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曹务坤的博士论文《明清时期贵州民田制度研究》正式出版,这是他在民族法学少数民族法制史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可喜可贺。阅读之后,有如下感想。
从民商法转到民族法学少数民族法制史,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挑战。为了完成这个挑战,我和他商议,把博士论文选题确定为“明清时期贵州民田制度研究”,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民田制度属于民商法研究范畴,这个题目便于他尽快熟悉情况;二是他长期在贵州生活和工作,对贵州的情况比较熟悉,便于资料的收集;三是明清时期的文献资料比较丰富,特别是贵州近年来新发现的大量田地契约文书、碑刻和家谱,这为这个选题提供了大量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曹务坤交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给以了较高的评价,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但其中的汗水和艰辛,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入学以后,根据他的具体情况,除了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外,还特别安排他去上著名民族史专家王文光教授开的《中国民族史》课程,这让他受益匪浅,除了受到中国民族史的启蒙教育外,还掌握了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方法。又把他介绍给贵州民族史、地方史研究专家史继忠教授,史继忠教授针对他的命题进行了精心指导。经济史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吴晓亮教授不但给他的博士论文初稿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而且提供了一些与其博士论文有关的高质量论文和资料。
除了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外,曹务坤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也是值得肯定的。他来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已是民商法方向的教授,但他毫不松懈,认真学习。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命题进行了新视角的分析和审视,几易其稿,完成命题。
通读全书,我认为有以下值得肯定之处。
第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同样的命题,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对命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不一样的。这本书利用法社会学理论、经济史理论、民族史理论、物权法理论综合分析明清时期贵州民田所有权制度、用益物权制度、民田登记制度及明清时期民田制度的变迁等情况。与对这个问题之前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相比,显然要深入厚重一些,研究也更新颖,更具有说服力一些。
第二,用民商法的理论分析明清时期贵州民田制度
这本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利用他熟悉的民商法理论来分析明清时期贵州民田制度。例如:所有权制度;用益物权制度;抵押制度;物权变动诚信制度等民商法中特有的理论和概念,把这些理论和概念运用到贵州明清时期民田制度的研究中,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也基本上能言之成理。
第三,从动态的角度分析问题
这本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问题。本书除了对贵州明代和清代的民田制度分别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外,在此基础上还对明代贵州民田制度和清代贵州民田制度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明清时期贵州民田制度变迁的轨迹是民田权能逐步分化和民田权能重新组合,而变迁的内在动因是明清时期官府为实现田土的经济资本所采取的措施。
经过比较指出,明清时期贵州的府、州管辖的民田、卫所管辖的民田、土司领地的民田及“生界”的民田之间的关系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不同类型民田关系的变迁轨迹为:卫所管辖的民田、土司领地的民田和“生界”的民田逐渐转化为府、州管辖的民田。曹务坤把命题放在更广阔的背景和更长的时间段下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更为科学客观。
第四,提出了一些自己新的见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博士论文中,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思考,曹务坤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明清时期贵州地区民田权利变动非常注重诚信、民田权利变动模式多元,并对科田的性质提出自己新的见解。按传统的看法,有的认为科田属于屯田或民田,也有人认为科田属于独立的田土类型。经过对大量史料的爬梳整理,最后认为,明清时期贵州的科田应属于民田,基本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能成一家之说。
在对这本书充分肯定之时,也要指出书中的不足之处。
一是对有些问题研究不够,尚需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前已指出,这本书的成功之处是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命题进行分析论证,但这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用法学理论解决历史问题,还值得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例如,作者谈到明清时期贵州不同类型民田的博弈关系与明清时期贵州民田制度变迁轨迹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即明清时期贵州不同类型的民田博弈关系与明清时期贵州民田制度的变迁轨迹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这尚需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二是尚需进一步消化和分析有些史料
这本书确实花了不少功夫,收集了大量与命题相关的史料,也对这些史料进行了剖析,并提炼了一些独到的观点,但对有些的史料的消化和分析不够,尚需加强,这也是本书的不足之处。
总的看来,这本书是一本较为成功的著作,值得肯定和祝贺。同时,也应看到,作者是一个十分努力和勤奋的年轻人,前程远大,在学术生涯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期望他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方慧
2016年10月23日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