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要点提示】了解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财务管理原理的应用。
在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不断深化,论述不断完善,形成一系列基本理论,对财务管理实务起着指导作用。这里简要介绍现金流量理论、价值评估理论、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
一、现金流量理论(**)
现金流量理论是关于现金、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的理论,是财务管理最为基础性的理论。
现金是公司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公司生存的“血液”,“现金为王”已被广泛认知。持有现金的多寡体现着公司的流动性、支付能力、偿债能力的强弱,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风险和价值。现金也是计量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的基础要素。在实务中,公司必然重视现金和现金管理。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对于公司整体及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都需计量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现金预算和现金控制。依据现金流量,建成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取代了过去使用的收益折现模型,用于证券投资、项目投资的价值评估。随着研究的深化,现金流量又进化为自由现金流量。
所谓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s)是指真正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是由美国西北大学拉巴波特、哈佛大学詹森等学者于1986年提出的,经历近三十年的发展,特别在以美国安然、世通等为代表的之前在财务报告中利润指标完美无瑕的所谓绩优公司纷纷破产后,完善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已成为价值评估领域理论最健全、使用最广泛的评估模式。
需要指出,财务学意义上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学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量不尽等同,主要有:①在计量口径方面,会计学现金流量包含现金等价物,而财务学现金流量则不应含有现金等价物;②在计量对象方面,会计学现金流量是就企业整体进行计量,而财务学现金流量不仅就企业整体进行计量,还就证券投资、项目投资等分别进行计量,为企业价值评估、证券价值评估和项目投资评价提供依据;③在计量分类方面,会计学现金流量分别营业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计量,而财务学现金流量的计量分类,对证券投资则分别计量其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对项目投资则分别计量其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
二、价值评估理论(**)
价值评估理论是关于内在价值、净增加值和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理论。
从财务学的角度,价值主要是指内在价值、净增价值。譬如,股票的价值实质上是指股票的内在价值即现值,项目的价值实质上是指项目的净增价值即净现值。内在价值、净增价值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折现估计值,而非精确值。
现金流量折现模式和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式是对特定证券现值和特定项目净现值的评估模型。从投资决策的角度,证券投资者需要评估特定证券的现值,据以与其市场价格相比较做出相应的决策;项目投资者需要评估特定项目的净现值,据以取得和比较净增价值的多少,做出相应的决策。
为了评估价值,还需要折现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用于估计折现率的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由美国财务学家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按照该模型,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的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另一种是不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化解的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在有效市场中,可分散风险得不到市场的补偿,只有不可分散风险能够得到补偿。个别证券的不可分散风险可以用β系数来计量,β系数计量该证券与市扬组合回报率的敏感程度。市场组合是指包含市场上全部证券的投资组合。据此,形成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解决了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问题,为确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扫清了障碍,进而使得计算现值和净现值成为可能。
三、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是指投资于若干种证券构成组合投资,其收益等于这些证券的加权平均收益,但其风险并不等于这些证券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投资组合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H.M.Markowitz,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在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
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中,人们认识到风险和报酬存在某种关系:一是承担风险会得到回报,这种回报称为风险溢价;二是风险越高,风险溢价越大。但是,人们长期没有找到两者的函数关系。
马科维茨把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化视为随机变量,以其均值来衡量收益,以其方差来衡量风险,揭示了投资组合风险和报酬的函数关系。因此,马科维茨的理论又称为均值—方差分析。他是第一个对“投资分散化”理念进行定量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通过投资分散化可以在不改变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的情况下降低风险,也可以在不改变投资组合风险的情况下增加收益。
四、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长期资本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公司的长期资本包括永久的权益资本和长期的债务资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组合,形成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理论是关于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以及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MM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