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要素配置视域下的产业转移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本书可能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对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基于比较优势进行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分析。在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现有研究中,普遍从外在干预手段及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改善路径,例如国家协调论(司正家[3];黎鹏[4];谢伏瞻[5];张可云[6]等);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论(陈栋生[7];马宏伟[8];陈栋生[9]等);城镇化推进论(胡鞍钢[10];孙久文、杨维凤[11];李小建、罗庆[12]等);财政金融发展论(肖金成[13];谢德保[14];夏江敬[15];安体富[16]等)等。而在产业转移的现有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产业发展目标(于治贤[17];程李梅等[18];宋炳林[19]等);产业发展影响(冯南平、杨善林[20];豆建民、沈艳兵[21]);产业发展路径(翟松天、徐建龙[22];张仁枫、王莹莹[23])等层面的分析上。在本书的研究中,基于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背景,突破传统区域协调发展路径的研究视角,将产业转移的效用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约束相结合,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产业转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论证了立足比较优势、利用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并结合中国发展实际设计了相应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视角层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 理论方面的创新

第一,在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内涵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对比较优势理论有效性的争论进行了基于动态视角的解释。现阶段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歧在于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用。其中,比较优势适用论的代表学者林毅夫认为落后地区应该基于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布局,以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不适用论的代表学者洪银兴认为,基于生产要素密度逆转、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利用低等级生产要素发展具有劣势性等原因,存在比较优势陷阱。面对上述争论,本书从生产要素密度逆转的普遍性、区域要素流动成本以及基于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生产布局的有效性层面对比较优势陷阱论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认为出现这种分歧和争论的原因在于用传统的研究视角研究区域比较优势,只将研究视角静态地关注于传统生产要素。本书对于传统比较优势概念内涵进行了扩展,认为比较优势来源于两个层面:其一是生产成本层面,包含要素富裕程度、技术规模效应等;其二是交易费用层面,包含制度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在这一界定下,结合以动态视角进行分析和评判,不仅能够对关于比较优势陷阱以及“里昂惕夫之谜”等争论做出解释,而且使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意义。

第二,基于现有研究中的争论,结合对产业转移理论内涵的重新界定,初步构建了以比较优势为动因,产业转移为手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理论传导机制和逻辑框架。现有部分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将产业转移界定为以企业迁移为重要载体经济活动(魏后凯[24];陈建军[25];陈秀山[26]等),这种界定狭义化了产业转移的研究范畴,并在理论界产生了类似于:“基于迁出与转入区域利益分歧以及企业迁移成本,产业转移能否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本地企业之间是否矛盾”等一系列争论。在此背景下,本书认为应从区域发展的视角对产业转移进行界定,即当区域中的产业生产布局发生改变时,就产生了产业转移。因此,产业转移是一种长期存在、动态发生的经济行为,其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迁移,而且对于落后区域而言,能够通过培育自身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实现和完成产业转移,从而就能够解释现阶段的理论争论。在此基础上,本书通过对利用比较优势进行产业转移发展的有效性,以及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两个理论问题的讨论,初步构建了以比较优势为动因、产业转移为手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理论传导机制和逻辑框架。

三 实证分析的创新

第一,为衡量区域的比较优势提供了基于动态性及综合性评价思路的探索。现阶段对于区域比较优势的测度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思路:一是基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视角,通过经济行为的成本差异或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的比较利益的多寡为标准,区域在使用成本较低的要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二是基于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视角,通过比较生产要素的潜在供给数量,区域在供给丰裕的要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基于市场行为的人为扭曲、不确定性以及数据统计的不完善性,导致上述两种测度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弊端。而在测度内容方面,传统研究多将研究重点放在传统经济要素方面,而对于影响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的其他因素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结合本书对于比较优势的内涵界定,综合上述两种测度方法的测度思路,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层面综合构建了区域比较优势评判指标体系,其中不仅从要素资源禀赋、要素成本价格、要素使用效率等方面综合评判区域在生产要素层面的比较优势,而且对包含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的交易费用比较优势进行衡量。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区域比较优势进行综合性衡量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尝试。

第二,综合构建博弈体系,对区域协调发展约束下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在现有研究中,对产业转移中各参与主体行为的分析多采用定性研究(李应博、刘震涛[27];谢仁寿[28];孙浩进、樊欣[29];宋炳林[30]等),在定量研究中,也多以产业转出方与产业转入方的讨价还价式博弈模型进行研究,这与现实经济具有较大差异。而在本书研究中,构建了在完全市场状态下由两个地方政府构成的竞争博弈基准模型,之后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通过放松相关假设,分别构建了存在政治收益、放松环境约束、中央政府调节约束三个扩展状态下的博弈模型,通过博弈模型均衡结果之间的对比,对区域协调发展约束下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分析,不仅使模型分析更贴近于现实,具有实践意义,而且为相关竞争问题的博弈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1] 王忠民、郭立宏最早将陕西科技资源存量大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的问题称为“陕西现象”(可参见王忠民、郭立宏《科技优势与经济滞后——求解陕西发展之谜》,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之后,蔡立雄、徐德龙、姚聪莉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可参见蔡立雄《“陕西现象”的制度经济学解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徐德龙《中国高等教育的“陕西现象”——由来、困惑和出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期;姚聪莉等《教育与经济视角:对“陕西现象”的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 具体文件可参见《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

[3] 司正家:《论我国区域经济实行“适度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4]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第6期。

[5] 谢伏瞻:《完善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第7期。

[6] 张可云等:《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体制改革思路》,《中州学刊》2017年第1期。

[7] 陈栋生:《制度创新是加快中西部发展的主动力》,《学术交流》2000年第1期。

[8] 马宏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

[9] 陈栋生:《论构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当代财经》2008年第3期。

[10] 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年第6期。

[11] 孙久文、杨维凤:《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区域协调问题》,《生态经济》2008年第11期。

[12] 李小建、罗庆:《新型城镇化中的协调思想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2期。

[13] 肖金成:《加快体制创新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3期。

[14] 谢德保:《论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北方经贸》2005年第5期。

[15] 夏江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12期。

[16] 安体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税务研究》2008年第5期。

[17] 于治贤:《论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

[18] 程李梅等:《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8期。

[19] 宋炳林:《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其耦合》,《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

[20] 冯南平、杨善林:《产业转移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动态》2012年8月。

[21] 豆建民、沈艳兵:《产业转移对中国中部地区的环境影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1期。

[22] 翟松天、徐建龙:《中国东西部产业结构联动升级中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23] 张仁枫、王莹莹:《承接产业转移视角的区域协同创新机理分析——兼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7期。

[24]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4期。

[25]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理论参考》2005年第11期。

[26] 陈秀山、张若:《对外开放、贸易成本与中国制造业聚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1期。

[27] 李应博、刘震涛:《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两岸产业协调发展:现况、机制与对策》,《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5期。

[28] 谢仁寿:《广东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探析》,《岭南学刊》2012年第7期。

[29] 孙浩进、樊欣:《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模式构建与政策支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0] 宋炳林:《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社会网络机制》,《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