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道德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讨论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当催眠后暗示的生理性厌恶体验词出现在情境故事中时,被试对情境中的道德失范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厌恶感,并对此种道德失范行为做出更严厉的道德评价。显而易见,被试体验到并完全服从了这种直觉性的厌恶感,依据生理性厌恶体验词而不是行为本身对情境中的道德失范行为进行了评价,即直觉确实能影响人的道德判断,这印证了达马西奥(1994)和海特(2001)的理论预测,也与惠特利和海特(2005)[10]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为了排除负性情绪体验可能导致被试对任何评价出现负性极化这种可能性,研究者要求被试对故事本身或非失范行为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分析显示,被试对故事本身或非失范行为的评价,不论情境故事中是否出现生理性厌恶体验词,都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即这种直觉性厌恶并没有对其他非失范性行为的评价产生实验溢出影响。

为了对实验条件进行更好的控制并防止极端情况的出现,研究者设置了一个“某同学学习认真”的情境故事作为实验对照,该情境故事没有涉及任何道德方面的叙述,即消除道德故事的道德泛化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当无生理性厌恶体验词时,被试对某同学的学习行为的厌恶评价值(M=2.3)和道德评价值(M=2.7)都比较低,即接近一点儿也不讨厌和一点儿也没有道德错误;然而,当植入生理性厌恶体验词时,被试厌恶评价值(M=3.1)和道德评价值(M=4.3)都升高了,虽然厌恶评价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t(65)=1.95,p>0.05,d=0.46,但是被试的道德性错误评价呈现出显著性差异,t(65)=2.45,p<0.05,d=0.39。被试对故事本身的评价没有出现催眠暗示效应,t(65)=1.45,p>0.05,d=0.25。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结果?我们可从主试对被试随机询问的回答中得到答案。一个被试认为“某同学想得到某些东西”,一个被试则解释说“某同学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多名利,和许多学霸一样”,还有一些被试却找不出合理的解释,只是推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是觉得怪怪的和不舒服”,等等。这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道德判断的直觉主义观点,“道德判断由快速的道德直觉导致,接下来才是缓慢的、追溯性的道德推理”[11]。当然,被试的解释也可能表明国内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功利性目的,以致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此类故事还要做更彻底的实验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验的研究结论还不足以推广至其他负性情绪,如悲伤、愤怒等,尚待后续的实验研究。但是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英国哲学家休谟在《情感心理学》中的一句名言:“理性是激情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