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穿这个系统工程的逻辑主线和统领这个工程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极为必要。本部分从大学生认同、师资建设、培育过程三个层面,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其后探索培育途径的几个部分研究做好成绩、问题、不足等方面的基础分析,以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培育途径。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影响的对象,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始终主题。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调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因素、科学化解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从主题和任务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价值追求上,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诉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自身需要。

一 认同情况的调查

我们认为,认同应当分为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心理上认知,然后才是情感上认同。心理认知是情感认同的基础,情感认同是心理认知的发展和深化。因此,笔者对目标群体——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设计问卷题目和访谈提纲。

这份问卷是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而设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在湖北地区的部分高校进行。由于不同层次高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知识基础、心理特点等方面不尽相同,所接受到的教育也存在一定差别,在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异。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整体情况,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的认知认同状况,笔者特意选取了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三峡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生物工程技术学院等既包括综合性大学,也包括专业性大学,既包括本科院校,也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的七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之中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一共发出问卷3000份,其中武汉大学和湖北大学作为武汉地区最重要的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各500份,其他高校各400份,一共回收有效问卷2936份。我们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对照问卷各题的选项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如下: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认同本身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和他者的界限会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接处产生完全的超越,从而达到认同的更高层次的境界。它是人们在对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感性认知基础上完成的理性认知。第一个阶段是由主体将认知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范围,但是对其必要性和正确性不一定认可,甚至是持怀疑态度;第二阶段是由主体在感觉、知觉领域对认知内容的浅层次表示承认、认可和赞同。这种浅层次的认可并不等于价值认同,而是作为知识内容的接受所必要的对概念、观念等的认可。同时,认知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对同一内容必须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反复多次地进行,从而使认知主体获得对于认知内容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进而达到熟识的程度,这才能说完成了认知过程。

首先,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第一阶段做整体的测试,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纳入认知范围的程度较高,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达到了100%,超过九成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四个部分有机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念构成(见表2-1),这是值得肯定的成绩。纳入认知范围说明大学生愿意去了解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萌发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但是他们真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还需要对认知的第二阶段做测试。

表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整体测试 单位:%

img

为了进一步检验表2-1中问题的结果,也为深入认知阶段的测试过渡,专门设计了三道存在众多干扰选项的问题(见表2-2)“请从下列提供的选项中选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念”、“请从下列提供的选项中选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念”、“请从下列提供的选项中选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念”,备选选项中除了正确的组成部分之外,我们使用了容易混淆的干扰项,例如“享乐”、“奢华”等等,设计的目的是检验和印证表2-1中的问题。最终,我们发现,能够全部正确选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价值观念的比较少,但是全部选错的也极少。通过表2-1和表2-2问题相互印证,有78%的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3个层面的价值观念,但是只有30%左右的大学生能够正确选出(见表2-2),这显示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上存在着阶段性的差异,有认知的动力,也愿意去了解,但是却又不太了解,至少是在概念、观念层面上的认可还不够深入。对此我们有所预料,也设计了一部分问题来探寻其中的原因,这个将在下文讨论。

表2-2 是否能准确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单位:%

img

接下来我们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构成部分设计了一些问题(表2-3)。这部分问题是针对认知的第二阶段的检测,通过这部分问题来了解被试对象对测试内容的认知程度。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被试对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了解,有一定的深入认知,基本了解和很熟悉的比例占到了60%以上,这充分肯定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绩。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熟悉了解的只占20%左右的比例,不了解和不熟悉的比例占了大约40%,这一结构显然不太合理。因为大学生在政治理论课上已经接受过比较专门、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仍然有40%左右的人在认知上比较肤浅,在价值取向上比较模糊,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也反映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仍然有待加强。此外,还发现被试对象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念,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但由于当前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做得还不够,以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还不深入。

表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程度的统计结果 单位:%

img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认同是伴随着认知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推动着认知的深化并促进价值认同的发展,是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在内心情感上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作为认同主体所固有的非理性因素之一,渗透于价值认同的全过程。从认同的选择,到客体信息的分析、加工、综合等,整个认同过程无不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在认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情感将会无处不在,它对认同的广度和深度发生影响,对认同活动起到调控作用。

一般而言,认同主体对于能够引起其产生肯定性情绪反映的信息比较容易认同,也就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引起其产生否定性情绪反映的信息则往往难以认同,这种情形下认同的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我们考虑到主体的情感将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难以精确测量的指标,所以在问题设计时我们将备选选项提供从0—10的档次,要求被试对象依据情感的强弱程度来选出不同的得分,以尽可能地细致描述认同的不同程度。

表2-4的前两道题是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评价,后十二道题是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具体价值观念的分别评价。因为我们在这部分的问题采用了10分制的评分标准,经过征求不同学者和学生的意见,我们确定5分作为认同与否的分界点,而7分作为认同的情感程度强弱的分界点,也就是说,5分以下的属于不太认同,而7分以上的属于有强烈认同的情感表现。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个比例接近80%,而且针对具体价值观念的统计结果也验证了这一比例。我们把后十二题的平均得分再作算术平均处理为7.88分,和第一题的平均得分7.79分也非常接近(见表2-4)。当然,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我们也能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得分集中在7—8分,而且7分居多,9分以上非常少,所以虽然有80%的大学生给出了7分以上,但是平均得分却只在8分左右;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的组成部分的得分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差异偏移有十个百分点,这其中“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敬业”、“诚信”等价值观念的认同率较低,我们觉得这是应该予以重视的情形;另外,5分以下的比例虽然少,但是仍然需要引起我们注意。

表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统计结果

img

认同,最终是把一种价值准则内化为自身的价值选择的标准,并以此作为行为规范来约束自身的实践活动。因此,考察认同程度除了要检测情感的认同与否及其强弱程度,还应该检验情感认同是否真正内化,是否做出行为实践。所以,我们设计了两道题来做这方面的测试(见表2-5)。通过统计,我们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平均得分都没有超过7分,也就是说在强弱分界点来看是处于弱势的,这说明大学生对于采取行动来实践自身情感认同的动力比较弱。而5分以下(说明不太愿意去实践自身的情感认同)的比例接近20%,这个比例比较高,也比较危险了。

表2-5 是否愿意实践爱国行为和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img

形成行为准则用以指导实践行为是价值认同的最高境界,也是其最终指向。所以,价值认同的建构并不是要从外部强加给主体的一套绝对高尚的价值体系,它是通过基本的社会共同价值要求供给,向主体提供合理的社会价值要求的同时,使自我在日常经验生活中逐步实现主体追求与客体要求的内在统一和有机和谐。所以,在价值认同过程中,如果离开了相应的行为,那么认知与情感认同也就失去了坚实的着力点,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意义。因为认同要以观念的形态出现,最终还要通过行为认同活动实现自身。因此,这次调查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与行为的背离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情况

在前文讨论表2-2的统计数据时,我们提到对大学生有认知学习的意愿但是认知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早有预料,所以,我们设计了第三部分问题,针对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教育现状的调查,以期望从这方面寻找答案。

表2-6的两题是从途径或者渠道入手,了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各种途径或渠道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是否还有待拓展和加强。第一题要求大学生选出他们接触各种资讯的最重要的三种途径,我们提供了:门户网站、社交平台、网络论坛、电视新闻、报纸杂志、书籍、课堂学习、社团活动8个选项,统计结果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门户网站、网络论坛、报纸杂志,后三位依次是社交平台、社团活动、课堂学习。第二题考查大学生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同样提供上述8个选项,统计结果排在前三位的是:课堂学习、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后三位依次是网络论坛、社团活动、社交平台(见表2-6)。

表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的排序

img

首先,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了解资讯、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媒体,但是在大学生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中,网络媒体几乎排在最后,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错位。由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们热衷于上网,把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网络上,但是大学生们在网上极少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或者说从网上获取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是比较少的。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网络阵地方面存在缺失。为了探讨原因,笔者随机选取部分学生,就“为什么你通过网络接触了解大量资讯,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访谈。综合学生的回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门户网站为了吸引流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无法吸引眼球的资讯都被放置在毫不起眼的角落,难以引起注意;二是网络论坛的发帖涉及这类话题的少有人问津,除非是专门的论坛,而这类论坛也鲜有人感兴趣;三是社交平台向来被视为休闲、放松、交友、恋爱的地方,发起类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会受到攻击和排挤。那么,大学生们是否真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感兴趣呢?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表示,如果是在大家都关心的现实问题中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还是会去参与讨论,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都愿意把钓鱼岛和爱国主义放在一起讨论。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也发现,课堂学习是大学生们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的途径,表明学校教育确实起到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那么,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如何呢?笔者又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图2-7和图2-8的两题是对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情况的考察。由于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系统完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主要渠道,所以图2-7这题是考察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主要还是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其他手段运用较少,造成教育效果不明显。图2-8这题是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考察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讲授实效,结果发现愿意听、想听的比例接近60%,而大约40%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照本宣科,比较枯燥、重复。这说明较多数的大学生是有听讲的意愿和动力的,但是枯燥、重复的课堂教学无疑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下降。总的来说,当前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这正好解释了我们在分析调查问卷表2-1、表2-2的结果时所发现的问题。有了学习的动机再付诸行动,应该在认知上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程度,而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却发现了两者的背反,在这里我们得到了解释,教学内容的单调枯燥,教学手段和形式的单一、陈旧,是造成这一背反现象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时,有必要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

我们对照选项和数据通过以上的细致分析,归纳出了几个基本的结论。

img

图2-1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采用的形式

img

图2-2 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课堂讲授情况的反馈

二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论一:多数大学生对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也有一定的理解。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持敷衍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在理论认知上比较肤浅,在价值取向上比较模糊,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结论二:多数大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愿意并且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一些重大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多数大学生表示认同并愿意坚持。但是,少数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也表现出知行不一的状况——虽然表示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以信仰为动机而要求入党的学生比例不高,不少学生选择入党倾向于实用和功利;部分大学生尽管表示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认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他们却暂时不打算加入中国共产党。

结论三:多数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仍然有少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清晰,不太认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对立也没有科学的认知,社会主义理想不够坚定。

结论四:大学生们普遍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知道理性爱国的重要性,也肯定创新的重要性,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多数大学生也表示认同并能自觉践行,但由于现实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偏重于自我而过于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导致他们在道德认知、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上的不一致。

结论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其实效性也亟待增强。多数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于己有用但却枯燥乏味。这表明,作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需要从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实效性上下大气力,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要求,才能够从外延到内涵上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从而有助于澄清大学生们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确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又能够外显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最终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三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颇有成效的。

从整体上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体力和精力条件处于最佳状态,个体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认识和评价能力全面增强,自我的控制力逐渐提高;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思想的批判大为增强;情感丰富、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思想,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相契性。由于具有以上特征,再加上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价值观念的多元多样都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选择与形成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1.政治信仰迷茫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最活跃的政治群体,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强烈,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但他们的政治选择趋于功利化,政治心态还不成熟,政治觉悟有待进一步提高。

2.价值标准混乱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虽然他们锐意进取、敢于竞争,价值取向积极向上,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他们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在价值评价标准上,存在明显的双重性。

3.功利主义盛行

由于社会和家庭期望值提高,加之就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比以往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的危机意识、对成功的渴望日益强烈,尽管能够更多地审视自我、比较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但学习的功利化现象越发明显。

4.困惑与压力加大

随着网络和手机短信等新的传媒普及,虚拟空间的刺激和诱惑使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沉溺其中,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却又让他们无所适从,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与日俱增,心理脆弱、疑心加重、交往减少、人际关系淡漠等心理和社会问题日益频发。

5.道德水平下降

由于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市场经济的与计划经济的道德观相互碰撞和渗透,共同作用于处在道德定型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使得他们的道德状况复杂化。部分大学生一方面推崇诚信、敬业等基本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却时常是非善恶难分、道德观念模糊;一方面批评社会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却在道德评价上以自我为中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对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从教师队伍的整体角度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真分析和正确评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状,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整体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方法和路径的设计;从教师队伍的个体角度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因此,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是科学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

一 基本的状况

高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机构。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和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大幅提升,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一方面,高校现有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理论素养高、拓新能力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发展创新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高校凭借学科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检验等方面特有的优势,对人们在科学文化、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予以研究解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尽管在有关部门和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较为显著,多数教师也在广大师生中享有较高评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念、知识、能力和师德等几个方面。

1.信念方面

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自己应该具有正确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并且对这种理想信念要做到“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可以肯定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其素质构成中的灵魂——只有教师树立坚定理想,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更加可以肯定的是,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有着更强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把这种信仰上升为信念,做到真学、真信、真讲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但是,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影响下,特别是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当前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淡化、动摇甚至怀疑,少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如此。然而,对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拥有何种信念,信念正确与否、坚定与否,是一个十分重要和严肃的问题。必须做到在基本立场上的坚定不移和绝不含糊,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先决条件。

2.知识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其内容既具科学性又具思想性、既具综合性又具规律性、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涉及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法学、文学、中共党史、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多门学科。在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所以,知识广博是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又一个必备条件:其一,牢固的专业知识是良好的理论素养的源头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精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等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形成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精髓与实质,才能做到讲清楚、讲透彻、讲得深入浅出,受到学生欢迎;其二,广博的学识是课堂讲授的根基所在,教师如果在知识储备上做不够,对教育教学所涉及的某些知识和问题知之甚少、一知半解甚至闻所未闻,自然就不能完全胜任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其三,深厚的学养也是打动和吸引学生的重要个人魅力所在,修养和学养好的教师最能为学生所敬佩和信服,这样的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从整体上看,虽然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基本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但仍有一部分教师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不足并进而导致理论素养不高,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不断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还比较肤浅,因而不能就当前现实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给学生很有说服力的回答;知识结构不甚合理,知识面过窄,对教学内容整合能力差,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缺乏与时俱进应有的学习能力,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学习不够深入、政策的把握能力不强,对国内外重要时事的观察和分析不全面、政治敏锐性不高,因此就不能正确地解释现实,甚至还会把自己的错误理解带入课堂,误导学生,从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能力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至少应该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这三种能力对于具体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必备条件,但从整体上看,现状却不容乐观:课堂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部分教师由于理论功底不深,仅仅简单地运用课本理论进行授课,照本宣科、机械解读的现象较为严重——课堂讲授的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方法和手段单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不够,课堂驾驭能力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教学内容严重不足、教学不能联系实际和对照现实——从而导致讲授的内容难以使学生信服;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可以带动教学、教学可以促进科研,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却普遍存在着科研能力不强的问题——多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没有时间保证,少数教师不愿吃苦费神、心气浮躁,部分教师科研意识较差、找不准科研的方向,一些高校制度设计不合理、挫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这就使得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报有“只教不研”的传统观念,出不了科研成果、出不了好的科研成果,进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显得广度与深度十分欠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创新能力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特别是对于现在承担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素质,这是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未来,也决定着大学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新能力确实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提出独创性见解方面明显不足,在挖掘创新性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有待提升,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造性地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能储备方面还须加强——这就使得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时,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只是简单地人云亦云,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也就不能保证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认同。

4.师德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由于所讲授的课程在意识形态上的特殊性,他们需要具有比其他学科教师更高的师德水准。在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与行对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可以肯定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师德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所在。毋庸置疑,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总体上有着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信仰坚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率先垂范。但是,在肯定的同时也应当清楚地看到,仍有一小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加之部分高校在制度上存在不合理之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成就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热情,甚至还影响到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的认可和理念践行,进而导致这部分教师的敬业奉献意识逐步淡化,事业不思进取、业务无心钻研、教学照本宣科已经成为他们敷衍工作的常态;由于一些高校盲目追求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硬指标而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导致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在观念上仅仅把教师职业当成谋生手段,只教书不育人,基本不与学生交流接触,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在科研方面疏于钻研,甚至不讲学术道德而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在教学上照本宣科,讲授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甚至还有少数教师信口开河、放任学生;由于没有树立终身受教育的思想观念,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相对缺乏,不甘于安贫乐道而急功近利,而且自律意识不强、表率作用欠缺:有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有的仪容不整、言行粗俗,有的信口雌黄、观点偏激。部分教师的如此言行不仅不能带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污染了育人的环境、搅乱了学生的思想。

二 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同时,由自身特点和性质所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教师素质有较高要求。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部分教师综合知识缺乏,专业知识落后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价值观教育,需要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内在逻辑、根本特性等有着融会贯通的研究和与时俱进的理解,也需要教师具备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与更新,而在实际中,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此外,目前部分高校不太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被边缘化。造成的结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教学工作量大,思政课教师没有足够时间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新知识的学习,导致教学绩效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不够重视,高校缺乏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或者培训流于形式。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部分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敏锐性不强

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必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3]的原则,仔细分析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各种言论和思潮的内在实质,在做到“不得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4]这一最低要求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引导学生,在他们当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道德标准。而在实际中,由于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敏锐性不强,少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专注于课堂教学,仅顾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忽视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身心培养。

3.部分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热情不高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有高昂的热情与高涨的积极性。只有教师自身具有高昂的热情与高涨的积极性,才能感染学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才能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而在实际中,部分教师在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因素影响下,仅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并未把它视为传承科学知识、传播正确理想信念的一项事业。因而出现或者过分看重金钱和物质,教学思想不集中,热衷于第二职业赚钱;或者对科研急功近利,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学术浮躁;或者不思进取,不与时俱进,得过且过,对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探索的情况。

4.部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表率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师表,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但是,现在部分教师表率观念淡薄,个人素质不高,修养偏低。比如迟到早退、上课接打手机、着装不严肃、上课吸烟、言行粗俗、接受送礼、信口开河、乱发牢骚等等,远未达到一名合格大学教师的标准。思政课教师自身能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否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能否树立了典范形象等,都将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

如上所述表明,虽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胜任工作的需要,但也有部分教师存在着知识更新不够、政治敏感度不强、工作积极性较低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势必将直接影响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质量和效果。

三 问题形成的原因

造成目前师资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大潮的冲击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毫无疑问地为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同时改变了人们的经济意识和价值观念。高校站在思想文化变革的最前沿,受到的影响尤为深刻,遭遇的冲击更加剧烈。知识分子思想活跃,较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大潮涌动的市场经济,面对外面世界的精彩和诱惑,一部分人耐不住寂寞,用自己的技能和专长在课余时间参与市场竞争,谋求经济利益。结果往往出现重业余活动而轻课堂教学,身在讲台心系课外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2.思想政治工作不力

高校是知识开放的场所,当代各种思潮无孔不入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这将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的发展迅猛,招生人数激增,学校的领导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面对数以万计的扩招大学生和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尚且应接不暇,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更是捉襟见肘,无暇顾及。这将不利于教师师德的培养。

3.教育评估机制不健全

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有利于活跃教师的教学科研思路,创新教学科研的方法。但同时给客观评估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在具体评估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时,经常出现不公平、不合理、不科学的情况,紧接着就会带来对教学成果、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客观上极易挫伤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影响教育效果。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现状

一 教学内容的现状

教学内容是指学校为学生安排的并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是构成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也是师生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材料和依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也能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其他环节、途径提供条件和基础。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知识性要求,笔者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现状分析——横向分析特指高校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以及“形式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分析,纵向分析特指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人教版必修)的教学内容层次性与衔接性的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政治思想品德课程的课程体系,其全部课程设置为: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得最为紧密。它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5]的重要课程,也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础。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本书以“人教版必修”为分析样本[6])设置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为主题的四个模块。这种课程建构形式,对应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整体上看是一套政治性、知识性、思想性都能够基本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教材,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材在课程理念的时代性、课程目标的明确性、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启发建议的实用性四个方面设计得比较科学合理;二是教材的内容体系日趋完善,既紧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又符合高中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三是教材的逻辑结构更加合理,以生活实践为起点,通过情境、案例和问题切入到理论知识的分析,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式与政策”五门课程。这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而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这四门课程,分别对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原理”课体现了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要求,这门课程就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概论”课体现了对大学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要求,这门课程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主阵地;“纲要”课贯穿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要求,这门课程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基础”课渗透着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要求,这门课程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均有提及,而在“基础”课中的介绍较为详细。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各有侧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四门课程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要求和教育规律,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如果从整体性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单纯强调某一门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一项内容中的教育作用的观点,至少存在着三个问题,其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这是一种简单化处理,其结果很可能是教育的肤浅化;其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这是一种机械性思维,其结果必然是割裂了各门课程的联系;其三,高校已经广泛开设的“形势与政策”(以下简称“形策”)课被完全排除在外,“形策”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遭到彻底的忽视。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主渠道作用,有必要从整体上规划包括“形策”课在内的五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合力,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各层次学校的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

尽管高中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也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组成部分的许多内容,但是,较之于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至少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高中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材体系的严密性,二是高中的教学内容虽通俗易懂,但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知识体系的理论性。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两个所谓的不足仅仅是以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能力来评价高中教材而得出的结论,若以高中生的水平和能力去衡量可能是合理恰当的。做出“不足”这个评价的目的在于希望引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注意,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该立足于学生所具备的认知水平、所具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这其中特别需要注意优化高中和大学阶段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对比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括的“原理”、“概论”、“纲要”和“基础”四门课程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可以发现,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在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存在着一定的重复与重叠: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高中阶段的“生活与哲学”模块有大量的涉及,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基础性的知识在这个模块中多有体现,高中阶段的“经济生活”模块还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规律等基础性的知识——初步统计,“原理”课程所包括的42个方面的知识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不同程度地涉及的有26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是散见于高中阶段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模块之中,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经济生活”模块中多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政治生活”模块中多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生活”模块中多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在“政治生活”模块中的第三单元有所涉及,还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选修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的五个专题,几乎就是大学“概论”课内容的缩写,这使得在文理科学生混合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增加了教师讲授的难度;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中阶段的“文化生活”模块针对民族精神安排了专题性内容,“生活与哲学”模块和“文化生活”模块也针对“创新”安排了专门的单元;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高中阶段的必修模块中涉及的还不算太多,仅在“文化生活”模块的第九、十课中安排了部分内容,但必须注意的是,高中阶段选修模块“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五个专题,也几乎就是大学“基础”课内容的缩写,这也增加了大学阶段教师讲授的难度。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避免大学阶段的简单重复,保证教育体系更加系统、教育内容更加深入、教育效果更加优良。

二 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出了宣传导向作用、教育引导作用、凝聚激励作用和实践创新作用,在帮助大学生满足政治社会化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求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要想取得更大的实效性,是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现状,却存在着难以令人满意的地方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比较简单,其整体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曾经长期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之受到自下而上的升学压力,应试教育的理念在当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学生、家长和教师之中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也波及本应与应试无关的大学课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学中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及基于这种模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和方法过分强调和凸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而又极大削弱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讲,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尽管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讲得很生动,也可能对学生有所启发,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实际上处于一种“被学习”状态。如果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不仅会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还有可能产生疲倦和反感。

2.实践性教学活动量少、形式单一,其重要地位需要进一步重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和确立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意念和行为理念,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的人生认知和正确的人生实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指导实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否则,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传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了学生那里就是空洞的理论、苍白的说教,难以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由于受课时所限,多数高校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即使有些学校对此有所涉及,也在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上有一定的欠缺。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理论课,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么是过分追求理论性,忽视实践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以致用;或者是过分强调实践性,各种实践活动占用过多理论教学的时间,导致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不充分。课堂教学固然能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也是新时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实践教学是重要补充,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当前在一些高校,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脱节的。

3.考试考核的方式与方法不甚合理,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亟待进一步革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的课程考核设置一般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考试课的考核形式通常为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试题设置有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这是最为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查课的考核形式一般以任课教师随堂组织的考试加上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等为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其考核标准除了期末成绩外,还将平时的出勤、作业、小测验和小论文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这是一种改良了的传统考核方式。无论是考试还是考查,在形式和内容上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以知识测验为主,能力考核的内容较少,素质评价的内容更少

无论是考试还是考查,现行的考核方式均以知识测验为重点,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多是一带而过,而对于学生是否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形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的考核,却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2)重视理论层面的考核,缺乏实践层面的考核

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侧重于“知”,对于“行”则几乎没有一个成型的测评体系,与此相对应的,在考核环节只注重理论知识层面,忽视学生实践、行为层面的考核,这就势必导致学用分离、知行不一情况的出现。

(3)学生被动学习与考试,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由于学校和教师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指标,这就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单纯以考试过关为目标,学习知识死记硬背、考试考核突击应对、考试作答生搬硬套等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学习被老师而动、被考试而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消极应付、兴趣不浓,这势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4)考核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无论是考试还是考查,主要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安排来进行,师生间形成的是考与被考的关系,完全把学生作为被考核的对象,学生自评、学生间的互评等多维度、多方向的考核基本没有涉及,这就不利于从学生内在需要出发去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谈不上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反感,引发师生对立,并最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5)仅注重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成长性和过程性评价

由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条件所限,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只重视学生的期末成绩,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进步考核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与学、评价与被评价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促进。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够动态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理论素养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只重视最终的考试结果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只看重分数高低而不重视素质提升,加剧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冷漠和抵触情绪,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采用的考试考核的方式显然是不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用相对固化和枯燥的传统试题形式来考核内心信念、综合素质养成,显然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案,单一性、滞后性的考核方式,亟待进一步改革。

三 校园文化的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从总体上看,大学校园文化一直以来总是能够站在时代制高点上,反映着主流文化的方向和时代精神的走向,但也不可否认,在校园文化发展的某些阶段和某些领域,也会出现所谓的病态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存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在主体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正面积极影响的同时,部分不和谐的校园文化也对学生产生着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今天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伴随着多样化文化思潮的跌宕起伏和广泛渗透,当前的大学校园文化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环境时,呈现出了许多不足和问题。

1.贫乏性问题

这里的贫乏性,不是指数量的绝对贫乏,而是指内涵的相对贫乏,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社会文化快餐化的直接影响,校园文化中通俗文化大量充斥、过于庞杂,而高雅文化寥寥无几、曲高和寡。第二,校园文化活动中简单重复的内容过多,并且娱乐性内容居多而启迪性内容较少,真正体现人文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活动和文化建设没有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支柱。第三,校园文化在教育性上处于低水平状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许多校园文化活动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生拉硬扯,甚至还有的戏说曲解。

2.短视性问题

这里的短视性,指的是校园文化建设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少有效体制和长效机制,这个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教育形式陈旧,主要依靠传统的演讲赛、宣讲会、知识竞赛等传统方式,缺乏采用新媒体等新型有效方式的及时更新,教育的政治性要求与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机结合不足。第二,受本身的自发性所定,校园文化对外开放程度一向较高,也注意对多元思潮的接纳,但是有关部门对这方面的监督和管控的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了许多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和观念时常流入校园。第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有限,多以学生为主,致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发展后劲不足,水准不高。即使有诸如团委、学生处、宣传部等少数几个部门参与校园文化的指导,但由于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和形势的需要充分结合起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3.现实性难题

这里的现实性难题,指的是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难以及时与有效化解的消极和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网络文化给校园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在本部分的第二个主题中加以论述。第二,经济转型给校园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个难题之所以难,在于因涉及人的切身利益而产生的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先天的逐利性在当前并没有得到有效管控,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严重泛滥,在侵蚀当前社会许多人心灵的同时,也波及大学生群体并进而影响到由大学生主导的校园文化。第三,文化转型给校园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个难题之所以难,在于新旧文化交替期出现了信仰的缺失,原有的信仰体系被打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的新的信仰体系又没有完全普遍地建立起来,社会根本的价值坐标出现了偏离。这对大学生和大学校园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十分重要,又非常紧迫。既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形成巨大推力,也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5日。

[4]同上。

[5]《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见王怀安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5页。

[6]选择分析样本的原因如下:其一,《思想政治》(人教版)是全国通用的教材,以此为样本具有广泛性;其二,由于高中进行了文理分科,“必修”部分是所有文理科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选修”部分则仅供文科学生学习,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文理兼收,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只能以理科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内容,基于这个原因,以此为样本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