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发展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实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史

实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对个体毕生心理发展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认识与态度。

一 发展心理学名称的历史演变

发展心理学名称的演变过程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及其人们对心理发展本质认识的变化。

(一)儿童心理学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 W.)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38]该书是作者对自己孩子从出生起直到三岁,每天做有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实验的结果,他设计了观察儿童的严格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完整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形。同时,他还将自己的记录与第二个观察者的记录进行对照,核对其准确性。在对儿童心理进行观察时,现代研究者使用的正是这些划一的标准。《儿童心理》一书的内容包括三编:(1)感觉的发展,即关于视觉、听觉、肤觉、味觉和机体觉的发展;(2)意志的发展,即关于动作的发展;(3)智力发展,即关于语言的发展。

普莱尔之所以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朱智贤和林崇德认为主要是其《儿童心理》一书问世的时间、目的与内容、方法与手段及其影响四方面决定的。[39]

(1)从时间上看。《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版,1884年出版了第二版,是儿童心理研究一类著作中较早出现的一本。

(2)从写作目的与内容上看。普莱尔之前的学者不完全以儿童心理作为科学研究课题。普莱尔写书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儿童心理的特点。因此,从一开始,《儿童心理》一书就是作为一个组成儿童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出现的。

(3)从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到3岁,不仅每天做系统的观察,而且也进行心理实验。《儿童心理》是根据其所进行的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出来而撰写的一部专著。

(4)从影响上看。《儿童心理》一书一问世,就受到了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各国都将其当作是儿童心理学的最早的经典著作,并先后被译成十几国文字出版,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二)青少年心理学

霍尔(Hall G.S.,1844—1924)是20世纪初美国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也被美国心理学界公认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的奠基人。[40]

霍尔充分意识到婴儿传记法的缺陷,他在19世纪后期开始着手收集大样本的更客观的数据。他对儿童的思维特别感兴趣,且发展了一个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工具,即用问卷法来探索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内容。通过对某个主题范围内向儿童青少年提很多的问题,霍尔发现儿童青少年期,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能力迅速增长,并且发现年幼儿童根本没有逻辑性。1904年,霍尔出版了很有影响力的书《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41]该书是一部资料丰富的百科全书,以复演说为核心,探讨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10个方面内容。

(1)发展理论,即复演说。以复演说为基础,论述了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三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

(2)发展的生理基础。论述了生理器官的发育特点和青少年期的生理卫生及其营养。

(3)发展的社会基本。

(4)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

(5)青少年智力特点与教育。

(6)青少年的社会理想与教育。

(7)伟人的传记。

(8)道德、宗教的训练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

(9)青少年品德不良与犯罪。

(10)女性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霍尔也是最早开展老年人心理研究的心理学家。他于1929年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

(三)发展心理学

真正对人的一生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Rung,G.)。他在研究人格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人格发展的理论,重点强调人的后半生。[42]他早期对人格的发展划分是:人生的第一年、儿童期到青春期、青春期到整个成年期和老年期。1930年在他的《人生的阶段》一文中对此进行了修订,具体内容为:

1.儿童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荣格将儿童期分为三个阶段:(1)无序阶段,其特点是意识混乱而零散,经验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儿童的自我意识尚没有分化;(2)君主阶段,此时自我开始发展,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3)二元论阶段,自我被分为主体与客体,儿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2.青年期(从青春期到中年)

青年期又被荣格称为“心灵的诞生”阶段。处于青年期的个体力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要寻找伙伴,建立家庭,在社会上取得地位。青年期个体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儿童期的意识狭窄倾向,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

3.中年期(女性从35岁,男性从40岁开始直到老年)

中年期是个体事业有成,家庭和社会地位都较满意的时期,但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荣格称之为“中年期心理危机”。克服中年危机的主要方法是除了要在青年期做好准备外,更重要的是放弃青年期的外倾目标,把心理能量转向内部主要世界,重新发现中年生活的意义。

4.老年期

老年期是人生的黄昏,意识开始减少,老年人喜欢沉浸于潜意识之中。老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是过分依恋过去的生活方式,并害怕死亡。克服的方法是帮助老年人发现死亡的意义来建立新的目标,找到生活的意义。

虽然荣格的重视中年以后个体人格的发展,对早期个体心理发展研究也不是很多,但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他首次拓展了心理发展研究对象的范围,即从青少年期扩展到了人的一生。

Hollingsworth于1930年出版了国际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1935年Goodenough出版了另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在这两本著作中,作者都明确提出要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全貌进行研究。从影响上看,后一部著作的影响更大。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开始用“发展心理学”为章名,替代了“儿童心理学”,促进了发展心理学家对成人心理的研究。

(四)毕生发展心理学

1968—1972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召开三次毕生发展心理学(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学术会议,会后出版了三部论文集:《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与研究》(1970)、 《毕生发展心理学:方法学问题》(1973)和《毕生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化》(1973)。

之后,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被国际发展心理学界所接受,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二 发展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一)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阶段

在20世纪初,中国心理学界有人开始翻译西方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如艾华编译的《儿童心理学纲要》,陈大齐翻译的《儿童心理学》等。

真正开始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人应该是陈鹤琴,他早年留学于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9年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了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上、下)。该书中有他用日记法对自己儿子开展的808天的系统观察与实验。

在该书中,他系统地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进行了阐述。[43]

新生儿期(新生1个月)。感觉、动作、情绪及生理现象诸方面生动地描述了新生儿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批评了当时一般人持有的“新生儿谈不上教育”的错误观点。他认为此时应成为儿童早期教育的始初,正确的教育是:(1)环境的教育,因新生儿适应能力薄弱,故父母应控制好环境,如保持环境的安静、居室空气的流通等;(2)饮食的教育,如哺乳定时定量、排泄养成好习惯等;(3)睡眠的教育,要养成独睡、熄灯睡、不要抱着睡等好习惯。

乳儿期(1个月至1岁左右)。该阶段儿童坐、立、爬行等各种动作的发展是他们后来独自站立、行走、跑跳的基础;发现了儿童的各种表情,如身段表情、动作表情、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探讨了微笑、快乐、愤怒、惧怕等特殊情绪的发展。正确的教育包括:(1)动作的教育,如要知道和维护儿童身体的筋肉活动,衣服要合乎卫生、舒适、自由、方便,鞋袜大小、质地要便于乳儿学习走路等;(2)培养良好情趣,如父母不要恐吓儿童,尽可能避免儿童哭泣,可用隔离法、移制法、同化法、更替法等克服儿童的不良情绪。

学步期(1岁左右至3.5岁左右)。该阶段儿童对步行、跑跳特别感兴趣,发展非常迅速,并在言语、智力上进步显著。正确的教育是:(1)行走的教育,如成人根据行走的规律,正确处理成熟与练习的关系,提供必要指导和适当设备,帮助他们练习行走,使其逐步从一个不独立或半独立的个体走向独立的个体;(2)言语的教育,如将儿童学习言语分为言语模仿、将字结合、应用代名词与复数、应用叙述字四个阶段,把学习言语寓于游戏之中,随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要特别关注“口吃”和“不说话”的儿童。

幼儿期(3.5岁至6岁左右)。他又将该时期划分为三个小阶段,即3.5岁至4岁、4岁至5岁、5岁至6岁。正确的教育是:(1)思想教育的方法:①儿童自己能想到的,成人切不可代他思想;②使儿童得到充分思想的机会;③让儿童获得丰富经验;④教儿童善用言语文字以及学习美术;⑤改正儿童的谬误思想。 (2)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培养方法:①合群;②共同游戏;③开始自己做事,不愿成人干涉,更愿帮助比自己年幼的孩子。(3)儿童情绪的培养方法:①以积极的启发、暗示鼓励代替消极的限制、批评;②不姑息,不严厉;③让儿童使用自己的手脑;④让儿童自己有活动的园地;⑤发展儿童的好奇心;⑥父母、师长应以身作则等。

之后,黄翼重复了皮亚杰的实验,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代表性的著作有《儿童心理学》《儿童绘画之心理》。肖孝嵘出版了《实验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著作。孙国华还出版了《初生儿的行为研究》。这些著作和成果的出版,对当时的儿童心理学教学与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初步发展阶段

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58年;第二个阶段是从1959年到1965年;第三个阶段是从1966年至1977年。[44]

1.学习改造阶段(1949—1958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苏联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学习他们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儿童心理学的经验(正面的和反面的)。主要学习了他们关于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学习他们强调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精神。在这一阶段,在学习苏联儿童心理学的过程中,有些人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研究中关于6岁和7岁儿童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为决定儿童入学年龄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科学依据。

2.恢复和初步繁荣阶段(1958—1965年)

1958年的心理学批判引起了心理学界的普遍愤慨,心理学工作的混乱引起了党和群众的关注。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59年各地又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开展民主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初的五六年中,在全国第二次心理学代表大会(1960年)、全国第一届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年会(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1963年)上提交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就达百篇以上。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关于婴儿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较少,关于幼儿和儿童心理的研究较多。

1961年初,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上,指定朱智贤教授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编写一部《儿童心理学》作为教科书。经过艰苦的努力,该书得以高效率地完成并于1962年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贯彻马克思主义观点、吸收国内外科学成就、联系我国实际、能够体现我国当时学术水平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对培养我国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1979年,该书修订后再版,并且在1987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1993年在林崇德教授的努力下该书又做了修订,增补了国内外大量的新材料,但是书的观点、结构、体例和风格没变。朱智贤教授的《儿童心理学》在理论观点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性,系统地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中有关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建立中国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在结构体例上,以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每一个年龄阶段又从一般特征、神经系统或生理的发展、动作或活动的发展、言语发展、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心理发展这五大方面来展开,形成了全书清晰的框架。总之,无论在理论上和体例结构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国内公认的优秀的心理学教科书。

3.濒临毁灭阶段(1966—1977年)

在1966年前夕,姚文元对一篇儿童心理学的实验报告进行了批判,对儿童心理学发动了新的围攻。之后,“四人帮”打击迫害知识分子,心理学再度被宣布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大批心理学家普遍受到了批斗。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完全被停止,使中国心理学发展濒临毁灭状态。

(三)中国发展心理学的繁荣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整个中国的心理学事业得到了恢复,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发展心理学专业组织的建立

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首先重建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1984年基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学科,同时也由于参加这个委员会活动的人数很多,所以把它分为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两个委员会。1984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建立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学研究会。

目前,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心理学会下属的11个专业委员会之一。该委员会除积极组织中国发展心理学工作者参加国内外的心理学学术活动之外,还每隔一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讨论中国发展心理学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2.专业队伍逐步扩大

1977年以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先后建立了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分别建立了儿童(发展)心理研究所或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1983年,朱智贤领导主持了由全国200多位心理学家参与的跨“六五”“七五”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最后在百万字的研究报告基础上,编纂成《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45]一书,并于1990年出版。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成立,同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刊物《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年,朱智贤和林崇德共同完成的《思维发展心理学》[46]一书问世,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思维结构及发展理论,并详细论述了思维的发生和发展规律。1988年,他们合著的《儿童心理学史》[47]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儿童心理学史方面的专著。

1986年,朱智贤又领衔主编我国第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心理学工具书《心理学大词典》[48],这部集中了我国心理学家智慧的巨著于1990年出版。

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改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以此为标志,发展心理学学科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49]

1993年,在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被公认为全国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心。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心理研究所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1995年,林崇德主编的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专家编写的《发展心理学》[50]一书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发展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形成,为发展心理学学科教材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世纪之交,通过全体心理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终于迎来了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新机遇。1999年,国家科技部开始组织制定“全国基础研究 ‘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牵头具体实施。根据学科地位、国际发展趋势和前沿性、在我国的现状、未来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等6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将心理学确定为1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2000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51]这表明心理学被正式列入我国主要学科建设系列,从而在点和面上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各科研机构、院校中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进而提高了心理科学在我国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并促进了心理学在社会各界的迅速普及,以及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在专业队伍方面的不断壮大。其中发展心理学的硕士点与博士点迅速增加。到2006年底,有发展心理学博士点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高等院校或研究所。

余益兵等人对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心理发展与教育》和《心理科学》两份杂志上文章的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2和表1—3所示。[52]从这两个表可以看出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力量及其研究者所在的机构。

表1—2 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

表1—3 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

其中,其他单位是指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中小学、中等学校、医院等。

3.学术研究成果丰富

(1)交流的研究成果。自1978年以来,中国心理学会共举办过十届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递交给这几届会议的发展心理学论文一直占相当大的比例。缪小春统计了从第二届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年会到第八届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年会上交流的发展心理学论文数量,[53]具体结果是:1978年举行的第二届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中发展心理学占19%,1979年第三届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中发展心理学也占19%,递交给1981年第四届会议的论文中发展心理学占15%,1984年第五届会议发展心理学占19%,1987年第六届会议中占13%,1993年第七届和1997年第八届会议上发展心理学都占约16%。最近几届会议中发展心理学论文所占比例稍有下降,这是因为过去在中国很少研究的分支也都有了发展。即便如此,1993年和1997年两次会议的论文中发展心理学所占的比例还是最高。

2004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54]参加会议的代表有6500人,来自78个国家。大会期间,来自各国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学有25个分支学科中的162个专题进行了3140次口头报告和2354次展帖交流。国际著名心理学家69人,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Prinsten大学的Daniel Kahnema教授和20多位各国科学院院士应邀做大会报告。237位国际知名心理学家主持特邀专题报告会。中国心理学家也在此次大会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2)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缪小春统计了1980年至1999年这20年间在《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曾使用《心理科学通讯》)上发表的发展心理学论文和研究报告。前10年即20世纪80年代发展心理学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所占比例,在《心理学报》上为18.17%,在《心理科学》上为24%,平均为21.15%。在后10年,即20世纪90年代,比例分别为16.19%和21.13%,平均为20.15%。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比历届年会收到的发展心理学文章的比例还高。

(3)研究的对象。缪小春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研究最多的是小学儿童和幼儿,青少年仅占16.13%,因此这时的中国发展心理学实际上还是儿童心理学。20世纪90年代虽然小学儿童和幼儿的研究仍分别占30.19%和26.17%,但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比例有所下降。而青少年研究已增至26.14%,与幼儿研究比例相同。老年研究的比例从4.19%增至8.11%。因此,这时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可以说主要是研究幼儿、小学儿童和青少年,婴儿的研究仍很少。

余益兵等人的研究发现,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对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发展研究的情况如表1—4所示。

从表1—4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幼儿和小学儿童;20世纪90年代到2003年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幼儿、小学儿童和青少年,对成人心理和老年人心理研究较少。

表1—4 研究对象的分页

(4)研究内容的变化。缪小春将研究分为理论研究、感知觉和动作、认知(包括语言和智力)、个性和社会化(包括情绪)、特殊儿童(包括超常和弱智等)和跨文化研究。按年龄阶段分为婴儿、幼儿(学前)、小学儿童、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具体结果是:1980年至1989年至1999年,理论7.16%,感知和动作9.18%,认知57.15%,个性和社会化17.18%,特殊儿童3.17%,跨文化4.19%;婴儿6.19%,幼儿30.14%,小学儿童38.16%,青少年16.13%,中年2.19%,老年4.19%。1990年,理论11.1%,感知动作4.15%,认知48.11%,个性和社会化37.13%,特殊儿童4.15%,跨文化4.14%;婴儿4.15%,幼儿26.17%,小学儿童30.19%,青少年26.14%,中年31.3%,老年8.11%。

(5)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缪小春的研究发现,认知发展研究方面,1980—1989年间占57.15%,1990—1999年仍占48.11%,但已下降近10%。相反,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在1980—1989年仅占17.18%,到1990—1999年已增至37.15%,增加近20%。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时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着重研究的是认知发展,其他研究都比较少。到20世纪90年代,认知发展仍是研究得较多的一个领域,但个性和社会化研究迅速增加,形成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化两个主要研究领域并存的局面。

余益兵等人的研究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 1997—2003年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情况

从表1—5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自我意识、认知、人格、心理健康、同伴关系、家庭及教养、特殊儿童、语言、品德发展、社会性等方面。同时与社会变革时期相关的问题,如欺负、自尊、社会适应、应对、压力、社会支持等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表明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正在走向现实生活。

杨玉芳在总结近20年来我国心理学的研究时指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55]具体内容为:研究问题涉及认知发展(包括数、空间、时间、速度、因果关系、记忆、分类、推理、思维、绘画、朴素理论、心理理论、元认知等)、语言发展(语音、语义、语用、句法、词汇和句型等)、社会性发展(自我、攻击性行为、欺负、合作与分享、友谊、人格、道德、亲子关系等)的各个领域。在研究范围和深度上都有极大提高。除了研究常态儿童的发展问题外,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家还对超常儿童、弱智儿童独生子女问题开展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从重点研究学龄前和学校儿童向两端扩展,既研究婴儿,也研究老年,真正做到了从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