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如何做一个出家人
出了家,应时时摄受自己的身心,如制伏失辔野马,时时不忘自己是大圣佛陀的弟子,要与佛教共患难,尽到佛弟子上弘下化的任务,才不愧是一个出家人。
发心出家,又发心求受戒法,为的就是把出家人做好。受戒固然是出家人的终身大事,但不是受完戒就算数,重要的是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
出家身份非同往昔,和一般世俗人大不相同。佛陀在《佛遗教经》中对出家沙门训示:“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佛陀强调作为一个沙门释子必须严持净戒,不能失去出家人应有的本色。
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以下分为十二点来说明。
一、去傲慢、受委屈
有人说,出了家就是人天师范。的确,出家人是要统理大众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越是伟大的人越谦和,佛菩萨都非常慈悲,而傲慢与出家法是不相应的。
一个人傲慢心没有降服,目空一切,就伟大不起来,人格也不能俱全,将来如何成为人天师范?受完戒后,开口闭口就说:“我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至尊至贵。”“我是学过戒法的法师。”“我是师父,大家应该听教于我。”优越感于是兴起,傲慢于是抬头。但是已出家,应自问:有多少的佛法可以度化众生?有多少的慈悲可以济拔众生?有多少的忍耐可以为众生受苦?有多少的能力可以贡献众生?
身为一位人天师范,已具足比丘、比丘尼的条件了吗?徒然拥有出家的虚名,而不能名实相符,成为实实在在的出家人;如果佛教中有许多这样的出家人,佛教如何能兴盛?本身不健全,又如何去度化众生?
很多大德开示后学说“你要知道苦恼。”这句至理名言对于修行人很有帮助。因为,一个苦恼的人,会安分地坚守出家人的本分,不会凭着聪明去为非作歹。所以古人说:“唯智者与愚者不移。”我们宁可做一个苦苦恼恼的惭愧僧,也不做一个傲慢自大、危害佛教的聪明人。知道苦恼的人,对自己的缺点会生起一种惭愧忏悔的心,这股自觉的力量,就能推动我们向善。因此,知道去除傲慢是出家人最大的本领。
如何才能具有去除傲慢的大本领呢?就是要肯接受委屈。这必须有大本领、有坚毅力的人才能做到!到别的道场参学挂单,首先要接受知客师父的百般质询,如果不能低声下气、委曲求全,就不能参学挂单。过去的大德为了要挂单,即使吃了闭门羹,被摈拒门外多日,也都毫无愠色地忍受,为的是能求法参道。譬如浮山法远禅师,就是通过这一关的考验而成大器的。
到外面的道场参学求道,一定先从淘米、煮饭、洗菜等最基本的工作做起;由这些最基本的功夫,磨炼出家人忍受耐烦、禁得起委屈的个性,而成为法器。如寒山、拾得、六祖惠能,就是如此成就他们的人格。所以,出了家要学习从工作中委曲求全,磨炼自己的品格。
出家为僧,僧的意思是大众,所以说佛法要在大众中求,离开大众是不能得到佛法的。也许有人会说:“我又不住大丛林,我只要在小寺庙修行,就不必和大众在一起。”即使是小寺庙,也有师父、师伯叔、师兄弟及寺中大众,各有各的立场、见解,如果不能忍耐、接受他们的要求,如何能生活在一起?
真正伟大的人,愈能谦卑及受委屈。田中的稻麦越是成熟,穗子俯得越低;想成为伟大的人,也一定要受得起委屈。好比生铁要锻炼成钢,一定得经过烘烤、锤打;受得起委屈,人格自然能升华,受不得委屈,稍不如意就闹情绪,整日活在烦恼之中,人生有什么乐趣可言?况且出家就是要度化众生,拔除众生的痛苦,把欢乐散播给大家,如果自己老是心情不好,需要别人来安慰,如何去解决别人的苦恼呢?所以,出家学菩萨行,要学习把众生的委屈、烦恼背负在自己的身上。
受委屈就是受气,受气愈多愈能健全,受委屈愈多愈能伟大。在受气、受委屈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坚毅、宽容的重要。一个时时需要受呵护、禁不起稍微挫折的人,是永远无法成熟的。所以戒期时,戒师对戒子特别严格:眼睛东张西望就责骂、讲话攀谈就喝打、走路不规矩就惩罚。并不是戒师和戒子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非得如此苛薄对待,而是要训练戒子能受得了委屈,成为一个坚强的出家人。
俗话说:“人伦常在忍中全。”世间的人际关系尚且需要以忍耐来成就,何况要成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更应该以忍耐来庄严自己的德行。如果受不得一点委屈,又傲慢自大,即使受了戒,也不能算是一个健全的出家人。
贡高我慢,不能受委屈,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出家人;有本领忍耐一切的磨难,才是有力量的出家人,就如一艘在狂暴雨中行驶的船只,若能通过巨浪的吹打而不沉没,最终必能到达安全的岸上。因此,要成为一个出家人,首先须去傲慢、受委屈,去除了傲慢,就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教导;受得了委屈,就能温和地克服许多艰难;受得了摧残,才能成器。
二、勤劳务、惜福报
出了家,要把自己奉献给佛教,为大众服务。自古以来,伟大的出家人不是坐着等人来服侍,也不像高官贵族一般差奴遣婢,而是甘心情愿做众生的牛马,为众生奉献生命。
古人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社会上的人士,如果想开展事业,一定要勤劳工作,运用双手、头脑,努力去经营。出家办道,更应该勤劳务,才能有所成就。农民在春天辛勤地播种、插秧、灌溉、除草,秋天来临,就能收到累累的果实。天底下没有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事,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对于社会、国家,尚且要负起一份责任,何况我们佛弟子,抛开了家庭,投入更大的僧团,目的是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大众,怎么可以不勤劳务,而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大自然是多么勤劳,四时如序更替,万物依时荣枯。要成为世间的君子贤人,必须自强不息,努力不懈,身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怎能懒惰不工作呢?出家要学菩萨大道,菩萨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的救拔众生的痛苦,解决众生的烦恼。所以,要成为一位堂堂正正的出家人,必须勤劳务,不劳务就不能与出家法相应。平时我们以为打坐参禅、诵经拜佛,才是修行,其实,搬柴运水、种菜莳谷,一样是修行。从实际工作中,可以庄严我们的道行,使我们得到身心的安然自在,对大众也能尽到一份力量,哪怕是扫地煮饭,如果好好发心去做,也能肯定自己的存在。
从工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真实的意义;从劳动中我们可以品尝到人生真正的快乐;从服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性珍贵的价值。古来的高僧大德,就是在劳务中,把自己融合在佛法与大众里。
譬如大圣佛陀,亲自为弟子缝补衣服,修理门户;百丈禅师树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风格,为中国僧伽留下了楷模,近代的印光大师、太虚大师、守培法师、虚云和尚、弘一法师等,无一不是身体力行,勤劳不息。他们自己扫地、剃头、洗衣,不随意麻烦徒众,终身更不轻易打扰别人。我们的德业有他们崇高吗?我们的修持有他们精进吗?要做好一个出家人,应该学习古今大德们的勤奋工作,以我们的双手、劳力,来庄严自己的国土、道行。
佛陀在世时,阿阇世王以珍奇美物供养提婆达多,佛陀于是告诫弟子们:“芭蕉的心如果饱满,驴子如果怀有身孕,就离死亡不远了;小人如果得到财物供养,离灭亡就很近了。”后来,提婆达多因为骄矜意满,叛教破众,堕入地狱,可见财物危害之大。
我们要体会菩萨的用心,上契历代大德的精神,自己的生活要靠勤劳换取。勤劳的人,永远不会感到贫困;如果勤劳不够,更应爱惜自己的福报,生活所需,当思来处不易。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管,用水很方便,但是也不能浪费,没有节制。依佛法说,我们一天只能用7斤4两水,以此标准来要求现代人,洗脸都不够呢,比起古人我们所浪费的福报实在太多了。虽然水费不高,但是任何东西,都是物力维艰,对于一粥一饭、一羹一菜,要时常想着其来源之不易。
有一首描写农夫耕种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生活所需,无一不是靠着社会大众的分工合作,搬运输送才能获得,我们有什么福德,堪受如此的护持?若不珍惜福报,实在愧对大众。好比在银行存款,只知挥霍,不知储蓄,等到钱都支空了,怎么办?平时不知惜福,等到福报用尽,用什么道粮来资养自己?就如天人福报享尽,还要再来轮回受苦。所以饭前五观想,就是在警惕我们不可浪费福报。
古代的大德高僧,爱惜福报有加。在《高僧传》中记载:高僧们如果不是阅藏看经,绝不轻易燃蜡烛;不是拜佛课诵,绝不随便穿鞋走上佛殿;不是供佛待客,绝不轻易加一样菜。一件衣服,一穿就是一二十年;一袭袈裟,一披就是一生。他们生活力求简单,名利力求淡泊。一条毛巾,用了几十年,破烂不堪,仍然舍不得丢弃;一张床,睡了几十年,吱呀作响,依然睡卧无忧。身为出家人,应自问,能够像他们一样惜福吗?
我年轻时所参学的大丛林,住众、学生有好几百人,但是一星期下来,字纸篓里面,找不到垃圾。现代寺院的垃圾箱,常常一会儿工夫,垃圾就满了。现在的人,需求增加,浪费的物质就多了。
别人常会对我说:“你真有福报!”我觉得不是我有福报,而是惜福报。我的福报从哪里来?你们吃剩的残羹剩饭,我觉得是珍肴美味;我穿着鞋子,爬山作工,一穿几年也不容易坏,因为我训练自己,穿的时候,脚步要放轻,小心爱惜;天气热,我也不吃冰淇淋、可口可乐,因为我不愿把钱花费在这上头。
在最初参学的十年中,我从来不曾看过、听过“水果”,更遑论吃了,现在虽然有水果,也不会特别想吃,因为我没有需要的习惯;对于纸张,我舍不得任意丢弃;平时衣食只求御寒果腹,不求豪奢,更不曾想到要添置屯积,因为没有购买的欲望。我认为身为出家人,要有爱惜福报的美德。
惜福不是悭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浪费财物,不劳烦他人;但是对别人要有供养心。唯有珍惜福报,自我要求严格的人,才会宽容待人。我们应该常常思维:自己有何功何德?从孩提时代,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师长不孜不倦教育我,社会人群源源供给我,国家民族保护我。出家了,受到三宝的加持,常住的摄化,而我们对父母、师长、社会、国家、三宝、常住,能有什么贡献?若还不懂得爱惜福报,发心劳务,那么形虽出家,也永远求不到佛法。
戒律上记载:如果有信徒供养出家人,即使30里路远,也要去应供,否则就是懒惰僧。佛陀的用意是:想吃饭就要多受辛苦,勤劳才能和众生在一起。不知勤劳,不懂惜福,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呢?
三、有热忱、爱佛教
有的人出了家,冷漠不热情,这是很不好的恶习。许多佛教徒最初接触佛教时,常觉得佛教好冷漠,出家人对在家人爱理不理的。虽然出家人要注重威仪,不随便嬉笑,但并不是呆若木鸡,毫无表情,或者冷如冰霜,没有笑容,出家人应该把慈悲、祥和表现出来,使信徒觉得和蔼可亲。
有人说:“出家人不能有感情。”出家人不是不能有感情,而是要净化感情,转化感情,把私情净化成爱众生的大有情,把贪爱物欲的情念,转化成爱护真理的热忱。出家学佛,先学习爱护佛教,学习爱护众生;不爱佛教,不热心卫护佛教,还算得上是佛教徒吗?
《梵网经》说:“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菩萨爱道护教,不遗余力,只要佛教存在,自己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由此可见其爱教之真切。
今日的佛教,最大的弊病,就是自私自利,宗派观念及门户之见过于根深蒂固;人我分际、地域观念,牢不可破。目睹这些现象,能忍心袖手旁观吗?佛教教育不能普及,能不发心奉献吗?佛教慈善事业不能开展,能不发心从事吗?出了家,要拿出青年的热忱,为佛教做一番事业,如同太阳给大地温暖般,无私地爱护我们的佛教。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小人物,救佛教、救众生是大法师的事。”不可以如此妄自菲薄。俗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地,“佛教兴亡,佛子有责”。出了家,就要以佛教为家,以佛法为依归,一般世俗人,尚且爱他们自己的家,如果我们不知道爱自己真理之家,不是比世俗人愚痴吗?佛教是每一个佛弟子的依靠,人人都应该有“护教卫道,舍我其谁”的气势,怎可分人我彼此,推诿责任呢?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把佛教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佛教损失,不如此就不是佛弟子。事实上,唯有佛教兴盛,佛法发扬,佛弟子才能存在。因此,每一个出家人,都应把身口意奉献给佛教。
常听人说:“我已经献身给佛教了。”懂得为佛教奉献一切固然很好,但是更要常常自问:“我现在究竟能献给佛教什么?”过去我们所谓的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现在我们所谓的佛,是有热心、有慧心、有悲心的人。身为佛弟子,要学佛之行,与佛并肩,也要具备热心、慧心、悲心,把自己和佛教合为一体;不能合一时,也要以佛教为第一,我为第二。以佛教的兴衰为自己的存亡,以众生的苦乐为当先的急务。常常自励:我是否有足够的悲心慈悯众生?我是否有无比的热心为佛教努力?佛教的前途我是否关心?佛教的弘扬我积极从事了吗?把爱佛教的热忱激发起来,只要佛教能兴隆,即使以身殉道,也毫不遗憾!这才是身为现代佛弟子应有的本分。
四、发信愿、真修行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如大海,浩瀚无比,唯信能人;佛道如高山,崇高无匹,唯愿能达。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对佛教的信心已经具备了吗?相信教主佛陀拥有完美的人格吗?相信他是宇宙第一大觉完人吗?相信他可以救度我们脱离苦海吗?相信跟随他,人身就不会沉沦吗?对于佛法教理都能信受奉行吗?对佛法的因果业报是否毫无怀疑、至诚恳切地相信呢?是否真的用心探讨佛法、发心弘扬光大呢?是否对僧团贡献出所有力量,并有信愿使它健全呢?有了信愿,一切才能完成。有信愿,好比船只有了动力,能迅速到达目的地。
信愿是趋向佛道的力量。初入佛门要坚定大信心,相信自己所选择的是宇宙无上的真理。对佛法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之后,就要勇往直前,即使是千万人阻挡,也毫不退缩。《大般涅槃经》云:“有信之人则名可治,定得涅槃。”对佛法起大信心,就能依着佛菩萨的教诲,乘着信心的舟筏,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信是一切善根的种子。若对佛法不能深信不疑,对佛法所指导的一切,自然无法接受,如何能获得大自在呢?好比一个病人,对医生充满信心,听从医生的诊断,自然药到病除;如果对医生不相信,不敢服用他所开的药方,病如何能好?所以,学习佛法,信心很重要;要正解信乐大乘经典,并且终生受持读诵。
有了信心,更要发愿。愿力好比时钟上了发条,准时行走;愿心像一股力量,是推动一切的热能。譬如每天拜愿忏悔,无始以来的罪业,就可以借着这股愿心所产生的力量,及虔诚的忏悔心而洗涤干净。所以,发愿很重要。历来诸佛菩萨发下多少恢宏大愿,庄严了无尽的国土,也引度了无边的众生。
发了誓愿,仿佛立下功课表的学生,给自己增加了责任,就会努力完成。对于四弘誓愿,我们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实践了?做到了几分?出家学佛,若想在佛教中植根深厚,就要培养坚定不移的信愿,对佛法深信不动摇,发大愿努力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
慈航法师在汐止办学时,曾担心自己圆寂后,弥勒佛学院的经济来源短缺。于是,发愿圆寂后要肉身不坏,让信徒来瞻仰。如今慈航菩萨的肉身还供奉在汐止,受人礼敬,愿力使他成为万人景仰的高僧。过去以来的诸佛菩萨,无一不是从其愿力中成就的。无愿力一切都是虚浮的,没有信愿,稍遇魔障就退心,即使受戒持戒也会大打折扣。
佛教讲信解行证,对佛法具备大信心,发下大愿力之后,更要确实力行,从教理教义去解证,或从拜佛、禅定、工作及生活中修行,没有实际去修行,即使发了信愿,也是没有作用,好比已上弦的弓箭,若不发射出去,永远无法射中鹄的。
如何真实修行呢?修行并不是容易的事。诗云:“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在佛殿礼佛时,眼睛虽然看到佛像,但是心中真的有佛吗?念佛拜佛,真的与佛同在吗?诵读经典,真的感受到与宇宙的真理合而为一吗?穿衣吃饭,是否怀着感恩的心?行住坐卧,是否时时都有威仪?芸芸众生的苦,犹如切肤之痛,发心济拔吗?无明烦恼时,有痛下决心破除吗?如果肯用心体会,脚踏实地用功夫,才能进入佛法的堂奥。
许多人都能熟记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但是却没有人敢说:“我要度无边众生,我要断无尽烦恼,我要学无量法门,我要成无上佛道。”必须当仁不让,当下承担,才是有信愿、真修行的人。
五、改习气、养威仪
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本性”,依照佛法来说就是习气。受戒持戒容易,但是要改掉习气很困难,所谓“积习难返”,就是这个意思。习气不改,威仪就无法庄严,所以改习气、养威仪,对于一个出家人是很重要的。
有人会认为:“我很好啊!没有恶习呀!”其实,自己身上有没有一些习气,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所谓“习气”,是已经习以为常,而变成自己的一种气质,所以没有自觉性。譬如有的人喜欢嬉笑,就是习气;有的人烟瘾很大,抽烟虽不犯戒,仍然是习气;有的人喜欢嚼槟榔,满地乱吐,吃槟榔虽然不是罪过,只是一种嗜好,但还是恶习。
习气,也是一种爱恋执着。有的人一定要穿某一种质料的衣服,喝什么牌子的牛奶,用什么名牌的物品,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气。有的人睡觉要有固定的床铺,换个地方就睡不着,这也是坏习气。有的人早上不吃饭,只以零食点心果腹,凡此,不好的习气,实在太多了。甚至有些出家人喜欢用花露水,吃人参补药,这更是要不得的恶习。习气不改除,清净的佛法是不能进入心中的。好比装了秽物的器皿,干净的食物如何装入?唯有去除恶习,才能长养威仪、师范人天。
养威仪特别注重“养”这个字,即威仪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别人是帮不上忙的。良师益友等善知识,虽然可以不时从旁纠正提醒,但也无法老是跟在身边,还是得靠自己细心揣摩、用心修养。有人出家好几年,还不时哼唱流行歌曲,这就是坏习气、没有威仪。有的人出了家,不弘法利生,到处攀缘流浪,应酬交际,这也是坏习气、没有威仪。
去除恶劣的习性很难,而保持优良的德性更不简单。例如佛学院的同学,虽然历经三年折棉被、整理内务的严格训练,一旦毕业离开了,很快就故态复萌,脏乱一如从前。三年如此长久,尚且难以保持,何况只是接受短短两三个月的戒期仪规,更容易忘记。因此,不仅在戒期中要整理好内务,小心训练走路,使威仪具足,出了戒场,也要保持行住坐卧的威仪,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则举止言行,自然充满威仪。
古人云“身教重于言教”,威仪比说教更容易度人。在《阿含经》中记载:有不少外道,对佛法毁谤不已,但是看到佛陀的庄严相好,却身不由己地皈依佛门。现在有不少人,也是看到出家人威仪的外表,因仰慕而走入佛门。所谓“身教感人之深,深入其心;言教服人之利,止乎其口”。当信徒看到出家众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殿堂,他们也会自动排队,鱼贯进入大雄宝殿拜佛,这就是一种无言的教化。所以长养威仪,对化导众生是重要的功课,所谓“风行草偃”,出了家要着力于威仪的长养,不可掉以轻心。
有人认为习气只是个人的缺点,与威仪没有什么关系。佛经上记载:见思惑的烦恼容易断除,而习气不容易净涤。有不少罗汉虽然证得果位,但是习气仍然未除。譬如苦行很深的大迦叶尊者,平日严行谨言,不苟欢笑,但是喜极的时候,却会手舞足蹈;《阿弥陀经》里的憍梵波提尊者,不管吃饭与否,嘴巴终日咬嚼,如牛反刍;道行很高的金碧峰禅师,眷恋金钵不舍,贪心执着,差点丧命;也有证果的罗汉,如女人一般,喜欢揽镜自照,这都是因无始以来的习气使然。
习气是趋向无上佛道的绊脚石,作为一个出家人,必须改掉习气,将行住坐卧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仔细揣摩,做得尽善尽美,像佛陀一样,累劫以来修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圆满无缺。
想去除恶习,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不娇宠自己。例如当身体略有不适时,不一定非得打针服药及吃补品,除非身体虚弱,非得靠补品来滋补身体,否则,不要养成进补的习惯。我过去受戒的戒场有好几百人,53天的戒期,虽没有医疗设备,但也没人生病。在我丛林参学的10年当中,物质匮乏,没有医务室,也不曾有人需要看病,人人身体健康,主要是大家心理健康,不养成依赖物质的习惯。所以,如能健全自己的心理,去除习气、长养威仪就不困难了。
六、除嫉妒、宽心量
佛教的出家僧团与社会的各行各业不同,社会上同一种行业叫同行,同行之间,竞争激烈,以打败对方、赢得顾客为目的。佛教不称为同行,称为同道、同修。所谓同道,就是共同走在真理的道路上,好比搭乘在同一条船上,行至江心,如果船上的人有二心,一定会覆舟灭顶。所以,佛教中的同道是亲家而不是冤家,彼此之间应该休戚与共、患难同当。
放眼今日佛教人士,互相友爱慈悲的固然不少,互相仇恨嫉妒的也不在少数。有些佛门中人心态不正常,见不得人好,又幸灾乐祸。自己不做的事业,看到别人积极从事,非但不加以赞叹,还给予恶意的诽谤、指谪,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譬如某人致力于佛学教理研究,就批评此人没有修行;某人专心修行,就批评此人不会办事;某人做事明快,就挑剔此人不够周密。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别人永远是错的。其实,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是嫉妒心在作祟。因为别人的事业显赫,相形之下显示自己的贫乏,自己没有能力办到,也不想积极去做,所以看到别人的成功,由羡慕求不得而变为嫉妒中伤。这种同归于尽的心理,是阻碍佛教进步的因素。
许多人以为阻碍佛教进步的是外教,事实上,最不希望佛教兴盛的反而是我们佛教中人士。例如某人发心为佛教兴办一所大学,去密告阻止的是佛教人士;某人在海外创建佛教道场,接待世界佛教人士,给予攻讦非议的还是佛门中的人。目前的佛教界鼓励者少,毁谤者众;嫉妒使得佛教不能兴盛。过去有人说“中国像一盘散沙”,而佛教也如散沙般不能团结合作,甚至如藩镇割据,各立门户。古德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我们这一代的佛弟子,应该放下成见,去除嫉妒,以随喜的心,来赞叹别人的成就。
作为一个健全的出家人,应该学习古德,宁可说自己不好,也不说别人不好;宁可赞叹别人,也不嫉妒别人。佛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空法界都包融在我们的心中,民胞物与,无所不容,何况是与我们同心协力、有志于佛法大业的同道,有什么不能包容呢?所以,要做好一个出家人,必须把嫉妒去除,把心量放宽,能容纳别人,别人自然也能接纳你。
几十年前,我曾到日本的道场访问,日本人对我说:“你们台湾佛教的宗派虽没有我们日本多,但是你们人派之多,实在令我们望尘莫及。我们日本没有人派,只有宗派,各宗派之间,彼此竞相发展,但互不妨碍。例如你的宗派开创一间医院,我的宗派就兴办一所学校;你的宗派创办杂志,我的宗派就推行丛书、译藏经;你的宗派建设3000多平方米的讲堂,那我就建6000多平方米;你的宗派举行法会,有10万信徒参加,我的宗派就要有20万人参加。所以,我们日本的佛教,只在事业上互相竞争,不在人我上互相破坏。”由外国人口中,让我们客观地看到了中国佛教界的弊病。
中国佛教在隋唐盛世时,各宗派纷立,如百花齐放,众鸟争鸣。各派祖师大德,生于同一时代,如禅宗惠能、律宗道宣、法相玄奘、华严法藏、天台智□,大家为了佛教,在教理上各自专一精研,并不彼此互相破坏,因而形成中国佛教史上的灿烂黄金时代。若想把佛教回复到隋唐时期的光辉蓬勃,首先须把出家人做好,去除嫉妒,放宽心量,坚守本职,赞叹别人。春天的时候,万紫千红,百花芬芳,彼此争妍斗丽,把春天装饰得多么华美!在佛教中,大家愈有成就,愈是佛教兴盛的气象,这是我们佛弟子所共同希望的,应该予以鼓励、赞美,不应嫉妒、排挤;互斥只会灭亡,只有互助才能共存。
七、避讥嫌,远世俗
出家人由于身份特殊,容易引人注目,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避免不必要的讥嫌。过去,有一次我搭乘火车到台北,在车上用便当,因为便当内的菜非常像肉,于是退还给服务人员。有人说:“我们又不是吃肉,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时素料食物并不普及,很容易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出家人也吃荤。
此外,尽量避免到一些非素食的小吃店用餐,虽然我们不吃鱼肉,但是踏入这种场合,总是易惹人讥嫌,让一些尚未亲近佛法的世俗人,对佛教产生误解。古人云“君子远庖厨”,何况是出家人,更应该远离这些讥嫌。有时看到一些出家人也出入市场买鱼蛋,虽然是买来喂猫狗,但是别人会批评:“出家人也贪图刍豢甘旨”,由于很难对所有的人一一解释,所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不要招惹讥嫌。
出家人最忌让人议及男女的是非,譬如一个男众、一个女众,单独在一起,有说有笑,虽然是谈论佛法,但看在别人眼里,很容易引起误会。出家人对于这种讥嫌要尽量避免,男女众不可单独在一起。有时候看到一些年轻的出家僧尼,到电影院看电影,虽然看的是教育片,总是会招人侧目。有时在寺里看电视,让信徒看到了,以为法师没有拜佛诵经,不离娱乐,纵然只是看一会儿,也容易引人误会。
作为一个出家人,要时时记住自己是个舍弃世俗享乐,追求佛道的人,不能失去自己应有的身份,使佛教蒙羞。譬如有的人回俗家,或者到信徒家,看到小孩子很可爱,抱抱逗逗,别人会认为你心中还眷于情爱。因此,出家人不可以抱小孩,更不可涉足娱乐场所。
出家人要有为教争光的荣誉感,要为教争光就应避嫌,要避开讥嫌,就应有舍离世俗的心。平时常住在寺院里,不轻易涉足世俗之地;与信徒保持距离,引度他们到寺院来亲近佛法,即使是很拥护你的信徒,也不轻易拜访;不随意到百货公司,少上街买东西。总之,少出门,远离喧哗尘嚣,将身心安住在道场。
尤其刚出家不久的人,道心尚不够深厚,不可以在人口众多处居住,必须住在山林、僧团及可学处,等到植根厚实,才经得起考验。有的人,人虽在僧团,心却在世俗,不像个出家人。所谓出家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够远离世俗之家,连这点都做不到,遑论出三界之家。现在,佛学院的学生往来信件比老师多,一个住众的电话比住持频仍,这样与世俗太接近并不好,不但易惹来讥嫌,甚至会退失道心。佛弟子迦留陀夷喜欢流连于世俗,引来不少讥嫌,甚至差点吓死善施的孕妇。佛陀因此制定过午不食的戒律,并且训示弟子,不可以太接近世俗,因为世俗的声色犬马,容易使人退失初心。
有些出家人,已割爱辞亲,远离父母了,却还认干爸爸、干妈妈及干兄弟姐妹,不知道是什么心理?作为出家人,宁可孤独,也不与世俗人结亲攀故、本末颠倒。既然出家受戒,就要守得住清净、寂寞、孤独,不能安于孤独、远离世俗,身心就无法安住在佛法之中,形虽出家,又有什么法乐可言呢?
八、勤学习、为度众
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众生有各种不同的根器,因此度众也要有种种的方便。有的人以为出了家,只要诵经拜佛修行就可以了,不必学习技能。菩萨有无量的方便,如果不多加学习,是无法度众的。
如果懂得医理,行医就是度众的方便;教书、办教育,这也是度众的方便;会唱诵敲法器,可以透过梵呗、音乐与信徒取得共鸣;善于烹饪,煮一桌好吃的素菜,可以和信徒结善缘;字写得好,可写佛教偈子送人,也是度众的方便法门,如弘一大师时常写字送人,深得信徒敬爱。会种花种树,将花草送给信徒,怡养身心、陶冶性情,花树也能变成度众的方便;会写文章,著书立说,文字就成为与信徒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因此,学习得越多,在佛教中度众就越方便。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学问永无止境,要不断吸收新知识,化为种种的方便。譬如现在全世界各佛教间,彼此交流频繁,如果懂得英语、日语,语言就成为佛教发挥力量的方便;懂得建筑工程、水电设施,就能帮助道场的兴建。所以,学习愈勤,懂得愈多,就能为佛教付出更大的力量,度化更多的人。
出了家,不要急着出风头。当住持、当家没有什么了不起;做师父收徒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年轻有志的出家人,受了戒之后,要努力充实自己,把自己安住在一个地方,好好学习各种度众的方便。年龄大的人,可以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念佛修行。总之,不是在智慧、知识及学问上用功夫,就要在修行上去着力。
做一个好的出家人,不是受了戒就算了,没有经过十年八载的磨炼,不容易把道学好。出家度众,任重而道远,好比出远门,如果不事先把资粮准备好,一定无法到达目的地。青年僧伽们如果不趁年轻的时候,好好积蓄道粮,为将来弘法利生作准备,如何担负如来家业?
佛教今日之所以不能有更大的发展,就是出家人太急于表现,不能养深积厚、长期规划地磨炼自己;犹如幼苗尚未长成,就急于砍伐使用,当然不能植林,更无法冀望有蓊郁的丛林了。美国发展太空探测,也是经过多年的计划、多次的试验,才有今日的成功。度众,是重大的任务,怎么可以不养深积厚、勤奋去学习各种方便呢?
九、应节俭、要知足
一般人只知道对于金钱要节俭、物质要节俭,却不知道节俭尚有其他意义。作为一个出家人,自然在金钱物质方面必须节俭,即使身无分文、身无长物也不要紧。此外,对于感情、时间也同样要节俭。
既然出了家,就不可以浪费感情,乱用感情,更不可自作多情。众生最大的愚痴就是多情。一旦被感情所牵系,就无法脱离生死苦海。感情太多,好比泛滥的河流,会造成灾害。对感情不能淡薄一分,道念就不能增长一分。所以想学道,就要学习淡情。道家尚且说“太上忘情”,更何况我们佛教!
佛弟子应以“把感情净化为慈悲”的态度来面对感情。感情是个人主观的好恶,是自私的;慈悲是完全为大众着想,是无私的。所以,世界上慈悲越多,人类就越和平幸福;感情越少,纷争就愈消弭不生。身为一个出家人,首先要淡化感情,去除私情,发挥佛教大慈悲的精神,三根普被,行化济众。
除了要节俭感情,更要节俭时间。时间就是生命,不爱惜时间,就是不爱惜生命。古人尚且珍惜寸阴,我们怎能不把握时间,好好修行办道呢?
一般人通常有凡事喜欢拖延的毛病。比如修行,我今年很忙,等明年再来修行;办佛事,今天事情太多不办,明天再办。什么事情都推拖到明天、明年,像这样不知道爱惜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人的生命短暂如朝露,今天脱鞋上床,谁能保证明日能再穿上这双鞋呢?今天是最实在的,明天只是个永远无法把握的虚幻日子。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一种观念: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赶快,为善唯恐不及,所谓“今日事,今日毕”。普贤警众偈中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要时时想着:“我只有今天!”善加节俭时间,利用时间修行办道,才是懂得生命意义的人。
想节俭时间、节俭感情,须先从节俭金钱物质开始。出家人即使没有钱也不会妄求,金钱对于求道者,不但没有帮助,有时甚至是障道的因缘。过去有人上佛光山来随我出家,想把他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也一起带过来。我对他说:“你不能出家,因为你的东西太多了。”
“我自己不用,给常住大众使用。”
自己不要,献给常住,那也不行。因为当你看到有人在吃棒冰时,马上起心动念“那是从我的电冰箱里拿出来的”;听到电视机的声音,立刻便想“那是我的电视机”。像这样心中天天挂碍着电冰箱、电视机,怎么还有心思修道呢?
佛光山有位徒众,家人因为他出家了,想送他一栋房子,让他好好修行。我听了,加以劝阻,因为他的父母若这样做,这个弟子将做不好出家人。譬如,我稍微教训他两句,他会说:“我受不了啦!我要回去住自己的楼房。”我责骂他两句,他会说:“有什么了不起,我身边有的是钱,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于是另谋他处,半途而废。所以,出家人的东西越少越好,没有了世俗的东西,佛法才能长养起来。出家人对于财物不但要能节俭,最好是没有,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断绝世俗上一切可能的因缘,自然能在佛法中安住身心。
如果福德因缘很好,东西富足,也要广结善缘,布施与人。不要储蓄,储蓄多,对于一个出家人是很危险的,出家人应该是“财贫道不贫”。
出家人平时生活要知足;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狱也好比天堂,无一不是善处;不知足的人,就算睡在天堂也好比地狱,一无是处。古人云“知足常乐”,知足的人,即使穷无立锥之地,因对物质没有丝毫攀缘希求的心,自然不觉得缺乏。梦窗禅师说:“知足第一富。”要做一个富贵的人,先要养成知足的观念。
数十年来,世界一直存在能源缺乏的危机。最主要的能源为石油,没有石油,汽车不能行走,工厂不能作业,一切只好停顿,所以,世界不能没有能源。但是,真正的能源在哪里?就在人的心里。
佛教说:“万源归一心。”心是一切的泉源,心有无限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恐慌的时候。如果能知足,不假外求,返求诸己,我们会发现:这颗心可以成佛作祖,这颗心可以拥有三千大千世界。宇宙星辰为我们而闪亮,奇花异卉为我们而开放,我们是天下最富有的人,除了此心,还有什么值得去攀求的呢?我们心中的东西那么多,不知道珍惜、探掘,还有什么比这更颠倒的呢?因此,作为一个出家人,除了要节俭,更要知足。
十、有自制、不放逸
出家后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制的力量。面对金钱的诱惑,没有自制力,很容易被买动;美色当前,没有自制力,很容易被迷惑;冤家仇敌碰头,没有自制力,瞋恨一起,就火烧功德林。有不少出家人,只因别人随便讲一句话,就火冒三丈;随便一点困苦折磨,就茶饭不吃,不理睬人,时时被情绪所左右着。出家本来是要度众,解决众生的烦恼,自己却动辄眼泪鼻涕不断,愁容满面,自己都没有力量度化自己,哪里还有力量去化导别人?
作为一个出家人,应该在心中时常想起:“我何许人也?我是大圣佛陀的弟子,我是人天导师,怎么可以儿女情长,不能自制呢?”一个出家人,如果一切都要仰赖师长教导,时时需要朋友安慰,凡事要求别人帮忙,何年何月才能长大呢?已受具足大戒,成为人天师范,应该能自制自强,并担负众生的困苦。
出家人应该在思想上、精神上、意志上去冶炼自己,使自己迅速地成长、坚强,培养自我克制的能力,去除过去的陋习。过去轻浮、浪漫,由于现在已是受过具足大戒的比丘、比丘尼,要知道检束自己的浪漫轻浮;过去嬉笑、贪玩,而今已是住持大法的沙门释子,不能再如此嬉戏;过去没有定力,七情六欲形诸于外,今后身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要加以克制自己。时时想着自己的身份不同往昔,以坚定的自制力量,时时摄持自己的六根。
能够控制自己的人,就能不放逸。儒家有“君子不欺暗室”、“不愧屋漏”之说,这种慎独的态度,即是有自制不放逸。能够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时时不放逸,即使温香软玉抱满怀,也不会怦然心动;纵然黄金美屋,双手奉献给你,也不会生起贪念。只要一想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君子之过如明月,人人皆见,还敢觊觎妄想吗?儒家尚且如此小心翼翼,佛道又怎能不更谨慎自己,时刻做到不放逸吗?学佛道上,不必假外力的牵制,直接观照诸法无自性,自然不会放纵自己的情欲;了知因果轮回的道理,自然能不放逸,而时时精进。
如何才能不放逸?就是一切言行都光明磊落,可以公之于众。有的人讲话窃窃私语,怕别人听到,一定是此人有不可告人之事,这就是放逸不自制。书信日记怕人阅览,一定是此人有什么隐私,这就是放逸不自制。做事怕人知道,行住坐卧神秘莫测,一定是此人行为不正,这也是放逸不自制。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出家人,应该凡事光明正大。孟子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把一切的秘密去除,做到“书无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无一事不可对人言谈,如此就是自我控制不放逸。
十一、不争论、无怨恨
一般人所以有争执,是因为我执未除。出了家的人,如果“我执”很强,必然很容易引起争论。譬如有人指责你做错事,于是气愤填膺,回答说“我没有做”、“我没有说”、“我不服气”、“你如此冤枉我,我要和你拼命!”仇恨心如此重,是一个好的出家人吗?你骂我,我恨你,彼此怒目相向,动辄拔刀相对,这样还算是修道者吗?出家学佛,要学佛菩萨的行径;佛菩萨即使受到侮辱,也能以甚深忍辱波罗蜜,坚忍不动怒。
佛陀成道后,外道为了破坏佛陀,把女子装扮成孕妇以诬蔑佛陀,但佛陀并不愠怒,也不加争辩,谎言后来不攻自破。佛菩萨对众生加诸身上的侮辱,总是以慈悲怜悯来接受。众生以诽谤诬赖为乐,菩萨就以慈心布施他们;真理最后自然不辩自明。所以,作一个出家人,要学习放弃执着,不坚持己见,即使受到诽谤,也不反击;受得了摧残,才能成为法器。
有不少出家人,我执虽容易去除,但是学佛之后,又多了一重法执,而且,学佛愈久,法执更是根深蒂固。譬如你和他讨论问题,他就说“我以为如何……”“我听人说,这个道理应该是这样的……”“经上记载……”,一切一成不变,不能圆融变通。
再如各宗各派之间的仪规、走路行进的样子,可以争论很久;拜佛礼忏的仪式,可以争议不息。各宗各派,扬己贬他,门户宗派森立,格格不入。在印度于是有部派佛教之歧异,在中国则有十大宗之纷立。宗派的别立形成,固然有利于对佛教教理作一派深入的阐扬,但是,对于整个佛教的综合统一,未尝不是一种阻碍。趋而末流者,今日佛教界人士,彼此之间狭隘的地域、门派的争论,乃至利害争斗,成为佛教兴隆团结的致命伤。
言谈行事能远离争论,才是一个出家人。若有人好议人非,则远离此人,如畏鬼神;某地好武斗狠,远离此地,如弃火宅。没有争论的人,没有争端的地方,才有佛道。
佛光山1977年的传戒,创下模范戒期的诸多记录,我个人以为这些都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一项记录我觉得难能可贵,就是戒场中没有争论。譬如三师之间和气相处,没有争论;总开堂和引礼师之间,如仪教导戒子,没有争论;整个戒坛,一团和气。戒场的庄严与否,从有无争论就可以看得出来。
要做好一个出家人,不论别人待我们如何苛薄狠毒,转头即忘此人的缺点,不能耿耿于怀,把别人的不好,一直记放在心中;心量如此小,如何负荷佛法大业呢?心中污秽如此多,如何进入清净之道呢?所以,一个出家人,应该无隔宿之仇,不怨恨、不争论、脸上无瞋、口中无瞋、心里无瞋,能够如此,离佛道就不远了。
十二、淡亲情、求内证
出家人割爱辞亲,为的就是要求得佛道。古人想要光耀门楣,声播海内,总会离乡背井,求取功名;现代学人,想要学有所成,得负笈他乡。出家人要证得佛果,一定要离开家庭,到各道场去参学,或是住在山林茅蓬里潜修。因此,作为一个出家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够舍离眷属,淡化亲情。
有些出家人已经出家了,还是常常回到俗家。哥哥结婚,回去一趟;妹妹出嫁,回去一趟;叔叔的儿子满月,伯伯做生日,也要回去。亲情如此浓,如何有心求道?
出家人对亲情的表达不是以回家与否,来博得家人的欢欣。《礼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儒家认为:生时赚钱奉养父母,甘旨承欢无缺;死时慎终追远,结庐三年,极尽哀伤,只是小孝;必须光大门庭,名闻宇内,荣及父母,才算是大孝。但是这对佛教而言,仍然只是中孝,出家人要尽的大孝是:自己证道,了生脱死,并拔济父母出于三途轮回的痛苦。佛陀的母亲,因佛陀证得正等正觉,而得生忉利天。我们也应好好修行,修得正道,使父母也因此而得度。
我在出家受戒后的最初30几年,一共只回俗家3次。我的俗家,离我出家的常住非常近,吃过早饭后回去,于午饭前赶回寺院都还来得及。但即使是这么短的路程,我也不轻易回去。在我青年参学时期,我当了6年的行堂,从来不曾因出门回家而不和大众过堂,并不是我没有亲情观念,而是我要把身心安住在寺院,好好参学。
从我出家以来,我很少见到我母亲,离开大陆之后,更是关山阻隔,音讯沓渺。后来我从朋友口中,终于间接听到我远在大陆的母亲捎来一句话:“30多年来一直不知道你的存亡,也不知道你在台湾。阿弥陀佛,现在知道你还活着,好好地做一个出家人,我至少可以再活10年。”当时,我的母亲已是耄耋之龄,当她知道我还安住在佛教中,使得她有信心再活10年,她如此欢喜,我也很欣慰。作为一个出家人,表现孝行,不一定要经常回家,把出家人做好,才是真正的孝顺。我虽然不常回家,但是我的亲族都认为:我最孝顺,因为我做到了一个出家人应有的本分。
一个出家人,若不能忍耐孤单寂寞、远离世俗,名虽出家,实际不是出家。出家贵在能求内证,而求内证的功夫,是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寂天寞地的磨炼;经过这种大死一番的实证之后,外界的斗换星移,再也动摇不了我们。所以,内心有所证悟很重要,好比种植树木,扎根坚固,自然能抵抗风暴。
有的人出了家又还俗,这是因为心里没有丝毫的证悟,不能体会佛法的妙乐,自然无法安心于佛道。如果对修行曾经努力用功,内心有所证悟,杀了头也不会背叛佛教的。因此,一个出家人要从佛法中求证身心的安止。
过去我在戒场中,受到百般的折磨,这些对我日后有着极大的帮助。我初到台湾,生活困顿,吃饭没有着落,有很多人帮我介绍工作,有人推荐我去当记者、编辑、电台广播员,但是戒期中所给予我的折磨,使我有力量把出家人做好,因为辛辛苦苦求得的具足大戒,怎么可以轻易舍弃?世间的一切都不值得珍贵,只有袈裟披肩才是最难得的。
几十年来,我所受的苦难、逼迫、排挤、伤害,一言难尽;但是我不曾动念想离开佛教,因为我从佛法中所体验到的法乐,使我对一切的痛苦,甘之如饴。出了家,应时时摄受自己的身心,如制伏失辔野马,时时不忘自己是大圣佛陀的弟子,要与佛教共患难,尽到佛弟子上弘下化的任务,才不愧是一个出家人。
1977年12月讲于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