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位著名学者纵论毛泽东思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积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经验

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必须要在实践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发展。1961年6月1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就谈到:“社会主义谁也没有干过,没有先学会社会主义的具体政策而后搞社会主义的。我们搞了十一年社会主义,现在要总结经验。”[38]在探索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误在所难免,失误的教训也是宝贵经验。1963年9月3日,他曾谈到,“我们有两种经验,错误的经验和正确的经验。正确的经验鼓励了我们,错误的经验教训了我们”[39]。毛泽东在探索中既留下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误的教训,这两方面都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那时起,马克思主义就一直写在宪法当中,成为指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我们党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不断纠正探索中的失误,在新的历史时期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党和国家发展的理论基础,任何企图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的主张都是错误的。同时,必须科学地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着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以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前行的实践。

第二,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反复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并经过艰辛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坚强领导核心,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任何企图搞多党制,动摇党的领导地位的主张都是错误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救国救民的艰辛探索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挨打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越来越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共识,企图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或者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极端错误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任何企图放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用其他的各种“主义”“理论”来解释甚至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都是必须坚决反对的。

第四,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人民民主专政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没有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并不是要弱化甚至消除对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势力的专政。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一些敌视和反对社会主义的势力乘势骚动,西方敌对势力也加紧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社会稳定,形成了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对于这些企图反对和颠覆社会主义的势力,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受到冲击。

第五,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当年,毛泽东及时领导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后来一度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走了一些弯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的飞跃。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兴国之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任何企图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换中心或搞“多中心论”的主张都是错误的,必须坚决反对。

第六,一刻也不能忘记和放松党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巩固和强化全党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抓不好,也要出大问题。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不松劲,意识形态工作同样也不能有丝毫松懈。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的同时,必须大力抓好党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抓好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七,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最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

科学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什么时候能够正确地科学地把握基本国情,什么时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相反则会遭遇到曲折甚至严重挫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40]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科学地把握基本国情,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进各个方面的改革发展。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发展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不断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八,把尊重历史规律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合力。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宏大历史工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经济建设的规律办事。社会主义又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毛泽东能够及时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工作中心,提出价值法则是一所大学校,必须学习经济规律。他能够适时地把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转化为行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振兴和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强调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同样告诉我们,不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陷入主观主义,不尊重群众的创造性就会错失发展机遇,这两种做法都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严重挫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同时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牢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客观与主观的良性互动,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历史合力。

第九,勇于纠正工作失误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由于缺乏历史经验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出现过一些严重曲折。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勇于面对错误、挫折,并努力纠正工作失误。他多次进行纠偏努力,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吸收各方面智慧,带头进行自我批评,勇于改正工作失误,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极大地减轻了失误带来的损失,使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上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当然,由于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偏差,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又遭遇了更严重的挫折,虽然毛泽东多次试图纠正,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充分汲取了这个经验教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如今,改革开放事业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既不能幻想失误不会出现,也不能在失误面前惊慌失措或刻意回避,而是要敢于知错认错纠错,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增强指导发展的科学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第十,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方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分析把握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是毛泽东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重要经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这个宝贵经验,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更加自觉地探索改革发展的科学方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当前,中国已经站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些基本要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最本质的东西,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度把握,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没有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工作和先行探索,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同样,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不会持续发展。


[1]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360页。

[3] 《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4] 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732—733页。

[5] 刘日新:《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6]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7]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8] 刘日新:《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9]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1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689页。

[11]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统计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3、226页。

[13] 人民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要文件》,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页。

[14] 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页。

[15]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6]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17]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8] 同上书,第116页。

[19] 同上书,第301页。

[20]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21]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22]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23]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24]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9页。

[25] 同上书,第437页。

[26] 同上书,第438页。

[27]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28]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2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页。

[30]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31] 同上书,第41页。

[32]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33]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34] 同上书,第234页。

[35]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页。

[36]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37]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38]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39] 同上书,第338页。

[40]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