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今后的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应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加强民族生态文化学的学科构建

民族生态文化研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然而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尚未形成一系统成熟的民族生态文化学,从而造成此项研究一方面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研究学科的多样性,多学科的学者均涉足其中,许多学者是从民族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生态人类学、人类生态学、民族植物学等学科切入,对民族生态文化加以研究的;二是研究视角的多样性,不少学者从生态智慧、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观、生态伦理观、资源利用和保护方式等不同视角对民族生态文化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具有鲜明的边缘性特征,即此项研究游走在各个学科的边缘地带,常常被相关学科所遮蔽,处于“散”、“乱”、“隐”状态。

因此,有必要整合相关学科的学术资源,构建一门专门以民族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民族生态文化学。在构建该学科的过程中,可把握以下几点:

其一,民族生态文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应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和学科内涵,并在整合相关学科学术资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方法和话语系统。通过构建自成体系的民族生态文化学,引领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零散走向集中、从边缘走向中心。

其二,民族生态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科学。从大的方面讲,是“文”、“理”的交叉;具体而言,则是在民族学、生态学、生态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点上“链接”出的一门学科。

其三,民族生态文化学是一门以民族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具体而言,就是对少数民族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当然,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民族生态文化与民族文化整体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

其四,民族生态文化学是生态文化学的分支学科。生态文化学是王玉德、张全明提出的学科概念,“生态文化学是从文化学角度研究生态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和文化学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也是涉及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学、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生态文化学的宗旨在于协调生态与文化的关系。它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理论,从质、量、能、向四个方面调整文化的发展,使文化与生态尽可能达到充分的和谐。”[155]尽管生态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尚不成熟,但从隶属关系来看,如同民族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作为历史范畴的生态文化)的下属概念,民族生态文化学也是生态文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广泛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民族生态文化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必须广泛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除生态学外,该研究涉及的主要学科有:

1.生态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是借用生态学知识,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有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文化生态学、文化唯物论、生态系统论、民族生态学、人类地理学、群体生态学、历史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等。[156]此不一一详述。

生态人类学的重要著作有:美国学者唐纳德·L.哈迪斯蒂的《生态人类学》[157]、日本学者秋道智弥等编著的《生态人类学》[158]、中国学者杨庭硕等著的《生态人类学导论》[159]等。此外,庄孔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朱炳祥的《社会人类学》、宋蜀华和白振声主编的《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等著作中均有专门论述生态人类学的章节。[160]介绍性的重要论文有:罗康隆的《生态人类学述略》[161]、任国英的《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162]、李霞的《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163]、蔡琼和雷艳的《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源流及其后现代特征》[164];等等。[165]

生态人类学与民族生态文化学二者间有密切的相互关联性。首先,它们都将生态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其次,它们都以文化与生态之间的调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旨趣,并且都将文化视为人类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再次,它们都从较高的学理层面(文化学或人类学)认识生态观,将生态观作为考察人类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传统的生态人类学主要以少数民族为考察对象,这一点又与民族生态文化学相似。因而不少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就其研究的具体内容而言也可视为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成果。如尹绍亭关于刀耕火种的研究、高立士对傣族垄林和水的研究、麻国庆对蒙古族民间环境知识的研究、杨庭硕等人对本土生态知识以及水土资源的利用和维护的研究[166]等。不仅如此,民族生态文化研究还可吸收和借鉴生态人类学的不少理论和方法。例如,哈里斯(M.Harris)的文化唯物论“把适应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解释机制,目的是通过追溯各种技术、居住模式、宗教信仰、礼仪等文化特征同环境因素的联系来论证它们适应环境的唯物的合理性”。他运用文化唯物论对印度圣牛进行的研究成为经典案例。[167]印度乡村中圣牛的情境在哈尼族村寨中也随处可见:众多猪在村寨中悠闲地逛来逛去。这实际上与哈尼梯田文化中“冲肥”这一技术环节有密切联系:山水可以将游走的猪留下的猪粪及踩踏而成的肥料冲入村寨下方的梯田中。如果都是圈养,则需用人力将圈肥运至梯田中。

2.环境伦理学

由于解释背景或诠释立场的不同,中外学者会对环境伦理学做出不同的界定。主要有四种:(1)环境伦理学是一种关于动物个体的权利和福利的伦理学说;(2)环境伦理学是关于生命的内在价值或固有价值的伦理学说;(3)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关于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和意义的伦理学说;(4)环境伦理学必须是坚持社会正义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内涵主要有:第一,环境伦理学是由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引发的伦理思考;第二,主张改变和扩大伦理学的理论界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看成是一种道德关系,即把自然界(包括自然物)也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第三,强调人要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有:以皮特·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解放论;以汤姆·雷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论(自然权利论);以阿尔贝特·史怀泽和保尔·泰勒为代表的生命平等论;以阿尔多·利奥波德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以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以阿伦·奈斯为代表的深生态学。[168]

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伦理学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相关论著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不少学者将环境伦理学理论引入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或传统生态伦理的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代表性的专著有佘正荣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169]、任俊华和刘晓华的《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170]等。至于相关研究论文更是层出不穷。

相较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的研究,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研究则要薄弱得多。由于生态伦理本身就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也是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尽管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没有系统化、学理化的环境(生态)伦理学,却有十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应充分吸收和借鉴环境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具有多重意义。其一,可为丰富和拓展环境伦理学提供学术资源。如少数民族中人与自然是兄弟姐妹关系的观念可为环境伦理学中自然拥有内在价值和权利主体资格提供一种学术支撑。其二,可为反思和批判环境伦理学中一些有重大争议的论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如关于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应秉持平等原则还是公正原则的问题。[171]其三,可为我们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作深度挖掘提供理论支持。如关于自然的权利主体资格问题,如果我们用环境伦理学中的自然权利论对哈尼族民间故事《苦扎扎》[172]、纳西族东巴经《休曲苏埃》[173]等做解读,就会发现,在这些民族的传统观念中,自然是享有权利主体资格的。

此外,民族生态文化研究涉及的学科还有:(1)民族植物学。[17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裴盛基研究员是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首倡者和领军人物。他组织实施的傣族庭院植物研究、少数民族资源管理研究、轮歇农业研究等项目均与民族生态文化有密切关联。(2)生态(环境)哲学。[175]生态(环境)哲学是“主张扬弃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和人统治自然的哲学”,[176]从而为我们反思近代以来形成的机械论和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等提供借鉴。(3)生态法学。[177]生态法学赋予自然法律主体资格,可为我们解读少数民族的“人类与自然纠纷案”提供启示。(4)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178]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可为我们解读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口传文学提供启示。(5)宗教生态学。“宗教生态学是从神学的角度解释宗教信仰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宗教学理论。”[179]宗教信仰的生态保护功能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目前,生态文化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0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宗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北京成立。2010年1月,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成立。2010年12月,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成立。此外,福建省的三明学院成立了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大型生态文化专业期刊——《生态文化》。可借鉴这方面的做法,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如云南、广西、内蒙古、西藏等)成立民族生态文化协会这样的社会社团和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中心这样的研究机构,组织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以整合研究力量。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站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民族生态文化研究。


[1]转引自宋蜀华《论文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2]季羡林:《走向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丛书〉总序》,载余谋昌《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总序”第III页。

[3][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林自新、戢守志译,
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4][德]约阿希姆·拉德卡:《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王国豫、付天海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5]转引自宋蜀华《论文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6]转引自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7][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8][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9][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10]转引自张宇丹、魏国彬《文化营销传播论》,《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11]尹绍亭:《文化生态与物质文化》(论文篇),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12]同上书,第78页。

[13]余谋昌:《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14]郭家骥主编:《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15]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页。

[16]余达忠:《现代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体系架构》,《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7]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18]同上书,第55—56页。

[19]同上书,第57页。

[20]同上书,第66—67页。

[21]同上书,第73、75页。

[22]曾繁仁:《试论人的生态本性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人文杂志》2005年第3期。

[2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寻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页。

[24]高长江:《宗教生态学的地方智慧——简论中国民间信仰的生态意识》,载余达忠主编《生态文化与生态批评》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页。

[25]余谋昌:《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26]同上书,第151页。

[27]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长白学刊》2005年第1期。

[28]郭少棠、张慕葏、王宪明:《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29]雷毅:《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0]陈德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31]陈彩棉:《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32]陈俊宏:《弘扬生态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人民论坛》2010年第1期。

[33]唐彬、梁红:《生态文化:新时期文化创新的新方向》,《理论月刊》2008年第9期。

[34]杜明娥:《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1期。

[35]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长白学刊》2005年第1期。

[36]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37]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2期。

[38]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9]雷毅:《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0]余达忠:《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1]江泽慧:《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携手共建生态文明——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国城市林业》2009年第2期。

[42]郭家骥主编:《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43]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4]王玉德:《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生态文化》2003年第1期。

[45]王玉德、张全明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47]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8]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理论学刊》2004年第10期。

[49]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50]民族生态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生态文化包括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狭义的民族生态文化特指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本书中,我们论述的是狭义的民族生态文化。

[51]南文渊:《藏族生态文化的继承与藏区生态文明建设》,《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52]郭家骥:《生态文化论》,《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53]喻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生态问题论析》,《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54]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导论”第7页。

[55]杨庭硕、田红:《本土生态知识引论》,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56]同上书,第5页。

[57]同上书,第44页。

[58]详见廖国强《生态哲学:从“实体中心论”走向“虚体中心论”——以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为视点》,《思想战线》2010年第5期。

[59]如李亦园认为,文化在结构上可以划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详见李亦园《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容观琼也持同样的观点,详见容观琼《人类学方法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60]王丛霞:《生态文化: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的文化》,《长白学刊》2005年第4期。

[61]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2期。

[62]余达忠:《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3]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理论学刊》2004年第10期。

[64]余达忠:《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5]廖国强:《朴素而深邃:南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探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6]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67]郭家骥主编:《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68]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鉴定结论”。

[69]宝力高编:《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0]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1]尹绍亭:《森林孕育的农耕文化——云南刀耕火种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2]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3]许建初:《从社区林业的观点探讨西双版纳刀耕火种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化》,《生态学杂志》2000年第6期。

[74]廖国强:《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75]诸锡斌、李健:《试析农业现代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耕作技术——对云南和山地少数民族刀耕火种的再认识》,《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2期。

[76]何新华、徐为山:《滇南少数民族农林生态结构多样性与持续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5年第4期。

[77]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8]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79]祁庆富:《关于二十一世纪生态民族学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80]白玉宝:《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思想战线》1994年第4期。

[81]王清华:《梯田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6页。

[82]朱黎勇:《哈尼族梯田农耕文化与生态平衡》,载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3页。

[83]曹正学:《哈尼族梯田文化森林生态经济的特点及发展思路》,载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64—82页。

[84]王清华:《哀牢山哈尼族妇女梯田养鱼调查》,《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85]费孝通:《四上瑶山》,载《瑶族风情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86]杨有耕:《魁胆侗寨解放前的林业生产调查报告》,《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87]梅军:《略述黔东南苗族传统农林生产中的生态智慧》,《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88]详见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4页。

[89]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90]南文渊:《藏族牧民游牧生活考察》,《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91]麻国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1期。

[92]马戎、李鸥:《草原资源的利用与牧区社会发展》,载潘乃谷、周星主编《多民族地区:资源、贫困与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3]吉尔格勒:《游牧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94]王立平、韩广富:《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观探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5]张建世:《藏族传统的游牧方式》,《中国藏学》1994年第4期。

[96]详见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章“生活领域中的生态文化”。

[97]这作为一种“规约”似乎有些勉强。

[98]古开弼:《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9]白兴发:《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规范与生态保护》,《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00]余贵忠:《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苗族侗族风俗习惯为例》,《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1]王明东、颜绍梅:《云南彝族水利山林习惯法及其功能》,《思想战线》1998年第3期。

[102]喻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生态问题论析》,《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03]宝贵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探源》,《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04]李群育:《浅谈纳西族传统的生态文化》,载张保华主编《云南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105]彭军、蔡文君:《羌族民俗与羌族传统生态文化》,《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06]范宏贵:《少数民族习惯法》,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07]详见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4—90页。

[108]张晓辉、卢保和:《论哈尼族的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载徐中起、张锡盛、张晓辉主编《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109]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10]华锐·东智:《浅谈藏族传统禁忌文化对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111]佟宝山:《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保观》,《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12]白兴发:《论少数民族禁忌文化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13]详见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0—100页。

[114]包和平、吉日嘎拉:《蒙古族天葬的文化内涵及生态意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15]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第6期。

[116]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117]南文渊:《古代藏族关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及其功能》,《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118]马宗保、杨文笔:《视角转换与人文生态价值的时代再造——西北少数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价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19]陈亚艳:《藏族神山崇拜与自然保护》,《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120]王立平、韩广富:《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观探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21]杨红:《凉山彝族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凉山彝区生态文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22]详见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二章“纯朴的生态观”。

[123]同上书,第一章“傣族的水崇拜”。

[124]范祖锜:《云南路南彝族习俗与宗教调查》,载《中国西南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125]彭兆荣、路芳:《阿细密枝山祭祀仪式之生态意蕴阐释——以云南省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为例》,《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126]彭文斌:《论羌族神林信仰的内涵》,《四川民族史志》1991年增刊《羌族研究》第1辑。

[127]王清华:《梯田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详见该书第八章第一节“自然崇拜与梯田祭祀”和第二节“动植物崇拜与梯田祭祀”。

[128]白玉宝:《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思想战线》1994年第4期。

[129]赵德文:《哈尼族竜林的基本文化内涵》,载刘顺才、赵德文主编《第五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30]艾怀森、周鸿:《云南高黎贡山神山森林及其在自然保护中的作用》,《生态学杂志》2003年第2期。

[131]王金亮、古静:《云南民族文化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探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32]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第6期。

[133]闵文义、戴正、才让加:《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34]南文渊:《藏族生态伦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135]贾秀兰:《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36]宝贵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探源》,《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37]李育红、杨永燕:《伊斯兰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

[138]白葆莉、冯昆思:《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39]李韬:《西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道德观的考察及现代价值分析》,《唐都学刊》2003年第2期。

[140]杨福泉:《略论纳西族的生态伦理观》,《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41]廖国强:《朴素而深邃:南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探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42]易小燕:《水族双歌的生态伦理价值》,《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143]周鸿等:《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生态伦理学意义》,《生态学杂志》2002年第4期。

[144]罗义群:《论苗族的生态道德观》,《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45]李本书:《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46]郭家骥主编:《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147]李群育:《浅谈纳西族传统的生态文化》,载张保华主编《云南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236页。

[148]董淮平:《佤族传统生态观的当代解读》,《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

[149]李克忠:《源自传统的生态观——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与生态保护》,载刘顺才、赵德文主编《第五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150]林庆:《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51]杨红:《凉山彝族生态文明的继承与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52]张亚雄:《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社会价值》,《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153]李学书:《云南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8期。

[154]南文渊:《藏族生态文化的继承与藏区生态文明建设》,《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55]王玉德、张全明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156]详见任国英《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5期。

[157][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58][日]秋道智弥、市川光雄、大塚柳太郎编著:《生态人类学》,范广融、尹绍亭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9]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60]参见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第五章“生态人类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朱炳祥《社会人类学》第五章第四节“生态人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第八章第七节“二、民族学视野下的生态人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1]罗康隆:《生态人类学述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62]任国英:《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5期。

[163]李霞:《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164]蔡琼、雷艳:《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源流及其后现代特征》,《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
5期。

[165]参见瞿明安主编《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第二十三章“当代中国的生态人类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6]杨庭硕、吕永锋:《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7]详见任国英《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5期。

[168]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9页。详见该书第二章和第三章。

[169]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0]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1]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秉持的是一种“基于差异性的公正原则”。关于此问题,可参见本书第八章第五部分。

[172]将在下面详细论述。

[173]参见田松《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一个古老民族的变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73页;杨云鹏:《纳西族先民的法意识刍议》,载徐中起、张锡盛、张晓辉主编《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4]民族植物学理论可参见裴盛基、龙春林《应用民族植物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美]盖利·J.马丁《民族植物学手册》,裴盛基、贺善安编译,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综述性论文可参见王锡华《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75]可参见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6]余谋昌:《环境哲学的使命:为生态文化提供哲学基础》,《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77]可参见马骢《生态法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8]可参见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9]高长江:《宗教生态学的地方智慧——简论中国民间信仰的生态意识》,载余忠达主编《生态文化与生态批评》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