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思路和方法
与洛克莫尔对马克思成熟时期的思想与费希特哲学的思想关联的研究不同,本书立足于探讨青年马克思[17]与费希特思想的关联。首先必须指出,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否认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的关系,也不意味着否认康德、黑格尔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只有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成长过程中对费希特哲学的消化、吸收乃至批判这一过程进行阐释,才能够对二者思想中的活动性概念关系以及二者思想的相似性进行探讨。此外,由于笔者注意到青年马克思正是在对源于康德、费希特的理想主义进行吸收的同时注意到费希特的哲学的缺陷,才借助于黑格尔哲学。也就是说,青年马克思在其哲学研究的起点就已经把费希特、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交织在一起,并不存在对某一哲学的单纯接受。可以说,本书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的思想关系的研究是建立在前人对青年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康德的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前辈学者对这些关系的梳理和研究,本书对费希特与青年马克思的关系的研究将是不可能的。
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关联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充分地厘清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青年马克思的政治立场何以从自由主义转向激进民主主义,最后转向共产主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的关系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思想本身的成长和转变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视野下,通过对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的研究,我们将会发现,青年马克思对各种政治问题、思想方法的探讨,不仅仅具有思想史的意义,而且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命运,现代政治生活的得失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依然是我们同时代的人。与青年马克思共同经历思想转变的艰苦历程,给我们呈现出来的将会是一个思想充满矛盾、不断探索、不断实验的青年马克思的形象。
在笔者看来,费希特哲学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到青年马克思:一方面,通过青年黑格尔派间接影响了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另一方面,青年马克思自己就曾经主动学习费希特的理想主义,甚至按照费希特哲学的模式构造法的形而上学体系。但是,马克思对待费希特哲学的态度从来都不是全盘接受,早在大学期间马克思就已经产生了对费希特哲学的不满。即使如此,马克思也并没有完全抛弃费希特哲学,这也就意味着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的关联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本书的研究将采取历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对德国启蒙运动以及18世纪德国特点进行阐释,揭示费希特哲学在近代德国的时代精神转变中的作用。其次,在这一背景下,对费希特哲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知识学及其社会政治观以及费希特哲学中的活动性概念进行梳理。然后,对青年黑格尔派产生的思想和历史背景及其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作出简单梳理,揭示青年黑格尔派包括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最后,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思想关系进行全面考察,揭示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哲学的消化、吸收乃至扬弃的过程,并对二者哲学中的活动概念的关系进行考察,以阐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与费希特哲学的关系。本书大致分为五章:
第一章将在近代德国启蒙运动的整体背景中,以德国哲学的兴起与时代精神的转变、德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为线索,考察费希特哲学在近代德国时代精神转变中,在德国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激进主义思想的兴起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二章将从学理层面对费希特哲学的基本特征展开分析。首先对费希特所继承的康德哲学的精神进行分析,指出费希特所谓的康德哲学精神的内涵。然后以费希特哲学的主要文本为依据,揭示费希特的自我意识概念对康德的自我意识理论的吸收转化以及费希特的自我意识理论的特点、知识学的社会政治观及其活动性概念的特征。
第三章将对青年黑格尔派兴起的缘由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进行考察,指出由于德国的现实远远落后于德国的哲学以及德国启蒙运动的特殊性,当青年黑格尔派在黑格尔逝世之后,想要改变德国的现实时,所面临的是德国启蒙运动在宗教和政治领域所未完成的任务。并指出,正是青年黑格尔派所肩负的这一历史任务以及对黑格尔的哲学中思想与现实的统一的原则的坚持,使得他们在思想上回到费希特哲学。他们以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哲学为武器试图在宗教领域完成德国启蒙运动所遗留的任务,并将这一武器进一步运用到社会和政治领域,力图促进德国的现代化进程。此外,还将在此基础上,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成员鲍威尔、切什考斯基、赫斯、费尔巴哈与费希特哲学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整理,并从传记和著作两个方面,对作为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马克思,在这一时期与费希特哲学的关系进行初步梳理。
第四章,通过对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早期著作的分析,从哲学观、哲学立场、批判方法、宗教批判思想等方面,揭示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的费希特因素。通过这种分析将指出,青年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思想上处于费希特哲学的总问题框架下,易言之,青年马克思是以费希特哲学作为总的问题域来分析和看待问题的。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在思想上属于自由主义的立场,期望通过对宗教的批判、对自由的辩护以促进自由主义思想在德国的实现。但是,由于早在柏林大学时期,马克思就已经对费希特的理想主义不能理解现实产生不满,而且这种不满在《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早期的政论中也有所表现,这就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希特哲学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第五章,通过马克思在《莱茵报》晚期和《德法年鉴》时期的相关著作的研究,揭示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哲学的扬弃过程。将指出,通过《莱茵报》早期对新闻自由问题的分析,青年马克思在1842年年底,就已经在方法论上对源于费希特的批判方法展开反思,这种反思的结果表现在《莱茵报》晚期和《德法年鉴》的主要著作中。具体说来,马克思在哲学立场、宗教批判思想和政治立场上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马克思不仅从思想上超越了自己之前的思想,而且与费希特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划清了界限。马克思思想的主题也由之前对自由的辩护转向政治批判,正是在政治批判中,马克思从自由主义的立场转向激进民主主义,最后转向共产主义;也正是在政治批判中,马克思的哲学立场从唯心主义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最后还将对费希特哲学中的“事实行动”概念与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概念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以揭示出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
最后将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的思想关系作出总结。将指出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博士论文》之前,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理想主义的吸收和批判方法的初步反思;《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早期,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哲学的运用;《莱茵报》晚期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方法论的转向以及哲学和政治立场的转变。还将指出,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的关系的研究,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对马克思思想来源的研究,这对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以及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意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当代政治哲学复兴,各种政治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批判,为我们理解当今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的思想关联的专题性研究还仅仅是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研究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对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哲学的抛弃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在理论上完成了对费希特哲学的清算,这一任务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才最终得以完成。同时,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的关系的研究,并不意味着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与费希特哲学就没有关联。至于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之后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还需要在对相关文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将是笔者进一步前进的方向。
[1]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指出,“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列宁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9—3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47页。
[3]沈真编:《费希特在当代各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6页。
[4]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刘磊、王以铸、杨静远译,持平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75页。
[5]程志民:《绝对主体的建构:费希特的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193页。
[6]沈真、梁志学:《费希特与马克思》,《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7]汪行福:《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主义之路》,《哲学动态》2006年第10期,第17页。
[8]崔文奎:《费希特的实践概念对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影响》,《哲学动态》2010年第5期。
[9]张荣、李喜英:《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0]Roger Garaudy,Translated by Nan Apotheker,Karl Marx The Evolution of His Thought,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67,p.33.
[11]同上,第203页。原文如下:The young Marx,heir of Fichte and Hegel,evoked this creative power to oppose all forms of alienation。
[12]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18页。
[13]M.埃斯庞热:《费希特政治哲学在法国》,参见沈真编《费希特在当代各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14]汤姆•洛克莫尔:《费希特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影响》,张伯霖译,毓才校,《世界哲学》1981年第3期。
[15]汤姆•洛克莫尔:《马克思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吗?》,张梅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
[16]Tom Rockmore,“Fichte's idealism and Marx's Materialism”,Man and World,Vol.8,No.2,pp.189-206.
[17]本书所指的青年马克思主要是在思想的意义上,而非在年龄的意义上来谈论马克思,具体来说青年马克思是指从马克思大学期间开始到《德法年鉴》时期为止,也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1845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