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语新词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当代汉语新词族的特征

新词语族群化孳生并形成词族现象,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李宇明(1999)在《词语模》一文中曾指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简称‘词语模’)一样,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语簇。……词语模是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这种框架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模标指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模槽指词语模中的空位。”[1]周荐在《“语模”造语浅说》一文中提出了语模造语和语基的观点,着重研究了短语族群的孳生和特点等。[2]本书主要借鉴李宇明“词语模”理论,作为归纳词族和探寻同族词孳生机制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在所考察的语料范围、时间跨度和新词语数量上都有进一步拓展。

不过,李宇明的“词语簇”使用的是“簇”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后文简作“《现汉》”,并省略所引例证,需要区分版次时再写全称,下同)中“簇”字有三个义项:聚集;聚集成的团或堆;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族”字有四个义项:家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法,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种族、民族;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个大类。可见,“簇”字只强调聚集,对怎么聚集、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是否有联系并不限制;而“族”字更强调事物间要“有某种共同属性”。显然,从表义上看,一组“有某种共同属性的”词语聚合在一起称为词族更确切些,“族”字更能体现出词语间这种关联孳生的亲缘关系,因而本书用“词族”而不用“词簇”。

本章主要采用统计法、比较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当代汉语新词族的数量、种类、分布、形式特征及性质功能等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