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场合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等生动的论述。2017年8月28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所作出的重要指示。笔者在第一时间做了认真学习,因为是时本书刚好完稿并准备提交出版,我们尝试通过学习,启发新的思考,并及时将其补充到书中。习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称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这些最新指示精神使我们对习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有了更深的领悟。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实践界和学术界共同努力探索的课题。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笔者正是在不断跟进学习的过程中,开展生态产业化研究的。2015年1月,笔者申请的国家软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环首都地区生态产业化战略研究——以森林资源为例”获准立项,2016年底完成该项目研究报告,随后,笔者以此研究报告为基础补充新内容,完成本书。
本书以林业为例探讨生态产业化问题。所谓生态产业化,就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从而建立起生态建设投入与效益良性循环机制的过程。生态环境建设是花钱的事业,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内需,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孕育着巨大的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十三五”规划是第一次将绿色发展作为独立内容进行布局的首个五年规划,标志着绿色发展从理念走向实施。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形成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是更高的境界。这是笔者写作本书的基本背景和开展研究的基本认识。林业在生态产业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国内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协同发展都进入新的阶段。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生态屏障。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具有明显公益性的基础性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三十年来,世界上传统林业正在向现代林业转化,其经济活动内容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扩展:一是从林木采伐扩展到林木培育和森林维护;二是日益强调森林的多功能综合利用;三是日益重视山区开发、林业建设与当地农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以林业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在我国,林业已被提到战略全局的高度来部署和推动,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林改”“五级书记抓造林”的声势,中国人工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一。但根据2017年6月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的介绍,中国森林面积增速明显减缓,大部分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时至今日,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仍然困扰着林区。我国生态公益林供给不足和生态性贫困并存,没有形成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自我发展循环。事实证明,要破解“国家要生态、地方要财政、农民要致富”三者之间的矛盾,唯一的出路在于对生态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经营,培育以生态服务价值为核心,生态商品生产、交易和消费相结合,以生态型产业体系为支撑的生态服务型经济。只有把生态环境建设同调结构、转方式和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提高林业生产集约化经营水平,才能将林业发展成为富县裕民的支柱产业。
本书把研究视界放在环首都地区有着多方面的考虑,也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关于环首都地区的空间范围学界有多种划分。从广义上看,可包括河北全省和天津全市乃至更大范围。从狭义上讲,则可以首都北京为核心,包括天津市的武清区、宝坻区、蓟县三个区县,加上河北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六个地级市。后者,区域面积达14.5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52%;总人口5617万人,约占全国的4.19%。环首都更为直接的地区是京冀交界地区、廊坊北三县。以林业为例研究环首都地区生态产业化问题,一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需要。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北京与河北山水相连,空气互通,是生命共同体。有关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赋予河北最多的就是生态。环首都地区生态承载力薄弱、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是短板,生态环境总体上处在极不稳定的脆弱状态,需要长期的、大规模的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急需在风沙源区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草工程建设,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补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解决森林保育缺乏长效资金支持的困境,必须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生态建设之中。通过生态产业化,将林草生态链转化为产业链和就业链,这样才能真正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动目标中。生态产业化是提高京津冀生态建设效益的必由之路。二是推进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的要求。多年来,在环绕首都的承德、张家口、保定等地区,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大的呈C字形的连片区。环首都贫困带作为我国少有的生态脆弱区、特大城市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经济贫困区三重耦合区域,面临着典型的生态性贫困问题。环首都贫困带的形成,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不可持续的开发方式共同导致的,是生态恶化型抑制和保护压力型抑制双重效应的结果。该地区经济落后和生态恶化的趋势长期得不到扭转,症结在于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相割裂,生态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路径不畅。由于片面强调林业的生态功能,相对忽视其经济功能,导致林业发展乏力,难以调动起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积极性。环首都贫困带多处在山区,希望在山,致富靠林,林业在环首都脱贫攻坚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生态产业化是破解环首都贫困带难题的必由之路。三是环首都地区林业资源独特,在生态产业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闻名全国的成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意义。塞罕坝林场建设是生态产业化的典型体现,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弘扬塞罕坝精神,走生态产业化道路,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唯一选择。
本书在分析环首都地区开展生态产业化建设的背景、意义和阐释生态产业化有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生态产业化的实现条件、发展模式、可行路径与机制、政策。通过对环首都地区生态林业建设已有探索和典型案例的评价、总结与分析,以生态与产业化相结合为研究主线,探讨如何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探讨如何构建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长效生态建设机制,并重点研究、分析了森林旅游和生态林业脱贫问题。
全书共有五章。
第一章阐述本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新思路,国外国内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趋势,是开展环首都地区生态林业研究的主要背景。本章通过对林业生态产业化的实践、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讨论,阐述了环首都地区实施生态产业化战略的必要性,指出开展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探讨生态产业化的概念和理论依据。首先对生态产品、生态产业、生态资本运营等若干重要概念的含义、相互关系,生态产品的供给特性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对生态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进行阐述。通过对现代林业的可持续经营观、森林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的阐释,尝试回答森林生态公共产品的市场化提供为何可能,森林生态产业化的实践动力源自何处这些问题。
R.Costanza(1997)开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弗里德曼开创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思想以及由此衍生的自由市场环境主义等理论,新公共管理、多中心治理等理论,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理论支撑。生态产业化的经济学本质是生态资源资产化,在“人化的自然”系统中,生态服务靠自然力和人为要素的投入共同实现。生态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作为保障,为此,应制定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支持全社会办林业的有力政策,构建多元经营主体(农民及其自治组织、营林企业、加工企业、地方政府等)相互协作、共同支撑的混合治理机制,特别是要完善社区林业,实现林业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和价值链增值。
第三章探讨环首都地区林业生态产业化。从环首都地区林业发展概况、林业产业化典型案例分析入手,总结环首都地区已取得的经验,剖析典型案例,研究环首都地区林业生态产业化模式、方向与路径,针对环首都地区林业产业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环首都地区作为森林资源相对丰裕地区,具备发展林业产业的先天优势。环首都地区在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中,涌现出若干有影响力的林业生态产业化典型,例如塞罕坝精神、黄羊滩“三位一体”治沙模式等。环首都地区林业产业已由以造林营林单一产业为主,向着种苗业、造林营林、加工、森林旅游等多种产业转变,非木材林产品日益成为林业的主体,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逐步兴起。在产业链的延伸方向上,木材培育产业、优势特色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森林生物质能源产业、碳汇林业、森林旅游等,被实践证明是潜力巨大的生态林业经济增长点。
第四章专题讨论环首都地区森林生态旅游问题。阐述了森林旅游的内涵、主要产品形式与发展趋势,通过对环首都地区森林旅游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对若干森林旅游开发案例的评析,以及对环首都地区森林旅游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促进环首都地区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森林旅游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产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笔者认为,当前应积极推进森林旅游与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运营机制,以国家公园试点为抓手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区域合作以推动京津冀森林旅游的协同发展。森林旅游的本质是生态旅游,环首都地区森林旅游必须加强环境监管,控制和完善相关设施建设,建立游客参与机制,加强游客管理,加强与旅游代理商等各方面的合作;必须构建长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包含“决策制定中的参与”机制和“旅游利益的分享”机制,使林区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和林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参与力度都得到提高。
第五章讨论环首都地区林业减贫。通过梳理林业减贫的有关理论,分析了环首都地区生态贫困的类型、现状及其成因,探讨环首都地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林业减贫策略,并以丰宁县农户可持续生计调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环首都地区林业减贫的制度分析与对策建议。造成林区贫困的原因有多种,但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开发的产业化程度低,丰富的林业资源尚未转化成产业优势,林农难以从经营林业中得到应有的收益。环首都生态功能区分布着大量贫困人口,这是生态恶化型抑制和保护压力型抑制双重效应的结果,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扶贫与环境保护政策。一是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加快贫困地区的植树造林步伐,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状况;二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林产业、野生动植物种养业、森林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可持续生计思想对减贫战略极具启示意义,其实质是一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发展观,并为丰宁县农户可持续生计调查与分析所证实。生态扶贫的制度保障在于合作型反贫困机制的建立。
本书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采用了理论演绎、案例分析、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努力尝试在生态产业化理论构建、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实践路径与政策等方面提出新见解。其一,在生态产业化理论构建方面,以森林为例,对生态产品的概念及其供给特性进行了剖析,阐释了森林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指出生态产业化的理论依据在于生态资本运营,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产业化与生态安全的矛盾。为了实现森林生态产业化,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由政府—市场—社区有机组合的多元化林业治理结构。其二,在环首都地区生态产业化的实践层面,总结了若干典型案例,特别是对塞罕坝林场及其“再造三个塞罕坝”工程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详尽总结,对草原天路开发、白石山生态旅游等案例进行了剖析。其三,在森林旅游方面,对于环首都地区森林旅游发展进行了战略层面的SWOT分析,提出促进森林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以国家公园试点为抓手理顺管理体制,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来减弱森林旅游的负面环境影响,加强森林旅游中的社区参与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其四,在生态扶贫方面,对于生态环境特别是森林资源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剖析了林区贫困的成因,阐释了跳出生态贫困陷阱的林业减贫政策指向。采用英国国际发展机构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面向农户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生计资本测度及其比较,以及环首都地区农户生计策略与生计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