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不止旅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常常想什么是史诗?什么是旅行?

我理解的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例,宏大、优美,而又富有韵律,就像《格萨尔王》,传唱数千年,纵横几万里。


我认为的旅行,是一场人生的修行,为了找到自己、面对自己,向世界更远的远方、向内心更深的深处出发。总有一天,会在旅行中遇见那个最想成为的自己。


去了西藏十六次,行程加起来也有几万里,我想我以后还会不断地去,我希望我的旅行也会成为一段史诗。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游览布达拉宫时,那种虔诚的膜拜和轻微的心慌,进宫的坡道迂回曲折,我站在白色台阶上听着导游介绍这座宫殿的历史,说它是松赞干布所建,曾经是吐蕃王朝的象征,后来成了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我当时颇为好奇地问,那它怎么会从一个王宫变成了佛门居所了呢?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导游是个小姑娘,含糊其辞的一番解说,让我听得一头雾水,于是回来便开始查阅资料,从此对西藏历史的痴迷便一发而不可收。

西藏时光

如寂静之水

缀满金线的波纹

我们去那里一无所有

却发现所有都在那里等候

西藏历史是一部万水千山般恢弘壮阔的史诗,展现这些宏大的场面,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可是这很难,因为西藏太神奇,它的历史太久远,其间夹杂着大量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很多史料又缺乏考据和原始记录,让人读来云山雾罩。所以,我常想我是不是能写一部轻松有趣、又美景无限的西藏书呢?


于是,我从远古的雪域高原写起,对照汉族的历史脉络,大略写了西藏在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间的重要事件,从现时现地的景点写起,引出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再到内心深处的感触。其实这本书,看似写风景,其实是在写历史,看似写历史,其实是在写心路。


其实对于西藏历史,我不想去深究,也无力去寻求,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厚重和璀璨。也许我的优势,就在于我有着审视那段历史的足够距离。就像看一幅油画,太近了,看到的只是一笔一笔的色块。只有退到一定距离,它的整体、它的纵深、它的光线,它所展现的全部意境,才能真正看得清楚。


所以,在万年的时光中,我使用大纵深、大幅度调动视角的方式,从时间流动的方向来看西藏的美景。在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点上,抽离出有代表性的景点,嵌入众多历史人物命运,以多条线索纵横穿插比对,力图让读者触摸到、感觉到那幅广阔雄浑的历史画卷,而不会因为距离太远而产生疏离和隔阂,从而能够真正喜欢上西藏。

如果读者从《遥远的格桑花》这本书中感觉到的是一条蜿蜒流淌、清澈平缓的美丽小溪,可以在安静的角落一个人欣赏,那么这本《西藏,不止旅行》就是一条河山带砺、气势磅礴的大江大河,需要仗剑击节、边行边读。


我在书中描绘了很多旅游景点,许多历史片段、各色历史人物,在写的时候,我经常会产生一种“神游”的感觉,似乎正飘随在他们上空,看着那些美景春花冬雪,看着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登台散场。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这可能就是我的宿命。但是,真正的历史,也许永远无法再现,就像那些美景,我说得再好,你也只能想象。其实,你亲自去看看,就什么都清楚了。


对于那个地方、那段时光,我认为,自己已是竭尽了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