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敦煌占卜文书的类型及其与传世典籍的比较(上)
占卜文书的分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因为各类占卜术本身有兴衰存没、分化组合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对占卜的认识也在变化。《汉书》[1]卷三十《艺文志》分数术类为六种,即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兵家类中的“阴阳”也与占卜相关。到《隋书》卷三四《经籍三》(以下简称《隋志》),除在“兵”和“天文”中录有与占卜相关的著作外,其余占卜书均归入“五行”。至于在“五行”中的分类则没有明说,分析当大致分为三类,即卜筮、占事、形法。《隋书》的分类对后世影响甚大。《旧唐书》卷四七《经籍下》(以下简称《旧唐志》)、《新唐书》卷五九《艺文三》(以下简称《新唐志》)就都基本沿袭了《隋书》的分类。当然在具体的书目上作了些许调整,比如将《瑞应图》类从“五行”中提出来,放在了“杂家”类。这反映了唐人对《瑞应图》类著作性质的看法。不用说,这种看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到《宋史》卷二○六《艺文五》(以下简称《宋志》),仍采用《隋书》的分类,只是多了—个“蓍龟类”。实际上,“蓍龟类”中有关龟占的极少,大量的都是易占,反映了宋代“易学”研究的兴盛。
但是也有学者不满足于这种分类,特别是认为将众多占卜术都归在“五行”类中,过于笼统。因此有人试图在上述分类下进行更细的分类。比如郑樵在《通志·艺文略》[2]中从“兵家”中分出“兵阴阳”;从“天文”中分出“天文总占、五星占、杂星占、日月占、风云气候占”几种;将“五行类”分为“易占、轨革、筮占、龟卜、射覆、占梦、杂占、风角、鸟情、逆刺、遁甲、太一、九宫、六壬、式经、阴阳、元辰、三命、行年、相法、相笏、相印、相字、堪余、易图、婚嫁、产乳、登坛、宅经、葬书”三十种。郑氏的分类又流于过细。像“式经”与“六壬、遁甲、太一”等分开就不大合理,它们完全可以归为一类;“易占、筮占、龟卜”等、“相法、相笏、相印”等、“三命、行年”等也都可以各自归为一类。
鉴于此,我们采取的分类方式就既不能过于简单,简单到只有“占候”“五行”等两三类;也不能过于烦琐,烦琐到多达三十类以上。本书打算在敦煌占卜文书所涉占卜术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唐五代时人对各种占卜的分类,并照顾今人习用的类别,作出我们的分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敦煌占卜典籍的复杂性,比如有些文书内容庞杂、有些文书性质不明、有些文书又过于残破,因此我们的分类肯定有不够准确之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占卜文书抄写混乱,以及识别比较困难,因而以下在对占卜文书进行分类,从而介绍各类文书时,将采取比较灵活的办法,即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标明各件文书的总行数,并且有时有些总行数只能标得比较模糊。这些缺陷在以后对占卜文书做全面录文时,将会得到很好的克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