善心生欢喜,是“心意的布施”。所谓“一粒落土百千生,一文施舍万文收;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多施多舍,能成就人生的大好功德。

第四,生活中多节多约

人生福德如存款,用完就没有了,因此,生活中要学习节约。讲到“节约”,不只金钱、物品要节约,时间、感情、脾气、欲望,甚至一切心念和行事都要节制。凡事不过于放纵,身心才能自在,生活才能安稳。

有的人喜欢蜗居一处,不愿跋山涉水,追寻更远大的世界,或只是一味幻想未来,忘失当下存在的价值,实为可惜!因此,要让自己精神豁达、智慧开展,应当重视“解行并重”。

向上第一义

佛陀说法时,常向弟子强调:这样的法是第一义。最有意义、最好的道理就是第一义。出世法有第一义,世间法也有第一义:孝顺父母是恭敬的第一义,济苦救灾是慈善的第一义,虚心向学是进步的第一义,勤劳节俭是致富的第一义。在此提出对治个人习气的第一义,以供大家修身养性作参考:

第一,欲去惰字,以不晚起为第一义

俗谚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早地醒来,精神抖擞,头脑清楚,加上没有时间压力,可以从容地迎接一天的到来,无形中提高工作效率。久之,自然培养积极、不拖拉的勤劳习惯。“戒惰莫如早起”,不晚起是戒惰第一义。

第二,欲去骄字,以不菲人为第一义

人若自视太高,或恃位高权重、才智聪明、家势财富等,而起轻蔑他人之心,容易养成骄慢习气。《法华经》说:“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矜,就是自贤、自夸之意,佛教视为根本烦恼,不但障碍修行,且会招来苦果。欲去除骄慢,《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是最好的榜样,他对人一律礼敬,不敢轻慢他人。因此,不菲薄他人是去骄慢的第一义。

第三,欲去奢字,以不浪费为第一义

名臣魏征曾劝谏唐太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有些人盲目追求流行,以满足物欲为首要目标,从不考虑即使家财万贯,奢靡无度,也终有告罄的一天。因此,不浪费,是戒除奢侈最好的方法。

第四,欲去病字,以不颓废为第一义

人的疾病分为两种,一是身体的病痛,一是心理上的毛病。身体上的病痛,除了看医生,也要注意运动与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而心理上的毛病,如贪欲、嗔恨、愚痴、邪见,甚至懦弱、失志等,就要从心理建设下手。不管是哪方面的毛病,第一要紧的,就是有健康的心理,切莫萎靡不振。所以,要除病,不颓废是第一义。

不管是出世法的修行,还是世间法的修养,惰、骄、奢、病都是成就与否的关键,提出这四个第一义,祈愿大家能日有所长。

一日到一生

随着时代的科技化,现代人的生活讲究方便、舒适,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性,往往将岁月蹉跎。如唐寅的《一世歌》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人的一生,扣除睡觉、生病、老年、幼年的岁月之后,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呢?所以我们应当把握有限的生命,好好地规划自己的“一日到一生”,让一日当百年过,为人间留下贡献。“一日到一生”的规划有四点:

第一,一日之计在于晨

每天早晨,应该计划好今天所要完成的事情,有了计划与目标,就不容易虚度一日的光阴。拿破仑说:“我如果无所事事地度过一天,就会觉得自己犯了窃盗罪。”一日之始如果没有好好规划,不但容易遇事慌张、处事不圆满,而且恐有事情遗忘、漏失之虞,甚至得过且过地浪费光阴。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日之晨好好计划,才不会“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第二,一事之计在于明

孔子说:“智者不惑”,一个有智慧的人,凡事必能明辨是非、始末能明。当我们在工作上,遇到了要处理的项目,在人事上,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时,对事情的处理方法,以及理解程度是很重要的,如能明白事情的真伪、缓急,就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所以,我们对每件事情都要能明明白白,且有正确的见解,才能防止错误的发生,所以,一事之计在于明。

第三,一家之计在于和

在家庭里,虽然每个成员各有各的性格,如能以尊重、欣赏、支持的角度包容对方,便是和气相处之道。俗语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的和谐,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智成长,以及人际关系的往来,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朱熹说:“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家庭是国家之根,和乐是家庭之基,所以,一家之计在于和。

第四,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勤”。牛顿说:“你若想获得知识、获得食物、获得快乐,你都要下苦功,因为辛勤是获得一切的定律。”一个人,只要勤劳,一定能学有所成、创造丰功伟业;一个人,如果懒惰,必然会败散积蓄、虽志广难成。《颜氏家训》云:“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所以,“天下无难事”,只要能勤,必能成功。

人的一生要不断地更新,尤其在自己身心的调整上,要懂得规划人生,为自己订下一日的计划、一月的计划、一年的计划、一生的计划,为自己许下愿心。

一以贯之

在《论语》里,孔子告诉子贡,他的博学多闻是“一以贯之”而来的。天下各种事物的道理,其实都是相互贯通的,所谓“一理通,万理彻”,明白了一种事物的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自能明白天下万物之理。所以程颐说:“物不必为事物,自一身之中,至万物之理。”这就是“一以贯之”,举四点事例说明:

第一,一切小人必有谄曲

欧阳修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生性贪图名闻利养,对人说话拐弯抹角、虚情假意、巧言令色。他们见到有钱有势的人,就会向前攀缘,说些诿曲不正之语,这就是小人的行为。古语云:“小人以身循欲”,小人是以自身的利益与人来往,其口甜言蜜语,其腹必暗藏伤人之剑,所以对于小人要谨慎与之来往。

第二,一切江河必有迂回

世界上的江、湖、溪、河,不可能是一路直到底,它由上流流经峡谷腹地,受到石林的阻碍时,自会向外分支流去;若遇群山交错,也会因此而迂回流动。因此,我们常形容河流的蜿蜒如“斗折蛇行”。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能够无风无浪、平步青云地走完一生;但是若能像江河一样,即使遇到了阻力,依然奋力寻求渠道,勇于前进,还怕没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吗?

第三,一切丛林必有互依

常言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重重的树木,互相包容、依赖,才能成为丛林。世界上,无论什么事,成功的背后必是众因缘的相互依存与成就。就如先人的开山、帝王的建朝,甚至企业的开发、家园的成立,乃至一顿饭菜、生活周围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众人团结合作、勤劳不懈的成果。

第四,一切自在必受安乐

快乐的来源,不在于物质的享受,不在于别人语言的赞美,也不在于自身拥有多少财富。生活的快乐,来自“自在”。观世音菩萨又称为“观自在”,看人、观事,都能自在;观境、看心,都很自在。自在才不会有焦虑悔恨之心,自在才不会有害怕失去的恐惧,自在才能无所贪求,自在才能洒脱知足;生活所以不得安乐,就是因为不能自在,所以大家要求安乐,必须先求得一个自在的心。

“一以贯之”的道理,能够将之应用于生活之中,必然能将世间之理融会贯通,而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一”字福

一般人常以一句名人讲过的话,或是一段富含哲理的文字,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勉励自己精进向上,或提醒自己修德养性。其实,懂得的话,有时“一个字”就足够一生受用无穷,进而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了。关于“一”字福,有四点提供参考:

第一,“拙”字可以寡过

一般人都不喜欢笨拙的人,而喜欢聪明伶俐、反应敏捷的人。但是,有些人常卖弄小聪明,做事投机取巧,甚至作奸犯科,以致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人的聪明、机智,如果没有用在正途上,所谓“智慧型的犯罪”,智慧并不算是福气。莎士比亚说:“与其做愚蠢的智者,不如做聪明的傻子”,笨拙一点的人,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处事,且能老实、踏实、扎实地学习,也不容易出差错,因此“拙”字可以寡过。

第二,“缓”字可以免悔

《左传》云:“动则思礼,行则思义”,凡事要三思而行,勿莽撞而为。“缓”,可以让自己在作出决定前,谋略得更周详;“缓”,可以让自己在开口说话前,考虑得更为广远。唐太宗说:“做事不三思,恐怕忙中有错;气能一忍,方知过后无忧。”遇到事情不要心急仓促;面对利益也不要汲汲惶惶,凡事能缓一点,想清楚了再做,才不会有遗憾,所以,“缓”字可以免悔。

第三,“退”字可以远非

古德云:“不与人争者,常得多利;退一步者,常进百步。”我们在欣赏一幅画时,常会退一步看,如此更能深入画中的意境,由此可知,退一步的世界更美。在行车时能退让,则不会造成交通的混乱;在功利前能退步,则不会争名夺利;在爱情里能让步,则能天长地久。《说苑》亦云:“富在知足,贵在求退”,能退步谦恭,才能赢得彼此的尊重;能退步礼让,才能获得更广的世界。

第四,“俭”字可以养福

明太祖说:“金玉非宝,节俭是宝。”节俭,不单是指物质上的不浪费,感情也要节俭不滥用,时间也要爱惜不浪费,甚至生命也要珍惜不蹉跎。生活中的每样事物,都应该要好好地利用“俭”字,因“俭”可以养福。《晋书》云:“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就如梁朝时,虽然没有外寇之侮,但因社会风俗奢靡,生活淫乐,所以侯景之乱一起,终因军队过于安逸,无力反击而灭亡,所以,社会风俗也要力行节俭,国家才能强盛。

古人有以一字为师者,如范仲淹尊李泰伯为“一字师”,至今传为美谈。能以“一字”为师,足显自己的心量与智慧,故能获福无量。

一半一半

世界很奇妙,凡事都是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在这个“一半一半”的世界里,想要求得百分之百的圆满,几乎是不可能,也不容易。

所以我们只有从这一半的人生,来影响另外的一半,把好的一半去影响坏的一半。对于“一半一半”的人生,有四点看法:

第一,人生忧喜一半一半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永远的快乐或永远的悲伤。人的一生,有时候欢喜,有时候忧愁;忧愁与欢喜就如白天与夜晚一样,相互交替,只有能够适应的人,才能善用明暗与忧喜。古德云:“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唯有心境恬适,尽其在我,则能随遇而安。”一般人总在得失之间忧喜无常,因此不得自在,如能以乐天知命来面对厄运,则能像孔子一样“乐以忘忧”,自能获得心灵的解脱。

第二,名利得失一半一半

人,想要同时拥有名与利,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世间的名利、得失都是一半一半,是相对立的;一个人如果一直在争名夺利的罗网中无法跳脱,则失去的或许要比得到的更多。就如有的企业家,建构了庞大的企业王国,却失去了家人的亲情与自身的健康;有的领导者,为了得到广大的领土,一再发动战争,却失去了民心与可贵的人格道德。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人生的价值但由自己决定,在名利得失之间,不得不好好地权衡轻重。

第三,财富聚散一半一半

我们常看到有些人的一生大起大落,钱财也总是来来去去,一下子平地起高楼,山珍海味;一下子却是倾家荡产,穷苦困顿。俗语说:“富贵不过三代”,《杂阿含经》也说:“一切行无常”。看看历代帝室难续六朝,再看看历代的富商权贵,终归没落;而自古以来,富比陶卫、博学鸿儒者,不乏出自寒门子弟。所以,世间的荣辱贵贱无常,一时的失志,只要努力不懈,终有成功的一天。

第四,修行佛魔一半一半

这是佛魔同门、祸福同域的世间,生活在这一半一半的世界里,佛的世界一半,魔也拥有一半的天地。佛与魔其实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心念一改就可以转迷为悟、转忧为喜、转邪为圣,更可以转恶念为悲心。

俗语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在佛魔一半一半的世间,我们可以转魔为佛,让自己成圣成贤。

世界一半一半,好的一半,坏的一半。一般人只能接受好的,排斥坏的,所以成就只能一半;唯有好的能接受,坏的能包容,才能拥有全面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