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域中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马克思指出: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毛泽东也曾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2]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就通过土地改革和重塑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使约3亿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使农业生产在很短的时期获得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从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起,中国开始进入从改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历程。只是由于当时的指导思想、产业政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指导思想等方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农业产业发展缓慢,举步维艰。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中国发展现代化农业之路正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改革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结束生产队劳动方式,改革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农户经营自主权,允许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农村经济各部门间流动,同时,通过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以推动农村工业化,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工业化的推动极大地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第二阶段主要是农产品市场化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放开农产品市场,从此开始了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步伐。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农村、农业领域加快了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农产品供给逐步改善后,传统的以统购、派购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已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由此开始实行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价格双轨制改革和相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使农业农村生产要素资源逐步实现按市场需求进行优化配置。第三阶段主要是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党的十六大后,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中央适时做出了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形成了“多予少取”的政策框架。“多予”就是国家公共财政逐步扩大了农业农村的覆盖范围,“少取”就是免除了农业税。从此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更是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总体平稳,农业产值稳步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连续11年增产,特别是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过1万亿斤,农产品供需实现基本平衡。

尽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农业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当下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着没有解决的城乡二元结构等深层次矛盾问题,又迎来了城镇化高速推进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特别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改革为根本动力,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 研究目的

农业问题,是发展农业这个产业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解决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农产品的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当前农业方面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是农产品生产数量不足和农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3]其实这两个问题就是集中反映了农业产业的效率不高问题。换句话说,解决农业问题就是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率问题。我国农业产业之所以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小规模、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导致农户难以进入市场,即使进入市场风险也大;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解决上述农业产业效率发展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种思路,一是从农业入手,提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适度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以解决小规模、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以减少农户家庭进入市场的风险;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作用。二是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的思路。本书的目的就是本着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的思路,以分工理论、系统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为基础,从产业链的视角,将农业产业放在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的大产业链中进行分析,分别从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探讨农业产业发展的途径,即从农业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农业产业市场体系、农业产业空间分布和农业产业价值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三 研究意义

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的重大价值,在于将建设现代农业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中。农业问题是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农产品供给不足时,城市的消费者和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工业企业首先受到损害。特别是当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数量不足,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价格过高,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会加剧社会矛盾。如果是农产品质量方面出现问题,则更是直接影响到城市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城市消费者的生命,因此,可以说农产品质量问题是具有全社会影响的重大问题。

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的重大价值,还在于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基础。首先,对农业进行产业化改造和经营,使农村的加工业以及服务于农、林、牧、渔的服务业大发展,显然能优化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化水平,有助于解决农业问题。其次,农业产业发展,使农业与城市工业的联系更为紧密,推进了产业集聚,能实现农村城市化,从而解决农村问题。最后,农业产业发展提高了农产品附加价值,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农民问题也能逐步得到解决。所以说,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之,如上所述,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就是本书研究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意义之所在。

第二节 关键概念解释

一 产业与三次产业

1.产业

依据《辞海》,产业有两种基本解释:一是指私有的土地、房屋等财产或家产;二是指各种生产的事业等,有时特指工业。其实,人们对于产业的认识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这个词最早是由重农学派提出来的,特指农业。当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英文中的产业(industry)变成了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具体部门,也可以指钢铁、化工、纺织等更具体的部门。在国内的产业经济学或产业组织理论教科书中,大多将产业定义为是一个集合概念,认为产业是“同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杨公朴、夏大慰(1998)指出,产业是由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龚仰军、应勤俭(1999)认为,产业就是相近商品或服务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集合。

可见,无论是产业的英文概念,还是产业的中文概念都是有层次、种属划分的。从经济系统的角度界定产业,产业是指由众多门类和层次构成的一种经济系统。一般将国民经济系统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部门。由于农业、工业、服务业又是由若干处于不同层次的细分产业构成的。按照不同层次的细分产业所具有的不同属性进行定义,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集合。通常表现为同一产业中的企业从事相同或相近性质的经济活动。这里的同类属性,不仅是指生产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还包括其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采用相同的原材料,产品具有类似的用途等。比如,工业产业包含冶金业、化工业、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等。而纺织产业由毛纺业、棉纺业、针织业等细分产业组成。

2.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一词来源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是1935年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舍尔在其著作《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先提出来的,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在1940年的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首次运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生产物或产品的产业;第二产业是指对取自于自然界的生产物或产品进行再加工的产业;第三产业是指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

当下,虽然国际上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认同和采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也大体一致。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引入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经过两次修订,现行的标准产业分类是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见表1-1)。本书中,如没有特别说明,一般将农业等同于第一产业、工业等同于第二产业、服务业等同于第三产业。

表1-1 中国的标准产业分类(GB/T4754—2002)

img

资料来源:原毅军、董琨:《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理论解释和定量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 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

在西方文献中,常常见到“产业发展”(industry development)这个词与“产业演化”(industry evolution)、“产业动态”(industry dynamic)等词一同使用,相对于产业演化而言,产业发展的使用频率要低。虽然在西方文献中能常见到产业发展这个词,但很少有关于产业发展的正式定义,大多数情况下它泛指产业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

在国内学术界,产业发展这个术语使用得非常普遍。但对产业发展这一概念给出一个明确定义的也不多见。倒是有一些学者对“产业发展”的概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著名学者苏东水认为,首先,类似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具有内在逻辑,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其次,产业发展是指产业(既包括单个产业也包括产业总体即整个国民经济)的产生、成长的进化过程,进化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最后,还指出经济发展包括了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又是以产业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的,进一步指出产业发展的实质是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过程。[4]厉无畏、王振则认为,一方面,产业发展包含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等一系列变化趋势,这些变化不仅“创造出各种新的消费方式”,而且推动着“产业本身的创新与变革”,包括“产业结构方面的新内容、产业技术、产业组织方面的新动向”;另一方面,他们将产业发展同未来的视角联系在一起,指出产业效率、科技创新、产业竞争、产业政策等是产业发展或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三大发展趋势的动因。[5]胡建绩认为产业发展是以价值发展为其实质,以主导产业群为其载体,以经济长波为其形式的产业的一个内生提高过程。推动产业发展的因素可能是技术、制度、劳动力、资本、组织和需求的变化。[6]

因此,综合上述观点,可以认为,产业发展是既包括单个产业也包括产业总体的产业产生、成长的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具有内在逻辑、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这个产业的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产业发展的动因可能在于技术、制度、劳动力、资本、组织和需求因素的变化。

于是,根据上述产业发展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农业产业发展这个概念。农业产业发展是指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内的大农业产业总体产业产生、成长的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进化过程,技术、制度、劳动力、资本、组织和需求等是影响农业产业成长进化的因素。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本书就是遵循农业产业发展的这个内涵去分析研究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的。

三 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的思想一般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分工的思想。早期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有了分工,企业生产活动开始划分为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种内外不同的活动,产业链是制造企业将外部采购的原材料通过生产转化为产品并经过销售活动传递给用户的一种内部活动。这种思想标志着产业链思想的萌芽。只是当马歇尔把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并关注企业间、产业间的联系时,产业链的理论才算真正诞生。

国外有关产业链内涵的分析,赫希曼(1958)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产业链是指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荷利汉(1988)认为产业链是指始于供应商并经生产者、流通者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涉及供产销的一系列物质流动过程。史蒂文斯(1989)进一步指出,产业链是一个由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纵向系统,这个纵向系统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哈里森(1993)认为,产业链是指通过将采购的原材料转化为中间产品或成品并将产品销售给用户实现产品价值保值、增值的功能网络。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对产业链内涵的研究要广泛、深刻许多。较具代表性的有:龚勤林博士(2003)指出,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蒋国俊、蒋明新(2004)指出,产业链是指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与在这个产业群聚区内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刘刚(2005)则认为,产业链是由不同产业的企业所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通常是指不同产业中企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杜义飞、蒋国俊、李仕明(2005)定义的产业链是指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系列相关联的特定产品或服务,包括从原材料的提供到市场的销售,以及前后顺序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郁义鸿(2005)认为,产业链是指从最初的自然资源经过生产、加工成产品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生产链条。刘贵富、赵英才(2006)认为,产业链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产品价值保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吴金明、邵昶(2006)分析指出,产业链包含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价值链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揭示产业链的最重要关系特性。

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链内涵的不同理解,认为产业链的内涵至少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产业链的主体是产业或企业;产业链描述产业或者企业之间满足彼此供应和需求的契约关系;产业链强调产业的地理空间布局特性;产业链包含从原材料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和增值过程。因此,对产业链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作为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产业链是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的各个产业(企业)部门之间,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的本质是描述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产业(企业)群结构,它是相关产业组织形成的一种功能性的网络结构。

2.农业产业链

在国际上,农业产业链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国外学者有关农业产业链内涵的论述很少见。相反,国内有关农业产业链概念的研究则很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

王国才(2003)认为,农业产业链是一个由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涉及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的网络结构。赵绪福、王雅鹏(2004)则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由农业或农产品作为其中的构成环节和要素并与其他部门和环节发生密切技术经济联系的特殊链条。王凯(2004)研究指出,农业产业链是指由具体的蔬菜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构成的总和。张利庠、张喜才(2007)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由农业产业前期产业部门、中间产业部门和后期产业部门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刘菲菲(2008)则认为,农业产业链是农产品从研发育种、种养殖、深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增值环节组成的链条,既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果,又对农业产业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她看来,农业产业链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具有以农民为主体,以产品分工为主,各环节具有利益差异性、主体多变性和分布区位性等运行特征。王静(2009)也指出,农业产业链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将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链的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农业产业链是由产业(企业)、农户等众多主体链环组成的链条;农业产业链描述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部门之间满足彼此供应和需求的契约关系;农业产业链应体现农业产业或者农产品生产的地理空间布局特性;农业产业链包含从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部门之间的价值传递和增值过程。因此,农业产业链是指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的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部门之间,并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和空间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可见,农业产业链是一条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链。本书有关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就是本着上述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展开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有问题的研究都是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只是有些研究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如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基本特征、产业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分析等,有些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如对市场农业市场主体和农业企业化的分析等。

2.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大多数问题的研究运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并同时结合一定的定量研究方法。如作为三大产业价值链主要问题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产业的关联问题分析则主要采用计算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3.比较研究方法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农业产业发展主体与工业产业发展主体进行比较,探讨农业产业主体发展方向;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将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我国进行比较,在比较基础上吸收其可供借鉴的经验。

4.归纳研究方法与演绎研究方法

本研究把归纳研究和演绎研究结合起来,揭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的内在规定性。如运用归纳研究方法对国外和国内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及其经验进行分析,再运用演绎研究方法,推演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定性,进而又以中国的现实条件作为依据推演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特别规定性。

5.系统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国民经济大产业链的视角,来审视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并运用系统的思想与方法,将农业产业这个系统放到国民经济三大产业这个大系统中加以系统思考,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分析框架。

二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是指导本书研究的规划构思。本书研究的思路是:首先,进行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农业产业发展的机理,并确定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思路;紧接着遵循主要将农业产业放在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大产业链中审视的原则,从产业链的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视角,分别就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农业产业市场体系、农业产业空间分布以及农业产业价值发展进行研究;其次,依据产业链的四个维度,分别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再次,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发展的经验,从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培育、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农业产业价值发展四个视角提出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最后,对全书进行总结与展望。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 研究框架

本书主要以分工协作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通过学习借鉴产业链理论、农业产业链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及农业产业发展理论,遵循上述研究技术路线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二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导论。主要阐述本书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产业、三次产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等关键概念进行限定,并阐述了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img

图1-1 本书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结合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研究的分工协作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基本理论,对产业链、农业产业链、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等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与评述。

第三章 农业产业发展机理研究。首先在对技术、制度、劳动力、土地、资本、组织和需求等农业产业发展动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农业产业发展概念模型,然后再依据该模型进一步分析指出农业产业发展的本质是发展产业链,最后提出从产业链的视角发展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

第四章 企业链维度: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研究。首先在对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的历史演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再具体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的曲折发展过程,并就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主体选择进行了探讨;其次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产业链视角,对比分析该产业链上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链环主体,即分析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发展主体;最后分析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 供需链维度:农业产业市场体系研究。首先考察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所组成的产业链上的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间的供需关系,然后利用直接消耗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等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的关联效应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统一市场体系的视角,分别探讨分析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主要生产要素、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以及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流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六章 空间链维度: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首先从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入手,探寻了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其次在此基础上,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产业链视角,分析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融合的农业产业空间分布新特点,以探讨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演变个性特征与规律;最后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七章 价值链维度:农业产业价值研究。首先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产业链视角,总结了该产业链上农业与工业产品价值交换的规律与特征,并用比价“剪刀差”和比值“剪刀差”方法分别计算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变动状况;然后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链短、窄、薄的特点,并在分析农业处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产业链上的低端价值环节的基础上,阐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实质上反映了工业与农业高、低端产业间的价值关系,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第八章 产业链视角下国外农业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从产业链的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分别对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从产业链的四个维度总结了国外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第九章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机制及途径研究。本章首先构建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四维拓展模型;然后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大产业链视角,归纳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农业市场体系、农业产业空间分布和农业产业价值发展四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最后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第十章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基于产业链四个维度的视角,提出了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市场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要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融合,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要大力推进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的对策措施。

第十一章 总结与展望。指出本书研究结论、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3]柯炳生主编:《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页。

[5]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6]胡建绩编著:《产业发展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