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未来展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和开展协同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任务。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贯彻党中央精神,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仍然是当前我国学术界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当前,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虽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我们建议:第一,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继续推进工程建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决不能半途而废。只要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理论创新就不能停顿,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工程就不能结束。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继续推进工程建设,推进理论创新,是在新的实践探索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增强话语权、提高我国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足当代中国实际,面向世界,继续推进工程建设,完成工程的预定目标。
第二,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认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特别是“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1]。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首先要“重读马克思”、“读懂马克思”,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弄清楚哪些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理,纠正人们思想中的错误认识,澄清人们思想中的模糊认识。其次要“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要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那个时代,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哪些是针对当时情况提出但现在已经过时的个别论断。要通过走近马克思,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最后要“反思马克思”,了解哪些是我们片面理解的观点,哪些是我们附加在马克思主义上的错误观点,还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
第三,以崇高的社会责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的“7·23讲话”中曾明确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广大理论工作者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为此,我们应当敏锐把握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呼唤,紧紧立足中国实际,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以及不同学科的结合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阐述,对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深入阐释,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作出深刻揭示,对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国道路作出科学解释,对克服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把中国发展道路的优势转化为学术话语的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四,以开放的视野加强对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大国,在学术上不能总跟着别人的话语体系走,否则会产生学术依附。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也不能借助西方的霸权话语体系,否则会损坏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不能用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来解构本土价值和知识,否则会失去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同。因此,我们应当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着眼于总结中国历史经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服务中国未来发展,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学派。要努力扩大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不断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第五,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深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应当认真总结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我国下一步发展的战略空间、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深入研究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面临的主要任务,着眼于新的历史阶段的新要求,解决好制约发展的凸出矛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政策取向和具体措施。当前,在经济建设上,尤其要关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在政治上,尤其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在文化上,尤其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在社会建设上,尤其要关注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研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尤其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在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尤其要关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问题的研究。要通过这些研究,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第六,以更加切实的措施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离不开理论队伍和理论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大国,也应该是理论人才层出不穷的大国。现在是能够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的时代,也应该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和中国发展道路方面的研究专家。根据当前理论创新步伐加快、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知识结构更新加快的要求,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要求高、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我们应当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学贯中西、功底深厚、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拔尖人才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精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创造活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适应我国对外交流日益扩大的需要,应当培养一批思想理论水平高、精通外语、善于直接做国外智库工作、在国际舞台上维护我国权益的外向型理论人才;应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8期)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2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