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少数民族汉语文创作诗文叙录·元明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契丹与女真

移剌霖

移剌霖,即耶律霖,契丹人,生平不详。《辽史·国语解》:“有谓(契丹)始兴之地曰世里,译者以世里为耶律,故国族皆以耶律为姓。又有言,以汉字书者曰耶律,以契丹字书者为移剌。”由此可知,移剌、耶律实为一姓。

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收录其二首诗。《骊山》其一:“苍苔径滑明珠殿,落叶林荒羯鼓楼。渭水都应细如线,若为流得许多愁?”其二:“山下惊飞烈火灰,山头犹弄紫金杯。梦回未奏梨园曲,卧听风吟阿滥堆。”

耶律夫人

耶律夫人,耶律履妻,楚材母。

陈衍辑《元诗纪事》卷三十六收录其残句:“挑灯教子哦新句,冷淡生涯乐有余。”陈衍按:《湛然居士集》云:“昔予从征,太夫人以发少许赐予。”则入元尚存。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燕京人(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余记》)。契丹贵族后裔,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太宗朝拜中书令,薨于位。金贞祐二年(1214),耶律楚材留守燕京,为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陷燕京后,拜万松老人为师,潜心学佛。后应成吉思汗征召,跟随幕下,在西域多年。成吉思汗去世,托雷监国期间和窝阔台即位后他受到重用。1231年,任掌管汉文字的必阇赤(汉人称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窝阔台晚年及去世之后,皇后乃马真氏宠信奥都剌合蛮等,耶律楚材渐被疏远。乃马真称制三年(1244)卒,进封广宁王,谥“文正”。

生平事迹在(明)宋濂撰《元史》卷一百四十六;(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初集》;陈衍辑《元诗纪事》卷三;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一;张晶《耶律楚材诗歌别论》;安柯钦夫、刘保元、云峰主编《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元诗别裁集》卷八;唐圭章主编《全金元词》中有载。

著作有《湛然居士集》十四卷、《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五星秘语》一卷、《先知大数》一卷、《庚元历》二卷、《历说》、《乙未元历》、《回鹘历》、《皇极经世义》、《西游录》二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

存《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及《西游录》,《全元文》卷十一至卷十五,收录其文七十九篇,以《四部丛书》本(据无锡孙氏小绿天藏影元写本)为底本,校以浙西村舍本(清光绪乙未袁昶刻,简称“浙西本”)。集外共辑得轶文五篇。《全元文》卷一一著录此集。

《湛然集》中多是五七言律诗,尤以七律最多。律诗法度森严,规矩备具。《元诗选·初集》选录其诗一百三十首,如《庚辰西域清明》:“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葡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和移剌继先韵》:“旧山盟约已愆期,一梦十年尽觉非。瀚海路难人去少,天山雪重雁飞稀。渐惊白发宁辞老,未济苍生曷敢归,去国迟迟情几许,倚楼空望白云飞。”《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其十:“渔家何足好,乘兴一钩沉。路僻苍苔滑,舟横古渡深。小晴掀蒻笠,微雨整蓑襟。梦断知何处,寒潮没晚林”;《西域河中十咏》其二:“寂寞河中府,生民屡有灾。避兵开邃穴,防水筑高台。六月常无雨,三冬却有雷。偶思禅伯语,不觉笑颜开”。(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初集》收录其《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诗》、《和平阳王仲祥韵》、《和李世荣韵》等诗。(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元诗别裁集》卷八收录《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风回一镜揉蓝浅,雨过千峰泼黛浓。”陈衍辑《元诗纪事》卷三中收录《西域河中十咏》;《丁亥过沙井和移剌子春韵》;《怀亲》二首;《梦中偶得》四首。唐圭章主编《全金元词》收词一首。《鹧鸪天·题七真洞》:“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耶律楚材是一位出色的诗人,(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初集·耶律楚材小传》中说:“雄篇秀句,散落人间,为一代词臣倡始,非偶然也。”称其为蒙古王朝的“一代词臣”。

(元)孟攀鳞评湛然诗云:“观其投戈讲艺,横槊赋诗,词锋挫万物,笔下无点俗,挥洒如龙蛇之肆,波澜若江海之放,其力雄豪足以排山岳,其辉绚烂足以灿星斗,斡旋之势,雷动飘举;温纯之音,金声玉振。斤言只字,冥合玄机,奇变异态,靡有定迹。复乎出于见闻之外,铿旬炳耀,荡人之耳目,所谓造物有私,默传真宰,胸中别是一天耳,盖生知所察,非学而能。如庖丁之解牛,游刃而余地;公输之制木,运斤而成风。是皆造其真境,至于自然而然。”

(元)王邻序其集曰:“中书湛然,性察英明,有天然之才,或吟哦数句,或挥扫百张,皆信手拈来,非积习而成之。盖出于胸中之颖悟,流于笔端之敏捷。味此言言语语,其温雅平淡,文以润金石,其飘逸雄技,又以薄云天,如宝鉴无尘,塞水绝翁,其照物也莹然。向之所言贾、马丽则之赋,李杜光焰之诗,词藻苏、黄,歌词昊、蔡,兼而有之,可谓得其全矣,厌人望矣。”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评价其说:“文正(耶律楚材),师事万松老人,称嗣法弟子从源。其于禅学所得最深,然其所用以佐蒙古安天下者,皆儒术也。公对儒者则倡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之说。”

石君宝

石君宝(1192—1276),姓石琖,名德玉,女真族。金贞祐初从军,官至武德将军,金亡后居燕,从刘自然学画,善画竹,晚号洪岩老人。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卷上载其为平阳人。据石君宝生前友人王恽著《秋涧集》卷六十《洪岩老人石琖公墓碣铭》序中可知,石君宝为辽东盖州人,是一位气度不凡、相貌出众的男子。“卒于丙子岁”。“丙子”为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是年八十五岁,因此,石君宝应生于金章宗绍熙三年(1192)。

生平事迹在徐征、张月中主编《全元曲·杂剧》;孙楷第《元曲家考略》;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赵志辉、邓伟、马清福《满族文学史》;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辞典》中有载。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著录《曲江池》、《哭周瑜》、《雪香亭》、《紫云亭》、《秋胡戏妻》、《岁寒三友》、《士女秋香怨》、《柳眉儿金钱记》、《吕太后口彭越》、《穷解子红绡驿》,共十种。现仅存三种,即《曲江池》、《紫云亭》、《秋胡戏妻》。《秋胡戏妻》是石君宝现存三种杂剧中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一种。

(元)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卷上载:“《紫云寺》、《秋香怨》、《曲江池》、《醢彭越》、《哭周瑜》,佳句美新。《岁寒三友》,《红绡驿》,《雪香车》,《秋胡戏妻》,共吴昌龄,么末相齐。《柳眉儿》,《金钱记》,石君宝,口黑迹,禾黍离离。”

《录鬼簿》著录其十种杂剧名目为:《士女秋香怨》、《吕太后醢彭越》、《柳眉儿金钱花》、《穷解子红绡驿》、《鲁大夫秋胡戏妻》、《东吴小乔哭周瑜》、《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赵二世醉走雪香亭》、《张天师断岁寒三友》、《诸宫调风月紫云亭》。

《太和正音谱》卷上载:“古今群英乐府格势,元一百八十七人中评其为‘石君宝之词如罗浮梅雪’”。

李庭

李庭(1199—1282),字显卿,小字劳山,号寓庵,女真人。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来中原,改称李氏。华州奉先(今陕西蒲城)人,后徙寿光。祖时伐宋有功,积官漠军都元帅。平河西擒乃颜亲,获塔不合金刚奴。世祖卒定策,立成宗庭襄赞之功居多,拜平章政事。性颖悟,笃志儒学,十余岁已有能诗声。比弱冠,两预乡荐,一赴帘试,会金末世乱,避难于商邓山中。北渡,居平阳,教授生徒,日与麻革等人游。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辟为陕右行省议事官,执方守正,不能诡道随时,未几弃归。杨奂参议宣司,招入长安,与杨君美、裴子法、邳大用等名士游,学日益进。中统元年(1260),署为陕西讲议,至元六年(1270),授京兆教授。至元十年为安西王府咨议。卒于至六十九年(1282),享年八十有四,谥“武毅。”

生平事迹见(元)王博文撰《故咨议李公墓碣铭》(《寓庵集》附录);(明)宋濂撰《元史》卷一百六十二;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五三;陈衍辑《元诗纪事》卷四;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唐圭璋主编《全金元词》等。

李庭著有《寓庵大全集》若干卷,原集今已佚。(明)杨士奇等编《文渊阁书目》著录了《寓庵集》十卷,其卷九载“李显卿《寓庵文集》一部五册”,卷十载“《寓庵诗稿》一部一册,《寓庵先生集》一部一册”。

李庭沉潜性理之学,言无瑕玷,行不崖异。所交多魁才俊德,任学官首尾三十年,英胄贵彦、达官显仕多出其门。亦以文章名世,然不苟作,有人为献谀省官,欲其撰德政碑并许以丰厚润资,遭其拒绝。所咏以寄赠送别之作为多,皆能自出胸臆,不掩真情。陈衍辑《元诗纪事》卷四和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收其《咸阳怀古》一首,诗云:“连鸡势尽霸图新,兀兀宫墙压渭滨。指鹿只能欺二世,沐猴那解定三秦!倚天楼观余焦土,落日河山几战尘。今古悠悠同一辙,不须作赋吊前人。”《庶斋老学丛谈》评曰:“安西府谘议寓庵李显卿庭《咸阳怀古》云云‘语意格笔俱妙,有唐体。’”

唐圭璋主编《全金元词》收词《水调歌头·史侯生朝》、《满庭芳·冀德修生朝》、《水调歌头·张耀卿寿日》、《水龙吟·萧公弼生朝》、《望月婆罗门引·史尚书生朝》五首。

耶律铸

耶律铸(1221—1285),字成仲,号双溪(王万庆《双溪小稿跋》),晚年自号四痴子(耶律铸《四痴子赋》)。契丹人,燕京人,辽东丹王突欲九世孙。父耶律楚材,金中都破,应成吉思汗征召,随征西域。蒙古乃马真氏称制三年,终尚书右丞 。母苏氏,北宋苏轼五世孙(宋子贞《耶律文正公神道碑》)。耶律铸生自西域,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二十三岁嗣领中书省事。蒙哥登基(1252),溺杀海迷失,与三王之狱,铸几遭屠戮,忽必烈拯救之。宪宗七年(1258),扈驾征蜀,领侍卫骁果,屡出奇计,攻城克邑。翌年,宪宗崩,忽必烈即位,阿里不哥叛,铸别妻弃子,只身归世祖。至元元年(1264)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二年,行山东省。四年制《大成》乐,改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五年复拜中书左丞相。七年罢相。世祖立尚书省,使阿合马平章尚书省事(《元史·世祖本纪》),铸赋闲,咏花颂史,宣泄不平。十年,授平章军国重事。十三年诏修国史。朝廷有大事,必咨访焉。十九年,复拜中书左丞相。二十年冬,获罪罢免,囚阿里莎,籍没家资之半,徙居山后。二十二年冬卒,年六十五。至顺元年(1330),赠推忠保德宣力佐治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懿宁王,谥“文忠”。

生平事迹在(明)宋濂撰《元史》卷一百四十六,列传三十三;(清)钱熙彦编《元诗选·补遗》;陈衍辑《元诗纪事》卷三;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一七;唐圭璋主编《全金元词》;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三;柯劭忞《新元史》卷一二七;李军《论耶律铸和他的〈双溪醉隐集〉》(《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中有载。

耶律铸从少年时代就享誉诗名,常与金末元初的大诗人元好问、吕鲲、李冶等酬唱应和。耶律铸在戎马倥偬、案头劳顿之时,仍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耶律铸著作有《大成乐》、《双溪小稿》、《双溪醉隐集》。清初《千顷堂书目》卷二著录有《双溪醉隐乐府》十一册,卷二著录《双溪醉隐集》,则应未见是集传本,今仅存《双溪醉隐集》六卷,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双溪醉隐集》收诗八百三十二首,词四首,文二十八篇;今人栾贵明据现存残本作《永乐大典索引》补馆臣漏辑铸诗二十二首,词五首,文二篇,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耶律铸现存辞赋作品十六篇,是元代赋家中存赋较多的。十六篇赋作中,《天香台赋》、《天香亭赋》、《独醉园三台赋》、《独醉道者赋》、《独醉园赋》、《独醉亭赋》、《方湖别业赋》、《四痴子赋》以隐逸为题材的八篇作品可确定为至元七年至至元十年赋闲时所作,赋作中所透露出来的抑郁与不平与耶律铸此阶段的心境相仿。

(清)钱熙彦编《元诗选·补遗》收其《上云乐》、《大道曲》、《真游挟飞仙》等诗。陈衍辑《元诗纪事》卷三收录其诗《高城曲》、《日将出》、《带将来》、《拟回文》、《磨剑行》、《赠坐竿道士并序》、《水平桥》、《题蓝采和图》、《山市吟》、《松声行》、《雪后吟》、《立秋前一日》。

唐圭璋主编《全金元词》收其词八首。《鹊桥仙·阆州得稼轩乐府全集,有西江月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闲宜睡。或曰,不若道宜笑宜狂宜醉。请足成之》、《太常引·题李隐君文集》、《眼儿媚·醴泉和高斋,遇炀帝故宫》、《木兰花慢·丙戌岁,游永安故宫,遍览太液池、莲瀛桂窟殿、天香阁,同坐中诸客,感而赋此》、《忆秦娥·赠前朝宫人琵琶色兰兰》、《南乡子·送人北行入燕作》、《满庭芳·西园席间用人韵》、《六国朝令·家园席间作》。

(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三,评其曰:“法令雅乐多为赞定,经济文章绰有父风。”赵虎岩为《双溪小稿后》作序评曰:“成仲生长北溟,十三作歌诗,下笔便入唐人之间奥,每一篇出,识者叹服。读其诗,容雅而体闲,意深而情婉,气修而色粹,调逸而声谐。抑之则纡余委备,扬之则条达疏畅!”

耶律季天

耶律季天,契丹人,陈衍辑《元诗纪事》卷三收录其残句:“梦蝶岂知真是蝶,骑牛何必更寻牛。”“《双溪醉隐集》:李隐卿名谷,与青城刘翁同舟至兰溪,卿大夫修生者馆之。道侣赠李诗云:‘李郎涉世似虚舟,片帆来度楚江秋。’又毗陵家弟季天和此篇云云。老夫亦慕道者,次韵和之。”

石抹咸得不

石抹咸得不,又作闲得卜,憨塔卜,契丹人。石抹明安之长子,袭父职为燕蓟留后长官,称“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人称“大哥行省”。

生平事迹见(明)宋濂撰《元史》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三十七;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二。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二收其文二篇:《请真人长春公住持天长观疏》、《请丘神仙久住天长观疏》。《请真人长春公主持天长观疏》曰:“谨请真人长春公住持天长观者。窃以必有至人,而后可以启个中机;必有仙阙,而后可以待方外士。天长观者,人间紫府,主上福田。若非真神仙人,谁称此道场地。仰惟长春上人,识超群品,道悟长生。舌根有花木香,胸襟无尘土气。寔人天之眼目,乃世俗之津梁。向也乘青牛而西迈,不惮朝天;今焉奉紫诏而南回,正当传道。幸无多让,早赐光临。谨疏。癸未年八月。”按:此癸年为至元二十年(1283)。

奥敦周卿

奥敦周卿,女真人。姓奥敦(汉译又作奥屯),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生卒年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前辈名公”栏作“奥殷周侍御”,系“奥敦周卿”的脱误。世祖至元六年(1269)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官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江西、江东宪使,澧州路总管,至侍御史。以正直廉洁称,与杨果、白朴为同时人。

生平事迹在徐征、张月中主编《全元曲》卷十;赵志辉、邓伟、马清福《满族文学史》第一卷;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辞典》中有载。

著有《乐府集》一卷,已佚。徐征、张月中主编《全元曲》卷十收录其小令[双调·蟾宫曲·咏西湖]一首;套数[南吕·一枝花·远归]两部。

《太和正音谱》列入一百五十词林英杰之中。其当时曲作甚有名,俞德邻《佩韦斋集》卷十有《奥屯提刑乐府序》评其曲作。张之翰《西岩集》中有《赠奥敦佥事周卿》评曰:“共传笔正如心正,独爱诗声似政声。”

夹谷之奇

夹谷之奇(?—1289),字士常,号书隐,女真人。其先出女真加古部,后讹为夹谷。后徙家于滕州。少孤,舅杜氏携之至东平,因受业于康晔。初授济宁教授,辟中书省掾。大兵南伐,授行省左右司都事。时阿合马当权,与行省官有隙,遣使核其财用。之奇职文书,亦被按问。张宏范率其属,诣使者言:“夹谷都事素公清,若少有侵渔,宏范当与连坐。事闻,适御史台立,乃擢之奇佥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事。既而,移佥江北淮东。至元十九年,召为吏部郎中,立黜陟之法,着为令。岁大旱,之奇请省经费,辍土木之役,以召和气,弭灾变。时论韪之。”夹谷之奇病逝后,王恽有诗《夹谷尚书哀挽》:“品汇流行万不同,铨量平允尽清通。恩非出已知谁怨,天不遗贤见道穷。三复苦辞归汶上,一官催老掩曹东。茫茫大块升沉里,重为清朝惜至公。”

生平事迹在(明)宋濂撰《元史》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一;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三七六;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中有载。

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载其《题周孝侯庙》一首,诗云:“长桥涨晴波,南山滴空翠。清风孝侯祠,六月薄炎炽。苍然拥乔木,廊宇深以邃。升堂拜遗像,凛凛增壮气。缅怀绝尘姿,跅弛几自弃。一念狂圣分,千秋仰高义。义兴阻湖山,从古劳抚治。况当离乱后,生理多不遂。连州虎为害,接浦蛟作祟。故国神所游,阴相得无意。我来按兹郡,强御宁汝畏。恐被蛟虎徒,匿隐知暂避。不埋张纲轮,徒揽范滂辔。澄清怅何时,留诗志余愧。”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三七六、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七收其文《贺正旦笺》一篇。

(清)邵远平著《元史类编》评曰:“为文简严有法,多传于世”。

张孔孙

张孙孔(1233—1307),字梦符,号寓轩,契丹人。祖先出辽之乌若部,为金人所并,乃迁居隆安。父之纯,为东平万户府参议。夜梦谒孔子庙,赐以嘉果,已而孔孙生,遂以孔孙名之。及长,以文学知名,为元世祖忽必烈所重,至元初授户部员外郎,历湖北、浙西两道按察副使,升燕南按察使,召拜集贤大学士,致仕归。大德十一年(1307)卒,年七十五。

生平事迹在(明)宋濂撰《元史》卷一百七十四;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二八四;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中有记载。

孔孙善琴,工画山水、竹石,尤精于骑射。其书画作品流传极少。墨迹有《跋苏轼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元文》卷二八四录其文四篇:《重修安乐儒学记略》、《清丰县重修庙学记》、《修庙学记》、《重修束晳祠碑记》。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收录其二首诗:《风雨回舟图》、《岳阳楼》。《风雨回舟图》:“风雨来时拨棹回,济川心事有谁知。停舟且做江湖梦,浪静风恬未是迟。”《岳阳楼》:“城上元龙百尺楼,楼前范蠡五湖舟。江吞巨野偏宜夏,月度晴霄便是秋。天下江山无此观,古来西北是神州。自怜身属官仓米,负我同盟万里鸥。”

耶律希亮

耶律希亮(1247—1327),又名秃思忽,字明甫。契丹人,耶律楚材之孙,铸子。幼就学于燕京,后辗转于西域各地。中统四年(1263),被世祖召入朝,命为宿卫。他出身名相之门,从小聪慧过人,又受业于名师,一生受到了世祖、成宗、武宗的重视。世祖初即位,阿里不哥亦称大汗。耶律希亮被阿里不哥的重要将领浑都海拘留,后转辗流徙多年,历尽苦难,饱尝艰险,终于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见到了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任命他为奉训大夫、符宝郎。至元十四年(1279),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不久升任吏部尚书。至元十七年(1282),耶律希亮告病辞官归田,退居儡阳二十余年。至大二年(1309),元武宗访求先朝旧臣,耶律希亮复出,出任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后擢知制诰兼修国史。曾编集世祖言行以进,英宗取其书,置禁中。泰定四年(1327)卒,年八十一。

生平事迹见(明)宋濂撰《元史·耶律希亮传》。

耶律希亮平生好书史,善诗文。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三十卷,目之曰《愫轩集》,今佚。

耶律希逸

耶律希逸,号柳溪,又号梅轩,契丹人,《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楚材有二子,长子名铉,次子即耶律铸。耶律铸有子十一人。柳溪似为耶律铉之子,生平事迹不详。陈衍辑《元诗纪事》卷四载为耶律柳溪,名未详,楚材孙。

生平事迹见陈衍辑撰《元诗纪事》卷四;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等。

耶律希逸有多首诗歌传世,其中以《庶斋老学丛谈》所收《剪子》诗流传最广,诗云:“体出并州性自刚,箧中依约冷光芒。双环对曲蜂腰细,叠刃齐开燕尾张。惯爱分花沾雨露,偏憎裁锦破鸳鸯。可怜戍妇寒窗下,一剪边衣一断肠。”此诗被清帝选入《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卷四十五(《四库全书》本),又被陈衍收入《元诗纪事》卷四。《庶斋老学丛谈》还收有耶律希逸一首诗的残句:“角端呈瑞移御营,搤亢问罪西域平。”

耶律楚材家族在金元时期,祖孙数代均以文学见长,耶律希逸也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刘敏中盛赞他“博学多能,尤长于诗”。盛如梓亦称:“耶律文献公、子中书令湛然居士、孙丞相双溪、曾孙宣慰柳溪,四世皆有文集,共百卷行于世。”

李直夫

李直夫,本姓蒲察,人称“蒲察李五”。元初女真族剧作家。生卒年不详,约元世祖至元末前后在世。居德兴府(今河北怀来县)。大德末年,曾官湖南肃政廉访使。钟嗣成《录鬼簿》将李直夫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之列。钟嗣成《录鬼簿》称其为“女真人。德兴府住。即蒲察李五”,籍贯为保安州(今之河北怀来)。“蒲察”为女真姓,改汉姓为李。“李五”者,排行第五的意思。

生平事迹在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辞典》;(元)钟嗣成《录鬼簿》卷上;徐征、张月中等主编《全元曲·杂剧》;孙楷第《元曲家考略》;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赵志辉、邓伟、马清福《满族文学史》第一卷;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中有记载。

(清)缪荃荪编《藕香零拾》收录的元明善《清河集》卷二中有赠李直夫诗二首。其一为《送湖南李直夫宪使》,其二为《寄直夫》。

李直夫的杂剧在(元)钟嗣成《录鬼簿》和(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均有著录。《录鬼簿》著录为十一种,其题目较繁;《太和正音谱》著录为十二种,多了一个《火烧袄庙》,且题目较简。这些杂剧只有《虎头牌》流传于世,余皆失传。《太和正音谱》著录的十二种为《孝谏郑庄公》、《念奴教乐》、《水渰蓝桥》、《虎头牌》、《伯道弃子》、《歹斗娘子劝丈夫》、《错立身》、《夕阳楼》、《风月郎君怕媳妇》、《火烧袄庙》、《坏尽风光》、《占断风光》。

《录鬼簿》中有贾仲明的补挽词,称赞李直夫“德兴秀气直夫”。而这种“秀气”,与李直夫善于熔方言、俗语、女真语和书面语常用语于一炉是分不开的(见高人雄《古代少数民族诗词曲家研究》)。

石抹思诚

石抹思诚,契丹人,延佑中官奉政大夫,保宁等处万户府万户(清光绪二十七年《山右石刻丛编》卷三一)。

生平事迹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二四五。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二四五收其文一篇:《晋祠诗刻跋》。

徒单公履

徒单公履,字云甫,号颙轩。辽海人,女真人,生卒年不详。徒单为复姓。《金史·国语解》:“徒单,汉姓曰杜。”公履为其名。徒单公履官至侍读学士,性情纯厚孝顺,学问该贯,并愿诲人,善于持论。元世祖将南伐驿时,曾召公履等人讨论计策。公履之建议有理可行,为世祖所采纳,曾官侍读学士。

生平事迹在王恽《秋涧先生文集·碑阴先友集》;赵志辉《满族文学史》第一卷;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马清福《波涛卷起千重唱·辽河流域文艺源流》中有载。

今存诗《春日杂咏》一首,收入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诗曰:“东风帘幕半尘埃,歌舞台空昼不开。试问双飞新燕子,今年社日为谁来?”

孛术鲁翀

孛术鲁翀(1279—1338),字子翚,始名思温,字伯和,号菊潭,女真人。其祖先隆安(今吉林农安)人,生于江西赣江舟中,自幼勤学,从学于名人萧克翁,其学问益宏以肆,后来被姚燧荐作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赠通奉大夫、陕西行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南阳郡公,谥“文靖”。为官清廉,敢于直谏。

生平事迹见(元)苏天爵撰《滋溪文稿》之《公谥文靖孛术鲁公神道碑铭》;(明)宋濂撰《元史》;(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二集》;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零二九;(清)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柯劭忞《新元史》;赵志辉《满族文学史》第一卷;朱绍侯主编《中原文化大典》;张彬编者《中国古今书画家年表》;宋德宣著《满族哲学思想研究》等。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零二九至卷一零三一收《张文忠公归田类稿序》等文二十九篇。

著有《菊谭集》六十卷,惜早已散佚。(元)苏天爵撰《滋溪文稿》有《公谥文靖孛术鲁公神道碑铭》一文,《学古录》收元虞集撰《子翚佥院画像赞》,《宋元学案》、《宋元学案补遗》、《元儒考略》、《元史类编》、《辍耕录》等书均辑有诗人的逸闻史料。缪荃荪辑《菊潭集》,卷一为诗,计收孛术鲁翀的诗八首,即《范坟诗》、《御宿行》、《阅故唐宫》、《题周公益墨迹》、《题公益答孙鲁斋帖》和《晋祠游咏三首》(包括《唐叔虞汾东王祠》、《奉酬张佥宪韵》和《圣母祠祷雨》三诗),其中怀古吊古之作《范坟诗》、《阅故唐宫》和《晋祠游咏三首》思想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晋祠游咏三首》包括《唐叔虞汾东王祠》、《奉酬张佥宪韵》和《圣母祠祷雨》三诗。(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二集》收其诗六首:《范墳诗并序》、《御宿行》、《阅故唐宫》、《题周公益墨迹》、《题公益答孙鲁齐贴》、《晋祠三首》。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收其诗二首,《晋祠》、《阅故唐宫》。《晋祠》:“天泓雪霤荫廕寒松,圣母祠前可鉴容。水利万家丰稻畮,山灵千古壮桐封。司炎政虐连云稼,使宪情深望雨农。一洒甘霖遍寰宇,泉关嘑起抱珠龙。”《阅故唐宫》:“锦帆走灭淮海波,虬髯起操汤武戈。荡民疮痏六朝下,天开百二秦山河。我来彷徨旧宫土,细麦繁花忽谁主?终南王气三百年,仙李春风一千古。春风吹梦天茫茫,玉楼金殿春云香。开元舞马散冥寞,纥干冻雀含悲凉。世态苍黄几烟雾,秦汉英灵不知处。昆仑河脉自西来,湘浦雁行今北去。”

孛术鲁翀的散文之作,存于世者见缪荃荪辑《菊潭集》。《菊潭集》卷二收孛术鲁翀序三篇,即《大元通制序》、《韵会举要书考序》和《张文忠公〈归田类稿〉序》。三篇序文均写得简约严明,论理清晰,文字流畅。《菊潭集》卷三、卷四所收的孛术鲁翀所撰碑铭十五篇,即《平章政事致仕尚公神道碑》、《忽神公神道碑》、《大都路都总管姚公神道碑》、《参知政事王公神道碑》、《监末赤公神道碑铭》、《河南行中省护军封南阳郡公韩公神道碑铭》、《赠同知陕州飞骑尉追封洛阳县男杨君世庆碑铭》、《员走路宣圣庙碑》、《燕居尚铭》、《安氏尊经堂铭》、《知许州刘侯氏爰碑》、《镇平县尹刘侯遗爰之铭》、《增修公廨碑铭》、《奉元明道宫修建碑铭》和《重建麻衣子神宇铭》。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四收《安氏尊经堂铭》、《知许州刘侯氏爰碑》,卷十八收《驻跸公文》,卷十九收《真定路宣圣庙碑》,卷三十六收《大元通志序》,卷四十八手《大都乡试策问》,卷六十八收《平章政事致仕尚公神道碑》、《大都路都总管姚公神道碑》、《参知政事王公神道碑》共九篇文章。孛术鲁翀的碑铭之作记叙翔实,充分记述了死者的生平经历和功德政绩;有记有议,在纪实的基础上也介绍了时人对死者功德的评论,反映了死者在当时的影响。文章“简奥典雅深合古法”。孛术鲁翀的碑铭文遵循了“铭诔尚实”的要求,如其《大都路都总管姚公神道碑》就是一篇记叙翔实、有记有论的好文章。

《宋元学案补遗》评孛术鲁翀曰:“公之为学务博而约,自六经、诸史、传注,下至天文、地理、声音、历律、水利、算术,皆考其说。”

述律杰

述律杰(?—1356),一名铎尔直(朵儿只),字存道(从道),号鹤野,契丹人。先祖本是辽东贵族,辽太宗赐姓萧。金朝灭辽,改述律为石抹(意为奴婢)以贱辱之。杰曾祖石抹氏居太原曲阳,从元太祖征战有功,受四川保宁万户,子孙世袭。杰袭职,数请于朝,得复述律之姓。至正十五年(1355)以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守御潼关。次年九月,汝颍红巾军攻陷潼关,述律杰战死。好文学,为政文雅雍容。

生平事迹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四三八。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四三八收其文五篇:《启间华亭山大元禅寺碑文》、《重修大胜寺碑铭》、《宝珠山能仁寺之碑》、《滇南华亭山圆觉寺元通禅师行实塔名》、《玉案祖师雪安塔铭》。

石抹宜孙

石抹宜孙(?—1359),字申之,契丹人。籍贯不详(康熙《绍兴府志》卷之二十五·职官志一,“统辖”作“柳州人”)。其先世为辽之迪烈糺人。父石抹继祖为沿海上副万户。他袭父职,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乱起,战死于处州。谥号“忠愍”。

生平事迹见《元史》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七十五;陈衍辑《元诗纪事》卷十八。

陈衍辑《元诗纪事》收录其诗一首。《妙成观掀篷和何宗姚韵》:“结构新亭似胜前,登临历历瞰晴川。放怀喜解防秋戍,乘兴还操下濑船。从此入林堪避地,何妨坐井亦观天。东风回首春城暮,桃李依然种日边。”《元诗癸集》:“在处州时,用刘基、胡深、叶琛、章溢诸人居幕府,自引诸名士投壶赋诗。尝构掀篷于妙成观,何宗姚首唱,一时和者数十人。”

刘庭信

刘庭信(约1300—约1370),原名廷玉,又名廷信,女真散曲作家。彭城(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人居武昌(今属湖北省)。为刘国杰之后裔,元末南台御史刘廷幹之族弟,辈行第五,身高而黑,故俗呼“黑刘五”。先世为女真乌古伦氏,后改姓刘。善填词,出口成章。工散曲,题材多为怨别、相思。

生平事迹见(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卷上;徐征、张月中主编《全元曲》卷十一中有载。

刘庭信的词善道街市俚近之谈,变用新奇,能道人所不能道者,在元曲中别具一格。刘庭信的作品,现存小令三十九首,套数七套。其中[双调·新水令·春恨]、[南吕·一枝花·秋景怨别]、[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三套曲盛传一时。

《全元曲》收录其小令[正宫·塞鸿秋·悔悟]、[正宫·醉太平·忆旧]、[正宫·醉太平·走苏卿]、[中吕·朝天子·赴约]、[越调·寨儿令·戒嫖荡],[双调·折桂令·忆别]、[双调·折桂令·隐居]、[双调·折桂令·题情]、[双调·水仙子·相思]、[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十首。套数[正宫·端正好·金钱问卜]、[南吕·一枝花·秋景怨别] 、[南吕·一枝花·咏别]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中吕·粉蝶儿·美色]、[双调·新水令·春恨]、[双调·夜行船·青楼咏妓]七种。

《录鬼簿续编》谓其“有‘枕头痕一线印香腮’[双调],和者甚众,莫能出其右。又有‘丝丝杨柳风’、‘金风送晚凉’[南吕]等作,语极俊丽,举世歌之”。(元)杨维桢于《东维子集》卷十一《沈生乐府序》评刘庭信散曲曰:“元乐府自疏斋、酸斋以后,小山局于方,黑刘纵于圆。局于方,拘才之过;纵于圆,恣情之过。”将其与著名散曲家张小山并提,称之为“一方一圆”,“一拘才一恣情”,各有优长。(明)《太和正音谱》卷上“古今群英乐府格势,元一百八十七人”中称“刘庭信之词,如摩云老鹘”。

石抹允

石抹允,契丹人,延佑间官云梦县尹,至正间任衡山知州(清乾隆二十二年《湖南通志》卷六十四)。

生平事迹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一六零;清乾隆二十二年《湖南通志》卷六十四中有记载。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一六零收其文一篇:《重修孔子庙记》。

蒲察景道

蒲察景道,女真人,生卒年不详。

生平见(乾隆)《蒲州志》;赵志辉著《满族文学史》第一卷;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等。

蒲察景道今存诗《题德风新亭》一首,见(乾隆)《蒲州志》。诗云:“雄构危亭跨古墉,翚飞轮奂接苍空。高明地位神仙府,豁达轩窗刺史胸。翠户晓开晴嶂碧,朱帘暮卷落霞红。吹嘘不啻封疆内,会听台章达九重。”用词新巧,对仗工整。

纥石烈希元

(清)邵远平《元史类编》认为“纥石烈希元,本辽巨族”。这里的“辽”是指辽代契丹族,还是指辽地,未能指明。但《金史·国语解》中,女真姓氏确有“纥石烈”,“纥石烈曰高”。可见,纥石烈希元当为女真族。纥石烈希元是元代著名学者兼文学家。邵远平《元史类编》说他“隐居成都,笃志穷经,于《易象》、《春秋》二书,精考密察,深得先儒不传之秘。一生安贫乐道,不务虚名。所作诗文甚富,未尝出以问世,每闭门考击,殊有志于三代礼乐,谓百年可兴大德”。这大概就是今天见不到他诗文作品的原因。《宋元学案补遗》说他考察《易》和《春秋》“不背先儒训释之旨,自得圣人制作之微”。

生平事迹在(清)邵远平《元史类编》;(明)黄宗羲《宋元学案》;赵志辉《满族文学史》第一卷;马清福著《波涛卷起千重唱·辽河流域文艺源流》中有载。

著有《周易集传》一书,袁清容为之作序。

蒲察善长

蒲察善长,生平事迹无考。蒲察为女真族姓,由此知其为女真人。

生平事迹在徐征、张月中主编《全元曲》卷十;赵志辉、邓伟、马清福《满族文学史》第一卷;李修生主编《元曲大辞典》中有载。(元)杨朝英选编《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明)郭勋选编《雍熙乐府》作“堵察善长”。

蒲察善长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今仅存有套数[双调·新水令],包括《驻马听》、《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川拔棹》、《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尾》九支曲,徐征、张月中主编《全元曲》卷十有著录。其中《得胜令》曲云:“担不得翠弯眉黛远山青,红馥馥桃脸褪朱唇。细袅袅杨柳腰肢瘦,齐臻臻青丝髻绾云。天生下精神,更那堪十指纤纤嫩。描不就丹青,比天仙少个净瓶。”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兀颜思忠

兀颜思忠(一作师中),字子中,女真人,生卒年不详。邓绍基、杨镰编纂《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辽金元卷》按:“兀颜思忠,《草堂雅集》卷三误‘兀颜’为‘完颜’;《元诗选·癸集》误作兀颜师中。”其先为金之猛安(辖三千户以上)。师中于顺帝至正元年(1341)曾任南台御史,后历官总管。至正十二年与失海牙同复宝庆路,官至淮西廉访副使、湖南佥宪。在吴中,曾与玉山草堂觞咏之会,与王逢、朱德润交往密切。诗文均有时名,所作流传不多。

生平事迹见《御选元诗》;(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赵志辉著《满族文学史》第一卷;庄星华《历代少数民族诗词曲选》;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中有载。

现存诗二首。(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收其诗《双清秋月》二首,其一:“古庙英灵在,神光射九州。乱山排万叠,一石砥中流。野水云边寺,夕阳烟外楼。倚栏时一笑,不见故人舟。”其二:“高城木落见清秋,亭馆丹青在上头。落日远邀孤鸟没,苍山长夹两江流。东西舟楫通荆楚,咫尺栏干近斗牛。天地茫茫一杯酒,登临莫问古今愁。”

唐圭璋主编《全金元词》收其词《水调歌头·偕宪掾分司尉邑,偶得友人招隐之章,率尔次韵》一首:“白云渺何许,目断楚江天。悲风大河南北,跋涉几山川。手线征衫尘暗,雁足帛书天阔,恨入短长篇。青镜晓慵看,华发早盈颠。叹流光,真逝水,自堪怜。明年屈指半百,勋业愧前贤。霄汉骖鸾无梦,桑梓归耕有计,醉且付高眠。寄谢鹿门老,待我共谈元。”

完颜东皋

完颜东皋,完颜氏人,女真人,生卒年不详。“完颜”原为女真部落名,完颜部建立金国以后,部落里的人民均以其部落名为姓。《金史·国语解》:“完颜,汉氏曰王。”据此可以推断,完颜东皋为女真人。(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称其曾做过“湖南廉访”。

生平事迹见(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赵志辉《满族文学史》第一卷;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有载。

(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和王叔磐、孙玉溱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收录其诗《苏山》、《郴江》两首,《苏山》诗云:“图画天开马岭山,仙家白鹿洞中看。泠泠瑞露春生树,冉冉香云昼绕坛。橘井有泉通玉液,桃源无路问金丹。他年拟卜烟霞计,只恐幽人矢解鞍。”《郴江》诗云:“荆楚东南地,郴阳据上游。万山攒剑戟,一水注襟喉。邈矣昌黎庙,伤哉义帝丘。我来廉问俗,烟雨涨中洲。”

兀颜思敬

兀颜思敬,字子敬,兀颜师中之弟,女真人,生卒年不详。寓居东平(今山东东平),自称齐东野老。善书法,精于赏鉴。(雍正)《山东通志》称其为色目人,《元诗选·癸集》考其族属“兀颜”当为女真人。

生平事迹在《佩文斋画谱》;(雍正)《山东通志》;赵志辉《满族文学史》第一卷;车吉心、梁自洁、任孚先编《齐鲁文化大辞典》;李国钧主编《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中有载。

今存诗《题卢贤母卷》、《题李伯时三马图卷》两首。《题卢贤母卷》诗云:“兵尘十年余,世道苦浇横。开卷觌斯文,起为贤母敬。夫君昔盛年,宦仕屡秉政。内助得恭人,清修名愈称。慈抚前遗孤,视与己儿并。邻媪将自残,拾财生彼命。蔼然仁义心,天锡有余庆。薄葬西山云,风木助悲兴。嗣子处士君,文行践欧孟。高风凛千载,列史著嘉行。”《题李伯时三马图卷》诗云:“古人画马形与骨,今人画马色与肉。唐有韩幹笔意高,宋有龙眠可相续。今朝偶见西马图,眼如悬铃膝团曲。短两耳双竹批,风入四蹄如铁踣。宗伯老苏亦闲雅,赞以诗文过金玉。呜呼安得九方皋,见此应须少回瞩。”

乌古孙良槙

乌古孙良槙,字幹卿,自号约斋,女真人,生卒年不详。其祖先为女真乌古部,后“乌古”变为姓氏。乌古孙良槙世居临潢,后转徙大名。其父乌古孙泽,历官广南西道、宣慰副使,寻转海南北道廉访使,所至多惠政。艰于嗣,年五十余,夫人杜氏始生子,曰良槙。良槙自幼凝重好学,好读书,资质绝人。至治二年,荫补江阴州判官,调婺州武义县尹,改章州路推官。为官清廉,“狱有疑者,悉平反之”。后转延平判官,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良槙曾因言不尽行而解职。顺帝元统初年,复起为监察御史。至正四年,召为刑部员外郎,转御史台都事。五年,改中书左司都事,出为江东道肃政廉访司副使。上官一日,辞归。九年召参议中书省事,再迁参知政事,历左丞兼大司农卿。至正十四年后,良槙转辗各地为官。晚年病瘠遂卒。

生平事迹在(明)宋濂撰《元史》卷一百八十七;(清)邵远平撰《元史类编》;赵志辉《满族文学史》第一卷;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七零一;马清福著《波涛卷起千重唱·辽河流域文艺源流》中有记载。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七零一收其文二篇:《求贤自辅疏》、《请国从礼制疏》。《元史》称:“有诗文奏议若干卷,藏于家”,惜未见传世。

赤盏希曾

赤盏希曾,字希曾,生卒年不详。元代女真画家兼诗人,其祖为肃慎贵族。张以宁(翠屏先生)《翠屏集·历代画史汇传》作“赤盏·布”。《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认为是误写。赤盏希曾为张作画,张赋诗以赠,诗前小序介绍了赤盏希曾的生活和诗艺造就:“赤盏为肃慎贵族,于今为清门。希曾,其字者。读书,为诗、善鼓琴且工墨菊,有新意。为予作四幅,留其二。征诗,为赋此云”。

生平事迹见赵志辉《满族文学史》第一卷;邱树森、穆鸿利《辽宋夏金元史》;潘天寿《中国绘画史》等。

赤盏希曾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书画俱佳的文人,其常与张以宁互赠诗画,说明两个人的友谊是很深的。张以宁的诗高度赞扬了赤盏希曾的绘画成就:“昔人画梅如相马,此意其在郦黄者。希曾墨菊乃似之,是何奇趣幽且雅。松窗无人高卧起,池水尽黑临书罢。玄霜玉碗捣秋风,露湿吴纨净潇洒。金钱失却汉宫秋,蛱蝶飞来怨清夜。曩予步屧东篱下,采采黄花不盈把。即今却似雾中看,老眼摩挲忽惊诧。熟视经营惨淡余,希曾岂是寻常画。坡翁墨花诗更奇,我今材薄况衰谢。醉来墨沈倒淋漓,自拭乌丝为君写。”可惜的是赤盏希曾的画和诗均不见流传于今日。

温迪罕氏

据《宋文宪公全集》卷十六《寄和右温迪罕诗卷序》可知,元代女真诗人中尚有温迪罕氏的生平事迹,生卒年不详。温迪罕氏生于元末明初。家于汴梁,资秉素美,久游淮海,尝从恕斋班先生学作词章,元末入西域,明时官居右辖。

生平事迹在赵志辉《满族文学史》第一卷中有载,其诗不见传世。

参考文献

[1](明)宋濂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2](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

[3](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

[4](清)屠寄撰:《蒙兀儿史记》,中国书店1984年版。

[5]雒竹筠遗稿、李新乾编补:《元史艺文志辑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

[6]柯劭忞:《新元史》,开明书店1935年版。

[7]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9年版。

[8]荣苏赫、赵永铣主编:《蒙古族文学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鲜于煌选注:《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汉文诗选》,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10]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1]谢启晃等编:《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12]解玉峰编注:《元曲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年版。

[13]云峰著:《蒙汉文学关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陈衍辑撰:《元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5]赵相璧:《历代蒙古族著作家述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6]郑传寅主编:《元曲鉴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7]蔡铁鹰著:《〈西游记〉的诞生》,中华书局2007年版。

[18]田同旭著:《元杂剧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9]何锐选注:《元曲三百首》,巴蜀书社2008年版。

[20]史仲文主编:《中国艺术史》戏曲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林干主编:《塞北文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2]郎樱、扎拉嘎主编:《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元明清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李陶著:《中国少数民族古代近代文学概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4]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郭卿友主编:《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英才传》,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乌兰杰著:《蒙古族音乐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7]慎独居人选注:《元曲三百首(精选善本)》,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8]张月中主编:《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9]中国蒙古史学会编:《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0]高文德编著,蔡志纯等撰稿:《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1]郭卿友:《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英才传》,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王叔磐等选注:《元代少数民族诗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3]毛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4]铁木尔·达瓦买提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5]高文德主编:《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6]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7]张景星等选编:《元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8]张迎胜著:《元代回族文学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9]王文才编著:《元曲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40]李淼译注:《元曲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41]邓元煊选注:《元曲三百首》,巴蜀书社2008年版。

[42]马冀编集校注:《杨景贤作品校注》,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4]任讷、卢前编选:《元曲三百首》,三晋出版社2008年版。

[45]王叔磐、孙玉溱:《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6]任中敏编,李之亮译注:《白话元曲三百首》,岳麓书社2003年版。

[47]李汉秋、朱世滋主编:《元曲四百首注释赏析》,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48]朱世滋等主编:《历代名曲千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49]张月中主编:《元曲研究资料索引》,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0]庄星华选注:《历代少数民族诗词曲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傅德岷、卢晋著:《品元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2]郑传寅主编:《元曲鉴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53]赵义山选注:《元典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4]杨义主编,邓绍基、王菊艳选注译评:《元曲选评》,岳麓书社2006年版。

[55]陈辰编译:《元曲精品赏析》,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56]云峰:《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7]徐征、张月中等主编:《全元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