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互联网技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的问题,从而出现了以“网络政治”、“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民主”、“电子民主”、“网络传播”、“网络舆论”、“网络舆情”、“网络民意”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都成为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网络政治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网络政治研究初期,主要是在分析互联网技术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界定网络社会的形式和实质,进而剖析网络政治的内涵及其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对网络媒体的政治功能研究,并且对网络媒体的政治价值进行了总体性的概括,代表作有美国学者凯文·希尔(Kevin Hill)和约翰·休斯(John Hughes)的《网络政治学》、Timothy Luke的《网络空间的政治学》、澳大利亚学者David Holmes的《虚拟政治学》、William H.Dutton的《网络社会: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政治学》等。随着研究的推进,学者们开始探讨具体的政治议题,包括互联网对政治制度、政治系统、政治过程、政治参与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网络政治的概念,如“数字化民主”、“赛博民主”、“电子民主”、“虚拟政治”、“网络政治参与”等。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理查德·戴维斯(Richard Davis)的《网络政治学:互联网对美国政治系统的影响》、格瑞姆·柏宁(Graeme Browning)的《电子民主:运用互联网改革美国政治》、冉姆·阮思(Wyene Rash Jr.)的《网络政治学:互联网对政治过程的影响》、亚历山大(C.J.Alexander)和帕尔(L.A.Pal)的《数字化民主》等。

国内关于网络政治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网络时代政治体系的演变趋势,探讨了网络政治的形成、本质、内容和影响以及网络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等内容。代表著作有《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陈传刚、谢永亮,2000)、《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刘文富,2002)、《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蔡翠红,2003)、《网络政治学导论》(李斌,2006)等。另一类是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网络政治中的具体问题,如网络民主、网络政府、网络权力和网络治理等。如《网络与政府管理》(金太军,2002)、《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蔡立辉,2006)、《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何精华,2006)、《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袁峰、顾铮铮、孙珏,2006)、《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蔡文之,2007)等。其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与政治的关系,即互联网技术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如网络对政治的积极作用,如何克服网络带来的消极政治影响等;二是网络空间中的政治问题,如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性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研究角度。

1.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学者对于网络能否促进政治民主,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网络政治的产生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的推进,如毛寿龙认为,网络的发展改善了民主的技术手段,提高了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降低了政治参与的成本,使民众的意愿更真实地反映出来。[6]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网络能够带来的民主是有限的,网络参与并不能改变重要的政治决策方式。如严小庆认为,网络民主是一种不健全的民主,其主体、内容、民主自身都是有限的,人民只能通过网络参与影响决策,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决策主体,因而网络民主并不能改变重要的政治决策方式。[7]刘晓乾认为,越级的信息交流有可能引起政治体系中间层级功能弱化;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非正常参与和非法政治参与的扩大;网络民主未必对民主有益,反而是负面影响。[8]安云初认为,网络政治在促进民主参与的同时,也可能危害政治体系的运行,给现代国家和政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由于信息鸿沟的存在,加剧了社会利益表达的不平衡状态,造成新的社会断裂,形成新的政治操纵者。[9]

2.从政治稳定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关于网络对于政治稳定的影响,学术界也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来研究。消极的一面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情绪化的民主形式,是不正常的、非法的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在参与的技术手段方面,网络开辟了信息窃取和破坏的新途径,使传统的政治安全防范面临全新的挑战。[10]在参与的内容方面,网络谣言、网络欺诈、网络诽谤、网络攻击以及恐怖组织、邪教组织、叛国组织利用网络从事非法活动等;此外,网络政治主体的隐蔽性,自发网络政治动员的随机突发性,都冲击着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11]积极的一面认为,政府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缓和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而对政治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12]在这种观点中,网络政治对于政治稳定的积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政府的调控和管理。

3.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网络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网络文化对传统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带来传统政治文化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网络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06年以后,其论述主要散落在探讨网络政治参与的文献中,研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政治对于公民文化的塑造。陶建钟认为,在网络空间,公民可以感受到民主的精神,社会分层在这里消失,公民可以较容易地介入国家政治生活,了解政府的政策、服务及实施情况等,来自公民人性深处的民主、平等、自由的冲动得以释放和满足,公民逐渐形成活跃的民主思维与民主习惯,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提升公民的政治责任感,铸造公民的政治人格。[13]

第二,网络政治有助于消解官本位意识和精英的垄断地位。毛寿龙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政治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提速,实现了信息的平等化传播,使得政府丧失了昔日垄断信息从而垄断决策权、管理权的优势;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并在网络社区中获得并非由于身份而是由于其观点的认同,促进了非精英主义的兴起,促成了“草根文化”的形成。[14]

第三,网络政治推进了政治社会化的进程。李斌认为,网络一方面传播着各种政治信息,另一方面成为各种政治文化的交汇点,各种异质的政治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相互激荡、碰撞、交融,实现了网络政治文化的整合和转型;网络政治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公民对公共事务有了更为丰富的了解;网络上的虚拟政治实践如网络选举、网上投票、网上讨论等,为网民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政治实践平台和更多的政治实践机会;网络政治参与正在逐渐发展成为政治社会化越来越重要的途径。[15]

(二)关于网络民意的研究

在对网络政治研究的同时,学者们也开始了网络舆论的研究。政治学者从网络舆论对政治环境的影响等角度来研究,传播学者则从网络交往的角度对网络表达行为进行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将电子公告栏(BBS)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有的探讨网络传播行为的结构特征,如Poole&Desanetis的《网络群体决策中的微观结构》、Brasher、Adkins&Meyers的《讨论与网络的群体决策》等;有的探讨网络空间中的角色及其社会影响,如Dubrovsky、Kiesler&Sethna的《等同现象:网络群体决策与面对面群体决策中成员的身份影响》、Collins-Jarvis的《网络讨论小组里的歧视性信息:性别角色和社会背景》等;有的探讨网络空间的对话模式,如Joseph B.Walther的《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互动》等。虽然探讨的问题倾向有所不同,但都是以群体传播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之后,开始从网络传播促进公共交流的角度,形成了对网络表达的研究。如坦勒(Eliza Tanner)对1998年智利人围绕前总统皮诺切特被捕一事的网上讨论进行了个案研究,并且指出网上论坛具有与公共领域理论相关的四个特点,即可接近性、自由交流、协商结构和公共理性,因而认为网络论坛构成了公共空间,参与者的争论不仅形成了一致的舆论,而且产生了对过去时代的集体记忆。[16]Dhavan Shah等人研究发现,网络的使用时间与人们对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呈正相关。[17]总而言之,从公众表达的角度,国外研究的一个基本立场是:网络为促进公众表达、加强市民与精英的对话提供了技术可能,但对其在实践中的影响则持较为谨慎态度。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舆论成为近年来中国学界研究的热点,因而涌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2004年以来,“网络民意”的概念伴随着网络舆论、网络舆情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这与我国网络环境中特殊的政治现象是分不开的。研究初期主要对网络民意该不该受到重视、是否具有理性等方面进行宏观探讨,后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传播学、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等理论视角来讨论网络民意带来的影响,如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和营造、网络民意对政治参与的改进、网络民意对民意表达的作用、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等。但是大多数还都处于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检讨阶段,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理论。从总体上看,国内关于网络民意的研究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网民心理及行为的研究。研究者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网民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以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Cass R.Sunstein)的“群体极化”概念和法国心理学家勒庞的群体心理学作为研究工具,以国内BBS中的网民为研究分析对象,认为网民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聚集,网民群体的确出现严重的极化倾向[18];以具体的网络舆论事件为分析对象,探讨非理性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网民的心理特征,如《黄静案检讨:一场轰动华人圈的网络公审落幕》(吕明合,2006);也有研究者以某个具体的网络论坛,探讨网络空间主要是实证论坛中的“意见领袖”现象。总体而言研究显得较为单薄,缺乏深度。

第二,对网络民意载体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对博客尤其是政治博客和BBS的研究。许多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都以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博客研究方面,如《政治博客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张雷、娄成武,2006)、《网络政治博客与现代公共治理》(骆勇,2007)、《政治博客的现状、困境、作用和走向》(倪明胜,2009)、《政治博客的民主维度考量》(倪明胜,2009)等。在BBS方面,有研究者通过对强国论坛日常议题形成与衰变过程的个案研究,分析了BBS议题形成的动力、议题发生衰变的原因;探讨BBS议题在发展中的内在趋同性,认为BBS中的讨论有试图逃脱监管的趋向,BBS具有“社会安全阀”的作用。[19]BBS表达功能的发挥与传统媒体的报道力度直接相关,网民的上网习惯、民族和文化特点对网民的讨论行为会产生明显的影响。[20]网络论坛上不仅形成了一个公共讨论空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形成了一场社会运动,对现实进程产生影响。[21]可见,BBS确实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的公共讨论空间,成为一个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平台。

第三,对网络民意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对于网络民意特征的研究,学界的研究基本比较一致,认为其在网络传播特性的影响下,网络民意的表达也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开放性、不易控制性、非理性等特征。对网络民意功能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孙志刚事件、黄静案、宝马撞人案等事件发生之后。网络舆论、网络民意成为“草根”阶层表达诉求的便捷渠道,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公正执法等方面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大体上而言,国内学者对网络民意影响公共政策的问题给予很大的重视,形成了相对较多的研究成果,如《作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基础的网络民意研究》(刘剑,2007)、《网络民意在公共决策中的双面解读》(刘祖华、周湘智,2007)、《网络民意表达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李习文,2008)、《网络民意影响公共政策构建的力度和效度》(郭春甫、定明捷,2008)等。尤其是对网络民意表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沟通,推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等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的论述。

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偏重于从微观角度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来开展对网络民意的研究,聚焦于网络舆论扩散、网络政治参与、网络议题设置等具体问题,以及网络民意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的规范性探讨。这些研究成果都为本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本书研究中可资借鉴的文献素材,也为本书做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