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读书——学习前人智慧,成就自己事业
书是钥匙,能开启知识之门、智慧之门、成功之门、幸福之门……关于如何读书为学,《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也就是读书做学问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广泛猎取各种知识,这是做学问的基础;第二阶段,博学之后,需要对不明之处详细询问,彻底读懂;第三阶段,对所学谨慎地分析、思考,参悟出更深一层的道理来;第四阶段,明辨真伪——明辨对己是否有用,明辨是否可行;第五阶段,付诸实践,将观念和行为统一,切实地实行。这是一个系统读书治学的方法,南怀瑾形容其为“内圣之学,就是做功夫、得道的境界”,如能做到,即可“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厚积薄发:读书是助你成功的风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句话:“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意思是说,风的聚积如果不足,那么它承负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故而,大鹏鸟能够在九万里的高空翱翔,是因为大风就聚积在它的两翼之下,它才能御风飞行。
庄子讲这个道理是比喻人生,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借助于风力。风力越大,越容易成功。
那么,什么才是你的人生之风呢?南怀瑾说:
庄子明白地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大小都不同。如果要立大功、成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像大海一样深广才行。
显然,南怀瑾所说的“气度、学问、能力”,就是助你成功的“风”。那么这个“风”来自哪里呢?当然主要是来自读书。苏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苏秦早年曾经跟随鬼谷子学习,但学业未成,就跑到秦国推销自己的连横之术,希望帮助秦国统一天下,结果遭遇失败。
落魄回家之时,苏秦遭到家人冷遇,父母大骂了他一顿,嫂子不为他做饭,甚至连妻子也不理他。
受此挫折之后,苏秦闭门不出,苦读各种名家经典。每次遇到困乏欲睡时,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就是成语“悬梁刺股”中“刺股”的由来。
经过一段苦读之后,苏秦再次周游列国,他的才华逐渐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在仕途上,他得到赵、齐等多国的器重,一度配六国相印,是战国末期最耀眼的一颗政治之星之一。在个人功业上,苏秦凭一己之力,促成齐、楚、燕、韩、赵、魏山东六国合纵,使强秦十五年内不敢出函谷关。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像苏秦这样,通过埋头苦读而走向成功的人还有很多。
年轻时,他们足不出户,在窗前苦读,通过薄薄的数册书籍,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做事的方法,掌握了古人的智慧,认清了天下大势,领略到了比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还要丰富的人生。
所以,等他们学成之后,走出书屋,就会以极高的人生起点开启一条通往伟大的光明大道。他们独到而又深邃的见解,左右了当时的时局,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他们伟大的人格,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当时的人们和以后的人们,都沐浴他们的光辉,敬仰他们、效法他们。
在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厚积薄发,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
古之学者为己:究竟为何而读书
2000多年前的孔子,看到当时有些人读书的动机不正,曾发出感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这段话的大意是,古时候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向别人卖弄、炫耀。
对孔子的这句话,南怀瑾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
今天的人读书,从文字表面上看,“今之学者为人”,为别人读书,至少是为社会读书。社会需要,自己觉得前途有此必要而已。
换句话说,南怀瑾认为,今天的人读书,目的不外乎外在的名利,不外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依据社会需求,依据个人发展规划,来选择自己的专业,选择自己要读的书,让自己将来生活得更美好。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因为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但问题是,人生是一次长跑,只有综合素质好的人,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所以,如果你把太多的读书时间放在了你所选择的某个具体领域,而忽略了个人修养、个人素质的提高,最后等待你的可能是失败。
有个人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外交官,为此,上学期间,他一边苦练外语,一边阅读大量外交礼仪等相关书籍。毕业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外交部门工作。
当时,大家都相信,这个人的外交官之梦一定会实现,因为他的外语说得非常流利;他对外交理论掌握得非常透彻;他这么年轻就进了外交部门,假以时日,外交经验就会非常丰富。然而,20多年过去了,这个人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逐步迈入中年,还只是一个外交部门的“小吏”,并没有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外交官。
为何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外交官来说,外语水平、外交知识、外交经验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最核心的能力应该是对复杂国际政治局势的快速判断能力;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预测能力;在各种重大社交场合的决断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能够和国际各类政界要人成功交往,甚至成为朋友的能力。
显然,这个从上学起就起早贪黑狂背外语的人,这个整天把精力放在学习外交常识的人,在上学的时候,偏偏忽略了这些能力,所以工作以后,他根本不具有这种能力。因此,他最后也就只能在外交部门做一辈子基层办事员了。
其实,不仅外交部门如此,其他任何部门的顶级成功人士,都需要非常强的个人综合素质。
例如历史上的李世民、刘秀、朱元璋等人,他们出生在战乱年代,带兵打仗,常常百战不殆;到了和平年代,他们脱下军装,转行做了文职,依然能够把天下治理好。
再例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他们本来只是一介书生,遇到太平天国运动,转行做了军人,其军事才能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职业将领。
为何上面列举的那些人能文能武,而有的人却文也不行、武也不行呢?其差距就在于个人综合素质。
所以,今天的我们,在读书时,固然需要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但更需要考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问题。
正如一位高僧所说:“读书,不是为了成为伟人,成为企业家,成为经济牛人,成为高官,只是为了借古人的视野,看更大的世界,弥补生命的长度,增加智慧的深度,丰富自己的人生。”
学如不及: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即使赶上了,又担心丢掉了所学的东西。
后来,孔子的这句话演变成为曾国藩等人经常引用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此,南怀瑾解释道:
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所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这个观念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学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就不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丢。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
读书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突然停止学习,你的知识就不会增加,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以前学习的知识还会不断忘记,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你会不断退步。
北宋年间,江西金溪有个小孩非常聪明,从小读书过目不忘,提笔写诗,文采斐然,震动乡里。
城里人为一睹“神童”之风采,纷纷要求小孩的父亲带着小孩进城做客。城市里的达官贵人,把“神童”父子当作上宾招待,临走时还不忘赠送“神童”父子俩几吊铜钱。
一个乡下农民,一下子可以作为贵宾出入豪门,而且“小费”不断。“神童”的父亲自然是“龙颜大悦”,天天带着“神童”儿子到处“走穴”。
时光飞逝,几年之后,孩子灵气不再,写出的东西平淡无味。昔日的“神童”,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小伙子,城里豪门对他也就失去了兴趣,最后等待他的命运自然是继续做一辈子农民。
这个小孩,就是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同龄人方仲永,因王安石的一篇《伤仲永》而被后人所熟知。
在文章中,王安石形容方仲永“通悟,受制于天”,这多少有些夸张。但既是神童,自小聪慧那是必然的。但为何后来又没有了才气呢?这当然是因为,方仲永整天只顾出入豪门,而忽视了读书,以致江郎才尽。
古往今来,像方仲永这样年少时曾经非常卓越,但因为不再读书,最后江郎才尽的人真是太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上学阶段,努力苦读,一举考入名校,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一踏入社会,整日忙于繁重的工作,却把书扔得无影无踪,不再学习,也不再进步,在庸碌中度过一生。
所以,南怀瑾告诫世人,有些人学问事业成功了,往往自认为什么都对了。事实上如不再努力,就要落伍被淘汰了。思想也好,学识也好,一切都要被时代所淘汰。假如有所成就,而始终好学不倦,才不会被淘汰。
知之为知之:不懂千万不要装懂
关于对待学问的态度,孔子对他的弟子仲由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仲由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本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由于碍于面子等原因,很多人却偏偏违背这个道理。所以,南怀瑾说:
这个时代,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很多学问,明明不懂得,硬冒充自己懂,这是很严重的错误。
其实,又何止南怀瑾那个时代,古往今来,不懂装懂的人真是数不胜数。
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做官,对南方出产的东西还不太了解,却又不愿意承认,于是就闹出了笑话。
有一次,当地的一个乡绅请他去做客,酒宴期间,仆人端上一盘菱角。这人没吃过菱角,又不好意思问。
出于礼貌,主人家一再请这人先尝。无奈,他只好拿起一只菱角,放到嘴里就嚼。主人看他连壳也没有剥就吃了,心里很诧异,问他:“这菱角是要剥了皮才好吃的,你怎么整个放到嘴里去嚼呢?”
这人才知道自己错了,却仍旧一本正经地说:“我刚刚到南方来,有些水土不服,连壳都吃掉,为的是清热解火。”
主人摇摇头,说:“我们怎么没听说过呢?你们那儿这东西很多吗?”
这人答道:“多得很呐!山前山后长得到处都是呢!”
菱角是长在水里的,怎么可能在山前山后生长呢?主人不禁哑然失笑。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被人广为传播。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一个人不管多么爱学,多么博学,在其一生中,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
故而,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坦然承认,这并没有什么丢人的。但太多的人,因为虚荣心在作怪,偏偏选择不懂装懂。
但世事就是这么奇特,你越想不丢面子,就越让你丢更大的面子。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那个人,本来一个北方人初到南方,不知道菱角怎么吃,主动问一下也不算丢脸。但这个人为了面子,不懂装懂,结果却闹出更大的笑话。
不懂装懂,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还可能会影响你的成功。南怀瑾说:
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成功人物,遇到事常说:“我不懂,所以要请教你,由你负责去办,大原则告诉我就行了。”说这话的人就成功了。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结果一无所成。历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所以,南怀瑾告诉世人,遇到不懂的,你就要大胆地说:“对不起,我不懂。”这既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礼貌。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段话的大意是,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的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它教会了我们该如何读书,才能把书读好。
读书改变命运,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试问哪个学生不想读好书呢?因为一旦读好书,一个通往辉煌人生的大门将向你开启,名牌大学、好工作、好的社会地位等,都会在前方向你招手。
但问题是,你想读好,却未必能够读好。对此,南怀瑾说:
有许多事情我们都想得到,但做起来的时候,就硬做不来。也就是说,学问、道理虽然懂得,身体力行时,却做不到。
为什么想做到,却做不到呢?这是因为如果你不喜欢它,而硬逼迫自己去做它,你就会很痛苦。因为痛苦,你就会尽量逃避去做它,最后自然难以成功。
为了论证这个道理,南怀瑾举了打太极拳和打麻将的例子。
人们都知道打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有益身心,益寿延年;而打麻将不仅没有什么好处,还会浪费时间,甚至让你输掉财富。
一个有益,一个有害,按道理说,自然是太极拳要比麻将流行。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无论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打太极拳的人都不多。
即使那些打太极拳的人,每天一般也就抽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打一下。有时候心情不好,或者有什么事一耽搁,打太极拳的运动可能就停止了。
而打麻将就不同了,放眼整个中国大地,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很多麻将馆。很多人打麻将成瘾,甚至放弃工作,甚至整夜不睡觉,都要打麻将。
为何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打太极拳没有太大意思,引起不了太大的兴趣;而打麻将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所以他们才会乐此不疲。
结合孔子的那句话,南怀瑾提出,在对子女、学生等人进行教育时,我们要看他们乐于哪一面,就在哪方面培养他。当然,不是培养他们去打麻将,而是要运用打麻将的这种心理。
读书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人说:“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学生,应该叫‘知’分子,而不能叫‘知识’分子。”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知”是知道,“识”是见识。所以,上面那句话的意思就是,现在的大学生虽然读了一些书,知道了一些东西,却没有多少自己的见识。
对于这种现象,南怀瑾说:
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
一个人的见识与智慧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将来的成功程度。所以,那些同样辛辛苦苦读了多年的书,却没有得到见识与智慧的学生,是不幸的。
那么该如何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呢?2000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给出了答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的意思是,只知道闷头读书学习,却不思考,最后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为何会“迷惑而无所得”呢?这是因为,有些书——尤其是经典名著——的内容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通过一番思考,才能打通关节,才能对书中的观点心领神会,才能真正做到弄懂弄通。
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咀嚼和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收,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那么读书该怎样进行思考呢?
实际上,读书思考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你思之越深,就能析之越透;析之越透,自然收获就越大。
为此,你在读书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思考,却不注重读书学习,也是不行的。
所以,孔子也提出:“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读书学习,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对此,南怀瑾说:“思想没有学问去培养,则‘殆’,危险。”
孔子、南怀瑾在这里所说的读书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著,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结合孔子的那两句话,关于读书与思考的关系,可以总结为:读书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则是学习的升华。
把这个结论运用到日常的读书学习中,那就是我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思考才能够深入;我们在思考的前提下进行读书学习,学习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熟读而精思:朱熹提倡的诸多读书方法
关于如何读书,古人总结了很多方法,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宋代大教育家朱熹。他提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那么何谓循序渐进?这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所以,循序渐进,实际上是要你读书的时候急不得。
具体到时间的安排上,循序渐进的要求就是,不要贪多,不要求快,在你真正读通一本书之后,再去读下一本书。
就读一本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杂乱无章。
那么何谓熟读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读一遍两遍还读不懂,读四遍五遍就读懂了;有的书昨天读不懂,过些日子再读就能读懂了;也有的书似乎已经读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实际知识,再去读,才真正读懂它的意思。
所以,所谓熟读,就是说要把所读的书翻来覆去地读,直到读得烂熟于心,才能够全面地掌握其精神、实质。
对于“熟读”,朱熹提出的目标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怎么才能像是出于吾之口呢?当然是达到背诵的程度。
对此,南怀瑾有更深的体会,他说:
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这样吟唱了……可是这样读书有一个好处,心里会记住,一辈子都忘不了,以前这叫读书,现在没有了。现在你们是看书,等一下就忘了,意思懂了,内容统统没有记住,不会启发自己的智慧。
南怀瑾的这段话非常有哲理,对于那些重要的书,特别是经典著作,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甚至达到会背诵。这样会成为你一生的记忆,能够开启你的智慧。
当然,读书仅仅做到熟读是远远不够的,在熟读的过程中,你还要进行思考,这也就是“精思”。
对于“精思”,朱熹提出的目标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换句话说,就是进一步仔细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才能有所心得。
此外,朱熹还提出读书时,要严肃认真:但凡看书,要先整理读书用的桌子,让桌子干净平稳,再将书本整齐地竖放,让身体坐正,面对书本,缓慢安详地阅读字句。要念得字字响亮,每一个字都不要错读,不要少读一个字,不要多读一个字,不要把字词颠倒……
同时,朱熹还提出了“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这是因为,心不在课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苏轼出自书香门第,自小就特别聪慧,加之受家庭环境熏陶,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所以,年轻时的他难免有些自负,曾经骄傲地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不久,一个老先生登门拜访苏轼,寒暄之后,老先生拿出一本书给苏轼看。苏轼接过来一看,竟然一字不识,顿时窘得满脸通红。
经过这件事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那副对联口气太大了,于是把那副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显然,苏轼从老者无声的教诲中,认识到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读书、学习,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一代文豪。
当然,即便成为一代文豪之后,苏轼也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因为他明白,读书绝不只是年轻时的事,更是一辈子的事。
也许有些年龄大的人会说:“都这把年纪了,还看书干什么?再说,我现在这么忙,也没有时间看书啊!”
对此,南怀瑾反驳说:
你们看我现在八九十岁了,对于读书的生活,从早上到夜里我没有变过,十二岁起养成读书的习惯,没有一天不读书,但是我也没有一天不做事啊!
西汉刘向在《说苑》中曾经收录过一篇“师旷劝学”的故事。
师旷是晋国著名的乐师。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
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
晋平公有些不悦地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呢?”
师旷说:“愚昧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年青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照明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高兴地说:“说得好!”
在早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年少的时候,我们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做人的道理,培养高尚的人格,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踏入社会之后,我们读书,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知识,是为了解决我们现实中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提高我们做事的水平,是为了完善我们的性格,也是为了修炼我们的内心。
进入晚年,我们继续读书,是为了不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脱节,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安静而祥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
所以,每个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应该读书,读一辈子书,“立志读尽人间书”,让自己的人生充实、愉快而又充满智慧。
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要善于独立思考
“开卷有益”“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诸如此类的话我们已经听了很多,也在无数个成功人士身上得到了验证。
但这并不是说,读书真的是全部有益。古今中外,因为读书反而受害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赵括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这样描写道:“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然而,赵括读书只知道生吞活剥,却不知道融会贯通,更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等到真正领兵走上战场之后,赵括屡屡指挥失误,最后遭遇惨败,致使40多万赵国军人被秦军坑杀。
这场著名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经此一战,赵国元气大伤。
因一人指挥之失误,造成40多万国人被杀,造成一个国家走向衰亡。于是,赵括也随之成为了千古笑柄,“纸上谈兵”的成语也随之诞生。
其实,千百年来,书生误国误家、误人误己的又何止赵括一人!对此,南怀瑾说:
“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事情,知识分子一点都没有用,读书没有用!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不过是归到泥巴里头打滚,没有用。这个宇宙,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属于小偷、土匪之类的。
作为一个读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学问的大师,南怀瑾此语并不是为了向世人宣扬“读书无用论”,而是为了提醒世人,不可“尽信书”,不可迷信于书。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为何不能“尽信书”呢?
这是因为,书有优劣高下、好坏真伪之分,如果你“尽信书”,那就等于把劣的、坏的知识一股脑地接受了,自然要受其害。
此外,书本上的知识还有个适用性的问题。同样的知识,在古代可以用,在今天可能就不可以用;在这里可以用,在那里可能就不可以用。如果你学了一点知识,不加分辨,直接生搬硬套地去应用,就可能会闹出笑话。
那么,读书时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少受其害呢?
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做到独立思考,就必须敢于怀疑,不管是谁写的书,不管这本书多么权威,你都要敢于怀疑。
有一次,女儿问马克思:“你最喜爱的名言是什么?”
马克思果断地回答:“怀疑一切。”
除了敢于怀疑之外,你还要消化这些知识,把它们融会贯通。
就以“诈降”这一军事战术为例,《三国演义》中,黄盖用这个计策,成功地骗了曹操,致使曹操兵败赤壁;而孟获也想用这一招对付诸葛亮,结果却被诸葛亮乘机擒获。
为何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们面对的对手不同:一个是求胜心切、以为稳操胜券的曹操;一个是聪明睿智而又谨小慎微的诸葛亮。
其次,技术含量不同,黄盖用这个策略时加入了“苦肉计”——挨打,这样会让诈降显得更逼真一些,而孟获则没有。
此外,还有一些局势的问题,黄盖面对的局势是大兵压境,投降似乎在情理之中;孟获桀骜不驯,不彻底打垮他,他绝不会轻易投降。
所以,一个兵法策略的运用,并不是这一个知识点的问题,而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把很多知识点进行合理融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故而,综合起来,“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思就是要求我们要敢于怀疑,善于进行独立思考,能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理解消化、融会贯通。如此,方能谓之善读书者。
朝闻道,夕死可矣:追求真理比性命还重要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于孔子的这句话,南怀瑾解释说:
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
当然,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早上得到了真理,晚上就要死去;要表达的意思是,自己十分重视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甚至超过生命。
西汉的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他登基之后,为了褒扬曾祖父汉武帝的功德,下诏给丞相和御史大夫,让他们商议汉武帝的“庙乐”。大臣们自然应该顺水推舟,按皇帝的意思来办。
但是,在商议的过程中,有人站出来反对,此人是汉朝著名的儒生夏侯胜。他客观地指出了汉武帝时代的种种暴政过失,认为如此不合格的皇帝,根本不应该享受“庙乐”。此时,身为“丞相长史”的黄霸,也站出来附和夏侯胜。
夏侯胜和黄霸,公开违背皇帝的旨意,当然是属于大逆不道了,于是两人被判了死刑,投进了监狱。
在封建专制时代,监狱生活的黑暗残酷,是今天的人无法想象的。死亡随时都可能会降临到二人的头上,如果是普通人,意志也许早已经垮了,但黄霸并没有这样。
在监狱里像可怜虫一样等死,还是选择抓紧一切机会学习,黄霸选择了后者。在适应了监牢的环境之后,黄霸就向夏侯胜说:“每天坐在牢里也太无聊了,浪费大好光阴,不如我拜您为师,向您学习《尚书》经义吧?”
夏侯胜推辞说:“咱们都是要死的人了,学这个还有什么用呢?”
黄霸说:“孔夫子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咱们就听从夫子的教导吧!”
夏侯胜被感动了,就收黄霸为弟子,每日在狱中讲授《尚书》。
一个讲,一个学,在常人无法忍受的阴暗环境里,每天吃着发霉的食物,两个人愉快而又充实地度过了三年时光。
后来,遇到地震,汉宣帝大赦天下,夏侯胜和黄霸都出狱了。
过了一段时间,黄霸再次为官,一度被汉宣帝拜为丞相,得以“封建成侯,总揽朝纲社稷”,成为一代名臣。
可以想象,假如黄霸没有遵循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教诲,没有抓紧一切时间学习,那么他在监狱的三年就不可能过得那么充实,就不可能为出狱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后来那么大的成就。
温故而知新:让“过去”成为你的老师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温习过去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南怀瑾对孔子的这句话,又进行了新的解读,他说:
照表面文字上的解释,只此而已,实际上我们要更深一步体会。“温故”——说过去的我们要知道,譬如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二十五部大史,真不容易,倘使读历史的,目的并不在拿学位,那么为了什么呢?为了“温故知新”。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旁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其中智氏势力最大,胁迫魏、韩两家,联合进攻赵。
面对强大的智、魏、韩联军,赵襄子采纳赵孟谈的建议,转移到城墙坚固的晋阳,才得以苦撑三年。
后来,智、魏、韩联军掘水淹晋阳,眼看赵襄子就要失败,赵孟谈再次献计,利用魏、韩与智的矛盾,策反魏、韩两家。最后,赵和魏、韩联手击败智家,并就此瓜分了智家的土地。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从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出,赵孟谈对赵襄子和后来的赵国都有再造之恩,而且赵襄子也确实打算好好报答赵孟谈。但就在这个时候,赵孟谈提出了辞职。
赵孟谈为何要离开?面对赵襄子的不解,赵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
为何功劳和名声超过“主公”,就要离开呢?这是因为,一旦一个人的功劳和名声超过“主公”,“主公”就会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最后他就会想办法除掉这个人。历史上这种惨剧不断上演。
正是因为了解这些历史惨剧,赵孟谈才选择了离开,避免了杀身之祸,最后得以安享晚年。这也就是成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典故。
其实,历史不仅可以教会你避祸,还能教会你很多人生道理。
历史上,有很多人,曾经猖狂不可一世,最后却以惨淡落幕;有很多人,聪明过人,却不肯踏实学习工作,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很多人,为逞一时之快,最后害人害己……
历史上的这一桩桩、一幕幕,有的是血淋淋的教训,有的是比珍宝还要贵重的经验。学习它们,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的老师,指导我们走好未来的路。
其实,不仅仅要学习中国历史,南怀瑾说:
不但是国内的事,国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
只有了解这些,才真了解过去的历史,判断未来新的事物的发展,做出明智的人生选择。
学而时习之:“习”的两个不同解读
《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这句话中的“习”字都有过误解,把它理解为“温习”,于是整句话就理解为,学习了知识之后,经常进行温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后来,人们从繁体的“習”字得到启发,“習”字是会意字,从羽,与鸟飞有关,所以本义是小鸟反复地试飞,进而可以理解为实践。
所以,南怀瑾对这句话的翻译是,学习了学问之后,就要反复实践,反复练习,这就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为什么学习了知识之后,要反复实践呢?这是因为单纯的理论知识是抽象的,是枯燥的,也是容易忘记的。只有反复实践之后,我们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也才更容易记住它。
例如前面文章中提到的赵括,他就是只知道学习兵法理论,而没有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所以他对兵法的理解可能只是浅层次的、僵化的,突然把这样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派到战场上,其结果只能是兵败人亡。
较之之前把“习”理解为“温习”,把“习”理解为实践,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南怀瑾还是不满意,他说:“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做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
那么南怀瑾是如何更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呢?他说:
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中来,是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作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作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所以,南怀瑾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不仅仅包括实践所学知识,还应该包括从实践中进行反省,从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获得学问,也即是古人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从实践中获得学问的例子,从古至今有很多,例如朱元璋,以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许多将领,本来大都是一个字都不识的农民。经过了冰与火的战争,见过了太多的生与死,参与了许多重要政治活动,等到他们掌握天下之后,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从后来他们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人生、对世事的见解,治理国家的才能,让那些饱读诗书之士也难以望其项背。
再例如,改革开放之初崛起的那一批企业家,本来他们并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经过多年的商场搏杀之后,他们对管理、营销、人际关系,乃至对人生、世界的认识,均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所以,南怀瑾告诉世人,每一个人都应该注重学习,但这个学习既包括读书,包括听老师课堂传授,看学习视频,看学习课件,还应该包括从实践中学习。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完整理解了孔子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