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夏代的城市文明

夏代都城遗址斟是1959年在河南北部的二里头村发现的。经过数十年的发掘与考古认证,中国考古学界公认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而二里头遗址就是夏代都城斟。我们这里仍用考古地名“二里头”称之。从图4.2可看出,它位于伊、洛两河的河谷平原之上,距伊水6千米,偃师6千米,洛阳17千米,至今仍未发现城墙,但宫城的墙已被发现。虽然未见城墙,城内的主要建筑群和功能区似乎是按照规划而建成的(图4.4)。目前在其中心区已发掘出约50间建在夯土台阶上的大型房屋。这些宫殿或宗庙式建筑的面积很大,从6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不等。它们大抵属于这个约7.5万平方米的中心宫殿区的主体,其中最主要的建筑F1和F2的功能和体制已弄得较为清晰。因此可以认为,二里头开创了日后宫城的体制。

图4.4 二里头遗址

在宫殿(或宫殿宗庙,图4.5a)区的北和东面,有较集中的陶窑和骨制品作坊,南面则是片大型的铜作坊。

图4.5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F1 复原总体鸟瞰图

从地理位置和功能上看,宫殿区是都城的核心,其最重要的两大建筑很可能是这个新型国家的权力象征,即F1可能是大殿,F2是宗庙。这两个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二里头的国都性质和功能,也从侧面显示夏代王权的性质:礼乐制和政治的结合,祖先崇拜和祭祀天地成为世俗王权的法理和实践基础。

F1(图4.5)被考古学家命名为“一号宫殿”,约建于二里头Ⅲ期的夏极盛时期。它的平面近方形,夯土台基面积为9583平方米,由宫墙和回廊环绕。主殿前为一大型广场。在复原图中(图4.5a)可见主殿为木结构,坐北朝南,按明显的中轴线布局,一如《考工记》的规定。这个庞大殿宇宽八间,深三间,其朝堂、旁室、夹室和后室体制一如大地湾的大殿(图2.2)。主门(南门)是个有八门道、附有门楼的精致建筑。其中庭,即露天广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

F2和F1建于同一时期,被称为“二号宫殿”,似乎是个宗庙。它位于“一号宫殿”的东北约150米,面积约4200平方米。主建筑大庙位于1070平方米的夯土台基上。整组建筑亦包括一个大回廊和前庭,并且坐北向南,以南门为主门(图4.6)。在大庙和北墙间发现了一个大墓,但可能已被盗,空无一物。然依北墙而立的配套建筑中发现了不少兽殉和人殉祭坑。中国学者认为F2可能是国都之宗庙,其内的祭祀活动可能涉及数千的参与者。2005年,在F2的下面发现了建于二里头Ⅱ期(即夏初)的大宫殿和贵族墓地。其中一个大墓出土了一件放在死者身上的龙形饰物,长70厘米,由2000件精细磨成的绿松石串成。有人认为这是王者死后的护身符,我们或可理解为龙袍的前身。无论如何,这些新发现更加证明了F2的宗庙性质。

图4.6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F1 复原平面图

中国古籍记述了古代帝王宫城按礼制定下的“前朝后寝”的规划原则。皇帝去世后,他的宗庙亦按同一原则安排:大(祀)庙在前,陵墓在后。F2为我们印证了在二里头时代,这一以礼制为原则的宫殿、宗庙的布局已随王权的到来而成形,并开创了商周的体制。自二里头开始,国君的大朝和他在宗庙的祭祀建筑已在国都的核心区并列,成为他经常的活动中心。这种安排只在春秋“礼崩乐坏”之后才被打破。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对夏代国都的城市文明和结构总结出如下四点:

 

1.国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2.初期国都是国家的核心,体现了强烈的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特色;

3.宫殿和宗庙是王权的最高体现;

4.礼乐是宫殿和宗庙这些主要建筑背后的布局和空间设计的指导思想。

 

遗址内厚厚的铜渣、熔炉遗存、陶范、石范、木炭和小件铜器等说明了这里存在过一个大型的铸铜区。它的庞大规模以及就近宫殿区的位置引人关注。此外,出土的陶范包括了工具、兵器和礼器的外范,其中不少是用来铸造一些造型奇特或大型的铜器。由此可知,这里曾经冶铸过器形复杂、超大型的王室专用青铜器,而它们的最终产品至今未见出土(苏湲,2006)。有没有可能这就是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礼器?这些青铜铸造工场的遗物的年代约在二里头Ⅱ期至二里头Ⅲ期,这正是夏的第三个君主建都斟直至夏衰亡的时段。我们因而推论,青铜铸造区是为王室服务的,它与国都的行政和宗教功能关系密切,为其提供所需的贵重器物。这个青铜铸造区亦从另一角度显示出夏代的青铜业已存在复杂的空间分工和管理体系,是中国成熟国家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