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全书除绪言、结语外,共为五章。
第一章“近代松花江流域移民垦殖与农业开发”。清末以来,移民大批涌入松花江流域,加速了当地土地开发,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农业有了快速发展,松花江流域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第二章“近代松花江流域工商业发展与城镇的兴起”。移民的进入,不仅促进了松花江流域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同时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近代城镇普遍兴起。
第三章“近代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与林业开发”。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开垦、交通及城镇设施的修建、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深入进行,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得到开发,大量木材被采伐,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林业产业随之兴起。
第四章“近代松花江流域渔业资源及其开发”。松花江流域自然鱼的捕捞历史悠久,远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清末以来,随着捕捞工具和方法的进步,渔业经营管理的逐步完善,丰富的渔业资源渐次被开发利用,推动了渔业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近代松花江流域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清末以来,松花江流域农、工、商、林、渔等业得到了全面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流域内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森林减少,物种失衡,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清末以来,政府及民间逐渐形成了环保意识,并相继采取诸多措施来应对环境的变化。
(二)创新之处
本书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系统梳理了近代松花江流域经济开发状况。1860年,东北开禁以后,关内移民大量涌入松花江流域,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迅速展开,农业、手工业、商业、林业、渔业等均有了快速发展,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二是考察了近代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其原因。近代以来,松花江流域环境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大量资料来看,气候变化、人口迁移、滥垦滥伐、城镇的兴起、铁路的修建、不合理的开发是导致流域环境逐渐恶化的主要原因。
三是分析了生态环境变迁下的社会应对措施及其成效。松花江流域环境的变迁约束着人们的经济行为,迫使人们作出应对的措施。清末以来,政府及民间相继采取多种措施来营造与治理环境。但总的来说,清代以来治理松花江环境的活动,由于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缺乏统一规划,效果不佳,环境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1] 本书叙事侧重于近代,故在纪年的使用上以公元纪年为主线,涉及清代的,辅之以王朝纪年。下同。
[2] 余树桓等:《调查松花江上流森林报告》,清末民初蓝丝栏抄本,载石光明《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版。关于余树桓生卒、当时以何种身份、何时奉命前往松花江上流展开调查及报告的年代,今天已无法考证。据其《调查松花江上流森林报告》一书中提到的邮传部(1907年置,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为交通部)、奉天官纸局(1907—1909年,徐世昌在东北推行“新政”期间创设)、东清铁道(1903年开通,1920年以后改称中东铁路)等,初步推断该书成于1909年前后。
[3]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版。
[4] 《新生命》1930年第3卷第9号。
[5] 《中东经济月刊》1932年第8卷3、4号合刊。
[6] 《中东经济月刊》1932年第8卷第1号。
[7] 《边事研究》1935年第1卷第3期。
[8] 《边事研究》1936年第4卷第2期。
[9] 《清代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8年版。
[10] 《松花江志》(1—4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000、2002、2003年版。
[11] 《历史时期松花江流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载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松花江流域环境问题研究》编委会《松花江流域环境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 《历史时期松花江流域农业开发与变迁》,《历史地理》第1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 《民国以前嫩江、松花江的水患与堤防工程》,《黑龙江水专学报》1999年第2期。
[14] 《清末松花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自然灾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5] 《清代松花江上游地区的农业开发(1860年之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 《一百年来第二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的历史变迁(1898—2000)》,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7] 《近代松花江流域水利开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8] 《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的城镇近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9] 《1644—2006松花江下游赫哲族地区环境变迁——一个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区域历史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S2期。
[20] 《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农业近代化》,《农业考古》2009年第4期;《近代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工商业的发展》,《兰台世界》2009年第18期;《清末呼兰地区移民与农业开发》,《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8期;《中东铁路与近代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开发》,《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1] 《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合订本),1975年内部版。
[22] 《东北区水旱灾害》,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 《黑龙江省240年旱涝史》,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24] 《吉林省旧志资料类编·自然灾害篇》,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
[25] 《第二松花江ノ水运调查资料》,满铁总务部事务局调查课,1917年。
[26] 《南满松豆牡流域森林调查书》,满铁地方课,1918年。
[27] 《吉林省东北部松花江沿岸地方经济事情》,小林又七支店1921年版。
[28] 《农安扶餘地方一般经济调查报告》,满铁经济调查会,1934年油印本。
[29] 《吉林省倭肯河ヲ中心トスル三姓、勃利地方經濟事情(自昭和9年8月21日至昭和9年9月20日)》,满铁经济调查会,1935年油印本。
[30] 《滿洲事變并北鐵接收后に於ける北滿主要都市の經濟的動向》,满铁北满经济调查所,1937年。
[31] 《松花江の水运》,满铁临时经济调查委员会,1929年。
[32] 《松花江水运と哈尔滨》,哈尔滨特别市公署,1935年。
[33] 《松花江を中心とせる北满水运の现状》,哈尔滨铁路局北满经济调查所,1937年。
[34] 《哈尔滨ヲ中心トスル松花江渔业调查报告书(二)》,伪满产业部大臣官房资料科,1937年。
[35] 《巴彦县—依兰县松花江渔业调查(三)》,伪满实业部临时产业调查局,1935年。
[36] 《松花江源流水域の鱼族に就て》,满铁调查部北满经济调查所,1941年。
[37] 《松花江》,满洲事情案内所,1934年。
[38] 《满洲国河川志》,满洲日日新闻社印刷所1940年版。
[39] 《中國人の見たる松黑两江沿岸地方事情》,满铁哈尔滨事务所调查课译,1933年。
[40]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花江志》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41] 同上书,第383页。
[42] 松辽水利委员会:《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松花江卷》,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43] 《东北地方文献索引——东北行政区划变迁表》,长春市图书馆1984年内部版,第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