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城市看《考工记》
成书于东周时代的《周礼·考工记》,曾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一般认为,这是以周代当时的都城布局为蓝本的。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表明,这样一套理想化的制度,与考古发现及较为可靠的文献记载所见先秦时期都城的实际格局并不符合。
首先,考古发现的周代城址并没有如此规整的回字形内城外郭的方正布局,而大多是总体设计与因地制宜的有机结合。正如《管子》一书所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在筑城规制上显现出更多的务实思想。
其次,《周礼·考工记》所述“左祖右社”的营国制度并不见于考古发现所见的先秦城市。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可知春秋以前都城中宫殿和宗庙布局的主流是宫庙一体,以祭祀祖先的宗庙为主,而经战国时期以迄秦汉,则变成了宫、庙分离,以当时的君王所处宫殿为主。以宫殿为主的宫庙格局的形成,是君主集权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宫殿、宗庙地位的这种变化昭示着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有了这一基本认识,就可知《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的营国制度,其中的宗庙(“祖”)已退居次要地位,显然属于晚近的汉代的制度。据研究,《考工记》“匠人营国”部分的其他内容也与汉代长安城的规划大致相合。《考工记》虽为战国初期齐国的官书,但经秦灭六国的兵燹及焚书之劫,曾一度散佚。至西汉复出,汉武帝时被补进《周礼》。已有学者指出其经汉人改篡,不排除汉代儒生从长安城的实际情况出发,增改了《考工记》“匠人营国”部分。因此,《考工记》所记载的“营国制度”,虽然对后世的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产生过一定影响,但与先秦城市发展的关联性,却是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究的。
(原题为《城市视角下的中原早期文明》,刊于《早期中国研究》第1辑,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简介: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