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道德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物理温度与道德

一 引言

当前,中国社会接连出现的社会冷漠事件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集体反思,一些网民也开始在网络上“晒温暖”以弘扬正能量。这些社会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此类话题。

事实上,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不论经典性研究还是现代研究,人际温暖或社会冷漠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的重点所在。例如,阿希(Asch,1946)[1]和凯利(Kelley,1950)[2]就认为,人际温暖知觉是人际中第一印象好坏的关键所在。而菲斯克等人(Fiske et al.,2007)通过研究给予了进一步强调,即人格的冷暖特质和能力是决定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好坏的两个核心要素,并且冷暖知觉优先于能力知觉,是人际交往成败的“第一关”[3]。从根本上说,冷暖知觉就是“敌我判断”。一个“温暖”的人被认为是值得信任的、可以合作的、慷慨大方的,而一个“冷漠”的人被认为是自私的、不可靠的、不能交往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进行如此分类而不是采取更为直接明了的分类办法(如敌我),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两种不同层次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由儿童的早期的养育经验所决定。阿希(1958)就认为,诸如人际温暖和社会冷漠等抽象心理概念源自于对具体身体经验的比喻和象征。[4]莱考夫和约翰逊 (1980)、巴萨卢(Barsalou,1999)则认为,抽象概念的具身基础均源自于身体经验。[5]曼德勒(Mandler,1992)更是给予了更为系统的解释,即人类关于物理世界诸如大小、距离和温度的概念形成于儿童早期,均基于儿童直接和具体的经验,并且这些概念不需要语言能力和记忆提取技能的支持。[6]众所周知,这些能力和技能是儿童随后进行心理运算的支撑。对此,威廉姆斯等人(2009)则提出了一个“概念脚手架模型”,即抽象概念来源于具体的物理概念并继而与其紧密关联,而这种关联是基于两者在一些关键特征的类似性。[7]这个假设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解释为什么人们能如此容易且流利地运用物理概念表示和描述更为抽象的心理和社会现象。例如,“关系很近、关系很铁”、“温暖的笑容”、“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远大理想”、“长远目标”,等等。换而言之,至于物理(或身体)温度(寒冷)和心理(或社会)温暖(冷漠)能够发生紧密关联的根本原因,从日常生活经验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即儿童与养育者的温度互动经验决定了物理温度和心理温暖的联系程度。物理温度的互动涉及贴近的身体接触和爱抚等,而心理温暖主要是指关爱、信任、支持等经验。

当然,还有学者对此解释并不满意,提出了第二种也是更为本质的解释。依恋理论的研究学者鲍尔比(Bowlby,1969)认为,对身体温度和社会温暖的联合需要贯穿于整个人类的进化史,并逐渐演化为儿童对父母和养育者紧密接触的天生需要,许多动物也不例外。[8]简而言之,物理—心理温度的联结是种族进化的结果,对人类而言是天生的,当前神经解剖学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为清晰地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目标,我们对相关研究做一梳理。

哈罗(Harlow,1958)的“代母养育实验”最早证实了早期身体温度经验对幼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相对于伴随“铁丝妈妈”长大的恒河猴,伴随“绒布妈妈”(内装有100瓦电灯泡)长大的恒河猴几乎没有社会交往困难,也更为成熟。换而言之,在某种程度上,身体温度可以替代缺失的母性温暖,达到促进幼猴良好社会性发展的作用。[9]最近,威廉姆斯和巴奇(2008)的实验研究表明,偶然的、无意识的温度经验会诱发温暖的心理体验。在实验中,接触过热咖啡杯子的被试会比接触冰咖啡杯子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社会温暖,对他人更为信任;并且冷暖温度经验会使被试表现出显著的亲社会行为差异,有暖觉经验的被试更为慷慨和利他。[10]乌泽尔曼和肖明(IJzerman & Semin,2009)的研究发现,实验室的温度会影响被试对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的判断,相对于坐在冷房间的被试,暖房间的被试认为自己与实验者的关系更为紧密一些。[11]康等人(Kang et al.,2010)在经济学信任游戏中也发现,温度启动会影响被试的信任度,暖启动被试比冷启动被试表现出更显著的信任感。简而言之,以上实验研究都表明,物理温度会影响认知和行为的社会温度。[12]

当然,不少学者也对心理温度和道德温度对物理温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钟和莱奥纳尔代利(Zhong & Leonardelli,2008)的实验就发现,相对于社会接纳体验的被试,经历真实的或追忆的社会排斥体验的被试会认为房间温度更低,并且更为需要热的食物和饮料。研究者的解释提出,暖的物理温度体验可以降低社会排斥的冷漠体验。[13]乌泽尔曼和肖明(2010)的实验表明,心理(社会)距离能够影响被试对房间温度的估计。当与目标人物更为相似,即心理更为接近时,被试倾向于高估房间温度。[14]概而言之,心理温度体验会诱发相应的物理温度体验。

当前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也支持上述行为学层次的研究结果,即物理温度和心理温度的联结在人脑中是预设的、模块化的。岛叶皮质既负责处理物理温度信息也负责处理心理温度信息[15],心理温度方面的信息涉及信任感、移情、内疚和愤怒等道德情绪;并且前脑岛是主观感觉和情绪意识的基础[16]。康等人(2010)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表明,冷暖温度感觉和背叛感觉可以同效地激活左前脑岛区域。

这给我们以启示的同时也明确了我们研究的方向,社会冷漠或道德冷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物理(或身体)的温度加以调节甚至解决。因此,深入探讨物理温度和心理温度的相互替代关系及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