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初完全以短篇小说成名的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因生于新西兰,并且在作品中流露出明显的新西兰情结而被载入新西兰文学史册。而同时,她从青少年时期便带着对家乡的不满离开新西兰,长期侨居英国,成为当时英国文学圈中的一员,因而又被不可缺少地载入英国文学史册。曼斯菲尔德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与父母关系微妙,感情生活屡屡受挫,因疾病缠身而不得不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带着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疑问沉醉于写作之中,表达着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疾病过早地夺去了她不满35岁的生命,她却为世人留下了近百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
曼斯菲尔德曾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为自己赢得了多个美称,如“英国短篇小说女王”、“短篇小说风格大师”、“英语界的契诃夫”等。她的写作风格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特征。虽然曼斯菲尔德的小说都是短篇,但她对于现代主义文学做出的贡献并不亚于诸如D.H.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夫、詹姆斯·乔伊斯等这些现代主义大家。也许是因为其含混的个人身份,也许是因为她的作品全部是短篇小说这种常被边缘化的文学文类,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在以往某些关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著作中曼斯菲尔德常被忽略。“有相当一部分当代评论家在论述英美现代主义时几乎完全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现代主义的贡献一笔勾销。迈克尔·莱文森在梳理现代主义运动体系时没有提及曼斯菲尔德,而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康拉德、休姆、福特、庞德和艾略特这些作家身上。即使在像《现代主义的诞生》这样的论著中,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也未能赢得一席之地。”[1]
但是,真正深入了解和研究曼斯菲尔德及其作品的评论家们对曼斯菲尔德这种常被忽略的地位深感不满。西德尼·加内特·开普兰在他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现代主义小说的起源》一书中对此发出了强烈的呼声。他充分肯定了曼斯菲尔德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及其作为现代主义作家的地位。他说:“事实上,曼斯菲尔德在作品中许多最革新的创作手法甚至比她同时代的作家在作品中采用的都要来得早。”[2]萨拉·桑德雷说得更具体:“曼斯菲尔德对‘闪现’和‘顿悟’的探究可能是现代主义作品中最复杂和最完整的。”[3]罗杰·鲁滨逊也曾宣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文化的重要乃至关键性人物……她改变了英语短篇小说,并对现代主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4]。帕美拉·邓巴如此概括曼斯菲尔德对现代主义的贡献:“她最重要的形式创新之一是使19世纪审美主义关注的问题和世纪末的宿命论与由大战经验带来的(或强化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分崩离析的碎片感结合起来。其结果是,她的短篇小说明显地把开放性结尾和紧凑的结构及主观抒情声音的运用结合起来,捕捉大战后人生的痛苦和毫无目的。它们对现代主义,或者说‘文学’,短篇小说的‘发明’做出了显著的贡献。”[5]
不可否认,曼斯菲尔德就是一个现代主义作家。
曼斯菲尔德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不仅体现在其写作风格和技巧方面,其小说中所表达的主题也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特征,如小说的战争创伤主题、人物的孤独主题、异化主题、死亡主题等。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描写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焦虑、异化等负面情绪和精神状态,以此表达对现代性的不满和反思,因而它便具有了典型的审美现代性功能。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写作风格和技巧与现代主义主题的完美结合同样使她的小说彰显出审美现代性的特质。
在当今全球化高速发展和蔓延,我国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现代性文化危机已日益侵入我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新世纪文论读本的主编党圣元在陈定家选编的《审美现代性》一书的总序《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中说:“从学理层面来考察,新世纪中国文论研究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话题和论争,实际上或显或隐地表现为许多新的问题域。这些问题域包括审美现代性、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媒介文化及其后果、文论转型与文学史理论建构等。”[6]从中国的立场出发,用审美现代性这个新的问题域视角对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进行综合探讨,对于我国的曼斯菲尔德研究而言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下面首先对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研究作一简单综述。
国外对于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研究历史悠久,研究成果也较丰富。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各种批评和研究成果就纷纷出现。早期对于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传记式批评研究、影响研究和作者的文体风格的研究。影响研究主要是围绕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于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的影响。一部分学者认为,曼斯菲尔德小说有模仿和剽窃契诃夫小说的嫌疑,尤其是她早期的一篇小说《疲倦的孩子》。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俄国批评家E.M.阿尔梅丁根(E.M.Almeidingen)[7]、吉尔伯特·菲尔普斯(Gilbert Phelps)[8]和彻丽安妮·科里洛(Cherryanne Kurylo)[9]。另一部分学者则反对“剽窃”之说,强调曼斯菲尔德小说与契诃夫小说的不同,认为曼斯菲尔德虽然读过契诃夫的作品,但她的创作是她自己的。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英国和新西兰的批评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纳德·萨瑟兰(Ronald Sutherland)[10]和西尔维娅·伯克曼(Sylvia Berkman)[11]。这一观点得到后来一些批评家的支持,如80年代的安东尼·阿尔博斯(Antony Alpers)[12]、罗德·B.内森(Rhoda B. Nathan)[13]以及克莱尔·汉森(Clare Hansen)和安德鲁·古尔(Andrew Gurr)[14],90年代的萨罗琳·R.戴利(Saralyn R.Daly)[15]等,基本上洗清了曼斯菲尔德的剽窃嫌疑。这些影响研究往往伴随着结合作者生平的传记式批评研究。
50年代至70年代的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作者在文体风格、叙事风格等方面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的研究,主要代表有:西尔维娅·伯克曼、萨罗琳·R.戴利、斯泰德(C.K.Stead)、贝特森(F.W.Bateson)和沙哈维奇(B.Shahevitch)等。其中,新西兰评论家斯泰德关于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两种叙事结构——层进法(accretion)和迂回法(circumlocution)——的讨论[16]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80年代以后,尤其是1988年纪念曼斯菲尔德百年诞辰国际研讨会之后,曼斯菲尔德研究进入繁荣时期,大批研究著作纷纷面世,如凯特·富尔布鲁克(Kate Fullbrook)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986)、西德尼·加内特·开普兰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现代主义小说的起源》(1991)、帕特里克·D.莫罗(Patrick D.Morrow)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993)、罗杰·鲁滨逊主编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从边缘进入》(1994)、帕米拉·邓巴的《激进的曼斯菲尔德: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双重话语》(1997)等。这些著作的作者们运用各种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对曼斯菲尔德小说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和阐释,极大地推动了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的发展,并进一步巩固了曼斯菲尔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些著作中所涉及的批评视角主要有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后殖民批评等。
进入21世纪以来,曼斯菲尔德研究方兴未艾,新作品继续不断涌现。珍妮·麦克唐奈的著作《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现代主义市场:在公众的支配下》(2010)以及詹里·吉姆波(Jerry Kimber)和加内特·威尔逊(Janet Wilson)编辑的两部论文集《庆祝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一部百年纪念论文集》(2011)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文学的现代主义》(2011)等作品的问世更加明确地说明和展示了曼斯菲尔德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中不应被忽略的重要性。2009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学会(Katherine Mansfield Society)在英国成立,学会每年围绕不同主题出版年刊一册。新世纪的曼斯菲尔德研究更加拓宽了研究的视野,研究深度上也更加深刻。研究者们继续运用各种批评理论对曼斯菲尔德小说进行解读和阐释,但研究的视角开始转向小说的现代主义美学风格,以更加强调曼斯菲尔德作为现代主义作家的重要地位。比如,曼斯菲尔德学会2012年的一期年刊曾经以“怪诞”(the Grotesque)为主题组稿,以彰显曼斯菲尔德小说的怪诞风格。同时,在新世纪的曼斯菲尔德研究中,曼斯菲尔德小说与现代性的关系也已经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但是,到目前为止,从审美现代性这个视角对曼斯菲尔德小说进行阐释的研究成果还很鲜见。
我国对于曼斯菲尔德的研究热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为止,关于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的学术论文已有两百多篇,还有一些硕士、博士论文。这些论文运用各种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视角对曼斯菲尔德小说进行研究和探讨,使我国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宽和加深。这些研究基本步国外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的后尘,主要围绕对她小说的写作风格的研究、现代主义特征的研究、女性主义主题研究、后殖民主题研究等几个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学者们还从文体学、叙事学、心理分析批评、现代主义主题等角度对曼斯菲尔德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表明我国的曼斯菲尔德研究在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可喜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已出现了6部关于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的著作,即蒋虹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2004,由博士论文整理而成)、徐晗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研究》(2007,由博士论文整理而成)、赵友斌的《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艺术》(2011)、郭海霞的《异化人精神世界的散文诗: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解读》(2011,由博士论文整理而成)、徐晗的《短篇小说研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2013)、赵文兰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2014)。其中,蒋虹从作者的矛盾身份入手对曼斯菲尔德小说进行了全面分析,以证明其小说在叙述风格、人物塑造、场景描写等方面与作者的含混身份之间的关系。赵友斌和徐晗主要观照的是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风格和技巧,虽然徐晗的第二部著作对曼斯菲尔德小说进行了简单的分类。郭海霞观照的中心是曼斯菲尔德小说的异化主题。赵文兰通过把人物分成不同类别,如男孩篇、女孩篇、妻子篇、丈夫篇等对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主题以及这些主题与叙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其中涉及了如孤独、隔阂、幻灭、死亡等方面的主题。但是,这些著作均无深入触及曼斯菲尔德小说的审美现代性这一视角,尤其是郭海霞、赵文兰的著作,虽然触及了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孤独、异化等现代主义主题,但遗憾的是均没有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本书在既有的曼斯菲尔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立足于审美现代性的视角,用文本细读与理论探究相结合,单篇作品个案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进行了综合考察和探究。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了以下思路:首先阐明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现代性特征,然后通过与同时代作家的对比,说明曼斯菲尔德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地位,进而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阐明曼斯菲尔德小说在风格技巧和主题方面的现代主义特征,最后通过分析其小说中的现代审美范式说明其中蕴含的审美现代性特质。
本书主要内容共包括五章:
第一章论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现代性。首先介绍现代主义文学、现代性及审美现代性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然后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详细论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现代性特征,集中论述了反讽(Irony)、颓废(Decadence)、怪诞(the Grotesque)、恐惑(the Uncanny)几种现代审美范式。
第二章论述曼斯菲尔德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本章对曼斯菲尔德与同时代的作家,如D.H.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夫、詹姆斯·乔伊斯、约瑟夫·康拉德以及T.S.艾略特之间的关系,以及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革新进行了宏观论述。
第三章论述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风格。本章分十一节全面论述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写作技巧与风格。首先概述其小说风格形成的背景,然后从淡化情节的结构、细节描写、“顿悟”技巧、象征手法、诗化的语言、意识流技巧等方面详细阐述其小说的独特风格与技巧。
第四章论述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主题。曼斯菲尔德小说在主题表达上全面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本章分七节,主要结合曼斯菲尔德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小说中的孤独、死亡、幻灭、异化以及战争创伤压抑与压抑的复现等主题进行深刻剖析,旨在说明曼斯菲尔德小说在主题内容上的现代主义特征。
第五章着重论述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审美范式,包括反讽、颓废、怪诞、恐惑。这几种审美范式都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常见的形式,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形式与主题的有机结合,表达了对现代性的否定与反思,在曼斯菲尔德小说中都有明显表现,由此可以说明曼斯菲尔德小说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全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曼斯菲尔德小说以其特有的审美现代性特征对现代主义文学做出的贡献。
[1] 蒋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2] Sydney Janet Kaplan,Katherine Mansfield and the Origins of Modernist Fiction,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p.5.
[3] Sarah Sandley,“The Middle of the Note,Katherine Mansfield’s‘Glimpses’”,Katherine Mansfield—in from the margin ed. Roger Robinson,Baton Rouge:Louisiana Sate University Press,1994,p.72.
[4] Roger Robinson,“Introduction”,Katherine Mansfield—in from the margin,1994,p.2.
[5] Pamela Dunba,Radical Mansfield:Double Discourse in Katherine Mansfield’s Short Storie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7,p.xiv.
[6]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陈定家选编:《审美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7] See Clare Tombline,Katherine Mansfield:A Secret Life,Viking:Penguin Book Ltd,1987,p.209.
[8] Ibid.
[9] See Gillian Boddy,Katherine Mansfield:the Woman and the Writer,Ringwood,Vic.:Penguin Books,1988,p.173.
[10] See Clare Tombline,Katherine Mansfield:A Secret Life,Viking:Penguin Book Ltd,1987,p.209.
[11] See Sylviza Berkman,Katherine Mansfield:A Critical Stud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1,pp.151-160.
[12] See Antony Alpers,The Life of Katherine Mansfield,New York:Viking Press,1980,p.214.
[13] See Rhoda B. Nathan,Katherine Mansfield,New York:Continuum,1988,p.148.
[14] See Clare Hansen & Andrew Gurr,Katherine Mansfield,London:Macmillan,1981,pp.19-34.
[15] See Saralyn R.Daly,Katherine Mansfield,revised edition,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4,p.13.
[16] See C.K. Stead,“Katherine Mansfield:The Art of the‘Fiction’”,The New Review,Vol. 42,No. 4,September 1977,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