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儿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中国民歌的独特形态特征

一 中国民歌的称谓

民歌是民间歌曲的简称。按中国现代通行的分类法,把各民族地域传唱的民歌的音乐体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劳动号子是在劳动现场即兴编词演唱的夯歌、号子、田歌等,山歌是在山野田间信口咏唱的腔调,所以又称为“野曲”,这两种古老的、代代相传的民歌,保留着古朴、单纯的“腔民歌”特点。小调(又名小曲)是古人音乐思维逐渐提高后,把信口咏唱的腔调组合起来,规范成各种形式的曲牌令词,用反复辗转填词的方法传承,所以又称为“调民歌”。中国民歌的腔调一般是较为固定不变的,在反复填词过程中,由于方言声调的不同,也会衍生出一些同源异流的变化,这种变化常与歌词主题与内容的需要有一定的关系。例如讲述历史传说的叙事歌、庆典礼仪用的仪式歌、迎来送往的迎送歌、谈情说爱的抒情歌、各种劳动生活中的牧歌、渔歌、船歌、夯歌、农事歌等,都是人民大众创新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民歌体裁形式。中国民歌的音调大都具有强烈的可塑性与实用性特点,与阶层人民大众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及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这是中国民歌能够代代传承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因。

欧美各国,民歌这个概念,包含着作曲家记录整理或用民歌风格编创的歌曲,都属于作曲创作的民歌风声乐作品的范畴。中国一直采用这种广义的概念。20世纪以前中国还没有民歌这一称谓,也没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之类的称谓。古代沿用过的有“歌”、“诗”、“谣”、“辞”、“曲”、“令”、“调”等。20世纪伊始,由于把英语folk song(民谣、民歌)作为借词,才用民歌一词概括了历史上的种种称谓,开始把人民大众口头创作、自然传承演变的原生态民间歌曲统称为民歌,把音乐家、诗人和爱好音乐的文人依民歌腔调曲谱填词或改编创作的民歌风味的歌曲称为艺术歌曲或创作歌曲,这也是我们应该明确以免含混不清的一种新的界限。

二 中国民歌的概念

民歌是音乐和文学结合的产物,曲谱(音乐)与歌词(诗词)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任务。中国古代有“以言为本,以声为用”的说法。“言”及“诗”和“歌”严格地说是两种不同体裁、艺术形式的概念,但经常会被混在一起,出现概念、定义或结构形态方面的含混不清或误解。把《诗经》单纯称为“古诗选集”或“诗三百首”是不完整的,中国历代的诗词、歌、谣(包括乐府、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都是协乐文学,是诗和歌相结合的“诗歌”或“诗乐”,是用依谱“度曲”、“填词”、“作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如《清平乐·六盘山》,是按照古词曲牌《清平乐》的格式创作的歌颂红军长征胜利的诗歌,《阳光三叠》本是用《阳关曲》的曲牌,填词的带有序、尾的三段体的大曲(详见《琴曲集成》),并非是七言四句的“豆腐干体”的七言古诗。只从文学角度着眼,用废谱留词的方法记录民歌或依谱填词的艺术歌曲传统习惯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与唐代因科举制度的需要,制定出讲究平仄、对仗、句式、格律的严谨的纯文学律诗,作为标准化、正规化的诗体供学子学诗、应考而用,从此把上述民歌体、楚辞(离骚体)、古体、乐府体、宋词、元曲的长短句体等都称为“诗余”,与作为供文人学士和社会各阶层怡情娱乐的时调俗曲有一定关系,再加上我国古代记谱法不规范、不普及等,都可能是造成“重词轻声”、“废谱留词”弊病的历史原因。

三 中国民歌的形成与创作演绎方式

民歌是一切音乐体裁形式最早的源头和形成发展的基础。中国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建立官方大乐署开始,就把“采风”、“采诗”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历代的文官武将大都将民歌规范加工,在迎宾、饮宴、娱乐等场合使用。最早的民歌是原始人在劳动生活中发出的感叹和呼喊,把各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自然声音,组合成既规模化又有随意性的腔调,就形成了“腔民歌”,花儿和各民族地区传唱的山歌和劳动号子,大都保留着这种在山野田间即兴填词应答对唱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类民歌在音调、节奏、句式、结构等方面,逐渐发展成规律化、固定化的调民歌——曲牌化的小调,被采集吸收到宫廷、官府、宗教和乐府教坊之中,并加上了调名,以便根据需要打谱定格,依调依谱反复填词使用,并为各种音乐形式的兴起定型,提供了重新组合发展的坚实基础,度曲打谱和依格依谱填词成了各种传统音乐的主要传承方法之一。这也是形成传统山歌和劳动号子大都只有约定的俗称,小调杂曲都有固定的曲牌名或调名的历史原因。也说明了令调、曲牌的节奏韵律格式,是形成依谱填词的诗、词、曲、令的形成和体裁格式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诗歌由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发展成长短句,与民歌有着主导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许多花儿研究专家们说花儿的格律和音调名称与宋词元曲长短句化和令调曲牌化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虽未找出确切的历史记载或对应关系,但历代民歌被采集或进献到宫廷官府,文人学士依谱填词,才形成诗体的形成和变化,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主要是靠不断地采风、整理、改编、创新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展至今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将所有的传统音乐系统完整地采录下来,编撰成专辑、集成全书的国家,这无疑对中国音乐和世界音乐的继承交流、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思考、练习、讨论

1.分别列出中国传统音乐、新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的经典专著5种,并说明其艺术价值。

2.分别举出中国经典民歌作品3首,说说你在演唱(奏)过程中的联想和体会。

3.有人认为“只要学习掌握欧洲音乐体系的方法技巧就行了,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和宏观音乐理论是音乐学家们的事,一般学生没必要学习它。”这种认识对吗?为什么?

4.你学过中国乐理吗?你对中国传统的五声、七律、调式音阶了解吗?请用传统的音名和简谱音名对照,将常用的五种调式和三种七声音阶标示出来,并用弧线标出其主音和属音。

5.你学过《民族音乐学概论》吗?它的调研范围是否适用于中国传统音乐?为什么?

6.你对中国传统音乐类别和独特形态了解吗?请按现代应用的教程简要列出,并简述其形态特征。

7.你在学民族民间音乐课时,对中国传统民歌的类别和特征有哪些认识和了解?请简述之。

8.你学《中国古代音乐史》时,听说过儒、道、墨三家对音乐的主张和认识吗?请举他们论音乐时常用的名言简述之。

9.音乐的材料——声音是怎么产生形成的?它有哪些要素?中国古代音乐理论著作对声、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哪些解释?请举例简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