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专业本科和硕士教学如何使用《指南》

如果说博士生以上的,都可定义为以上所言之专业研究人员,那么,对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的学科知识传播,则属于入门教学。

当下国内学术价值观、学科观及教育观尚存在大量问题,人类学教学、科研的层级区分尚未建立。国内高等院校只有人类学硕士、博士专业教学点,综合大学有人类学本科教学点者属于极少数。在这个情况下,博士生与硕士生培养方案在层次上广泛存在相互混淆的问题;从本科生教学到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存在着对于教材期待过高的心态。吊诡的是,人类学专业本科和硕士教学,本应属于入门性质,但在许多高校中,除了有“一本教材打天下”的误解,还广泛存在不加区分地要求学生从事所谓“原创研究”的倾向。种种混淆致使国内人类学专业的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对于该学科的重要原著阅读不足。

如果说,对于专业研究人员而言,按学术史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来整体把握《指南》所列的原著是重要的,那么,对于人类学专业本科到硕士层次的师生而言,重要的则是,要清晰地对原著进行文本类型和研究内涵的区分。

在我们看来,《指南》所列原著,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民族志类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48

《安达曼岛人》(1922)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58

《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玛格丽特·米德 著107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1937)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135

《努尔人》(1940)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159

《上缅甸诸政治体制》(1954)埃德蒙·利奇 著214

《东非酋长》(1956)奥德丽·艾·理查兹 著256

《嫉妒的制陶女》(1978)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378

《南美洲的魔鬼与商品拜物教》(1980)迈克·陶西格 著390

《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1981)马歇尔·萨林斯 著404

《尼加拉》(1982)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413

《从祝福到暴力》(1986)莫里斯·布洛克 著484

《形成中的宇宙观》(1987)弗雷德里克·巴斯 著504

《礼物的性别》(1988)玛丽琳·斯特雷森 著536

2.比较或综合研究基础上的理论著作类

《巫术的一般理论》(1902)马塞尔·莫斯 著3

《土著如何思考》(1910)吕西安·列维—布留尔 著14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爱弥尔·涂尔干 著22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19)马歇尔·葛兰言 著36

《礼物》(1925)马塞尔·莫斯 著75

《两性社会学》(1927)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86

《文化模式》(1934)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124

《大转型》(1944)卡尔·波兰尼 著165

《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5)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180

《文化的科学》(1949)莱斯利·怀特 著195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207

《原始人的法》(1954)亚当森·霍贝尔 著226

《结构人类学》(1958,1973)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274

《社会人类学》(1962)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282

《野性的思维》(1962)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290

《部落社会的政治、法律与仪式》(1965)马克斯·格拉克曼 著301

《等级人》(1966)路易·杜蒙 著312

《洁净与危险》(1966)玛丽·道格拉斯 著320

《号角即将吹响》(1968)彼得·沃斯利 著331

《仪式过程》(1969)维克多·特纳 著342

《自然象征》(1970)玛丽·道格拉斯 著352

《文化的解释》(1973)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358

《文化与实践理性》(1976)马歇尔·萨林斯 著369

《想象的共同体》(198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著432

《地方性知识》(1983)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440

《论个体主义》(1983)路易·杜蒙 著458

《亲属制度研究批判》(1984)大卫·施奈德 著465

《物的社会生命》(1986)阿尔君·阿帕杜莱 主编471

《制度如何思考》(1986)玛丽·道格拉斯 著497

《人民的传说,国家的神话》(1988)布鲁斯·卡培法勒 著525

《礼物的性别》(1988)玛丽琳·斯特雷森 著536

《恶的人类学》(1989)大卫·帕金 主编566

《穿越时间的文化》(1990)大贯惠美子 主编573

《甜蜜的悲哀》(1996)马歇尔·萨林斯 著600

3.地区人文关系类

《人与文化》(1923)克拉克·威斯勒 著65

《人类史》(1931)格拉弗顿·埃利奥特·史密斯 著115

《文化树》(1955)拉尔夫·林顿 著236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1982)埃里克·沃尔夫 著422

4.学术史类

《时间与他者》(1983)约翰内斯·费边 著448

《论个体主义》(1983)路易·杜蒙 著458

《作品与生活》(1988)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546

《殖民情景》(1991)乔治·斯托金 主编586

5.人类学大家随笔或札记类

《文化论》(1940)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153

《自由与文明》(1947)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187

《忧郁的热带》(1955)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246

 

对于本科和硕士阶段教学而言,可以有如下几种可行的阅读方案:

方案一(预期目的是基本把握人类学的研究方式与思想风格)

第一步:从第1类中选择一部至三部民族志,特别是20世纪前半期的经典民族志;

第二步:从第5类中选择一部人类学大家的随笔或札记。

方案二(预期目的是基本把握人类学的理论研究方法)

第一步:同上;

第二步:从第2类中选择一部至三部比较或综合研究之作。

方案三(预期目的是培养专题研究的能力)

第一步:从第2类中选择与个别专题研究(如宗教、仪式、象征)相关的著作,对不同观点和解释方式进行比较;

第二步:从第1类中选择一部相关的专题研究民族志。

方案四(预期目的是把握人类学的学术思想史脉络)

第一步:从第4类中选择有关著作;

第二步:比较民族志类、比较或综合研究类、人文关系研究类,认识这三类原著分别与英国、法国、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思考其相互渗透和对话的过程中出现的区分。

民族志、比较或综合、地区人文关系、学术史、随笔或札记,研究和论述方式也各有不同,这五类还可以有许多其他方式的组合,通过个性组合,可以培养出对不同学术论题的兴趣和基本思考、研究素质。对于不同方式的组合可能性的认识,无论是对本科、硕士阶段教学,还是对专业研究人员,都是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