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阶段划分的主要技术特征

由二元经济转型为一元经济,再由一元经济发展为城乡一体化,会出现一些显著的技术特征,尤其是前者。这些技术特征能够为区分发展阶段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 劳动份额与主要技术参数

在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阶段,可以把劳动份额的运行状态和产业结构转型程度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值作为区分转型阶段和转型程度的经济技术参数,主要是劳动份额的运行轨迹。

劳动份额的运行轨迹是一个深受理论界关注的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把它作为判断工业化以来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刘易斯主张的是U形路径,他认为,发展初期,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会呈现出较快下降,原因主要是边际利润与资本主义部门的增长速度都很高;第一个拐点到来后劳动份额又转而上升,当最终在某一水平上稳定下来时,第二个拐点就到来了。Harrison在分析了许多国家1960—1997年的数据后发现,劳动份额在穷国下降而在富国上升,倾向于U形轨迹。[23]李稻葵等利用联合国的数据分析了122国家或地区1960—2005年的数据,也证明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劳动份额随人均GDP的上升呈现出显著的U形轨迹,并分析了中国2006年前的省际数据,认为中国的劳动份额正处于U形轨迹的下降阶段,预言很快会进入上升通道。[24]郝枫“通过考察英国、荷兰、瑞典、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数据,认为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 形’规律更具有一般性,同时认为稳定的‘水平型’和先降后升的‘U形’也是要素份额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工业革命向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过渡期内,劳动份额存在一个持续上升期,并最终收敛于较高的均衡值”[25]

其实,在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劳动份额的运行轨迹有多种类型。这主要是由于这一转型实际上反映的是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在经济方面的质变过程,由于是质变,对诸如农业状况、工业及服务业发展条件等因素都很敏感,从而这些因素的不同会使转型路径产生差异。

二 实证分析

下面,我们先根据库兹涅茨等经典作家收集整理的数据,来分析几个老牌工业化国家劳动份额的变化情况。

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在1780—1820年的40年间英国的工资是稳定的[26];刘易斯也认为在1849年之前的70年间,英国实际工资只有很小幅度的上升。[27]这一时期,劳动份额的一个低点是32%,到了1860年上升到47%,然后一直稳定到1914年。也就是说,在1780—1860年这80年里英国的劳动份额完成了一个U形运行,然后第一次稳定下来。在稳定了50多年后,1920—1929年英国的劳动份额再次出现了快速上升,达到59%。这是应该的,因为1921年英国农业就业占比下降到9.1%,标志着其产业结构的转型已基本完成。但在1954—1960年,劳动份额为什么又再次出现了快速上升,达到70%呢?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其产业结构转型存在虚假成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农业进行了补课。1961年英国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下降到3.7%,说明其一元经济的转型在1954—1960年已全面完成。因此,英国劳动份额的运行路径是在U形之上又加了个“”形(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这一时期应删除)。

表1-3 发达国家国民收入中劳动份额长期变化趋势

美国的转型路径与英国有所不同。至少从1870年开始美国劳动份额就稳定下来,直到1954—1960年才出现了快速上升,达到69%。1869—1879年美国的农业就业比是50%,此后工资应当开始上升。1929年农业就业比下降到19.9%,1965年是5.7%。因此,1954—1960年美国也完成了经济的一元化转型。由于缺乏可靠的数据,我们无法知道美国在1870年之前其劳动份额是否也出现过一个U形区间。但需要思考的是,由于美国实际上是一个移民国家,再加上土地供给的丰富,它是否存在一个农业中充满剩余劳动力的阶段是值得怀疑的。但无论如何,这并不排斥它仍然是一个二元经济体。乔瓦尼·费德里科提供的数据表明,1910年,美国上市交易的农产品数量占农业总产出的80%,只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一比值才上升到95%。[28]由此可以推断,19世纪中期美国农业是相当“传统”的。

表1-4 主要发达国家各时期的农业就业比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劳动份额的稳定并不表示工资处于停止状态;如果经济在增长,它只表示劳动报酬与资本收益是按同样的速度增长着。库兹涅茨提供的数据可以证明在英、美劳动份额稳定期间,工资是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的。英国在1855—1864年至1920—1924年,总产值每10年增长23%,人均增长11.1%,持续了62.5年。美国在1880—1889年至1910—1914年,总产值每10年增长40.1%,人均增长15.6%,持续27.5年;在1910—1914年至1963—1967年,总产值每10年增长35.1%,人均增长18.4%,持续53年。[29]工资上涨能够与劳动份额稳定长期并存,美国与英国的原因是不同的。美国主要源于农业与工业的高度协调发展。而对于英国来说,作为一个“日不落”国家,它几乎可以不依赖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不仅工业品的需求市场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用工业品换农产品,工业效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农产品成本的下降。由此可见,费—拉拐点到来后,工资上涨与劳动份额稳定并存,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转型中的增长方式。

表1-5 日本劳动份额与农业就业比的变化情况

日本在费—拉拐点到来的1917年之前,劳动份额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但拐点到来后劳动份额只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快速上升,便于1920年后稳定了近30年。与英、美不同,日本劳动份额稳定是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结果。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与劳动份额的变动基本是一致的,除了在1917—1919年出现了短暂的明显上升外,1920年后便踏步不前,且1927年后又出现了下降趋势。与此不同,非农部门的实际工资在快速上升阶段,不仅上升的幅度较大且维持到1921年,之后转入微弱上升,直到1929年才呈现下降趋势。[30]这一分异走势使两部门的收入差距被拉大了,非农与农业家庭收入比由1920年的2.63倍上升到1930年的3.13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下降所引起的农产品价格上升。1920—1935年,农业对工业的相对生产率由50%下降到24%;农产品相对于工业品的价格指数上升了37.4%。[31]关于日本1920年后爆发大萧条的原因,评论界主要有三方面的解释:一是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低,欧美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恢复了生产,使日本出口迅速回落,国内农产品市场也受到挤压。二是1920年美国恢复了金本位,由此导致的通货紧缩对日本造成了巨大冲击。三是日本采取的用投资刺激需求的政策只起到短期作用,长期反而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大量的僵尸企业,从而又引发了1927年的金融危机。这作为一般经济学分析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妥,但从转型的角度看,更深层的原因应当是日本经济陷入了转型陷阱。在关键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滞后不仅造成了持续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且制约了内生性内需的增长。因此,日本只是在1946—1949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后,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份额才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是,为什么日本的劳动份额在1990年之后又出现了一个阶段的上升,在1995年达到73.9%的高水平?日本的就业结构回答了这一问题。1990年其名义的农业就业占比是7.2%,但由于日本农产品是净进口,按其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的实际农业就业占比是9.7%。这再一次证明农业就业10%是一个神奇的临界点,可以称之为经济结构转型之谜。也就是说,即使假设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处于协调状态,在产业结构转型达到农业就业比重占10%之前,劳动份额仍然会受到习惯势力和惯性的压制,临界点到来后压制的力量就“顷刻瓦解”了,分配很快趋于新的均衡。

三 转型阶段的主要技术特征

根据上述三国劳动份额的运行轨迹,可以将转型过程中劳动份额的一般运行轨迹概括为一个“U”形、在右上侧再加上一个“”形,或者在此上再加上一个或数个“”形(如图1-3所示)。英国是加了一个“”形,日本则是加了“+”形(包括图1-3中的虚线)。

图1-3 劳动份额的一般运行轨迹

在转型阶段,为什么“U”形之后会出现一个或数个“-”水平运行阶段?其原因主要是,把非农就业比重由46%左右提升到90%以上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它要求农业与非农产业必须协调同步发展,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使转型中断。这对于人口大国来说难度就更大了。而费—拉拐点后,当工资和劳动份额出现一个恢复性上升之后,一方面,传统农业所能容纳的劳动生产率上升空间基本上释放完毕,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进行彻底的农业改革。另一方面,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在经历了二元经济阶段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后,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到了临界点,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与新形成的机制体系之间的冲突越演越烈:要么彻底转变增长方式,要么不断地制造产能过剩和大量僵尸企业,直到大危机的到来。日本劳动份额在“U”形之后之所以出现了第一个“-”水平形,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无论是农业的彻底改革,还是非农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型都是很难在短期内做到的,因此,“U”形+“”形更具有一般性。图1-3中的虚线“”字形描述的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劳动份额的运行轨迹更可能是由“U”形+数个台阶组成的图形。

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1)费—拉拐点的到来是转型的起点,工资开始上升,此时劳动份额在大多数国家会上升,也有可能不上升而呈现出水平轨迹。(2)劳动份额的稳定也有可能反映的是一种转型增长状态,因此,只有在产业结构转型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劳动份额稳定下来才是二元经济完成一元化转型的标志。(3)在产业结构转型完成前,尤其是农业就业比重仍在15%以上出现的劳动份额稳定,大多数都是转型处于调整或整理阶级的表现;只有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且经济增长明显的条件下,它才表示转型仍然处于平稳运行中。(4)进入一元经济后,农业与城市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已经较小且稳定下来。

四 一元经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技术特征

上文已经指出,即使在一元经济条件下,由于城乡间仍然存在着集聚经济差距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差距,城乡不仅在消费效用上存在着差距,城乡收入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些差距又会使劳动力和人口流动仍然偏向于城市。这就决定了一元经济发展为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逐步消除这些差距,以实现城乡收入和效用的双均衡。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城乡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才会出现双向自由流动,并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农业与城镇体系的劳动收入和消费效用的双均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技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