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历史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春秋》及《公羊传》的“大一统”观念

随着历史的推移,在同为“五经”之一的《春秋》中,“大一统”观念比《尚书》更加明确,而“大一统”一词最终正式出现于《公羊传》中。[79]众所周知,《春秋》所反映的时代较《尚书》更为靠后,同时,相较其他几部“经书”而言,《春秋》与孔子的关系明显更为密切,经过《孔子》的写作或删改的可能性最大,因而,《春秋》思想中的“大一统”因素完全能通过深谙《尚书》精华的孔子而得到加强。

《春秋》中的“大一统”观念集中体现在“尊王”理念上。《春秋》主要是通过“尊王”,来实现“天下”主权和治权的统一,这一理念,首先就是显现在《春秋》的用语上:它在以每个鲁公纪年的同时,以年为记事的小单位,凡是每一年记事的开端,只要提到具体月份的,“月”之前都要冠以“王”字。比如:

隐公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五年,春,公矢鱼于棠……

六年,春,郑人来渝平……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九年,春,天子使南季来聘……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80]

类似“尊王”这样的《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虽然其中不乏后人阐发的成分在内,但无论如何,它毕竟都对后世的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81]很明显,在孟子看来,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82]可见这里强调的还是“尊王”之义。春秋时期诸侯互相攻伐、兼并,礼法制度被践踏殆尽,周天子的“共主”权威荡然无存。面对这种天下无“主”的局面,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思想,虽然表面上是对当时混乱现实的拨乱反正,是对周天子“共主”制度的维护,却在无形中促进了当时人们渴望统一的心理,然后又加强了后世“大一统”的历史趋势。孔子要维护的周天子这“一统”的象征及其权威,在孔子及其以后的时代,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内涵上的改变,或是经过了螺旋式的上升,成为真正“大一统”帝国出现的前奏。尤其是,“大一统”思想通过与现实政治联系较为密切的《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阐发,对后世影响很大。当然,从根本上讲,《春秋》表现的正是最为典型的“王道”理想;从历史观念上说,这就是“王道”史观。而《春秋》的这些思想因素,无疑都是对《尚书》的继承。[83]

《公羊传》,是《春秋》的“三传”之一,后世也被列入“十三经”。它与《左传》不同,侧重于发掘《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与政治思想的关系较为紧密,因而有学者认为它最突出的思想特色就是其“政治儒学”性质,因为“公羊家认为只有解决了制度性的焦虑,才能解决实存性的焦虑,或者说减轻实存性的焦虑。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公羊学才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政治制度上,而不是放在生命心性上。”[84]鉴于政治制度在人类社会中的关键地位,因而,在蒋庆先生所说的《公羊传》的“制度性焦虑”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针对当时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之后,“天下”失去了政治重心的情形,提出“大一统”思想。因而,《公羊传》开篇就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85]下有注疏云:“统者,始也,总系之辞。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86]很明显,这里所言“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实际上就是“天无二日,土无二王”[87]的另一种表述。而《尚书》之所以将实质上并存的“三代”(或者“四代”)当成三个先后相承“大一统”王朝史来编排,同样也是暗示了一种思想: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区域(华夏大地),不能有两个并列的政权存在,而只能有一个中心政权。也可能存在的情况是:这是后人受政治发展趋势的刺激或者启发而得出,但《尚书》创始之功绝对不可以忽视。当然,《公羊传》中“一统”的这个“王”应该是“仁义合者称王……天下归往”,[88]这正是“王道”思想的体现。

正是这些产生于《尚书》的小小萌芽,由于其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基于文化本身的合理性),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世本》和《竹书纪年》是不可忽视的两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