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白话美文的典范”
——朱自清和他的作品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原籍实为浙江绍兴)。朱自清幼年即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学习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等同事一起论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遇害。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仅五十岁。
朱自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文学创作一直是他从未中断过的事业,他一生著有二十多部书,近两百万字,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朱自清的散文作品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秀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同时也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本套丛书的选编过程中,编者依照通行权威版本进行了认真的审校。由于年代的关系,作者在行文中的很多用法带有汉语由古文向白话文转变的痕迹。例如“底”和“的”的通用,“那”和“哪”的通用等等。为了尊重原著者、保持原作原貌,编者并未对这些表述进行改动,希望以此保留当时的时代痕迹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