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之网: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妇女组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农村社会发展丛书》总序

自周、秦以来,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是个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直到1978年,农民仍占82.1%,只能说还是个农业国家的社会结构。真正发生大变局,转变为工业国家社会结构是改革开放30年后。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39.8万亿元(约合6.2万亿美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20.6倍,年均递增9.9%。三大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8.2∶47.9∶23.9转变为2010年的10.1∶46.9∶43.0。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建设却“落”下了不少课。由此带来的是老百姓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城乡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凸显。而这些问题,对于生活在中国当代社会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体会得痛楚而深切。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看,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首先经历的是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中,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则是社会发展为主的阶段。现在,从整体看,我国经济结构已达到工业社会中期阶段水平。但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结构,两者互为前提、相互支撑。一般说来,经济结构变动在先,推动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持续变化,所以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必须平衡、协调,相辅相成。国内、国外的经验和教训说明,经济结构不能孤军独进,社会结构的变化可以稍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如果长期滞后,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从而阻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动。但是,由于没有适时进行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的投入也不足,使社会结构相对滞后,出现了经济和社会两大基本结构不契合、不匹配的状况。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差,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尴尬状况,这是产生当今中国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久解不决的结构性原因。而“三农”问题为什么长期解决不好?凡是一个经济或社会问题,不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了工作,一年两年解决不了,而且多年解决不了。这一类问题就是经济社会的结构问题、体制问题。靠加强领导、靠加强工作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通过改革,通过创新体制,调整结构才能得到解决。“三农”问题之所以迟迟解决不了,就是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三农”问题就是一个需要从经济社会结构层面来认识,从改革体制的层面才能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结构问题、体制问题。我们搞工业化,但没有按社会发展规律搞城市化,用种种办法把农民封闭在农村里。

现在的城乡结构、经济社会结构,既不平衡,也不合理。这种城乡结构、经济社会结构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户口、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而形成的,总称为城乡二元结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同国外讲的不完全一样。刘易斯的二元结构,主要是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在上述一系列体制下逐步形成的,既是经济结构,也是社会结构,应该称作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它以户口制度为基础,把公民划分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国家对城市居民(非农业户口)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民(农业户口)实行另一种政策。对这种格局,有学者称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

1978年改革开放,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包产到户和家庭联产责任制。农村改革到今年35年了,“三农”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是在农村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背景下实现的。虽然成绩很大,但问题也很多,应该有个好的总结和反思。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从国家长治久安,从中国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全局看,解决“三农”问题仍是最大的难点和重点,仍然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的这套结构是不行的。今后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原则,也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2002年后每年中央全会所作的决定,都一再重申这个重大原则,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10年过去了,我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和社会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要充分肯定的。但是城市发展得快,农村发展得慢;经济这条腿长,社会这条腿短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这个方针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所谓统筹,就是要兼顾、要协调、要平衡,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这里,统筹的主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宏观调控,改变过去重(城市)一头、轻(农村)一头,乃至挖一头(农村)、补一头(城市)的做法。所以,要落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重大战略和方针,作为统筹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要有明确的认识。其次,要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对现行的城乡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要统筹安排进行诸如户口制度、土地制度、财政金融体制、教育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方面的每一项改革,都涉及全局,单靠农业、农村方面的力量是改不动的,而必须由党和国家,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安排来进行。所以,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想,应该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进改革的内容,称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最后,要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在组织上落实。政治路线决定组织路线,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所以,在新时期,建一个为党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工作机构,从组织上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这个重大战略任务,就很有必要。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农村的经济社会建设离不开对农村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杨开道先生(1899—1981)到李守经先生(1932—2000),再到钟涨宝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一直秉承优良传统,孜孜不倦,潜心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这套《农村社会发展丛书》便是钟涨宝教授及其团队近年来产生的优秀成果选编。丛书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主线,从中国实际出发,系统研究了农村社会变迁、农村组织、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值得关注的农村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更为可贵的是,钟涨宝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扎根农村基层,了解民情民意,探索农村性质,剖析农村结构,寻找农村发展之道,不可谓不勤劳,不可谓不努力,付出总有回报,这套丛书的出版即为世人展示了该团队的执着精神及卓越水平。

丛书研究大部分来源于农村经验,但又不是单纯农村经验的展示和罗列,而是包含着研究者对农村长久和深入的思考,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值得同行学者、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以及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的朋友们品鉴。

img

201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