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张载论《大学》
孟子言水之有本无本者,以况学者有所止也。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此是有本也。思天下之善无不自此始,然后定止,于此发源立本。乐正子,有本者也,日月而至焉,是亦有本者也。声闻过情,是无本而有声闻者也,向后伪迹俱辨则都无也。(《张子语录》下)
一国一家一身,皆在处其身。能处一身,则能处一家;能处一家,则能处一国;能处一国,则能处天下。心为身本,家为国本,国为天下本。心能运身,心所不欲,身能行乎?又曰:虚心则能格物,格物则能致知。其择善也,必尽精微,无毫发之差,无似是之疑,原始要终,知不可易,然后为至也。又曰:致知在格物。格,去也。格去物,则心始虚明,见物可尽,然后极天下之虑而能思善也。致知者,乃为学之大本。夫学之始,亦必先知其一贯之道,其造则固有序也。格物,外物也。外其物则心无蔽,无蔽则虚静,故思虑精明而知至也。(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九)
大畏民志,大畏服其民志,使民诚服,犹神武而不杀也。威德素著,则民自畏服。无情者,不敢尽其辞,则知过必改,不可幸免,故无讼也。此则三不欺,圣人皆有之,爱则不忍,明则不能,威则不敢。(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一)
学者能自察其不善,进莫量焉。若有未明,则观于他,《大学》所谓“之而辟焉”是也。见人之善则师之,其不善则改,而不为乃内外相养之道也。(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二)
知用财而不知养财,天下所以穷;知养财而不知用财,天下所以不治。仁者能散,以显己之仁;不仁者能聚,以显己之富。仁者无富于己,则克俭于骨肉,则恩及之。利心多而义心少,是不仁也。(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