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本书结构

一 研究方法

本书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其中计量经济学方法是本书使用最多也最为依赖的一种方法,本部分将重点介绍这种方法,并讨论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文献研究法。本书搜集了产业结构转型和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两个方面的文献。首先,本书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和分析讨论了产业结构转型带给经济体的多方面影响,并将产业结构转型与劳动市场性别差异联系起来,探求历史经济文献里讨论的产业结构转型对世界发达国家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以比较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其次,通过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研究文献的总结和分析,本书厘清了影响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多方面因素,主要分为劳动需求、劳动供给和性别歧视三个方面。为后文研究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提供了准确的研究方向。最后,本书研究了世界发达国家关于家庭迁移的经济文献,并与中国现实经济情况相比较,提出了家庭迁移视角下男性主导的人口流动会扩大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假说。

描述性研究法。本书搜集了大量的跨国产业结构数据和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数据,描述了世界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里产业结构转型和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关系,并对比描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情况和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状况,最后对比发现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因此提出了本书的核心问题———“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除此之外,本书还描述了中国目前男女两性在教育水平上的区别,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员工的性别工资差异以及中国流动人口的婚姻状况和性别差异现状。

计量经济学方法,是本书采用最多的经济学研究方法。(1)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简介。自《计量经济学》杂志在1933年创办以来,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国外已经发展了80多年,而中国引进这一方法也就30多年的时间,因此计量经济学方法是一个比较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说道:“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和可靠的方面,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其二是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而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也应十分注意。(2)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代经济学研究建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现实经济世界中存在着某种具有规律性的机制,这种机制是由经济主体的生产、交易、消费等行为构成的,并进一步认为经济机制的某些规律性是可以测度的,这种可测的机制部分称为数据生成过程(DGP)(Hendry,1995)。经济学家对于客观经济世界真实DGP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场从决定论法则到“无序中的有序”的概率论法则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计量经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量经济学家将随机性视为客观经济现象的特殊矛盾性,并致力于寻找合适的方法论基础以保证计量经济学应用的可靠性(王美今等,2012)。事实上,随着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数据质量的不断提高,以计量经济学方法为研究方法的经验分析在国内外经济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肖金川等(2014)通过对2001—2012年五大顶级英文经济学研究期刊所刊登论文的分析发现,2001—2012年经验研究类论文占刊登论文总数的44.2%,从2001年的40.4%增加到2012年的50.5%,12年间增加了10.1个百分点。(3)本书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主要是基于理论检验的目的。本书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研究分析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性别差异的影响。本书利用一系列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方法,例如,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模型、双重差分方法、LOGIT模型等,研究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对性别教育差异的影响,并研究了家庭视角下男性主导的人口流动对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

二 本书结构

本书的行文逻辑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各国和地区经历了服务业飞速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型,而服务业的发展会大大发挥女性在脑力劳动上的比较优势,本书通过对各国和地区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主要是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的性别差异)历史数据的描述,勾勒出了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基本走势,然后对比研究中国近30年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即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的性别差异。虽然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也经历了类似的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型,但本书研究发现中国女性在劳动市场的表现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完全是不一致的,进而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以下简称“性别差异之谜”这一论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本书提出的“性别差异之谜”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并没有带来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缩小;其二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同,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在近30年里还呈现出小幅扩大的趋势。因此,本书结合中国的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了中国服务业发展对中国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性别差异的影响,从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两个视角研究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对劳动市场性别表现差异的缩小机制,以解决“性别差异之谜”的第一个方面。具体而言,从劳动需求来看,服务业发展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缩小机制会在短期内实现,而从劳动供给来看,服务业发展也会短期缩小性别教育差异,但性别教育差异要转化为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本书探讨了服务业发展对性别教育差异的影响,以探求产业结构转型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长期影响。

接着,本书开始探索“性别差异之谜”第二方面的原因。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劳动市场的性别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开始解释中国这一独特现象。他们主要从市场化改革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劳动市场的性别差异(Meng,1998;Liu et al.,2000;Maurer-Fazio and Hughes,2002;李实和古斯塔夫森,1999;Rozelle et al.,2002)。其中有一些学者将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扩大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市场化改革(如Maurer-Fazio and Hughes,2002)。本书通过改善数据和更新市场化改革评价指标研究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以探求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否能够解释中国出现的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扩大的趋势。结果并未发现中国市场化改革能够带来中国劳动市场的性别歧视,也没发现能够带来劳动市场的性别差异,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并不能解释中国劳动市场的性别差异。基于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解释的不足,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即利用中国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来解释中国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工资的性别差异。

因此本书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是本书的相关文献综述,整理了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第三章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比较世界发达国家和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情况,并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第四章从需求方面分析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第五章从供给方面分析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对性别教育差异的影响,这会长期影响中国劳动市场的性别差异;第六章探讨了中国市场化改革能否解释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小幅扩大的趋势;第七章从人口流动视角解释了中国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工资的性别差异;第八章总结全书。

图1-1 本书结构框架