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世纪以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改革的直接落脚点是课程改革。《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实施,代表了英国正式踏入国家课程改革这个领域。1994年,英国针对1988年以来的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做出了调整。英国工党在1997年重返政坛后,又继续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且强调“教育、教育还是教育”为政府工作中心之一,教育成了新工党执政以来的“第一优先”。工党对课程进行了进一步改革,设立英国资格与课程局,正式颁发了《2000年新国家课程标准》。[73]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和四个方面共同的价值观,增加了信息技术和公民教育两个基础学科。这些改革为英国进入新世纪做了较充分的准备。2000年9月,英国开始实施新的国家课程。新国家课程的实施,拉开了21世纪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一 新世纪以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过程
(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依赖于知识创新、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应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捕获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和人员的素质”[74]。科学与技术的革命、人们可能获得大量知识、庞大的通信传播网络的存在,以及其他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已经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体系。[75]经济的全球化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只有跟上经济的步伐才能转弊为利。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创新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唯教育。知识与经济的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愈发明显。所以,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归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基础教育改革和提供优质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潮流。
全球范围内的课程改革都旨在通过课程改革提高本国的教育水平,使本国的教育发展、人才质量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应时代发展之需求。英国教育和科学部曾针对5—6岁年龄组的课程提出:“不能也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它应随着外部世界对学校要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对学校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76]最明显的标志即英国实施国家统一课程,这是与国际教育潮流相吻合的。
(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人们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使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信息化社会对人们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即必须具备信息化社会所需的各种素质,才能避免成为当今社会的落伍者,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的进程中。这些素质包括具有现代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等。[77]信息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质的变化,信息技术已不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
英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强调,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面对21世纪世界的需要,学校教育应当在培养进取心和适应性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使年轻人适应技术时代劳动生活的需要”[78]。英国政府意识到要创办世界一流的教育,越来越依赖于教育技术。在新的国家课程中,英国政府将以前的“信息技术”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简称ICT)。目的是为了学生有能力参与快速变化的世界生活做准备,学会发现、分析、提供信息,创造性和独立性地学习。为确保政策的落实,政府还制订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提出“人人上网,校校上网”的口号。
(三)教育质量的下降对课程改革的呼唤
自1997年新工党执政以来,英国在解决教育投资、较低学习期望以及其他有关儿童服务等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英国基础教育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阅读、写作和算术等核心科目成绩的国际排名下滑;教育工作者对全国统考的反对声此起彼伏。1997年新工党执政初期,就面临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有超过一半(1610所)的中学没有达到政府设定的教学最低目标。截至2008年6月,仍有634所中学没有达到最低标准。[79]六分之一的中小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令人失望;英国中小学生的数学、历史和地理知识等明显没有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学生丰富。[80]最突出的表现是英国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排名的下降:在2000年的测试中,英国学生的科学素养排第四位,阅读素养排第七位,数学素养排第八位;2006年,科学素养排名跌至第十四位,阅读素养低至第十七位,数学素养下降至第二十四位;2009年,科学素养排第十六位,阅读素养排第二十五位,数学素养排第二十八位。
国际竞争力的下滑、教育质量的下降使得英国政府有了危机感,于是将“适应社会需要”作为其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英国政府也认识到要取得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还需时间的保障,需要做出长远的规划。因此,英国政府又针对基础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远景规划。虽然政府通过一些政策来提高教育质量,但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形势的飞速发展,英国又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四)执政党执政理念在课程方面的体现
1997年,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当选首相后,在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潮的指导下,以他为首的英国政府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第三条道路可以有多种理解,既可以是撒切尔主义式的‘柔性’理解,也可以视为对早期社会自由主义的回归;还可以被看作是对社会民主价值的理性重构。”[81]“第三条道路”走的是中间路线,即不再是单纯地排斥传统的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而是“以实现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目的,在政治、经济、政府、民族国家和福利制度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变革,致力于培育一个全纳的、积极的公民社会,实现权力与责任的平衡”[82]。
在“第三条道路”思潮的影响下,英国的教育改革涉及以下内容。如提高教育水准——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体现在1997年公布的教育白皮书《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强化教育公平,推行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入学机会均等,表现为2001年出台的《特殊教育需要和残疾人法》;重视教育学的改革逻辑,提高基础教育的标准,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等;投资于创新、推进创业教育;等等。
(五)课程改革的传承性
英国的《1988年教育改革法》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英国教育的某些传统,因此,它在英国引起的反响异常强烈,被认为是自1944年的《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历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而此次改革对传统的触动,正是对过去从未做过统一规定的课程、考试等问题开始进行全国整齐划一的管理。“国家课程在历史上首次对课程的全部核心科目提出了挑战性的全国性目标,这些目标反映了广泛的磋商和国家课程委员会的指导,这已在国家课程的所有科目中得到体现。这些目标是所有学校在教育学生时的共同目标,它给所有学生一个共同的权利,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达到这些目标,家长有权坚持这些目标。”[83]英国政府之后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的。英国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延续了这一发展方向,力图将国家课程的改革向纵深推进。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增加灵活性和多样性的选择,建立统一的课程管理和协调机构,改进关键阶段的评价,等等。2000年掀起的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继续以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为核心,推动国家课程的改进和完善。此次改革,提出了21世纪国家课程的新见解:是政府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教育策略。2000年,英国资格和课程委员会(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简称QCA)对中学课程重新进行了审查。2007年,资格和课程委员会公布了新的国家课程,从2008年开始实施。
二 新世纪以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改革——质量、效率与公平的演进
1994年,英国政府在1988年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实施了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教育。目标共8个,其中4个涉及基础学习方面,4个涉及终身教育方面。从工党执政后,大力推行“第三条道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公平和效率。英国政府通过调研,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提出了2000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其中包括了一个总体目标和四个基本目标。总体目标是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提高全体学生的教育成就水平,为使学生的道德、文化、智力和体质得到全面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健康、有活力、有探索力的新一代。基本目标包括促进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加强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发展学生的各项基本技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在政策上,也倾向于公平与民主的教育。如《儿童计划:构建美好的未来》(2007年)旨在为英格兰地区的儿童营造世界一流的教育与成长环境。《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立21世纪的学校系统》(2009年)白皮书在保证教育经费正常的投入外,鼓励学校间的合作,使经费流向处境不利的学生群体。
由此可见,英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表现为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强调基础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均等,重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趋于现代化、综合化和终身化
“当今存在着一个世界舞台,无论人们愿意与否,每个人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都在这个舞台上决定。全球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正日益加深。”[8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人才的规格与质量要求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英国2000年的课程改革中加入了公民课程,将“信息技术”更名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CT)。自2002年8月起,公民课被纳入到11—16岁的法定课程之中,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在现代民主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感。[85]而不再将现代外语作为14—16岁学生的必修课程,以便于学生有时间开展自主性的社会体验学习。2007年将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课拆分成个人幸福、经济福利与理财能力这两门课,并随后进行了修订。同年,英国发布了一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报告——《2020愿景:2020年教与学评议组的报告》,要求课程需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86]也就是说,强调课程内容要与生活实际联系,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做准备。并且在《儿童计划:构建美好的未来》中指出,“汉语将于2014年9月之前被列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87]。由此不难看出,英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日趋现代化、综合化,并且强调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习得。
(三)课程结构的改革——以国家课程为纽带
1988年法案规定的国家课程共10门,又可细分为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即数学、英语、科学3门核心课程,现代外语、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和技术7门基础课程。虽然没有将宗教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基础课程出现,但仍然将宗教教育列为法定的课程领域。规定公立学校必须让学生做集体礼拜,并进行系统的宗教教育。[88]
如果说1988年的教育改革开创了英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课程的先河,那么接下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以国家课程为纽带,实现课程之间的沟通和综合平衡而进行的。2000年新的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基本没变,核心课程即数学、英语和科学3门课程,基础课程包括信息和交流技术(ICT)、现代外语、宗教教育、历史、地理、美术、音乐、设计与艺术、体育和公民等,共12门课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原来的“信息技术”(IT)更名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CT),并增加了公民、宗教教育等课程。此外,升学与就业指导、人格培养、健康教育都作为横跨各门学科的学习主题。社区活动、劳动体验等活动课程也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在2000年后逐年开展,且中小学稍有区别(小学阶段10门课程)。[89]在统一课程的基础上,英国政府重视特色学校的建立,鼓励学校自主开设选修课,即学校课程。
2007年资格和课程委员会公布了新一轮的国家课程。此次对第三学段(11岁至14岁)的12门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都进行了修订。12门课程包括设计和技术、艺术和设计、英语、历史、地理、体育、音乐、信息与交流技术、公民、数学、科学和现代外语。之前的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课拆分成个人幸福、经济福利与理财能力这2门课,也对第四阶段(14岁至16岁)的公民、信息与交流技术、体育与宗教、英语、经济福利、个人幸福等课程大纲进行了修订与开发。[90]2010年卡梅伦联合政府发表了《教学的重要性:2010学校白皮书》,对国家课程的改革进行了相关的说明,强调国家课程重视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四)课程评价的改革——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
课程改革必然引起考试制度的改革,以考试评价改革来保证全国统一课程的实施达到期望水平,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1988年教育改革法》除了开创了国家统一课程的先河,也全面推进了全国统一考试。
为了解决统一考试与评价中出现的难管理、缺乏信度等问题,英国政府于2000年重新确定了国家课程各年龄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立了关键阶段末的测试。国家课程评价是对5—14岁年龄段学生学习国家课程状况的评价。根据英国对义务教育的划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处于关键阶段1、2、3。关键阶段1、2的测试分别面向的是一至三年级与三至五年级,测试方法主要是纸笔测试。关键阶段3结束时的科学与数学有多种类别的试卷可供选择。并且也将教师评价纳入到国家课程评价体系当中,教师评价包括测验、平时档案和成绩记录。所有学生在前三阶段学习结束时,都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SATs)。第四阶段学习结束后要参加“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考试(15—18岁),GCSE试卷也有不同等级的难度划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在本校或者其他招收十二、十三年级的学校或学院继续学习3—5门课程,2年后参加升入大学的“国家普通职业资格”(GNVQ)考试,或者“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A-Level)考试(16—19岁)。2005年,英国教育和技能部公布了《14—19岁教育和技能》白皮书,加强GCSE证书制度和A水平证书制度;将数学和英语作为14—19岁年龄段教育的核心。[91]同年,英国政府宣布,计划将出生至3岁阶段与基础阶段(3—5岁)合并,这样,0—5岁孩子的保育、学习等将整合为一体。该计划从2008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
综上所述,英国基础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注重甄别和发展两种功能之间的平衡,将外部考试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五)课程管理的改革——平衡中央与地方的课程管理权
纵观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发展,可以说,英国的课程管理权处于“放”与“收”之间的平衡。英国崇尚自由、民主,在课程管理上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改革后,结束了英国课程管理上地方自治、放任主义管理的状况,转向中央集权化管理。根据《1997年教育法》的规定,学校课程与评估局(SCAA)和资格局(NCVQ)合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法令权威的新机构:课程与资格局(QCA)。课程与资格局是国家管理机构,对国家课程的改革、实施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国家课程的改革。之前真正的权力掌握在学校管理委员会和校长的手中,校本课程在中小学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开发已是一种潮流。[92]2000年新课程方案减少了对学习科目的硬性要求,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课程灵活性空间,增加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的自主权。此时,英国政府已经注重了国家统一与学校自主之间的统一。
进入21世纪,政府直接干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集权,不是权力的全部上收,英国政府也在寻求课程管理权的平衡化。国家同地方教育当局、学校之间以协作、协调为基础,从而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课程的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的分权管理模式,旨在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使学生可以共同发展,同时又考虑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给予一定的自主权,发挥学校特色,因地制宜,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课程的多样化发展。
三 新世纪以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色彩浓厚
英国政府是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的,因此两党政治的理念对英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论是1997年新工党的布莱尔执政还是2007年的布朗上台,都坚持的是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念,这一思潮在教育领域也有鲜明的表现,尤其是在英国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中,表现最为突出。一方面,加强基础教育,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做准备;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民主和公平,呼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大可能的发展机会,解决社会排斥问题。强调的是教育优先、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和教育现代化。倡导的是平衡性,工党政府在教育领域同样寻求平衡性,如国家规划与地方自主性之间的平衡、追求优异与教育平等之间的平衡、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等等[93]。尤其在课程管理上,寻求中央、地方和学校的三级化管理,追求社会公正、效率等。如2000年的国家课程,扩大了学校、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评定等方面的自主权。工党执政时实行的“教育行动区计划”表明在课程方面,教育行动区加盟学校可以不受国家课程的束缚,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自主设计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在课程实施方面可以进行更为灵活自由的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00年的国家课程,呈现出明显的第三条道路的理念与特征。在教育财政方面投入力度较大,全力地支持公共开支;而卡梅伦自2010年5月上台后,则大幅度削减开支。
进入21世纪的英国,不论是奉行“第三条道路”的新工党,还是追随“撒切尔主义”的保守党,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都与这些政治理念密不可分,无不披上政治的外衣。
(二)改革过于频繁
新工党执政后,提出了“教育优先”的口号。1997年发表了《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制订教育行动区计划等。2000年实施了新的国家课程,2008年又实行了新一轮的国家课程,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保守党执政后,发表了《教学的重要性:2010学校白皮书》,赋予教师更多权力,支持校长强化权威等。每一个党派执政后都要颁布相关的政策文件,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新政策出炉。如新工党于2001年颁布的《特殊教育需要和残疾人法》,2002年的《传递结果:一个面向2006年的战略》,2003年的《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而改变》《每个儿童的未来都重要》,2004年的《为了儿童和学习者的五年战略》,2005年的《为了全体学生:更高的标准、更好的学校》,2007年的《儿童计划:构建美好的未来》《2020愿景:2020年教与学评议组的报告》,2008年的《国家挑战:提高标准,支持学校》,2009年的《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立21世纪的学校系统》,等等。
在教育领域,工党与保守党之间因执政理念不同,在政策上也会有所体现,甚至完全相左;而就其中某一党派来说,不同的领导人也会有所区别。工党执政后课程改革致力于为儿童以后适应社会做准备,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公民、健康教育、升学与就业等课程。而2010年保守党再次执政时,强调国家课程改革的中心将再次聚焦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重视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此频繁地出台政策,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为了教育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改革中,结果却是不同的。尽管执政党也出台了一定的长远计划,但是周期仍较短,教育政策执行的连续性不强,且过于频繁的改革弱化了预期的效果。
(三)教育公平的落实未达到期望值
2000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明确了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理念,突出国家课程的目的的同时,也强调课程的包容性,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随后也出台了相关的教育政策,以提供法律上的支持。英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均等为主线,历次课程改革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克服学生参与课程的不平等以实现英国历来标榜的“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而进行的。[94]步入21世纪后,尤其是在“第三条道路”思潮的影响下,在课程内容上更注重平衡性、宽广性和一致性。努力在儿童的活动、经验与学生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之间取得平衡,使得课程改革与学生实际更为贴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执政者的初衷总是完美的,但现实却与理想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国家课程为正规教学与非正规教学留下了余地,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时间未做硬性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虽然在财政上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予一定的投入,以保证课程改革的进展,但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却更为复杂,教育公共投资仍不足,教育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如工党执政期间,国家拨款制度不够公平和透明,为了解决此问题,卡梅伦政府执政后,教育经费直接支付给学校。此举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教育经费的流失,尤其是专项经费(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费)的正确使用,而不再经由地方政府中转。
(四)忽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参与的重要性
国家课程的实施与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指明了该教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而学生通过国家课程的学习,也确实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但国家课程却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国家课程削弱了教师的课程自主权,教师需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引起了教师的不满,甚至教师辞职现象时有发生。尽管如此,新工党执政后,并未因此而降低对教师的要求,依然强调教育将永远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95]自国家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和教师的教学都得围绕国家课程标准而展开,校本课程被国家课程所取代,而政府相关的教育文件中提到的给学校和教师一定的发展课程自由的政策也都成了一纸空文。尽管此后英国在课程改革中,开始重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意见,并调动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以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但实际的收效甚微。当保守党再次执政时,在《教学的重要性:2010学校白皮书》中,再次将“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力,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等上升到法律文本的高度。
教师队伍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若一味地宣传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公平,而忽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则等同于没有桥梁却想到达河流的彼岸。
四 新世纪以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及文化习俗等方面虽然与我国大相径庭,但英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此外,也可以从英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吸取些许的教训,避免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走弯路。
(一)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英国政府和学校都重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政府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保障儿童权益及学习的文件,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学校层面,课程设置尽量做到多样性与灵活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也多以学生为主体,“不追求学术方面的第一,只希望通过活动来细心地帮助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96]。可谓是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而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人的素质发展观的概括,也是一种未来发展的社会文明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有力地引领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以学生为本,反对杜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致力于教育机会均等和追求社会正义,以帮助文化背景各异的所有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97]教育须适应学生,以应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新课程就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了。要树立“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学习是儿童的学习”[98]的理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对于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需要向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的地方之一,当然,这也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检测评估机制
以布莱尔为首的英国工党执政后,英国政府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与资格局的成立,负责统筹课程标准和评价水平,同时也加强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8年后,又出台了新的《国家课程(2007)》,其下属机构国家评价当局(NAA)根据其标准和考试程序具体落实考试编制、开发、实测、报告结果,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为国家检测学生学业质量、制定政策提供证据。2008年,资格与课程发展局(QCDA)成立,负责包括开发和制定《国家课程》,并连带负责与“国家测验”相关的一系列事物。2011年,英国国家教育部进行新一轮《国家课程》修订,教育质量监控系统的官僚性、控制性和规范性等特征被重新审视等。[99]
由此可见,英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比较成熟。反观我国,尚未建立健全课程检测体系。目前只有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但这远不能满足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对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的监控,可以及时反馈课程方案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施程度、水平,并积累数据和案例,为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实践依据。基础教育质量检测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能全面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而且对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农村学校在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较之城市中的学校,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因此,基础教育检测体系的建立,能及时反馈农村学校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推广成功的案例与经验。
(三)加快教育公平的脚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通过上述介绍,不论是布莱尔政府还是布朗政府,都侧重于教育公平与效率。尽管在教育公平方面未达到期望值,但也有了一定的成效。英国政府发现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同时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与民主。“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所有人的能力,教育的作用不只是为人们提供梯子,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每个人潜能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的整体水平,改变社会的整体环境。”[100]1996—1997学年英国政府向地方当局拨款7亿英镑,2007—2008学年则增加到63亿英镑,作为建设校舍和购置教学设备之用。[10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促进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保障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公平的根本保障。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年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的目标。1993—2008年的16年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始终保持增长,从2.46%增长到3.33%。[102]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以小学为例,2008年,全国小学生均总支出3412元,其中城镇4198元,农村3117元;普通小学生均总支出东部地区4650元,中部地区2800元,西部地区3060元。[103]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重提“4%的目标”,即“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并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国策。促进教育公平,增加教育财政性支出,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之一。
(四)发挥学校自主权,重视教师的参与
学校拥有自主办学权是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办学自主权既是学校处理办学事务的权力,也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所承担的责任。英国向来崇尚自由和民主,即使是实行了国家课程之后,也逐步放权给地方和学校。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重视校长在管理中的作用。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校本课程。但在事实上,政府仍过多地干预学校教育活动,学校行使自主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削弱。在课程开发方面,审批过程过于烦琐等。
在学校中,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英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说明了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支持。新世纪的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健康、独立的人。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会对课改有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在实践操作中也会避免“无从下手”、对课改适应性不强的境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坚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
(张楠、和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