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有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分工与协调
我们来考察一下企业内与企业间的分工以及它们与协调的关系。关于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分工的关系,马克思有过论述:……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某种商品的一个特殊的生产阶段,该商品的各个生产阶段就转化为各种独立的行业。[1]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分工包含了笔者所述的协作的意义,但由于马克思的注意力不在企业理论方面,因此他没有做进一步论述。实际上,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协调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当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调效率低于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调效率时,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调将会外化为社会分工与协调;同样,当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调水平高于企业外部的分工与协调水平时,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调水平会内化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调;当这两种效率相同时,企业内与企业间的分工与协调也就达到了均衡状态。当然,在现实世界里不均衡乃是常态,而均衡则很少出现,因而在常态下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分工和协调一般总是处于转化和运动过程中。
(二)物流组织
本书所述物流组织是指一切从事物流各环节业务的组织,包括生产性和服务性物流组织。生产性物流组织是既从事商品生产又从事某些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服务性物流组织是指专业从事物流活动全部过程或某些环节的经济组织,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等)或仓储等中的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备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某种信息管理系统,且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书中不同的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指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是指生产性物流组织,为了进一步区别,本书用“第三方物流组织”指称服务性物流组织。
(三)技术
技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术语,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技术内涵的理解大同小异。它既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和器皿等,也可以指系统、组织方法、工艺和技巧等;技术概念还可能是以上各种要素的任意组合,如流水线生产技术就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形态,既包含了具体生产、输送设备等,也包含了具体设备的应用,更是一种生产组织方法。另外,技术还是知识进化的主体,随着分工演化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本书所述的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2]物流技术包含物流硬技术与软技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的技术领域。物流硬技术包括物流设备和物流基础设施等[3],物流软技术包括物流系统规划技术、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系统评价技术等[4]。物流硬技术是物流软技术强有力的支撑,而物流软技术是最能发挥硬技术潜力并获得最佳物流效果的技术。
(四)制度
制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调节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以某种明确的形式被确定下来的行为规范,并且由行为人所在的组织进行监督和用强制力保证实施,如各种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非正式制度是指对人的行为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
对于制度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目前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组织也是一种制度,换言之,制度概念涵盖了组织概念;二是认为组织不同于制度,制度是基本规则,组织是在既定约束下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创立的,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受到制度的根本影响,反过来,组织也影响制度。[5]对于组织和制度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反映了经济学家们研究路径的差异。把组织包含在制度内的研究者乃是基于交易的制度分析视角,他们把一切制度都看成不同形式的交易。而认为组织和制度彼此不同的研究者则是把制度的分析定位在规则上,强调作为游戏规则基础的制度,同时对组织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制度运行的载体或平台上。笔者赞同后者的观点,认为组织不同于制度,但制度与组织之间互相影响、彼此难以截然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