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经典:聆听交响音乐名作(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夏布里埃(E.Chabrier)法国作曲家1841——1894

交响狂想曲《西班牙》

在法国作曲家笔下,以西班牙为题材的作品为数甚多。夏布里埃之前,有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夏布里埃之后,有拉威尔的歌剧《西班牙时刻》和组曲《西班牙狂想曲》。夏布里埃所作交响狂想曲《西班牙》,则使他一曲成名,从一个平凡的作曲家跻身于法国著名音乐艺术家之列。

1882年至1883年,夏布里埃访问西班牙。作曲家徜徉艺海,流连忘返,采集了大量民间音乐素材,于1883年写成交响狂想曲《西班牙》。

狂想曲体裁产生于19世纪初叶,是常用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发挥的一种结构自由的器乐作品形式。夏布里埃的“狂想曲”,以一泻千里的欢腾气氛,对西班牙节日情景作了精彩描绘,展现出这个民族豪放的性格特征。一个世纪以来,《西班牙》狂想曲作为交响音乐名作,一直奏响在各国音乐舞台上。

乐曲开头,弦乐组在逐次递增的声部中轻巧拨奏,召唤欢舞人群从四面八方聚来。很快,木管乐和弦乐卷起旋风般的上行乐句,像是节庆人海中,衣裾溢彩,旗幡飘飞。轻快而欢乐的序奏,透射出丽日的光华,开拓出歌舞的开阔境地。

这里是西班牙北部阿拉贡地区。它是霍塔舞曲的发源地。这种三拍子舞曲,朝气蓬勃,活力充沛。它快速旋转着,来到夏布里埃笔下,成为节日欢舞的第一曲。

这个建筑在同音重复音型上的主题,节奏鲜明,富有弹性。它在小号和大管上跃现后,又由圆号接奏,竖琴轻盈地勾勒着旋律的轮廓。

随后,一片寂静……

骤然,整个管弦乐队强烈全奏出阿拉贡的霍塔舞曲。但很快又声浪退隐,只有舞曲节奏回响于耳。这时,大管和圆号齐奏出宽广委婉的第二主题,这是有名的西班牙即兴民间舞曲“马拉格尼那”:

夏布里埃迷醉于南国的诗境。他用自己激动的乐思,驾驭着湍流的音符,狂想开来。接踵而至的音乐主题各具特色。

管乐强劲的切分音调,唤来急速的半音乐句,推开一条走向新境界的通途。这时,一个舞曲主题由弦乐与木管乐相继奏出。轻快的节奏律动,灵巧的同音复奏,处处显露出霍塔舞曲的神韵。

作曲家骤然刹住音流。接着,把笔端指向弦乐组,并用大管与弦乐一起奏出马拉格尼那式的流畅旋律。这种改变形态却不改风骨的主题,同样形成热情与舒缓、急切与平稳的对比,使音乐呈现出丰富的姿貌。

音乐中的休憩总在匆匆之间。在竖琴平静的流动中,人们并没有散开,而是注视着远山上走来的另一群人。大提琴震音中依然浸透出欢舞人们不自觉的舞姿余韵。

豪壮的号角从长号声部传来。人们用一小段霍塔舞曲节奏鼓掌欢迎:

在三次短暂的欢迎声中,号角伴着一队客人来到节庆舞场。人们翩翩起舞。主人先以轻巧动作跳起霍塔舞,而后客人加入,汇成欢舞热潮。作曲家将所有主题在管弦的庞大地域中铺置陈设。它们或是交替,用冷峻的编织线条互为补充,筑成动静相间、急缓对比的节庆欢舞场面;它们或是重叠,用性格迥异的语调相互争辩,组成抑扬起伏,情绪动荡的生活图景。这里,火炽的霍塔舞曲与舒展的马拉格尼那舞曲,依然是音响洪流之源。

交响狂想曲《西班牙》的结尾,小提琴与长笛轻轻对话。语调中搏动着霍塔的轻快节奏。明澈的配器色彩仿如峪谷急涛注入宽阔的河床,变得平静晶莹,微泛波光。

这时,夜月洒下银辉,使天地进入迷幻的梦境。人们陶醉在南国夜色之中。静寂中,弦乐组发出愈益强烈的震音,竖琴用四个色彩迷离的和弦相互撞击,管弦乐队迸发出强劲的音潮,迅疾聚成三个响亮的全奏和弦,有力地结束全曲。

在音乐发展史上,尽管有人评论这部作品“是过分矫饰和近乎俄罗斯式的喧闹的,奇异的结合”,但是,却没有人否定夏布里埃在“色彩丰富的管弦配器与和声”方面,在音乐发展中所起到的“具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