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一种人生态度的提倡
“持盈慎满”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一种处世的原则,更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只有那些对人生有着切实经验,历经过人生磨砺的人才会懂得其中的含义。而年轻人涉世不深,对世界的看法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而为,他们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死时的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都正值壮年。笑笑生对这些人物的死是惋惜的。如在第九十八回陈经济见到了陆秉义,陆秉义给陈经济出主意,让他抢杨光彦的大酒店。陈经济对此欣然接受,没想到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是死亡。作者写到这里时,感慨地发表一番议论:“看官听说:当时不因这陆秉义说出这桩事,有分教数个人死于非命。陈经济一种死,死之太苦;一种亡,亡之太屈。”作者为陈经济这个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反面人物的人叫“屈”,这似乎不可理解。然而当你通读全书时,就会发现作者总是在劝告世人珍惜生命,淡薄名利。如书中写道“在世为人保七旬,何劳日夜弄精神。世事到头终有悔,浮华过眼恐非真。贫穷富贵天之命,得失荣华隙里尘。不如且放开怀乐,莫使苍然两鬓侵”,“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食人”。这些话都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话,其含义就是躲避灾祸,平平安安地活着。而“平安地活着”实际上就是人生最大的目标,也是人最现实的诉求。《金瓶梅》并没有说人活得什么样子才叫做有意义,而经常说的却是平安是福、长寿是福、躲祸是福。这些思想与老百姓最朴实的生存哲学是完全一致的,而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持盈慎满”。因此本书认为在最基本的思想层面上,《金瓶梅》还具有一种最贴近民生、最为朴实的存在主义精神。
与“持盈慎满”相对的就是放荡不羁。作者写尽了西门庆的风流和放纵,而这个人物是以暴病而死作为最后的结局。在晚明那个以放纵情欲为时尚的时代,西门庆这个暴发户的生活方式,代表了那些“有产者”的共性。西门庆的豪言壮语就是“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功夫。罢罢罢!一不做,二不休”。其最后的结局就是“纵然费却万般心,只落得火灭烟消成煨烬”。笑笑生所提出的这个“持盈慎满”的观念无疑对当时的时代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是给那些沉醉于喧嚣的世俗生活中的人们的一个忠告,是让人们认识到违背这个古训的危害。
中国哲学讲究“福兮祸之所依”,“否极泰来”。在不顺利之时,想到好转是件容易的事;而在幸福之中想到灾祸,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如西门庆得官生子双喜临门,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其“中岁必然多耗散”,“虽发财发福,难保寿源”。他一生投机,而最后却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楔子中以“持盈慎满”来做劝告,以“端士”和“淑女”作为理想人格是有着深刻用意的,这是作者精心思考的结果,也是作者为此书定下的一个基调,其良苦用心是对中产阶级进行劝导和教育。
人们常说《金瓶梅》写的就是“酒色财气”,这个观点并不准确,因为它没有看到这部书的实质。在《金瓶梅词话》卷前有两首在思想内容上截然相反的诗和词,其中《采桑子》写的就是人生自适的恬静:“金谷琼楼,算不如茅舍清幽,野花绣地,贫也风流。”而《四贪诗》写的就是酒色财气带来的后果:酒——“酒损精神破丧家”,色——“损身害命多娇态”,财——“亲朋道义因财失”,气——“到后忧煎祸及身”。这两首词、诗表达的是两种人生境界。其中人生自适就是“持盈慎满”,而“酒色财气”就是放纵。作者把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状况放在小说最前面,显然,作者所主张的是一种安稳、自得其乐的人生状态,而绝不是沉迷于酒色财气。
学界很少有人关注《金瓶梅》在楔子里所提出的“持盈慎满”问题。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很重要。《金瓶梅》是一本政治小说,有着明显的政治意图,它借宋写明,批判明代官场的黑暗。但是《金瓶梅》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小说,是写人的无穷的欲望和行动盲目性的小说。单把《金瓶梅》归于暴露小说、黑幕小说、世俗小说,等等,都会掩盖这部小说更为深刻的意义。本书认为《金瓶梅》重在写“人”,写那些困在“七情六欲”中的人,这些人就是欣欣子所说的“下焉者”。
《金瓶梅》关注人自身的世界,关注人性中的弱点。它不再靠传奇故事来吸引读者,而是写人自身的弱点,以博得读者的一笑,正如欣欣子所言“使观者庶几可以一哂而忘忧也”。这其中也涉及此作品在善恶观念上的转变。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善与恶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是人的本性所在。《金瓶梅》所关注的不仅是善与恶,更关注的是“丑”。“丑”是一种行为的变态,具有粗俗不堪、厚颜无耻、卑鄙下流等特点。“丑”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怪异,而不是人本性的东西。如《金瓶梅》写了媒婆、尼姑、帮闲、官员、书生、妓女这些人物的“丑”,但他们都不是坏人,而是“丑”人,这种“丑”来自其生存的环境激烈的竞争和压力。韩南说过:“有两个问题在《金瓶梅》之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即金钱和社会地位。”[10]《金瓶梅》写出人在金钱和地位的重压之下变态的生活观念和举止行为,这是这部小说较为鲜明的特点。
而笑笑生提出“持盈慎满”是一个古今皆然的道理,写出不遵守这个古老的法则其后果会是什么样子,这其中带有明显的道德劝诫意味。这部作品也是以“持盈慎满”起,而以“天道”作结。在书的结尾处作者写道:“闲阅遗书思惘然,谁知天道有循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读《金瓶梅》这部书的意义在于要知道“天道循环”。但对于什么是“天道”,作者并没有明说。我们可以说“天道”是因果循环、是道德、是法律、是良心,等等。但本书认为这句话中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思”字,即通过对此书所描绘的世俗人生咀嚼和品味,而明白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这个“思”的结果不单是让我们去热爱那些法律、道德、良心,等等,而是让人们知道“收敛”,并对人生有所“敬畏”。所谓的“敬畏”就是要知道在人的一生里什么是“可为”的,而什么是“不可为”。得知了这一点,我们在行动上就会自觉地“持盈慎满”。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关注现实人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所描写的是市井人物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在此书里人物是平凡的,故事也是平凡的,人物和故事都高度地贴近生活,中国小说从这部书开始向传奇告别。可以说《金瓶梅》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天地。但这个新天地不是为了让人们猎奇,而是要告诉人们一个古训,即“持盈慎满”,它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
[1] 张竹坡:《金瓶梅读法》,载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页。
[2] 张竹坡:《金瓶梅读法》,载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1页。
[3] 参见徐朔方主编《西方金瓶梅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4] 《孟子·离娄》。
[5] 同上。
[6]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7页。
[7] 陈宝良:《晚明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9页。
[8] 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载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梅节校),梦梅馆1993年版,第3页。
[9] 张竹坡:《金瓶梅读法》,载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10] [美]韩南:《中国小说的里程碑》,载《〈金瓶梅〉及其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