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为社区服务是西方博物馆的一大特色。所谓社区是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一定生产关系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体;居民群之间发生的种种社会关系;为谋求人际关系相互协调产生的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为实行规章制度而建立的社会群体和机构;为满足居民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形成的服务设施。博物馆总是存在于一定社区之中,是为某一特定社区或整个社会服务的。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博物馆必须使社区了解它的使命,理解它存在的价值,从而取得社区的支持。为此,博物馆不仅要进行宣传解释,而且必须开展社区所需和特别感兴趣的服务活动以证实其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有些博物馆本身就是社区需要的产物,是当地居民所创办的,或由当地居民参与经营管理。有些博物馆在创立之初,往往并不能为社区大多数成员所理解。博物馆的任务之二就是尽最大努力使社区多数成员能够了解它存在的意义。
西方博物馆特别是美国博物馆大多设有公共关系部。所谓“公共关系”是指为了某一事业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通过有组织的努力,经常不断地传播有关信息,以改变公众或顾客对于某一事业或组织机构的态度。其主要途径包括:通过大众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宣传博物馆的业务活动,招来观众;出版刊物、通信、画册、年鉴、年度报告、小册子、招贴画,增进公众对本馆的了解;举办各种庆祝、纪念、娱乐活动,联络感情扩大影响。有的博物馆还专辟一个临时展厅供社区举办宴会、茶会、舞会等社交活动之用。
一些拥有特种藏品的博物馆往往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帮助社区认识其藏品的价值。美国中部颇负盛名的纳尔逊博物馆藏有一批东方艺术精品。建馆之初,当地人士对该馆态度甚为冷漠。该馆馆长有鉴于此,定期举办各种讲演会、音乐会、电影晚会以及成人和儿童的艺术创作讲习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使他们加深了对东方艺术的了解。
西方学术界一直很重视博物馆与社区关系的研究。早在1939年T.R.亚当姆在《博物馆与流行文化》一书中就辟有专章讨论博物馆扩大教育活动争取公众广泛支持的问题。他认为博物馆若是同社会相脱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博物馆是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理论把博物馆置于与政党或电影院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样地位。”“博物馆当局最主要的任务往往是政治性的,即唤起社区在分享艺术和文化知识方面民主的需要感。”[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博物馆界更明确地提出“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工具”,“博物馆是社会变迁的催化剂”,“博物馆要与社区共命运”[22]。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社区人口的流动性加强了。最为突出的是中产阶级、白领工人迁居郊区,城市中心地区变成了贫民窟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成为西方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和欧洲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史密松学院院长里普利主张建立邻里(或街道)博物馆(Neighbourhood Museum)和文化中心来满足变化了的社区文化需要,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则纷纷建立“生态博物馆”迎接博物馆面临的新的挑战。名称不同,做法和内容十分接近。1967年9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揭幕的阿纳科斯提亚邻里博物馆(Anacostia Neighbourhood Museum)以地区命名,坐落在低收入的黑人区,该馆举办的第一个展览“老鼠——人祸”(The Rat:Man's Invited Affliction)引人注目。它揭示了城市贫民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鼠害。评论者指出,这次展览是“阿纳科斯提亚地区生活的科学的、社会学的和医学的写照”。发源于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特别强调社区居民自己动手筹办反映自己生活的展览,提出“百看不如一干”的口号。认为当地“居民作为不可缺少的能动因素参与其事是生态博物馆办馆思想的核心”[23]。反映社区生活和社区居民参与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促进社区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邻里博有馆和生态博物馆才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们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社区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