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践的发展趋势[4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民众参与热情也被激发,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意识观念逐渐形成。各地因地制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体系,从各地实践模式的变化上看,我国公共文化实践有如下发展趋势:

一 由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

在现代社会,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证人的文化权利,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国家广泛介入文化活动并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政府在公共文化实践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是主导政策的制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公共文化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全社会达成基本共识。二是提供建设经费。在强调政府财政资金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增幅保证略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同时,运用多方筹资、全民共建的原则,打破准入壁垒的限制,多渠道、多形式地筹集社会资金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重要责任主体,其职责并非包办公共文化服务,而是在合理界定政府与社会特别是与各类文化单位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际上,作为公益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的私人企业能够显著改善公共领域的效率。这就是说,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可以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生产和提供,也可以由企业来参与生产和经营,从而繁荣文化市场,提高公共文化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二 由卖方市场逐步走向买方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产品属稀缺资源,使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政府)更多考虑的是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对改进产品质量,满足买方需求则缺乏意愿,公共文化产品市场是一个简单的卖方市场,即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考虑的首要条件是生产能力,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考虑不多,表现为公共文化产品形式单一、传播渠道不畅等,增大了供给成本,弱化了基本效用。

市场理论认为,在卖方市场上,商品供给量少,由于供不应求而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即使商品质次价高也能销售出去,商品价格呈上涨趋势。这时,买方对商品没有选择的主动权,卖方只关心产品数量,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卖方在交易上处于主动地位。卖方市场的存在,意味着商品交换中买卖双方之间的平等关系,已被商品的供不应求所打破。卖方市场也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比例失衡时出现的一种市场状况。

随着文化产品种类的日益丰富,消费形式的多样化,消费者选择自主性的增强,加之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和产品的可替代性,决定了以往文化产品必然要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即在多元的文化产品消费体系中不仅要面临同类产品的竞争,而且要面临其他多元文化产品的竞争,由此决定了公共文化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必然趋势。从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也可以看出,近年来各地纷纷推出需求导向的精神文化产品,由过去只注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逐步转变成既重视数量也重视质量。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和文化的公共性将文化发展与政府职责联系在一起。提供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服务型政府在文化领域体现其公共性特征的有效措施。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应秉持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公共性价值理念,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商品和服务。

三 由重过程变为重绩效

在公共文化建设的初期,由于没有可供遵循的实践模式,各地均在探索之中,政府将较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做”上,往往重视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随着公共文化实践模式的逐步成熟,各地对公共文化建设过程重视的同时,逐步重视建设的成果。表现为政府往往关注投入多少,建设了什么设施,出台了哪些措施,同时对相关资源投入的效用逐步开始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质是服务型政府将部分社会资源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变成社会福利,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绩效评价则是对政府服务型功能最好的评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将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纲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与考核机制、艺术创作激励和评价机制、文化投入绩效评估机制,有利于构建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研究制定详细、具体的公共文化工作考评标准,加强对基层政府文化工作的考核,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43]

四 由重点突破到均衡发展

在公共文化实践建设的初期,公共文化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到人民群众最需要领域,重点突破,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是各地公共文化实践普遍的做法。这种重点推进的模式有利于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有利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公共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不断丰富,越来越多地区施行将部分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转向其他地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均衡发展。

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不但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区域差别导致公共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统筹区域公共文化发展,缩小区域公共文化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就需要政府切实加强公共文化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乡村公共文化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业态,实现区域公共文化普遍同质服务等[44]

五 由项目推动到区域推进

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以来,为建立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先后在各地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范围和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政府相关部门在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培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工作。2010年,文化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社文发〔2010〕49号),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将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重点,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服务全体人民。2011年,文化部和财政部最终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评选了2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3年,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正式启动,示范区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正为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陈波、胡小红:《我国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模式及发展趋势》,《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2]Almond,G.(1956),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Journal of Politics,Vol.18 (3),p.396.

[3]Almond,G.,Verba,S.(1963),The Civic Cultur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有人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10种不同的含义:①“众人喜好的文化”。②一切来自广场而非庙堂的民间的文化,威廉姆斯称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③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普及的、面向工农兵的大众文化。毛泽东最早提出这一概念。④资产阶级的国家意识形态,一种以标准化、陈腐老套、保守主义、虚伪、满足浮华幻想、受操纵的文化工业产品为标志的文化。致力于劳动阶级的非政治化,维护社会的统治权威,制造大众的虚假的需求,是欺骗群众的统治工具(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等人的理论)。⑤次标准文化或剩余文化,即去除了高雅文化之后剩余的那部分文化。⑥商业消费文化,即那种用于大量消费的,为商业目的“有意迎合大众口味”而大批量生产的消费品,是“商人雇佣技术人员创造的”。⑦美国通俗艺术的意识形态或美国文化的代名词。欧洲人说大众文化,那往往是指“美国特有”的“不安分守己”的通俗文化,是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⑧社会统治集团通过精神和道德领导的手段赢得被统治群体赞同而形成和产生的文化;源自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或文化领导权的理论,采用这种新葛兰西主义霸权理论观点的人,将大众文化视为社会被统治群体的反抗力量与社会统治集团的“兼并”力量之间斗争的场所。这里的大众文化既不是自上而下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强制文化,也不是与之对立的自发的自下而上的“人民”文化,而是两者交战的场所,是以反抗与兼并为标志的领域。⑨来自于人民的文化。人民群众积极创造的他们所需要的一种民间文化。费斯克不完全同意法兰克福学派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文化工业对大众意识的控制的观点,不同意把大众只看作被动受控的客体,而认为大众文化中也隐含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他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启蒙性和独创性。⑩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城市工业文化;威廉姆斯说,这是一个早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进入了英国人思想的文化。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与大众文化有关的各种关系;在后现代消弭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差异之后形成的当代文化形式。这是一种不再区分高雅与通俗差异的文化。原先意义上的精英文化将走向终结,代之而起的是经济、政治、科技、商业与文化的全面渗透或互相交融,以当代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
介的,在时间和事件上同步的、全球化的文化。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1891195.html。

[5]参见“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E5% A4% A7% E7%9C% BE% E6% 96%87%E5%8C%96)。

[6]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

[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10]章建刚、陈新亮、张晓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服务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2]叶辛、蒯大申主编:《2007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3页。

[13]深圳市文化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组:《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特区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3期。

[14]韩军:《论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期。

[15]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论学刊》2007年第12期。

[16]韩军:《论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期。

[17]参见申维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怀仁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rh.gov.cn/html/ssdd/2006_04_11_18_23_23_307_3.html,2009-5-27。

[18]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161307.html,2009-6-7。

[19]章建刚、陈新亮、张晓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形势下的发展诉求》,《学习时报》2007年11月28日。

[20]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2006年10月11日,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1/content_5190605.htm,2009-6-2。

[21]参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转引自《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济日报》2007年7月24日,http:// cpc.people.com.cn/GB/64093/82429/83083/6023652.html,2009-5-26。

[22]参见孟建、曾小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野中的我国报业改革——对中国报业“双重属性”的新探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

[23]同上。

[24]参见章建刚、陈新亮、张晓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形势下的发展诉求》,《学习时报》2007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8月21日,http://www.jjswhj.gov.cn/web/News_View.asp? NewsID =3356&page =4,2009-5-26。

[25]参见周玮《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http://news.qq.com/a/ 20080302/000926.htm,2009-6-8。

[26]参见孟建、曾小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野中的我国报业改革——对中国报业“双重属性”的新探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总第145期) ;章建刚、陈新亮、张晓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形势下的发展诉求》,《学习时报》2007年11月28日。

[27]参见肖剑忠《要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http://www.china.com.cn/chinese/ zhuanti/xxsb/1272332.htm,2009-5-31。

[28]《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8号,2009年9月8日颁布,http://59.252.212.6/auto255/201001/t20100125_27409.html。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 年12月20日,http://59.252.212.6/auto255/201012/t20101229_20751.html。

[30]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25日,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31]《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文政法发[2012]13号),2012年5月7日,http://59.252.212.6/auto255/201205/t20120510_28451.html。

[32]《文化部关于社会文化司更名的通知》(文人函[2012]830号),2012年6月4日,http://59.252.212.6/auto255/201206/t20120607_28568.html。

[3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18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34]参见任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2004~2007年》,中国网,http://www.showchina.org/gqbg/2007/zgggwhfwfzbg/wz/200803/t152993.htm,2009-6-2;勾学海:《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状况述略》,《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5期。

[35]参见文化部社图司、中国文化报社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浙江长兴会议论文集)。

[36]参见杨晓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中国新闻出版网: http://www.chinaxwcb.com/news/2007-06/27/content_58372.htm,2009-6-3。

[37]参见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艺术研究院网站,http://www.zgysyjy.org.cn/newart/neiyongye.jsp? class_id =2642,2009-5-31。

[38]《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项目负责人:朱亚铭、王柏轩,福田政府网,http://www.szft.gov.cn/sqmy/,2009-6-9。

[39]参见青岛市文明办《青岛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文明网,http:// www.godpp.gov.cn/cjzc_/2006-12/06/content_8704631.htm,2009-6-9。

[40]参见王保生《崂山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崂山文化网,2007年8月1日。

[41]广东省文化厅:《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文化大省》,http://www.gdbb.gov.cn/detail.jsp? infoid =3787,2008年9月2日。

[42]陈波、胡小红:《我国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模式及发展趋势》,《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43]方健宏:《尽快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则》,《南方日报》(网络版) 2008年11月12日。

[44]曾岩:《城乡公共文化统筹发展之我见》,文化发展网,200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