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学术创新与研究方法
1.创新之处
学术研究是需要有所创新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学术上的进步。然而学术上的创新并非易事。就历史学方面的创新而言,要突破前人的观点,挖掘更多、更新的史料并加以整理、辨析,还要有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改进,这些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功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在近代中小城市方面做些探索。
(1) 目前学术界城市史研究逐渐向中小城市研究转变。而对徐州近代城市的研究一直很薄弱。本书以近代徐州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对近代徐州城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近代徐州城市的社会变迁及其规律,以丰富和推动关于近代徐州城市史的研究。
(2) 本书以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徐州近代发展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环境基础,并着重分析了近代交通的变革对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的作用。
(3) 本书以城市灾害学为视角,分析了近代徐州灾荒和战乱的状况及其特点, 探讨了灾乱对徐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本书还以交通工具的演变为视角考察了近代徐州城市的社会变迁规律和特点。
(4) 本书虽没有专章论述徐州城市与区域其他城市及乡村的关系,但在探讨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的具体问题时充分考虑到徐州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考察徐州与沿海诸如上海、南京、青岛、济南、天津等一些大城市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徐州近代发展变迁的外在动力或影响。本书将近代徐州放在江苏省整个省域中加以考察,通过分析徐州城市与苏南城市之间的差距,以此揭示近代徐州城市发展的独特规律及落后于江南城市的原因所在。
2.研究方法
(1)本书综合运用了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近代徐州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索性研究,以期揭示近代徐州城市发展变迁的轨迹、规律。
(2) 本书在研究中注重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一方面,就近代徐州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纵向的比较。另一方面,还注意对近代徐州城市与江苏其他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
(3)本书在研究中运用了大量的档案、文史资料及地方史志等资料。需要说明的是,资料的匮乏是研究近代徐州城市史面临的重要问题。江苏虽然是文化发达的人文荟萃之地,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苏南,南宋以来,苏南一直是国家的财赋之区,受到官方的重视,留下很多档案。民间文人骚客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作笔记。因此,苏南地区的研究材料和国内外研究成果都是极为丰富的。相比之下,徐州等苏北地区的材料则少得可怜。徐州市的档案馆里,顶多是一本本敌伪人员、国民党员的花名册等材料,而真正有价值的材料则很少。而保存在江苏省档案局的有关徐州城市的档案以及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有关徐州城市方面的档案也是极少的。
由于战乱的原因,原有的徐州地方报纸没有得到较好的保存,十分可惜。李大坤在《徐州报业春秋》中,曾谈到编写报业史的艰难:“要系统全面地整理报史,难度相当大。一是报刊资料匮乏,新中国成立前三年连一份完整的资料也没有,抗战前更不必说了;二是抗战前办报人多数作古,少数年事已高,记忆力不佳;三是文书档案残缺不全。”[38]徐州报纸种类多,但出版时间大多较短,保存不完整,且相当分散。而其他报纸如《申报》、《民国日报》等报纸对徐州的报道及记载是十分有限的。笔者曾费些工夫试图搜寻徐州地方报纸,但毫无结果,这是研究徐州城市近代变迁资料上的缺憾。有关徐州近代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资料的稀缺使得近代徐州城市的研究受到大大的限制。
本文还利用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对于文史资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不少学者持怀疑态度,甚至有的是完全加以否定。笔者认为,对于文史资料,不能完全加以舍弃不用。文史资料中有大量的是当时人亲身经历的或耳闻目睹而记载下来的,虽然有时出现某些疏漏或错误,但经过甄别,还是值得采用的。对于徐州近代城市史研究来说,文史资料的利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至于当代编修的志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徐州市志》及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专志。但是,由于当代修志一个原则是“详今略古”,所以《徐州市志》对于近代的徐州历史记载相当简略。可以说综合反映近代徐州城市发展变迁的志史是没有的,这也是本书写作的重要缘由之一。
[1]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美]鲍德威:《中国的城市变迁:1890—1949年山东济南的政治与发展》,张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美]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5]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 》,鲁西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鲁西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美]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美]卢汉超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8] 梁元生:《上海道台:研究转变中社会之联系人物 1843—1890》,陈同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9] [澳]马丁:《上海青帮:1919—1937年的政治与有组织犯罪》,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 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1] 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12] 张仲礼等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 茅家琦等著:《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 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 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0] 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 何一民:《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 沈毅:《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研究》,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4] 陈荣华,何友良:《九江通商口岸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5] 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6] 王林绪:《徐州交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7] 赵明奇主编:《徐州自然灾害史》,气象出版社1994年版。
[28] 刘怀中编著:《古今征战在徐州》,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29] 邓毓昆、李银德:《徐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0] 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方史研究室编:《江苏城市历史地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年版。
[31] 余明侠:《左宗棠和徐州近代化煤矿》,《史林》1987年第1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徐州煤矿》,《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32] 孙海泉:《胡恩燮父子与徐州煤矿的现代化》,《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3] 余明侠:《晚清时期(1882—1911)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学海》2000年第1期。
[34] 蔡云辉:《战争与中国近代衰落城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5] 姜新:《苏北近代工业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 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37]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 江苏省》,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6月。
[38] 李大坤:《徐州报业春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