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乌江吟
在赶往学校的路上,要穿过两条浩荡的大江,一条是闽江,一条是乌龙江。我的家,就住在闽江江畔。每当无事的时候,我会默默地走到江边,一边散步,一边看江。
梅雨季的天候总是灰色而潮湿的。前天夜晚大雨过后,江水已经暴涨上来,灰暗、浑浊。宽阔、浩荡的江水挤过洪山桥,不急不缓地流向下游。江面漂着很多杂物,有树木的残枝断叶,有破碎的渔网,有摔碎的木板和泡沫块,想必是在上游近山的地方发生了一起小型的山洪。这些杂物无声无息地漂游着,一直漂到江亭对面的漩流处,聚拢在漩涡里盘旋。江亭下面是一个船坞,几只乌篷船常年停靠在那里,船的外围通常是一长串鱼挂,一个个浮球把网牵引到很远的地方。船家们吃住都在船上,我们经常碰面,有的时候,他们就会手里捧着一碗汤面,一边吃,一边和岸边上的人搭讪,吃过后,就在江水中洗一下碗筷。船坞的下游不远处有一趟长长的石板台阶,石阶把高高的堤岸和江水连接起来,女人们就在石阶探进江水的大块石板上不停地洗涤着衣物。我也会经常沿着石阶走下去,坐在石板上歇歇脚。我很佩服这些妇女的耐寒能力,秋冬天的闽江水水寒刺骨,她们穿着长筒胶皮水靴站在水里干活,一干就是一个上午,不声不哼,劳作的时光就像那默默流淌的江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流走了。
有的钓客常来这里垂钓。在往上游去的岸边,政府修了一处木板铺就的望江台,他们就扶着望江台的木头围栏,向江里抛出鱼钩,然后就一边看江,一边默默等待。我也会和他们一起等待,一起看江。我们从不交谈,就是一起默默地看着缓缓而行的江水,仿佛在一起看一场无声的电影,那里面,有永远看不完的故事。
有几次,我走得很远、很远,甚至走到了洪山桥的桥头,为的是去看一场祭祀。老百姓在洪山桥头的桥梁下面,依据桥墩的走势建了一座庙,供奉着“洪山君”。搞祭祀活动的时候,时间通常很长。先是人偶跳舞,跳舞的演员穿着古代的衣服,扮成仙人和仙女,小孩子演员站在大人演员的肩头,按照唱戏班子的唱曲舞动手中刷了银粉的木头刀枪,远处看,就像神兵天将一样。这舞蹈要跳好几个小时。然后是放鞭炮,“大地红”的爆碎铺满了场院。接下来,就是我最倾心的流水席了。在桥墩左侧,洪山君的前面,是个很大的露天厨房,女人们早就搭好了灶台和炊具。福州流水席的主菜是蒸海鲜,新鲜的海虾、海蟹、各种贝类,都一并放在蒸笼里面蒸熟,基本没有炒锅。一盘盘蒸食流水般送上木板搭成的席面,引发食客的欢喜。尤其是清蒸鲍鱼,被妇女们用很大的盆盛起,整盆整盆地端上宴席,那真让人赞叹。在流水席上吃饭的人就像走进食堂打饭一样,一拨人吃完,过一会,又来了一拨人,看样子都是这附近的老乡。大家偶尔少喝一点酒,吃过蒸菜,就离开了。
我想,也许生活在江边的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的生活祈福,求得平安。我是外乡人,没人认得我,也不会有人来邀请我去吃奉献给洪山君的流水宴席,但是,我也在心里面和他们一起祈祷:那些具有神奇伟力的神灵们啊,请你们保佑我们,保佑这桥,保佑这浩荡的江水,保佑我们这些生活在江畔的生灵,保佑平安,保佑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